高恩星和李恩菲的结局: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直释 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4:56:23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直释 二  


界所属之禅定:梵语三昧,止、静之意。一心考物(思惟境界)为禅,一境静念为定。禅定:思惟、审虑、定止、寂静之意,概括为静虑。静就是定,就是止;虑就是慧,就是观。禅就是外不着相;定就是内不动心。禅就是妄念不生;定就是一心不乱。禅是超越理智的,它是以自我觉悟为基础,由般若智慧的作用,主体(本性、自心)在生命的每一瞬间把握最高实在,实现识心见性,自成佛道的顿悟。它抛弃一切推论、论证、解释、分析,而靠“神秘直觉”达到无念、无为、无欠无余、无滞无碍的最高境界。禅无文字,须要悟始得。禅定有世间禅定和出世间禅定,世间禅定是讲四禅八定,能够修成,将来就能够生色界、无色界天。出世间禅定,有大乘和小乘之分。诸佛如来所修的,称出世间上上禅定。整个佛法修学的枢钮在“定”。坐禅的方法很多,可依专注、观想、 调息、念诵、运动心性等等而行,无论照哪个方法,都可以达到明心见性,转迷成悟的觉悟境界。解脱摆脱烦恼业障的系缚而自由自在。句意谓倒没有什么传授指点,不过只单讲究见自本性,并不讲究禅定和解脱这种方法、道理。’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惠能曰:‘为因为禅定解脱

. 41 .

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为禅定和解脱是两种法,不是佛法。佛法不是两种法,只有一种法,所以叫不二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平等而无彼此分别的一实相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若您能见佛性,是这就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全称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光明遍照是喻外化之广,高贵德王是喻内行之深。北本《大般涅槃经》第二十一至二十六卷,或南本《大般涅槃经》第十九至二十四卷,即是高贵德王菩萨品请问佛言:犯四重禁杀、盗、淫、妄四戒。犯四重禁即犯四波罗夷罪(极重罪),作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罪及一阐提一阐提谓无成佛之性者,不信佛法者,不可治,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缘一切善法,不信因果,没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在及未来世,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戒,诸佛世尊所不能治,具众恶,乐生死,断善根者等,当是否善根人所以行善的根性,分三种:1、世间善根:无贪嗔痴;2、菩萨善根:精进;3、特别善根:念佛诵经求往生。善行能产生妙果,所以称根。种善根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性否?

. 42 .

佛言:善根有二两种,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佛性没有常和无常之分,是故所以不断,名为不二这就称之为不二法门。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一个善,一个不善,但佛性并没有善恶的分别,这就称为不二法门。蕴见五蕴释之与十八界,它是以人的认识为中心,对世界一切现象所作的分类,是对生命与世界的认识原理,内容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凡夫又称异生,指迷惑事理,流转生死,住不正道者见二,智者了达明白,了解通达,其性无二其性本空无二,没有分别可言,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如此无二的真性,就是佛性。’

    “印宗闻说,欢喜合掌又称合十,原为古印度一般礼节,佛教徒沿用,合两掌十指于胸前,表示一心礼敬,言:‘某甲我印宗讲经,犹如瓦砾瓦块石子;仁者论义讲法,犹如真金。’于是为惠能剃发,印宗于正月十五在法性寺为惠能落发,正式剃度出家。愿事

. 43 .

为师。惠能遂于菩提树下在法性寺中。菩提树事由见后附《六祖大师事略》,开东山法门蕲州黄梅县的黄梅山在县的东境,因而称为东山。四祖、五祖都住在东山,故名

“惠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史君汉时称刺史为使君,后用作对州长官的尊称、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聚会一堂,莫非累劫之缘如果不是我们多生多劫缘份促成的,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才能得闻如上顿教顿教法门得法之因因缘。教是先圣所传佛教是以前佛、菩萨和祖师们留传下来的,不是惠能自智自己的智慧。愿闻先圣教教理者,各令净心,闻了听法之后,各自除疑怀疑,疑虑,如先代圣人指大小乘见道断惑证理的人,也即智慧卓越,人格最完善,能力最高的人无别听我讲法就好像和听佛、菩萨和祖师们所讲的一样,没有区别。”

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

 

般若品第二

. 44 .

次日,韦使君请益已经受教,再有所请教,师升坐,告大众曰:“总大家一起净心摒息妄念摩诃译为大、多、胜般若波罗蜜多译为度,意为到彼岸,喻修行者乘着大行之船,由生死苦恼的此岸,度到涅槃安乐的彼岸。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译为大智慧到彼岸。智慧如同金刚之利,能断一切烦恼疑惑,到达彼岸。”

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觉道的智慧,世人本自有之具足,只缘因为心迷不觉悟,执着,不能自悟,须假凭借大善知识智慧出众,福德超群;无所不善,无法不识;为人天眼目,作佛法栋梁;掌佛祖权衡,作佛门领袖;开正道门,塞邪魔路;绍隆佛种,续慧联芳;以心印心,流传不绝;大机大用,大愿大力的人。一般对德行高深的僧人的尊称,示导见性指示导引而使明心见性。六祖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这是最原始、最根本的佛说,《华严经·如来出现品》就有“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的话。只因为被妄想所缠,众生才产生迷执而不能觉悟;洁净身心,除去迷执妄想,般若之智就在眼前。所以顿教禅法的心源就在于“内证彻悟”。当知

. 45 .

愚人愚即暗义,愚人即心暗之人,不识高低,不知有天堂地狱,不信有罪福轮迥,贪花恋酒,杀生害命,食腥饮血智人智即知义,智人即心明之人,知有佛道可修,有圣教可学,有明师可求,有福可作,有罪可忏,有世出世间,轮迥因果,如天有日,如暗有灯,能知能见。善恶报应,一知见后,便能舍恶从善,改邪归正。非理不说,非事不为,非道不行,非物不取。念念中正,步步真实,积德成名,流传后世,佛性本无差别,只缘因为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得自己本有的智慧。志心谛专心一意听,吾为汝你们说。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口念般若不解意思,不识自性般若本有的智慧,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指事物虚幻不实或指理体的空寂明净。谓世界一切现象皆因缘而生,刹那生灭,没有质的规定性和独立实体,假而不实。句意谓口里只会说不执着于诸相,尽作口头禅,不去实行,万梵语劫波,分小、中、大劫。人类寿命最长为八万四千岁,最短仅有十岁。从八万四千岁起,每一百年减一岁,减到十岁,再从十岁起,每一百年增一

. 46 .

