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票二维码有什么用:古代诗歌鉴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9:10:53

 

 

 

古代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释:①【疏箔】用芦苇或柱子编成的帘子,有缝隙可通风。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2)诗的三、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简析。(4分)

2.(东北三省四市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联合考试)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叹疆场

隋代民歌

闻道行人至,妆梳对镜台。泪痕犹尚在,笑靥自然开。

到家

[金]刘汲

三载尘劳虑,翻然尽一除。园林未摇落,庭菊正扶疏。

绕屋看新树,开箱检旧书。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

(1)这两首诗所写内容都是“喜归”,试分析两首诗在表现“喜”这一情感时的不同之处。(4分

(2)试对“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两句进行赏析。(4分)

3.(山东省烟台市高三 3月份诊断性检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闺情

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①朝来鹊喜声。

注:①不忿:不满,恼怒。

(1)诗歌一、二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诗最后一句“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试作简要分析。(4分)

4.(厦门市2009年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4分)

(2)请从动静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后两句“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4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本诗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4分)

(2)“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内涵丰富,请分析这一句表达出了哪些思想感情。(4分)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睛。

(1)标题的含意是拜访山农,诗中无一“山”字,而“山”却在其中,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在写“山”,诗中写出了山间怎样的意境?请做简要赏析。(4分)

(2)三、四两句是以山农的口吻写的,你认为哪些词语传达了山农的什么性格和感情?(4分)

7.(2009年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五指山

丘浚

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

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

雨余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

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1)宋代词人张先有“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名句,其中的“弄”字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而这首诗第二联中的“弄”字同样用得传神,请赏析。

(2)五指山既是大自然景观,又是作者志向的寄托。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

8.(吉林市2009年毕业班下学期期中复习检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湖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 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①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 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 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① “云梦”是有名的大泽,在洞庭湖以北的湖南、湖北境内。

(1)从全诗看,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4分)

(2)“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9.(济宁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一阶段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①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注:①鹿车:佛家所谓“三车”之一,小乘如羊车,中乘如鹿车,大乘如牛车。此处借指归隐山林。

(1)“悲”是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从全诗来看,作者所“悲”包括哪些具体内容?(4分)

    (2)赏析颔联“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在表达上的特点和作用。(4分)

10. 江苏省盐城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七次综合考试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早秋

(明)袁凯

靡靡菰蒲已满陂,菱花菱叶共参差。

即从景物看身世,却怪飘零枉岁时。

得食野鸥争去远,避风江鹳独归迟。

干戈此日连秋色,头白尤多宋玉悲。

【注】①此诗为袁凯1356年所作,此时诗人正好40岁,人到中年;而1351年,韩山童等发动河工起义,1353年,张士诚率盐丁起兵,攻克高邮等地,1355年刘福通率红巾军起义,1356年朱元璋的军队攻下金陵。

(1)首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诗有何作用?(4分)

(2)指出“宋玉悲”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尾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

11.(北京市东城区2009年4月综合练习)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一(3)题。(10分)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①谢将军:镇守牛渚时,偶遇家贫的袁宏通诗,十分欣赏,彻夜长谈,从此名声大振。

(1)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的一开头,便写出夜晚江面上的辽阔空明,为引发融通古今的情思做好了铺垫。

B.诗人对袁宏在贫寒中被谢尚赏识的际遇非常羡慕,夜泊牛渚,怀古之情涌上心头。

C.望秋月而思古人,诗人不由得发出高亢的呐喊,呼唤那赏识自己旷世才华的伯乐。

D.这首诗的诗意简明而又单纯,没有深刻复杂的内容,却有着一份悠然不尽的神韵。

(2)这首诗中的“空”字对颈联的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4分)

(3)针对这首诗尾联的内容,具体谈谈诗人的无尽情思是怎样表现出来的。(3分)

12.(北京市西城区2009年4月高三语文抽样测试试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遇旧友

吴伟业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乱离①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注】①乱离:指明,清之际的战乱

①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消息苦难真:听到关于朋友的消息,也苦于难辨真假。

B.拭眼惊魂定:擦干百感交集的泪水,惊悸的心安定下来。

C.衔杯笑语频:难得相遇的老朋友举杯同饮,笑语频频。

D.白首两遗民:战乱中我已白发苍苍,成了被遗忘的人。

②“已过才追问”一句中的“已”“才”两字似不着力,实则耐人寻味。请简要说明(4分)

