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熔岩虫怎么长大: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指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7:49:45
(2010-03-03 14:28:37)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诗联鉴品廊 (陕西省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 曹公奇  陕西省宝鸡市店子街中学李兰芳)
  
   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要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阅读鉴赏的品位,就要学会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在不断地阅读欣赏中,逐渐提高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鉴赏古代诗歌可以从诗歌形象、思想感情、表达技巧、语言艺术等方面具体鉴赏。
  第一节 鉴赏诗歌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首先要会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诗歌意象等。
  一、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既包括诗人所描写的人物形象,也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即诗人自己。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把握诗人对人物形象所倾注的感情,这是阅读鉴赏诗歌的基本要领。要通过分析诗歌中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节操及情感,理解诗中所描写的人物形象特征,感悟诗人的感情基调,从而对诗歌进行欣赏分析,提高审美情趣。
  例如:汉乐府《陌上桑》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陌 上 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东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这首诗是汉乐府诗中的名篇,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貌美品端、机智活泼、亲切可爱的女性形象——罗敷。诗一开始极力描写罗敷的服饰打扮,主要写罗敷的动人美貌;接着写罗敷严词拒绝使君的“无耻”要求;最后罗敷以夸赞自己的丈夫的形式压倒了使君。通过对诗中人物罗敷外貌和语言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归纳出罗敷的性格特征和品德情操,即罗敷是一个美丽勤劳、勇敢机智、不畏权势、敢于斗争的农家女子形象。
   有时候,诗人并没有专门描写一个人物形象,但是在全诗中却处处闪现着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影子,即诗人自己的影子。如曹操的《观沧海》一诗:
  观 沧 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描写诗人登上碣石山,面对大海,眺望沧海壮丽景色,气象万千,心情激荡,浮想联翩。联想到日月东升西落,繁星闪烁的银河,就像是在洪波涌起的大海中运行、出没一样,生动地表现了祖国海疆的壮丽风光和诗人丰富的想象,气势豪迈雄浑。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表达了他宏伟远大的政治抱负。
  鉴赏诗歌中所描写的人物形象,要善于抓住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归纳人物的思想品质。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要结合诗人的身世和写作的背景,分析诗歌中的内容,从中体验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感受诗人的形象和特征。
  二、鉴赏诗歌意象:
  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所谓意象,就是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古代诗歌,往往借助客观事物表现诗人的主观感情。这些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更重要的是含有诗人情感的事物形象,也就是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而诗人借这些“景”,抒自己之“情”;咏这些“物”,言自己之“志”。这种“景”“物”就是“象”,所抒之情、所言之志就是“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所以说,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诗人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鉴赏诗歌时,捕捉、感受并理解诗歌中意象,才能准确把握诗歌丰富的意旨、复杂的感情和深刻的哲理。我们请看下面的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是李白诗中歌颂真挚友谊和抒写离别之情的代表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前两句通过“古人”、“黄鹤楼”、“烟花三月”、“扬州”等意象,点明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用“烟花三月”,借景抒情地表现了当时人们积极奋发的精神面貌。后两句中描写的“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地”等意象,诗意深远,诗人在楼前久久伫立,表现了依依不舍的绵绵友情和深沉浓郁的惆怅之情。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的这首散曲,是运用意象的典范。前三句一连叠描写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用这一个个看似没有联系的客观意象,组成了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土的彷徨悲苦的情怀。后两句中“夕阳”、“天涯”等意象,更进一步表现了游子思乡的断肠之苦。这些意象,都蕴含着无尽情思,韵味隽永。
  鉴赏诗歌的意象,要抓住诗人描写、歌咏的景和物的特点去分析。因为这些景和物,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客观的、自然界的景和物,而是融合了诗人情感的景和物。要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看诗人借这些景抒怎样的情,托这些物言怎样的志,从而分析诗歌的意象,探知诗人的感情,鉴赏全诗。此外,还要透过诗句的表面意义,挖掘其深层的含义。因为古代诗歌往往感情深沉,含蓄不露,富有哲理,我们要透过表层,挖掘其深刻的内涵,领悟诗作的主旨、真意。
  第二节 鉴赏思想感情
   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其中一定蕴含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是诗歌阅读过程中最首要、而且是最重要的环节。中国古代诗歌,就其表现的思想和情感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思乡怀人、长亭送别、生活杂感等几类,鉴赏时要注意根据不同的类别分析它的思想和感情。