岁,增到八万四千岁,如此一减一增的历程,总称为一个小劫,总计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二十个小劫为一个中劫,计三亿三千五百九十六万年。四个中劫为一个大劫,计一十三亿四千三百八十四万年。众生所居住的世间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是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成一个循环(周期),即世界的一生一灭为一个大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印度语的雅言。梵:梵语梵摩,译为离欲,即净。古印度人认为自己所说的言语是禀承大梵天王所而来的,故名,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摩诃般若波罗蜜是佛教的大智慧,是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涅槃安乐的彼岸的大法。此须心行此法需要心里真能放下看破,什么都空了才生效,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若只口念般若,而心不照般若智慧去做,如幻虚妄如化幻化、如露露水如电闪电。句意谓毕竟无有是处;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表里如一去实行,本性是佛就能见到自性,就是佛,自性是真佛,离性无别佛若离开自性,就没有佛了。佛教讲人人皆能作佛,只要真修行,即修行自性,回光返照,反求于己,不向外

. 47 .

驰求,定会成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集起万有的精神现象的总称广大,犹如虚空虚空是“无”的别称。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对于违情之境产生忿怒憎恨的情绪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又称国土。刹:梵语刹摩,译为土、田。经中称国或土,尽同虚空。世人梵语曼乳、萨苏,不可思议、绝待、无比之义。褒美精微深远,不可言喻的奇特、神奥的现象或境界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人本有的妙性是空的,没有一个法可得,所谓“自性如虚空,真妄在其中,悟彻本来体,一通一切通。”。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像上边说的道理一样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执着空;第一首先最重要莫著空,若空心观空理之心,即执空见之心,百事不想,即无因果之理的邪见静坐空心静坐叫昏住,执空见静修,即著无记空无记指事物之性体中容,不可记为善,也不可记为恶。无记空指不思善恶、昏然蒙昧的心理状态,住着无记不显自性真心。句意谓倘若持空见静修,

. 48 .

就会执着于虚妄的无记空。着无记空的人,虽是活人,一坐就像死了似的,什么也不知道。修道是真空里有妙有,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要什么都知道,还要什么都不知道,明明了了,清清楚楚,就像“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的道理。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包含,包容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修恶果之法善法修善果之法,如五戒、十善为世间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天堂天上的宫殿。也比喻随心享乐的环境地狱六道之一。梵语那落迦、泥犁,译为不乐、可厌、苦具、苦器、无有(无喜乐,无气味,无观无利。)等。其依处在地下,即地下牢狱。有三类:1.根本地狱,即八大地狱及八寒地狱;2.近边地狱,即十六游增地狱,又名为八寒冰地狱,八炎火地狱;3.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空中等。地狱也比喻只有受苦而没有喜乐的环境,一切大海,须弥诸山须弥山:又名须弥楼,意译为妙高、善高、善积、妙光、安明,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古印度的世界观认为器世界的最下层为风轮——大气,其上为水轮——大洋,再上为金轮——大地。在金轮上有九个

. 49 .

山八个海,互相间隔围绕,须弥诸山就是以须弥山为中心,依次为外围的持双、持轴、檐木、善见、马耳、象鼻、持边、铁围八山,总在空虚空中。世人性空性空又称自性空,本与“假有”相对。性指自性,谓一切事物的现象,皆由因缘和合而生,暂生还灭,没有自己固有的性质。无论此岸、彼岸,一切皆空——自性本空,故谓性空。六祖的“性空”则以真如、佛性(本性、自性)为真有,其余为空,因为真性无妄,故谓之性空,亦复如是也是这个道理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万物,万有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自己的本性能包含万法就是大。万法都在人自性中包含着。般若的心体含摄万法,广大无边,周遍一切法界。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不要有所选择,亦不指爱欲之心浸染外物,执着不离,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句意谓对一切事物全都无所选择,不受外界事物的浸蚀污染而产生执着,心量如同虚空一样能包容万事万物,就称之为大,这才是摩诃的真正含义

“善知识!迷人心性迷惑之人,此种人迷情恋世,好酒贪色;纵六根,贪六尘;取性快乐,邪

. 50 .

伪多端,颠倒无数;但念目前受用,不顾身后招殃;迷真逐妄,背觉合尘;纵遇圣贤,不能救度;长沉苦海,永失真性口说,智者心行觉悟的人用心修习践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五见之一,拨无因果之道理者,以为世无可报结果之原因,也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即否认因果报应的见解。又,凡是不合正法的外道之见皆可称为邪见句意谓执迷之人只知作口头禅,而不实行。有智慧的人真正躬行实践。又迷人执着空见之心静坐,什么也不想,妄称此为大。这一等人落于顽空,邪知邪见,不是正知正见,不可与之交谈,不要理会他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梵语达磨驮都。法界又称法性、实相。1.就事定义: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称法界;2.就理定义:真如之理性名法界。法界又喻广大深远无过于此、法尔圆融,具足一切诸法、意识所缘之境——六尘中的法尘。泛指各种事物的现象及其本源和本质,这里指佛法的本源,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句意谓心量广大得就像

. 51 .

宇宙虚空,无所不能包容。这个心用起来是明明白白,如镜子照物一样清淅,物来则照,物去则空;它的应用便知一切事物的事实真相。知一切法即是一法,一法即是一切法,能知自性能生万法,万法返归自性。自性是去来自由,心的本体是没有滞塞不通的。没有滞塞不通就是明了一切,而不愚痴,这就是般若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不要错用心意而向外驰求,名为真性自用这就叫做自己会用真心了,一真一切真一样若真了,则样样都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要开发真如心量,心里要思量学佛修行、转迷开悟、了生脱死等大事,不要走求福报、神通、感应和一切不以了悟自性、入佛知见、成就道果为目的的小道歪路。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汉语智慧也。一切处所所有地方,一切时中任何时候,念念每一心念不愚愚痴迷惑,常行智慧常用智慧处理一切事情,即是般若行就是修智慧行门。一念愚即般

. 52 .