③请简析“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一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13.(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8分)

江  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释:董颖,大致生活在宋高京绍兴初前后,一生穷困潦倒,迫于生计而常年奔走异乡。

(1)诗歌的前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诗歌的最后一句构思巧妙,前人称之为神来之笔,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14.(2009年四月江西八校高三年级联合考试试题)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赠刘司户贲

李商隐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注:刘司户贲,敬宗宝历二年(826)进士,博学能文,性耿直,嫉恶如仇。宣宗大中元年,诗人奉命出使南郡,次年正月南返时,与被贬去柳州的刘司户贲,在长沙一带相遇。

(1)此诗首联描写了什么景象,在全诗中有何作用。(3分)

(2)颈联用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15.(2009年石家庄市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上太行

于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注:此诗作于作者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

(1)试分析“云薄秋空鸟独还”一句景物描写的特点。

(2)结合全诗,分析“千里客”的形象。

16.(云南省昆明市年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踏莎行

贺铸

杨柳回塘①,鸳鸯别浦②,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③。

返照④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⑤: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释】①回塘:曲折的水塘。  ②别浦:不当行路要冲之处的水口。  ③红衣:荷花的红色花瓣。芳心苦:指莲心有苦味。④返照:夕阳的回光。潮:指晚潮。⑤骚人:诗人。

(1)此词咏荷,词上片刻画的荷花具有怎样的特点?简要分析上片最后两句使用的艺术手法。(5分)

(2)全词咏写荷花目的在于寄情于物,结合下片内容,请简要谈谈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

17.(2009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为苏轼贬谪黄州时所作。

⑴词的上片,诗人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景物?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4分)

⑵下片刻画出诗人怎样的形象?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4分)

18.(200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注:蒋捷,宋末词人,宋亡后,遁迹不仕。

(1)全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

(2)寒梅傲雪一向被人们称颂,但词人却说“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你认为词人的愁绪有哪些?

19.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城子

[南宋]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②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③,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④,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注]①中行:即中行说(hángyuè),汉文帝时宦官,后投匈奴,成为汉朝的大患。②馘(guó):杀敌后割取左耳以计功,这里是杀戮的意思。③击楫中流:东晋祖逖北伐渡江,于中流击楫,立下报国誓言。④治安:贾谊曾作《治安策》评议时政。

(1)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词上阙的写景句进行赏析。(4分)

(2)这首词的主旨与姜夔《扬州慢》相比有何异同?(4分)

20.(2009届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期初统测)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 ①此词作于除夕前五日。吴松,在吴江县,已离家不远。 ②禁持:摆布。 ③亚:接近。

(1)请简要分析词的上片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分)

(2)有人说词的下片与上片相比,有“‘柳暗花明’的突兀感和欣悦感”,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为什么?(5分)

21.(重庆市2009届高三语文诊断性检测)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沈郎:诗人自比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

(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其目的是什么?(4分)

(2)词的最后一句“此情惟有落花知”含蕴丰富,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它包含了哪几重意思?(4分)

22.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年级2009年期中考试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章谦亨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①移取去,不在人间。

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注]①六丁:道教中的火神。

(1)有人说,“偷”字在词中最为传神,试加以分析。(3分)

(2)作者观赏鹅湖山时的心情怎样?试作简要赏析。(5分)

 

 

 

 

古代诗歌鉴赏参考答案

1.(1)首句从视觉角度描写了一幅海面辽阔,海浪拍岸,如云翻卷去而复回的壮美画面(2分,角度1分,画面1分);第二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一幅北风劲吹,雷声轰鸣,山雨欲来的雄浑景象。(2分,角度1分,画面1分)  (2)暴风雨将要来临,按常理本应当关门闭户躲避,而诗人却把楼四面窗户垂挂的疏帘用钩卷卷起,敞开窗户“卧看”“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2分)表达了诗人雍容的气度、力求上进,欲有所作为的内心世界。(2分)

2. (1)《叹疆场》通过思妇听到远征的丈夫归来的消息时梳妆打扮与之前以泪洗面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喜不自禁的心情。《到家》通过对归家时的所见、所为、所感的描写,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回家之后的喜悦心情。(4分,对每首诗内容的概括各2分)