  一、鉴赏忧国忧民类诗歌:
  古代诗人写了许多忧国忧民、感伤忧时的优秀诗作,其中有的是对国家、对民族命运的担忧,有的是同情人民大众的疾苦,有的是反映离乱带来的痛苦,有的是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像杜甫诗中的忧国忧民思想,陆游诗中的爱国情怀,都是这类诗歌中的典范。鉴赏时,我们要结合诗人的思想状况和写作的时代背景,细心品味,体验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情怀,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下面我们就品读两首这样的诗歌: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的这首诗,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恢廓的秋景——哀景:风急天高,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回归,木叶凋落,江水奔腾,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在这四句渲染浓浓秋意的基础上,诗人水到渠成引出了后四句的叙事抒情——哀情:从纵(时间、“百年”)、横(空间、“万里”)两方面着手,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使人深深感到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脉搏;因久客则艰苦备尝,多病则潦倒日甚,所以白发频添,酒杯难举,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其中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不胜的感伤。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跃然纸上。
  示 儿
  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能够平定中原,光复失地,希望你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父亲。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诗中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二、鉴赏建功报国类诗歌:
   古代诗人中有许多人满怀壮志,希望有一番作为,或者有建功立业的渴望,或者有保家卫国的决心,或者有报国无门的悲伤,或者有山河沦丧的痛苦,或者有壮志难酬的悲叹,或者有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或者有怀才不遇的苦闷……这些诗歌,大多慷慨激昂,催人奋进,流传千古!鉴赏时,我们要根据诗作的有关背景细细品味,领悟其精神情怀。例如: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首词上阙,作者由郁孤台下的江水联想到当年逃难人民的血泪,想到沦陷的中原,禁不住产生了江山易主却无法收复的悲痛,曲折地揭示了南宋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下阙即景抒情,说明青山可以遮断人们的视线,但却阻拦不了人们对中原沦陷地区的关怀与想念之情,暗示南宋统治集团可以设置重重障碍,把祖国分裂成南北两半,但却无法阻挠人民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末尾两句以鹧鸪的悲鸣反映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这首词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集团屈辱求和这一错误政策的不满,抒写了他关心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连本为娱人之物的花鸟,也因感时恨别,使诗人见了堕泪惊心。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念亲人。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三、鉴赏思乡怀人类诗歌:
   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因而许多诗人都反映了这种思乡怀念的愁绪,这其中有的是表达思念亲友之情,有的是表达羁旅异乡的愁思,有的是表达边关戍守思乡之情,有的是表达闺中妇人的怀念之情。鉴赏时,我们要认真体验,根据诗作的具体内容分析它的思想感情。例如下面两首思乡怀人的诗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首句写身在异乡的诗人每到佳节倍加思念故乡的兄弟亲人。两个“异”字迭用,更加强了诗人的孤独之感,为诗的画面增添了凄楚的色彩。第二句是全诗的诗眼和感情主线。这里的“ 每逢 ”二字,突破了“九月九日”这一特定时间的局限,使人体会到诗中之情酝酿日久,今年九月九日的爆发只不过是碰到了重阳佳节这一导火索罢了,一个“倍”字,既渲染了今日思亲之情的强烈,又表明了平日思亲之经常。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由自己思亲,想到亲人节日必然也在想念自己,从而更加深了诗人珍视兄弟手足之情、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思。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既是诗人日常感受的升华,又是长期客居异乡的游子节日感受的概括和总结,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因此千古传诵。
  逢 入 京 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的这首边塞诗,主要是表现他旅居边塞的寂寞。东望故乡,路程遥远,被怀念家乡的情绪所激动,两个袖口抖索地擦不干眼泪。恰巧路上遇到一个回京城的使者,就想托他带一封家信回去。可是随身没有纸笔,无法写信,只好托他带个口信回家,说自己身体健康,平安无恙。这首诗是平平直直的叙述,所叙述的事实深刻地表现了边塞征人的怀乡情绪,尽管是质朴的素描,也仍然能够通过浓郁的思乡之情感动读者。
   四、鉴赏长亭送别类诗歌:
   古代诗歌中,长亭送别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这也缘于古代的交通不发达和信息不畅通,人们的离别往往是前程渺茫,生死未卜,所以古人特别重视长亭送别,也经常把它表现在诗歌中。送别类的诗歌中,有些表达的是依依不舍的留念之情,有些表达的是情深意长的勉励之情,有些则是坦陈心志的告白。无论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情感,都是诗人在送别时表达的一种深深情感,鉴赏时,我们要根据诗作的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生平和思想,欣赏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鉴赏两首送别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王勃的一首送别的名作。从题目就可以明白,有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做某县少府,作者就写此诗送行。这首诗虽然是送别之作,但表现的情感不同于一般离别的情感,不是凄苦感伤,而是非常爽朗豪壮;不是故意造作,而是写得真挚感人。诗的首联,从离别的地点说到就任的地点,景物写得异乎寻常的雄伟;颔联转入离别,表达彼此惜别的心情;颈联笔锋一转,以激扬奋励的笔调,写出了千古绝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心胸是何等的开阔、健朗!它把人们送别的情谊,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一扫离别时的惆怅和哀伤。尾联以劝慰友人作结,正面否定了世俗在分别时的儿女之态,用这样的意思用来总结全篇,明确有力,足以增强前面所表达的情感。作者以他的急于事功的心理,来勉励、支持、鼓舞他的朋友,指出分别不可免,也不是可悲的事。只要交谊长存,离别并不能把两个人隔开。全诗情感真挚,气象雄浑,含意深刻,感人至深。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雨后的清晨,天气初晴,青山滴翠,孤山兀立。在这样一种情境下,诗人要送朋友离别。后两句写的是诗人对辛渐的叮咛和托付之语:你到达洛阳后,假如有亲戚朋友询问我遭贬后的近况,你可以告诉他们,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这两句诗并不仅仅是诗人的自我表白,更是诗人以凛然的姿态对小人诽谤所进行的驳击,表现出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