若绝绝不是断绝之意,而是覆盖、障住、隐没之意,因为真正的智慧是不生不灭的,不会断绝,一念智即般若生句意谓在愚痴时,般若不现前。若是不迷不愚痴,般若智慧就出现。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空而妙有。般若无形相形状,智慧心即是智慧心就是般若;若作如是解这样的见解,即名般若智自性智慧就是般若。只有掌握大智慧,才能对治世间众多的烦恼,才能脱离生死的此岸到达无生无灭的彼岸。学佛学禅,在于修般若行而见自性。般若没有形相,全在心行,所以禅家认为“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指中华以西的国家。此处指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印度语,唐言到彼岸由生死苦恼的此岸度到涅槃安乐的彼岸。解义明白义理生灭依因缘和合而有称生,依因缘离散而无称灭。著执着境界,指成为心意对像的外部世界,如尘境、色境。着境即心执着于所缘之境界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喻烦恼,杂念,即是于此岸生死未脱称此岸。离境心出离所缘之

. 53 .

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涅槃解脱称彼岸,故号波罗蜜这一段意谓明白佛教的义理就能出离生灭,心执着于所缘之境则生灭随之现起,如同江河有波浪而无法渡过去,这有波浪的生灭境就是此岸。心出离所缘之境就没有生灭的现起,如同江河没有波浪通达顺畅(智慧光明遍照)而能得渡到对岸,这无波浪的无生灭境就叫做(到)彼岸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指妄见,与真如相对。佛教认为一切皆非实有,肯定存在就是妄见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常理者,是般若法法门;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凡夫,一常,始终念修行,自身等佛句意谓能够领悟这个道理的话,就能参悟般若法门,修习般若行;念诵而不用心修习,永远只能是凡夫俗子;常念诵并且修学践行,所获得的清净法身就等同于佛

“善知识!凡夫即佛佛是从凡夫修成的。佛以前因修般若法而成佛。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故众生皆是未来佛,皆可成佛烦恼又称惑,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发生迷惑、苦恼等的精神作用的总称,也泛指与佛教宣扬的宁静、涅槃境界相对立

. 54 .

的一切世俗欲求、思想活动、观点立场和精神情绪。它是苦谛的直接根源,是感生轮回的总因。烦恼有无明(妄想)烦恼,尘沙(分别)烦恼,见思(执着)烦恼三类。佛教所说的烦恼与一般使用的狭义烦恼不同的是,除了指心情不好导致的痛苦外,还泛指多种情绪、欲望等一切世俗的分别的思维活动。贪、嗔、痴、慢、疑、不正见(恶见)是烦恼的根本,是生死轮回的总因。烦恼的来源多是由是非得失而起,这是非得失又都是对功利的思考和追求所引发。按佛教的话来说,就是妄念、无明带来的苦。眼、耳、鼻、舌、身、意贪着色、声、香、味、触、法,使恶业滋生,而后身心不安,随业受报。明朝理学家王阳明的理学是从佛理中摸索出来的,所以他知道烦恼是很严重地影响到人类的心灵,控制着人类的思想行为,于是说:“山中之贼易治,心中之贼难防。”烦恼被形容为贼,说明烦恼的厉害。人们的心灵之所以不能安宁,就是烦恼在扰乱,在作祟;人们的行为之所以违背真理,也是烦恼在驱使,在鞭策。

充满烦恼的人生是染污的、缺陷的、痛苦的、不理想的,所以必须要改造。改造的方法就是要把心灵净化,用佛陀的法水来洗涤我们内心的垢秽,

. 55 .

改造成为清净的、圆满的、快乐的、理想的人生。在生活实际中,消除烦恼的方法很多,如扩大思维空间,切莫以己为中心;眼光放远,切莫鼠目寸光;心量广大,切莫小肚鸡肠;清心寡欲,切莫沉迷贪爱;常思己过,切莫总斥人非;顺缘而不攀缘,知足而不妄求。总之,清除头脑里的陈瓶旧罐、残巾碎片、破铜烂铁,自然心灵中清风明月常伴,即所谓“楼空得月多”。即菩提;为什么烦恼就是菩提?因为烦恼与菩提是两个对立概念的统一,是一不是二。若没有烦恼,也就无所谓菩提。因为众生有烦恼,才有必要引导众生觉悟。所以菩提以烦恼为存在的先决条件,推而言之,烦恼也即是菩提。譬如手心和手背,手心是菩提,手背是烦恼,只要翻过来便是,没有多也没有少,就差这么一点点,一把它翻过来,那烦恼就变为菩提。又喻烦恼是冰,菩提是水,两者是同一物质,只差改变温度而已。证得菩提,烦恼也就断绝,烦恼无,菩提也无,两不执着,万法皆空,得大自在。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如分别万事万物高低好坏等不同,这分别就是烦恼;若知万事万物虚幻不实,

. 56 .

都是空的,还分别它干什么?不分别即是菩提,所谓:“性定魔伏朝朝乐,妄念不起处处安。”若性定了,没有那么多妄想、分别、执着,哪一天都是安宁快乐的,到处都是极乐世界。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尊贵最上无上最第一程度最深无住法无自性,无所攀附,随缘而起无往无所从去亦无来无所从来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凡已生已灭之法称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称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称未来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梵语塞犍陀,旧译五阴、五众。阴是积集之义;众是众多和聚之义,即蕴之义,是显数多积集之有为法自性。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法,佛教认为“有情”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积聚构成:1.色是总括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等有形之物质;2.受是对境而承受事物的心之作用,即感觉,是对外界感受所引起的感觉内容;3.想是对境而想像事物的心之作用,即思维活动,即知觉或表像作用;4.行是其它对境关于嗔贪等一切善恶的心之作用,即行是有目的行动的意志;5.识是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的心之本体,即意识。有情众生

. 57 .

的色就是身体,受想行识就是心。心之中受想行三者心性上各为一种特别之作用,故名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心所)。识为心之自性,故名心王。即五蕴为身心二法。五蕴是对一切有为法的概括,狭义的五蕴为现实中人的代称,广义则指物质世界(色蕴)和精神世界(余四蕴)的总和,它是佛教全部教义分析研究的基本对像烦恼尘劳烦恼的异名。尘谓所缘境,劳即能缘心,忙劳的能缘心攀逐所缘的六尘境,即心劳尘境,叫做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指贪(对事物的占有欲和执着心,对于一切顺情之境产生贪得无厌的贪爱心)、嗔(仇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对于一切违情之境产生忿怒憎恨的嗔恚心)、痴(愚昧无知,不明事理,对于一切事理之法产生邪迷阴暗的邪痴心)三种烦恼。在诸烦恼中,贪、嗔、痴被列为根本烦恼之首,因为它能毒害众生的心灵,所以称为三毒戒定慧戒者防禁身心之过,即防非止恶叫做戒。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是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是如来所制之法;戒体是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戒行是随顺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戒相是其行之差别,即十戒

. 58 .