(2)“山色”“依然”,写出了喜悦之后的闲适。“潇洒”是拟人手法,“山色”“潇洒”地进入我的居室,写出了脱离世俗官场之后的欣慰。两句诗写的不仅是物境,而且是心境,写出了诗人尘劳尽除后,心情由喜悦而安适的转化。(4分。对具体词语的赏析1分,拟人手法1分,对两句诗总体的赏析2分)

3.(1)月落星稀天欲明之际(2分),一位思妇彻夜不眠,孤独难耐。(2分)

(2)深闺思妇早晨听到喜鹊的欢叫,满怀希望,以为丈夫回来了,可开门一看,不见归人,便把不满撒向喜鹊;(2分)把思妇由希望落空而恼怒的行为以及由惊喜而失落转而更加忧伤的心理变化表现得耐人寻味。(2分)

4.(1)在阴云低垂,野苹青青的背景下,岸边不时有一树盛开的鲜花;(2分),明丽的色彩打破了沉闷的气氛,令人眼前豁然一亮。(2分)

(2)孤舟古庙,冷寂凄迷;风雨满川,江潮汹涌,画面动静对比鲜明(1分)。诗人静中观动,看风雨吹,潮水起伏,(1分)表现出诗人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2分)。(或“表现出诗人孤寂、失意的不平静心境”)

5.(1)①烘托:以猿啼、客散、暮色等烘托伤心之情。(或渲染:以猿啼、客散、暮色等景色渲染了送别环境的萧条凄清)②反衬:以流水无情衬人之有情,以青山重重衬行舟之孤小。③对比:作者同友人的贬谪之途对比,既点出同病相怜,又流露了对友人的牵挂。(手法2分;联系诗句分析,2分。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若答情景交融,最多可得2分)

(2)①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流露出作者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②同时也表达出了恋恋不舍的惜别深情。(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1)诗中并没有出现“山”字,但诗人选取了与山景相关的“板桥”与“泉声”,间接地表现了“我”行走在“山”中;(2分)同时诗人通过“泉声”及山农家咯咯的“鸡鸣”,反衬出山间幽静的意境。(2分)

(2)“莫嗔”、“却喜”反映了山农的豪爽性格,体现了淳朴的本色。(2分)“莫嗔”,即忙不迭地招呼客人,不要因焙制山茶时烟雾弥漫而见怪;(1分)同时与“却喜”相对,表现了山农在丰收以后赶晴天晒粮食的喜悦之情。(1分)

7.(1)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把五指山写得妙趣横生:清晨,五指山这巨型手掌伸进高空中,轻柔地抚摸那飘荡不定的云烟,读者仿佛看到一个活泼顽皮的少女抓来抓去,和云霞在嬉戏。(3分)

(2)作者写出了五指山的雄壮神奇,又寄托了自己的志向:第一联中的“撑”字,写出了五指山那高峻挺拔、耸入云霄的雄姿,那拔地而起、一柱擎天的威势。这也正是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的象。接着作者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五指山的高大、美丽;最后,作者按捺不住的豪情喷薄而出:五指山啊,你也许就是巨灵伸出的长臂,要从遥远的海外点数祖国大地的美好河山。这也展示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宏伟志向。(5分)

8.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分)飞雪暮霭,迷漫着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四野茫茫,更显出离人的伶仃;大雁孤飞,象征着友人旅途的寂寞艰辛。作者将几组景物纳入同一画面之中,使它们发生内在的联系,通过画面显示特定的意境,寄寓自己的伤别之情。这样,既有壮阔生动的自然景象,又有深邃内在的个人情致,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2分。主要结合前六句,接近即可)

(2)此联表现了诗人的自伤之意,同时也表现了念友之情。(2分)“零落梅花”是诗人自况,也是一景。由腊月而想到梅花,由“残”而冠以“零落”,取景设喻妙在自然含蓄。诗人之所以感到孤独,完全是由友人的别离引起的,故而这种自伤正是对友人的依恋。(2分。接近即可)

9. (1)作者所“悲”包括:①因世事繁杂而双鬓苍老。②因享受高官厚禄而十分羞愧。

③面对美好的秋景而无心欣赏。“④归隐园田的心愿一时无法实现。(4分。每个要点l分)