   五、鉴赏生活杂感类诗歌:
   古诗中除表达上述的思想感情外,还有一些表达生活杂感的诗歌,或寄情于山水的秀丽,或描写田园的悠闲,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或表达借古讽今的情怀,或表现仕途失意的苦闷,或告慰平生的喜悦。鉴赏时,要根据具体的诗作内容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以下面两首诗为例进行鉴赏: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这是一首田园诗。诗人写 “故人”准备好“鸡黍”来邀“我”,我到了田家,所见的景物令人赏心悦目,感到这里清幽、淳朴,自成天地。在田家欢聚,把酒共话,好一派田园风光。临别之际,不待主人邀请,自动宣告重阳再来,表明诗人在“故人庄”摆脱了烦恼,得到了欢乐,找到了心灵归宿,因而留恋田家,皈依田家。全诗任意挥洒,浑然天成,似乎未加炉锤,却把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和纯真深厚的朋友情谊融为一体,诗意盎然,耐人寻味。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首句“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全诗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这样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其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而宋代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诗人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最后,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
  第三节 鉴赏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指鉴赏其表达方式、结构形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
  一、鉴赏表达方式
  古代诗歌中有叙事、描写、议论和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和抒情是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
  1.描写。常用的描写方法有:
  (1) 动静结合
  在写景状物的诗词中,孤立的描写静态景物或动态景物,往往给人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如果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以静写动、或以动衬静,就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例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画面描写注意到近与远、高与低、声与色、动与静的搭配,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2) 点面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如: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 “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突出了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3)虚实结合
  这是诗人用现实的景或事同想象的景或事互相映衬,抒发同一种感情的表达技巧。这里,“实”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直观性,“虚”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想象性。两方面巧妙组合,“实”便成为引发“虚”的基础,“虚”便成为“实”的延伸。因此,虚实相生,也就产生出很好的艺术效果。这种手法在古诗词中是常用的。
  如: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的第一句一问一答,既写出了朋友的思念与期待,也写出了人的惆怅与无奈。紧接下来,诗人描写了“巴山夜雨”的景象。这句看似无关的话,实际上是景中有情。诗人就是想借此来表现出当时他客居异地的孤独寂寞,绵重不已的愁思和对朋友的渴切思念之情。接下去在诗的第三、四两句中诗人展开想象,想象有一天两人聚首交谈,而谈话的内容却又恰恰是今夜巴山听雨、吟诗寄远的情景。这样全诗一下子摆脱了低沉抑郁的感伤情调,在一定程度上排解了朋友的失望和诗人的惆怅,突出了两人之间的真挚深厚的友情。这首诗的主旨如水落石出,清晰可见。
  2.抒情: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以及寓情与景,寓情于物。
  (1)直接抒情:
  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物所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
  例如: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写诗人登鹳雀楼远眺的景色:一轮落日依傍着远山渐渐落下,黄河滚滚而来,流归大海。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积极进取、高瞻远瞩的情怀。
  (2)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古语就鲜明地讲出了景物描写和感情抒发之间的紧密关系。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等多种形式。
  如:“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处处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作者通过描写恋花飞舞的蝴蝶,自由歌唱的娇莺抒发了对大好春光的喜爱之情。再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二、鉴赏结构形式
  一般诗歌虽然篇幅不长,但也讲究起承转合,讲究首尾照应,讲究过渡,讲究伏笔等等。鉴赏诗歌的结构形式要从这些具体的结构特点入手。
  1.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