乃至二百五十戒。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戒能降伏贪爱心。息虑净缘叫做定,它能降伏嗔恚心。破恶证真叫做慧,它能降伏邪痴心。戒、定、慧称三无漏学,它包括了大乘佛教理论的全部内容,是学佛者的修持科目,1.戒学:特指为出家与在家信徒制定的防非止恶的戒律,能防止身、口、意三不净业;通常指善的习惯、道德。2.定学:即禅定,通过集中思虑、观悟佛理、灭除烦恼而获得悟解义理或功德的一种思维修习活动;通常指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3.慧学:即智慧,指由修习佛理所引生的辨别现象、判定是非善恶以及达到解脱的认识能力和境界;通常指通达事理、决断疑念并取得决断性认识的精神作用句意谓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是自性本具,不需向外驰求,这种法是最尊贵最高级程度最深。自性般若智慧是不着住攀缘的,无往也无来,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诸佛都是从这个法修成的。要用大智慧打破五蕴和世俗事务的烦恼,所以要想有真正般若,就须照见五蕴皆空。正如《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若能这样修行必定可成佛道。就能将贪瞋痴变为戒定慧

“善知识!我此法门佛所说的教理,是佛的教化方式和内容,为众圣所由之门,即修行者通

. 59 .

过习修佛法获得佛果的门径,从一般若生变化产生八万四千印度人常用的习惯语,极言其数之多智慧。何以故?为因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念指无妄念,也即正念无忆对往事无所回忆,即不思过去,对人事物无所叨念无著,不起诳妄诳为二十随烦恼(潜在的还没发生作用的烦恼)之一,指以种种手段欺骗,使他人抱颠倒之见。诳妄:欺诈诬妄。用自真如性真如指永恒存在的实体、真性,即宇宙万物的本体,事物的真实情况和性质。它与“性空”、“法性”、“自性”、“佛性”、“法身”等属同类概念,一般解释为绝对不变的永恒真理或本体。真如性即真如本性、佛性,以智慧观照静观世界,以智慧照见事理,于一切法,不取取即对境界产生执着不舍舍离,即是就能见性彻见自性成就佛道。

“善知识!若欲入悟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梵语音译之略,旧称三摩地,译为正定、正受、等持,谓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或功能,是取得确定之认识、作出确定之判断的心理条件。“定”包括与生俱来的精神功能“生定”和通过修习而

. 60 .

产生的“修定”,常与禅连称为禅定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金刚般若是以金刚石来形容般若。有三种含义:1.般若如金刚般锐利,能破除一切无明;2. 众生之无明顽固如金刚,难以化解,需用般若智慧来攻破;3.众生成佛后的定心如金刚一样坚固,不为他物所动经》,即得见性自身的佛性。当知此经功德《大乘义章》卷九说:“言功德者,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普通讲,功德有二意,⒈施物为功,罪己曰德。⒉恶尽言功,善满曰德。通常是功指做善事,德指得福报。一般指念佛、诵经、布施、持戒、了生死、度众生等一切善事为功德,可获得善的报应,无量无边,经《金刚经》中分明赞叹称颂,莫能具详细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涅槃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不作不度众生心,即超越诸相对的至极的教法。即一佛乘。这是最高明、圆满的教法,为大智才智极高人说,为上根上等根器,指对佛法的领悟程度极高人说,小根下等根器,指对佛法的领悟程度极低小智人闻,心生不信指对佛教的根本原理全盘接受,决不怀

. 61 .

。这正如《金刚经》所说的:“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若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何以故?譬如天梵语那伽,印度那伽族的图腾,传说中的灵异动物,善为变化。身长,形如蛇,有鳞爪,能降雨兴云,为水族之长。龙有许多种,有守天宫的天龙,有守宝藏的藏龙,有能致雨的雨龙。龙的福报很大,但是业障也极深重,脊背长有一刺,时常疼痛,并不能安然地享受其福报下雨于阎浮提全称阎浮提鞞波,大洲名。阎浮为树名,译为赡部,提是提鞞波之略,译为洲,合为赡部洲。洲中以阎浮树(番石榴树)为多,故称阎浮提。因在须弥山的南方,故又称南阎浮提或南赡部洲。按佛教传说,以须弥山为中心,东为东胜身洲、南为南赡部洲、西为西牛货洲、北为北俱卢洲。南赡部洲即我们居住的娑婆世界城邑城镇聚落村落,部落,人口聚居地,引伸为人民,悉皆漂流冲毁淹没,如漂枣叶(小草)代表小根小智者,一下大雨反将其淹死了,因为他不相信

. 62 .

大乘法,若雨雨下到大海即大咸海。按佛教的宇宙观,三千大千世界由无数个小世界组成,每一个小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环绕须弥山的内则是七香水海、七金山,其外围就是大咸海,四大部洲分布在咸海里,其最外层是总围住大咸海的铁围山。大海代表大根大器的人,他一闻此法就知是自性本趣,就生出信心,不增不减。若大乘乘即载(如车、船)或道路之意,大乘即大车大船。大乘为公元一世纪左右的印度形成的佛教派别,该派自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之海的此岸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成就佛果。与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小乘相对而言,大、小乘都奉行释迦创立的基本教义,但有明显区别,小乘视释迦为教主,大乘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小乘追求个人自我解脱,把“灰身灭智”、证得阿罗汉作为最终目标,大乘不仅要自我解脱,而且要普度众生,把度世成佛作为最高目标。在修习上,小乘着重三十七道品的宗教道德修养,大乘则倡行以六度为内容的菩萨行。在义学上,小乘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大乘还否定法我的实在性人,若最上乘人修学最高明、圆满的教法的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心灵开悟解义,故知本性自本来有般若之智。自自己用智慧

. 63 .