(2)颔联将“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这几个名词联缀在一起,使用纯白描手法,不着一个动词,却写出了西风里酒旗招展、细雨中菊花盛开的动态景象。(2分)这两句以乐景写哀情,照应首联“节物岂不好”,从反面衬托突出了诗人心情的“黯然”。(2分)

10. 9.(1)江边铺满东倒西歪的菰蒲,长着高低参差的菱花和菱叶,②点明江上早秋季节,为全诗渲染了悲凉的氛围。(每点2分,共4分)

(2)①身世飘零之若。②光阴蹉跎之叹。③穷途落魄,功业无成之伤感。④战祸连年,社会动荡之忧患。(每点1分,共4分)

11. (1)C(“余亦能高咏”是说“我”也有高咏的才华,不是说诗人发出高亢的呐喊)

(2)“空”字是“白白地”、“无用地”意,强调对谢将军的怀念毫无用处(1分。“空”字统领了颈联的内容(1分)。颈联指出,“我也能象袁宏那样高吟好诗,可是没有谢尚那样的人来说,感慨当世不再有谢将军那样的爱才识才之人来赏识“我”的才华,与颔联的“空”来呼应,抒发怀才不遇的深沉叹息。(2分)

(3)尾联想象(1分)次日一早扬帆远去,落叶纷纷的情景(1分),表达了怀才不遇的凄冷寂寞,体现无尽的伤感之情。(1分)

12. ① D (“成了被遗忘的人”错。)

②“已”强调了两人已经擦肩而过,(1分)“才”强调了错过之后才觉面熟,又回去“追问”的情形。(1分)两字呼应,表现了两人变化之大,(1分)突出了相逢的意外。(1分)

③这两句强调了“离乱”,交待了相逢的背景,(1分)表明了相逢的不易,突出了相逢的惊喜,也才有了相认后的盛情相待。(2分)给相逢之喜增加了悲凉的色调。(1分)(以上两题,意思对即可)

13. (1)比喻和动静结合。诗人站在江边,看青苍色的江水浩渺无边,视野尽头,水天相接,那秋色也一样的浩瀚无际;晴空无云,澄洁明净,犹如一面平展的镜子;天空下正有一对白鸥在忽高忽低地上下翻飞,犹如飞扬的雪花,为空旷阒寂的秋江点缀了几分灵动的生机。这两句描写了一幅空阔苍茫、动静相宜的江上秋色图。(手法1分,浩渺秋色1分,镜天1分,飞雪1分)

(2)诗人面对这空阔水天,触景生情,悲从中来,不由自主地把江边的无知细柳当成了倾诉对象,等你长大长高的时侯,希望能够把小船系在你身上,悠闲自得地在你浓密的绿荫下垂钓,而现在却不得不离开这里,继续为生计奔波。借埋怨柳树太小、太细而无法系舟、垂钓,含蓄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安定生活的向往。(字面的意思1分,隐含的意思1分,表达的情感2分)

14.①此诗首联描写了初春日暗天昏,江风浩荡,江边山石和石墩受到浪花冲击,高高桅杆在江风中摇曳,湘江惊涛骇浪的实景。这是晚唐王朝政局动荡和险恶的写照,诗人用比兴手法,勾画了刘贲的悲剧遭遇的社会背景,为后面内容作铺垫。(4分)

②颈联用典,借贾谊称赞刘贲的抱负和才华,借刘贲的遭遇,抒发了自己的满腔愤激,体现了诗人对挚友深切的同情和理解。(4分)

15. (1)动静结合,鸟的飞动点活了天高云淡的静态画面,使整幅画面有了生气;(2分)衬托,用鸟的渺小衬托秋空的辽阔,使诗歌意境更为开阔。(2分)

(2)西风劲草,落日暮云,高天归鸟,何等苍茫、壮阔!大自然的壮阔正衬托出诗人的胸襟。(2分)塑造了一位虽年事渐高,仍不倦为国事四处奔忙,矢志报国的志士形象,一位忧国忘家的政治家形象。(2分)