常观照,故所以不假文字句意谓:所以应该知道本性之中原本就有般若智慧,自己要用智慧静观世界而照见事理,不需要借助文字的灌输,不一定要认识很多字。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并非老天所拥有,元是龙能兴致原本是龙于江海中,将身引水,兴云降雨,令一切众生又作有情,指借因缘和合而生的人和一切有情识的生物,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全都蒙受润泽。百川江河众流水流,却入都归大海,合汇集为一体整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众生本性中的般若智慧,也同众流归海一样,不增不减,即“佛法如大海,唯信可入,唯智可度。”

  “善知识!小根善根浅薄之人,闻此顿教指禅宗六祖慧能创立的南宗法门,此法门以心印心,直指心性,顿悟佛理,见性成佛,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本身具有般若智慧但小根器的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却不能自己开悟?缘因为邪见障重,烦恼根指产生感觉、善恶观念的机体或

. 64 .

精神力量。这里指恶根深。犹如大云大片云层,覆盖遮蔽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没有大小的分别,为只因为一切众生指所有没有觉悟的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句意谓那些以迷妄之心妄图心外求法,想通过心外修行来寻求佛果,不知自性般若本具自性佛的众生,就是小根器的人。若开悟顿教若能闻顿教而即刻开悟,不执外修不执着于向外驰求,但于自心,常起正见八正道之一,离一切邪痴颠倒的正直观察的如实所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着心,侵挠,心被所转,即是见性。为何有小根、大智之分?原因是众生自心中有迷悟程度不同。小根人执着内外之境,于心外觅佛求法,徒劳而无功;大智人不假外修,内心悟见自性三身佛,而得累累佛果。

      “善知识!内外内境与外境不住,去来自由,能除去除执心固执于事物而不舍离之心,即执迷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全称《般若波罗蜜经》,是以“般若波罗蜜”命名的一切经典的总称本无差别。修

. 65 .

般若行应内不着身心,外不着世界,就能来去自由,得大自在,知道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来是回来到自己的身心;去是到法界去。虽有来有去,但不能执着这个来去,所以叫自由。来去自由是说心来去自由,性来去自由,生死自由,如三祖僧璨手抓着树枝就入涅槃一样生死自由。

除执着,是要除去执着心,除去不对的事。可是,对的事就不能不执着。就好像,守规矩才能成佛,故说:“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符合道要不执着,符合道者就要受持不懈。受持就是执着,像诵经、修行等。若有小毛病总不想改,怕旁人知道,这便是执着。若小毛病就是旁人知道我也不管,别人规劝时也不理,这不是无执着,而是邪知邪见。若有这种邪知邪见,愈修离佛法就愈远。

若能离开执着,就可通达无碍,就与《金刚经》道理契合,般若智慧现前,否则就不合般若妙理。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经,契经。见“经”释及诸文字这里指佛教的论著大小二乘指大乘与小乘,是佛教的两大派别。大乘佛教强调利他,普度一切众生,提倡以六度为主的菩萨行;小乘佛教指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十二部经十二部

. 66 .

经又称十二分教,指佛经体例上的十二种类别。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三:⑴修多罗,译契经,经典中的长行直说;⑵祗夜,译重颂、应颂,与修多罗相应,重宣教义,采用颂体;⑶和伽罗那,译授记,佛预言菩萨成佛的经文;⑷伽陀,译讽颂、孤起颂,采用偈的文体组成的经文;⑸优陀那,译无问自说,无人发问,佛自宣说的经文;⑹尼陀那,译因缘,记述佛说法教化的因缘,如诸经的序品;⑺阿婆陀那,译譬喻,经文中的譬喻部分;⑻伊提目多伽,译如是语经,即本事,佛说弟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⑼阇陀伽,译本生,佛说自己过去世因缘的经文;⑽毗佛略,译方广,佛说方正广大的道理的经文;⑾阿浮陀达磨,译未曾有,记佛显现种种神通的经文;⑿优波提舍,译论议,问答和论议诸法意义的经文。十二部经中的修多罗、祗夜、伽陀三类,为佛经的基本体裁,其余则是根据经文内容所立的名目,皆因根据,针对人置设置。因智慧性根性,方能建立句意谓一切佛教的典籍、论著、派别,都是根据众生根性的大小不同而设置,由于众生的智慧根性的优劣,因此经教才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佛法,本自不有原本没有必要存在。故知万法本自人兴设立,一切经书因

. 67 .

人说有因为有人讲解学习才存在。缘因为其人世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小根人,迷人,少智者。这里喻小孩,智为大人上根人,智者。这里喻成人,愚者问请教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心灵开悟,即与智人无别。世界上所有麻烦的事都是因人而生。若没有人,什么麻烦事也就没有。因有麻烦的事产生,故有教你免除麻烦的法生。人有八万四千尘劳,故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所谓“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人。若无一切人,何用一切法?”一切经书都是为人说的。如果没有人,一切经书也就用不着了。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极短时间悟时,众生是佛句意谓没有觉悟则佛如同众生,如果一念觉悟,众生也就可以成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顿时悟见真如本性何不从自己内心去修行呢?自心只要去除污染,拂掉尘土,就可立刻见到真如自性?觉者佛,迷者众生。一念觉一念佛,念念觉念念佛。一念迷一念是众生,念念迷念念是众生。何谓觉悟呢?即觉悟情、爱是令人愚痴的关键所在。

. 68 .

一念情爱心就一念愚痴,念念情爱心就念念愚痴,所谓“业尽情空是真佛,业重情迷是众生。”没有旁的,就是把污染的念头放下。染污的念就是情、爱之念,因为情、爱使人产生欲望,欲望使人造作罪业,造作罪业使人轮回受报,生生死死无有出期。《菩萨戒经出于《梵网经》中的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为姚秦时鸠摩罗什最后所译,共有二卷。后人别录此品中偈颂以后所说的戒相为一卷,以便诵持。天台智者大师将此别录的一卷名为《菩萨戒经》。此处所引的经文是卷下偈颂前长行的末句云:‘我本元本来自性清净。’若识认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即《维摩诘所说经》,有七种译本,东汉时的严佛调,西晋时的竺叔兰及竺法护,东晋时的祗多密皆有译本,此四种皆失传。现时尚存者有东汉时的支谦所译《维摩诘所说经》二卷,姚秦时鸠摩罗什所译《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三卷,唐朝玄奘所译《说无垢称经》六卷,三种译本中以罗什译本流通最广。此处所引的经文出于罗什译本“弟子品第三”云:‘即时豁然开朗的样子,这里指彻底晓悟,还得反见,识得本心本性,本来面目。’佛与众生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迷失自性就是

. 69 .

众生,彻见自性就是佛。不悟之时佛就如同众生,一念悟众生就成了佛,差别就在心中的迷和悟。在惠能看来,心外无禅无佛,一切佛法都在自己心中。

      “善知识!我于忍弘忍和尚因六祖是五祖的徒弟,不能直接称师傅的名字,故说忍和尚处,一闻听说法言下一言之下,当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指慧能开创的顿教法门流行广泛传播,令学道者学习佛法的人顿悟不凭借时间和阶次,直接契入而悟得真理。菩提本指佛教最高智慧,这里指佛教真理,各自观心观察心性如何。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因而凡究事观理,尽为观心。一代教门,皆以观心为要。佛祖之要,教观而已。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自见本性佛性。顿悟者,顿除妄念,悟无所得,为何?众生之所以见不到自性真心,就是因为妄念太多,一旦顿除妄念,自性真心就会显现。立即得悟。而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世上的人事物皆是缘生缘灭之相而已,如梦幻泡影,无有真得到,也没有真失去,故曰无所得。就是这个“悟”字也是无所得,因为真心无住,湛然不动,无所执

. 70 .

著,无所分别,哪来所得呢?如果有所得,以得为喜,以得为证,则没达究竟,就没有真悟。一但真悟,即得解脱,顿悟法门就是即得解脱的法门。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通达最上乘法指最高明圆满的教法者,直示示导,启示正路三乘所行之道。是善知识,有与众生有因缘得以形成事物,引起认识和造就业报所依赖的原因和条件。使事物生起、变化和坏灭的主要条件为因,辅助条件为缘,所谓化导劝化引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佛法,因善知识能发起阐发,弘扬缘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各种经典,在人性人人具有的佛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指导开示方见见本来清净自性的妙体。若自悟者,不假外求不依靠求助于外善知识。若一向执谓执着认为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如果总是执着需要善知识的帮助教导,期望这样就能得到解脱的话,这是不可能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内善知识,本性,真如佛性自悟。若起邪不正迷乱,糊涂妄念虚妄不真、不实在的念头颠倒愚昧不明事理

. 71 .

(如因果)而自做或教他人做不合理,不合法的事。或明知某事不对却偏要做,且狡辩说它对,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不可能得到解救。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古印度最小的计时单位,等于1.6秒,又等于5333.33念。本指妇女纺绩一寻线所用的时间,后表示极短时间,犹言一瞬间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一旦悟即至佛地佛的境界。人们有各种各样的邪迷,但却自我认为不要紧,慢慢来,到时候再改,这样就会愈迷愈深,小迷演变成大迷,大迷再认为不要紧,就变成老迷,老迷再认为不要紧,就变成死迷,到死还不明白!这是最可怜的,这是最初的一念邪迷导致的。学佛修行的人,不颠倒邪迷才能有所成就。虽有良师善友教化,你若不听,他也没有办法。善知识不像警察,看你不守法就抓到监狱里去改造。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身心内外明白透彻,即“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的境界,识自本心虽无身心无世界,而世界身心宛然;虽宛然而不执着,这叫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定,奥秘,般若三昧,即是无念达到正

. 72 .

念(定)的境界,并非像死灰枯木一样。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外境,万物,心不染著即法空,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又称遍处,谓总合一切万物为观察对像,因为所观之境能周遍一切处所、事物,故名。这里犹如说遍观一切尘境,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只管净化自己的心灵,使六识见、闻、嗅、味、触、思虑六门又称六根、六处,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前五种是生理器官,能分别个别的认识活动,而意则是能分别一切的认识活动。它们分属人身六个部位,与其相对应的六尘正由这六个部位产生,故名,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由于它们像尘埃一样污染人的情识,导致烦恼的产生,故名中,无染无杂所谓“眼观形色内无有,耳听尘事心不知”,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解脱,名无念行正念的道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将会使心念断绝,即是法缚法缚即法执,指思想受所知所见的束缚,执着于法而不知诸法由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即名边见又称边执,五见之一。指执着于极端片面的邪见,一般指妄计一切为常住不变

. 73 .

的常见和妄计一切为断灭的断见。句意谓如果你说我坐在此处,什么也不想,使念断了,但你犹有这“当令念绝”这一念,又变成法缚,不但不能得到解脱,反被法绑住了,这叫边见,落于二边,又不是中道了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明白,通达;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证佛果,达佛位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顿悟之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传给同见同一见地同行同一心行。同见同行即志同道合者发愿本指普度众生的广大愿心,后泛指许下愿心受持领受在心,持之于身,如事侍奉佛故那样,终身而不退退失转变者,定入圣位罗汉、菩萨和佛三乘圣果之位。然但是必须传授从上以来指禅宗历代以来默传离语言名相,以心传心,以心印心的传授方法付,不得匿隐藏,隐瞒其正法句意谓但是顿教法门必须经过传授,并且要遵奉禅宗历代以来默传交付的规矩(凡立下宏愿,对无上菩提的信念不退失转变者,就应将法门交付给他们。)不得将正法隐藏起来不传。若不同见同行,

. 74 .

在别法禅宗以外的其他宗派法门中,不得传付,损损害,贬低别的宗派前人前辈,究竟无益句意谓若遇上见解不同,没有愿心,属于其它宗门或外道的人,不得宣说传授此顿教法门,以免贬低他原修宗派的前辈,这终究没有什么好处。恐愚人不解理解,谤毁谤,指责此法门,百劫千生犹言百世千世,断断灭佛种性佛种:产生佛果的种子。佛种性:产生佛果的种子体性,即佛性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都可依此修;若不自修如果不自己去躬行实践,脚踏实地去修行,惟记吾言单记得我所说的偈颂,亦无有益那是没有用的。听吾颂曰:

说通能随顺众生的根机,以机巧方便为之说法心通远离一切妄想,悟证自己本性,如日处虚空天空。唯传只有传授见性法南宗顿教法门出世即出世间,超脱生死,出离六道轮回,相当于涅槃破除邪宗不以见性为正法的宗派和旁门左道。句意谓禅宗所讲的是心地法门。你明白讲经说法,也明白参禅修道,这种境界,就像太阳在虚空一样,光明遍照,无所住着。我所传的是能明心见性法门,你明心就

. 75 .