16. (1)上片中荷花具有孤寂、悲苦的特点。(2分)后两句使用了拟人手法(1分),将荷花比作亭亭玉立、孤芳自赏的美人(1分),表现了它处境寂寞和芳华零落的悲苦(1分)

(2)抒发了不愿趋势附俗而致年华虚度,失时零落(怀才不遇)的悲叹。(3分。如答“保持不愿趋时媚俗的品质”或“由于坚持自己的操守(选择),以致发出仕路崎岖、沉沦不甘的感叹(或“愤懑”、“激愤”)”亦可)

17. (1)写景的角度:从视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来写景;远近结合(由远而近);仰看俯察。  (2分)描写了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既开阔深邃,又清幽淡雅,充满野趣。(2分)

(2)手拄藜杖缓步游赏的闲居者(或“隐逸者”、“贬谪者”)形象。(2分)表达了诗人超然俗务、悠闲自适的志趣,又流露出百无聊赖、得过且过的无可奈何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18. (1)①孤独冷清空虚悲凉的意境。②词的上片写词人因雪而阻,泊孤舟于寒夜,冷风拍打着帘幕,昏黄的灯火连同词人孤独的影子一齐被吹得跳荡不已,禁不住想起旧日友人。下片突出舟外寒水空流、黄云惨淡、大雪连夜,词人棉裘湿透。③全词景色的寒冷凄清有力突出词人心境的孤独悲凉。

(2)①此句运用反衬手法,极写天气寒冷,内心愁苦。梅花有着傲雪的精神,在冬天凌寒而放,但雪是如此之大,天气是如此之冷,梅花啊,你能受得住么?是否也象我一样,浸透在愁苦之中。②诗人的愁绪主要来自三方面:雪阻归程之愁;孤独无友之愁;家国破亡之愁。

19.(1)上阙写景句情景交融。“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两句以“平沙”、“浅草”、空阔的“天”、“茫茫”的“路”这些单调的景物,为我们展现了维扬劫后苍茫、荒凉的画面,象征着作者惆怅的心情。(2分,“景”“情”各1分;意思对即可)“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两句通过写夜间波涛拍岸,令人寒意顿生,表现了词人辗转难眠、忧虑国事、功业未成的悲凉之感。(2分,“景”“情”各1分;意思对即可)

20. 9.(1)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长空彤云密布,大雁因要穿越浓云回归故乡而紧张胆怯,不肯啼叫,故用一“怯”字(1分);因为满河打头风浪把船儿猛烈摆布,而词人归家的画船也发愁渡过石塘西,故用一“愁”字(1分)。表达了作者急切归家却遇阻碍(1分)的愁苦之情(1分)。

(2)同意。突兀:上片感情表达十分沉重,而下片情感却焕然一新(1分);首句写景从狂风恶浪变为春波荡漾,从风浪打头变为春波迎桨(1分)。突出了归家的欣悦:词人眼中河水俨然一片春色,心中自是一片温暖(1分);次句描写离家久远的词人揣想家中门前的小梅新枝生长,几乎高与门齐了(1分)。结句写出了家人盼归之殷切,亦写出自己归心之急切(1分)。

21. (1)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面。以乐景写哀情(或“以乐衬哀”“反衬”“先扬后仰”)(每点2分,共4分)

(2)一是无人理解作者的心情,惟有落花理解,足见作者心情之孤独;二是落花之所以能理解作者的心情,是因为作者的命运与落花相似,同病相怜;三是即使落花能理解作者心情,但落花无言,无可权慰,更显作者心情之凄冷。(4分,答对1点给2分,2点给3分,3点给满分)

22. (1)运用拟人手法(1分),鹅湖山本来是被云遮住的,作者却说是被神“偷去”,想象丰富,构思新奇,幽默而有情趣,(1分)照应题目中的“藏”,(1分)。

(2)喜悦、轻松、悠闲。(2分,喜悦1分,轻松或悠闲1分)作者本来冒着“春寒”来观赏鹅湖山,却因云遮雾罩,而暂未见到,但作者把这看作是有人将高山“偷”去了。刚刚设想是“六丁”神将它搬离人间,却又觉得是“晓云闲”来无事,顽皮地来“遮拦”;转眼间风吹云散,作者高兴地认为是风又为自己把山追了回来。透露出诗人轻松、悠闲、喜悦的心情。(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