无难事,见性就不知愁。明白本来的面目,才是明白佛法。这种法门是专讲出世的道理,破除旁门左道的宗旨

法即即使,纵然无顿渐无顿教、渐教的区别,迷悟有迟疾。只只是此见性门,愚人不可知道,了解。句意谓法门本来没有顿和渐的区别,只是众生由迷转悟有快有慢,故要对迷人就要教他渐修的法门,对根性利的人就可教他顿法。这是因为根性差的人不能理解这个顿见自性的法门。从某一角度讲,顿就是叫你快断。断什么?断贪嗔痴慢疑,断杀盗淫妄酒。你若能快断,就得到顿教法门。渐是慢慢地断,愚痴的人,舍不得,放不下,要等等,慢慢来,这就只好渐修了。智慧的人,给他指点一下他就断了;愚痴的人怎么说就是听不进去,修了几十年还是老样子,拖泥带水的就是断不了。

说即虽万般万种,合聚合理体,即万物之本体还归一犹说归真,归元。烦恼暗宅阴暗的处所中,常须生慧日智慧的阳光。句意谓道理讲起来虽然有千万种,若合到根本的理上就是一个理,就是这个顿法,叫你顿断无明而显法性。烦恼就像在黑暗的屋子里一样,常常需要智慧的阳光照耀

   邪念来烦恼至,正正念来烦恼除。

. 76 .

邪正俱不用采用,清净至无余无余涅槃寂然不动之心,即生死的因果和烦恼已经断绝,不再受生于世间欲、色、无色三界,人法双空,了无挂碍,受无乐之乐,更无有乐过于此乐。句意谓邪念生起之时烦恼就到来,只有用般若智慧的正念来无明烦恼。当邪念破除后,烦恼就转为菩提,去二归一,就无所谓烦恼与菩提,无邪显正,无正显邪,邪与正自然都没有了。“邪正俱不用”是对已经是过来人说的,已超过去了,故邪的也没有,正的也不存在。如果邪念、正念都不偏执,不住于邪正之相,即不思善不思恶,就能自性清净,到达无余涅槃的境界

菩提本自性,起心起意,动念头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只要正法三障信行佛法的三大障碍,⑴烦恼障:贪欲、嗔恚、愚痴等惑。业障:由身、语、意业造成的妨碍修行证果的罪业,如五逆、十恶之业。报障:地狱、饿鬼、畜牲等苦报。句意谓般若智慧自性本具,只因起心动念才产生虚妄。净心就在虚妄里,就像冰含水,沙杂金一样,只要常修行正法,就会消除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一切法门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相应。句意谓世

. 77 .

间人若想要修道的话,什么法门都可以成就道业,若能真正明白正法,则行住坐卧都可以修行。要常常察见自己的过错,不要尽看人家的不对,这就与道相应了

色类色界物类,即万物自有道这里的道指本源,本体,来由去缘,各不相妨恼妨碍,冲突。离道双关语,既指本源,又指佛道别觅道,终生不见道万物各有本源,各有来龙去脉,各不相互妨碍冲突。如果离开本源“正道”想另外寻求,永远也悟不出真理来。在有形有相的物质世界里,若能明白、了悟色相的本源,能断贪欲去情爱而不住着到色相上,这自然就有道,不需要离开道而另外去找道。若能认识色相的本源,而不被其迷惑颠倒,这就是“不相妨恼”。若离开道而另外去找道,这是头上安头,揣宝寻宝。所谓“见事省事出世间,见事迷事堕沉沦”,见到事而省悟这事,这就叫出世,若见到事而生见惑,这就叫堕落。什么叫修道呢?从早到晚所做所行都如理如法,不做邪恶事,就是修道。若离开日常生活而另外去找个道,那始终也找不到道。

波波奔波劳碌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悔恨,烦恼。欲得见真道,行正道即是

. 78 .

辛苦劳碌一辈子,到头来是自我悔恨懊恼。要想见到真正的道,就要走正路,修行佛法,这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许多人老来后悔:唉!我把光阴都浪费了,白白空过一生,还惹得满怀懊悔,不得自在!若我不好酒,哪会愚痴到这种地步呢?若我不赌钱,哪会穷得这个样子呢?我当初不去做犯法的事,哪会到牢里去呆几年呢?我这一生若有人给我讲道理,我也许会做个好人;若我听得进父母善友的劝告,也许我不会去做那么多亏心事;若有人向我介绍佛法,说不定我也可以修行,大概就不会到现在这个悔恨境地。唉!谁叫我没遇到善知识呢?

    实际上一个人一生遇到善知识是很多的,凡是劝人走正道,积极向上的人都是善知识,只是世人因为业障和习气原因,把善知识的劝导当成耳边风,甚至遇到也不认识。

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自己如果没有修道的真心,就如同在黑暗中行走看不见路。真正修道的人,不去看别人的过错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偏颇,不当。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如果只是看他人

. 79 .

的过失,自身也就错了。他错是他的事,我不要错就行,如果我也跟着错了,那就是我自己的过失。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印光大师说“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苏东坡看佛印老和尚是一堆屎,佛印老和尚看苏东坡是一尊佛。所以我们不要见别人的过失,而要对任何人都要存慈悲心,怜悯众生而发愿度之成佛。一切众生是未来佛,故要尊重一切众生。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只要自行去除邪心,就能消除自身的烦恼。管他什么讨厌憎恨,情呀爱呀的,一概不关我的事,不要来挠乱我的心灵。面对纷繁的是非场景,我还是伸长两只脚睡大觉吧,落得个自在清净,无拘无束,无挂无碍,远离颠倒多好

  欲拟化度,教化他人,自须有方便梵语伛和。通于权道之智为方便。权道是利益他人的手段方法,方者方法,便者便用,便用就是契于一切众生之机的方法。又方为方正之理,便为巧妙的言辞,对种种之机,用方正之理与巧妙之言。又方者众生之方域,便者教化之便法,应诸机之方域,而用适当教化的便法,谓之方便。即以灵活权巧的方式因人施教,使悟

. 80 .

佛法真谛,也即大小乘一切佛教概称为方便。《佛说大乘金刚经论》说:“方便略说有十五种:⑴不养不杀,⑵不食酒肉,⑶不造酒浆,⑷不相侵害,⑸莫错指路,⑹不可烧山,⑺莫怨天地,⑻莫慢神明,⑼莫出浊言,⑽积仁布施,⑾勤俭知足,⑿敬老怜贫,⒀急难相救,⒁修因种果,⒂冤亲平等。”。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你要是想教化众生,自己就需要有方便权巧的方式方法,对什么众生就要说什么法,而不偏执。不要令众生听法后产生疑惑心,这就是自己会运用自己的智慧光明,这就是自己的自性显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是不脱离生活实际的,是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佛法包括世间法,世出世法全都是佛法。世间法是一般的法,而佛法是在世间而出世间的法,所以说佛法不能离开这世间的生活实际去证悟的。若离开世间去寻找觉悟之道,就如同在兔子头上找犄角一样,是找不到的

  正见四谛真理的见解名出世,邪见无视因果,随顺欲念的谬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清晰,明朗。句意谓正见是出世解脱的智慧,邪见是轮回世间的迷惑。不论邪见与正见,一

. 81 .

一齐打扫尽净,菩提自性自然分明可见了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法能使人了脱生死,犹如船能渡人,过生死海到涅槃岸,故名。迷执迷不悟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此《无相颂》是顿悟的法门,是成佛的法门,也名为大法船。能运载众生从烦恼苦海的这岸度到涅槃解脱的彼岸。若是迷惑不明白,那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开悟;若能领悟妙义,将所有欲念都放下,那么开悟只在刹那间。”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在讲这偈颂时见性成佛。”

当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反省悔悟。一时作礼同时向六祖顶礼谢法,皆叹善哉太好了!何期真想不到岭南有佛出世!

 

决疑品第三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为和尚、居士和善信们设的斋会。在中国有千僧斋,请一千个和尚来吃斋,千人中一定有一个阿罗汉,所以供千僧斋就是供阿罗汉,但无人知道哪个是阿罗汉。

. 82 .

    此斋是为六祖大师请客,因六祖是出家人,不能请人来吃斋。在家人应供养出家人,而非由出家人供养在家人。居士要护持供养三宝,不是要三宝来护持供养居士。故居士不可在道场里混饭吃。

韦刺史是六祖的皈依弟子,因为他想要很多人来认识、信仰他的师傅,就以请客的方式邀请大家来吃斋,所谓“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食色性也,有的人初次来时不是为法而是为吃,韦刺史让人们吃得饱饱的好坐下来听六祖讲法,当人们发现法的味道比斋饭的味道更佳时,就再也不跑了。斋讫完毕,剌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整敛仪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思维和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微妙境界,今有少疑一些疑问,愿大慈悲,特特地为解说。”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一定为说解说。”韦公公是写《坛经》的人对韦刺史的尊称。韦刺史是位大官,故称公,公字是最恭敬人的曰:“和尚所说所说的法,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佛教宗派的旨趣、教义、中心思想是不是和达摩大师所说的道理一样呢?”师曰:“是。”公曰:“弟

. 83 .

子闻达摩初化劝化梁武帝即萧衍,字叔达(464—549年),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国的创建者。博学能文,笃信佛教,曾三次舍身同泰寺,编有《众经要钞》。这里是讲达摩最初从广州到南京度化梁武帝之事,但此事当在梁武帝得国称帝之前,系后人追记之辞,帝问云:‘朕皇帝自称一生造寺度供养僧,布施指把财物、体力和智慧施舍给他人,为他人造福成智,从而求得功德积累乃至解脱的一种修行方法,分三种:1、财施:施舍财和物济助穷人,供人急需,建寺印经造佛像等;2、法施:人格上的启发,学问上的指导,把佛法的道理讲给别人听,使其得到做人处世的正确方法;3、无畏施:解救他人的危难,使人免除恐怖和不安,如好言相慰,拔力相助,鼓舞鞭策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  ‘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明白此理,愿和尚为说。”那时皇帝最欢迎人出家,所有饮食住处他都供养,皇帝也向出家人恭敬叩头。但梁武帝的善举在于积福报,而不是求了生脱死之法,所以当他见到达摩时,唯恐祖师不知他的功德,就自我炫耀地介绍说:我造了多少寺院,寺院里住了多少和尚,他们都是我一手成就而出家的,你看

. 84 .

我有功德吗?他希望达摩赞叹他,给他戴高帽子。若是普通人一听皇帝这样讲,就忙答说你有功德啊!你的功德是举世无双的。但达摩是位圣人,没有恶意奉承的邪心,不会说拍马屁的话,故听了梁武帝自我陶醉、自我炫耀、自封为大护法、自我做广告的话,就直截了当地说:“实无功德。”

达摩本想救度梁武帝,使他生觉悟的心,但因梁武帝自视太高,以为自己是皇帝,还有无量的功德。达摩想破他这种执着,就说他没有功德。梁武帝一听就不高兴,不理睬达摩。因为达摩知道再讲什么法他也听不进去,所以就走了。果然过了一段时期,梁武帝被饿死了。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不要怀疑先辈圣人所说的话。武帝心邪沽名钓誉,求福而不求了生死是为邪法,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福德便说成为功德。功德在法身法身:又称自性身,法性身,指有情众生先天具有的法性(即佛性、真性、本觉,如来藏。),以此为成就佛身之因,并以佛法证得的真如法性之身功德在自性法身里面,不在在于修福。”

                    . 85 .

师又曰:“见到自己本来的面目,即彻见自心的佛性。见性要自悟才行,不可言说,是否见性要由善知识来印证是功,平等指一切现象在共性或空性、唯识性等上没有差别。佛教认为:对于一切众生,也应等同视之,不应有高低、怨亲之别,在值得怜悯和具有佛性上,平等无二,这叫众生平等是德句意谓要能彻见自身佛性才有功,能领悟众生平等之理才是德,念念无滞阻塞,障碍,执着,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实妙用就如六祖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就是见性后的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虚心谦让,不骄傲自大是功,外外表行为于礼恭敬,虔诚是德;为人内心要谦虚礼让,对人要恭敬虔诚。看别人都比我好,不要骄傲自大。所谓“满招损,谦受益”,好像一个茶杯,若本来就是满的,再往里倒水就会往外流,是没有用的。谦就是谦虚客气,自以为不如别人,虚怀若谷,能容能纳,就能得到真实的利益。自性建立万法是功万法都是由自性建立的就是功,心体离念是德自己心的本体离开妄念邪念就是德;不离自

. 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