  如: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时安史之乱尚未治平,诗人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历尽国难家忧,心中满腔悲愤。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托萦怀家国之情。全层次井然,首尾照应,结构严密,环环相扣。“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2.层层深入:即诗句内容一层比一层深入。
  如: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人先写自己坎坷的遭遇,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紧接着写对亡友的怀念,以及对岁月变迁的感叹,使愤激之情进一步深化。又写了自己的沉沦和新贵的得势,使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最后,诗人并不消极悲观,要振奋精神,积极进取,投入生活,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层层深入,言简意深。
  3.先总后分:即先总写后分写。曹操《观沧海》(见前)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的是俯瞰沧海的全景;“树木”、“百草”二句写的是静景,是近看所见之景,是特写;“秋风”、“洪波”二句写的是动景,是远观所见之景,描写先总后分,由近及远,一静一动,有力地刻画了大海的壮阔,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了伏笔。
  4.先景后情:即先写景再抒情。杜甫《春望》(见前)前四句写景,描绘出国都残破,满目凄凉的景色。后四句直接抒情,诗人忧国思家,内心充满了离愁。
  5.过渡: 即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的句子。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是说,既然天上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好,这里所谓“人间”,即指做地方官而言,只要奋发有为,做地方官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这样想通了,他仰望明月,不禁婆娑起舞,表现出积极的乐观情绪。这样由出世之想过渡到了入世情怀。
  6.铺垫: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作者一反常调,“我言秋日胜春朝”使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为下文赞美秋日做了铺垫。
  7.伏笔:先设伏笔,后文在交待照应。“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李白 )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 “不及汪伦送我情”,以对比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三、鉴赏修辞方法
  古代诗人最喜欢用各种修辞方法来加大诗歌的表现力,增强诗歌的感染力。鉴赏时,我们要从具体的修辞效果来分析欣赏。
  1.比喻: 比喻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是把要表述的事物写的具体生动,使人如身临其境、耳闻目睹。一般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而且可以节省笔墨,使语言精炼。
  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见前)的最后一句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里的“冰心”“玉壶”都是喻体,本体是诗人的高洁品行。诗人通过这个具体形象的比喻表述了他的志趣和自信,也使我们通过这个比喻仿佛看到了他--王昌龄那表里如一、光明磊落的高洁伟岸的形象。
  2.夸张: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作者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写,而读者看后不仅不觉得不合理,反而觉得悦耳有趣,这种修辞方法就是夸张。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夸大言者的语言气氛,启发对方的想象力,从而突出要说的意思。
  如: 早发白帝城
  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中极言舟行似箭,而其行速之快,如按照实际情况来看,那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但我们读后非但不疑,反觉妙哉。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里的“言过其实”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当时在流放途中遇赦后的那种喜悦之情,仿佛看到了诗人那喜出望外心花怒放的神态。这就是夸张的修辞方法产生的艺术效果。
  3.拟人:就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事物当做人来写,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动作,使事物人格化。这种方法可以让静的变成动的,呆板的变成活泼的,无性格的变成有性格的,可以收到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如: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后两句中“排闼”、“送青”,把自然的风景拟人化,让它们也来同勤劳的主人一起分享欢乐。生动传神。
  4.借代:就是借用与本体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事物的名称来替代本体事物的名称的表达技巧。恰当地运用这种方法,能以鲜明地突出本体事物的特征,启发读者的联想。
  如: 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的第一、二句描写了江南春景,其中的“绿”、“红”就是用叶与花的颜色特征来代指叶与花,这样写的目的就是要突出叶与花的鲜艳的色彩,增添画面的鲜活美感。
  5.对偶:是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法。对偶的句式看起来整齐美观,读起来节奏铿锵,便於记诵。如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杜甫《绝句》中“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前三句纯用名词组合,形成排比,构成典型环境。
  7.反复:指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如:李清照《如梦令》 “争渡、争渡”,把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寻找到出路的焦急心情表现了出来。
  8.象征:象征是指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能深入浅出地表达精深的意蕴,常常能收到饶有意味的审美效果
  如: 饮 酒
  陶 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中的“飞鸟”可以说就是向往自由隐逸生活的陶渊明的化身……象征能使文章的意蕴更丰富,内涵更深刻。
    9.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如:《观沧海》中“日月之行”、与“星汉灿烂”的“行”、“灿烂”互补见义。
  四、鉴赏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不同,表现手法指的是诗人为了达到自己的创作目的,运用各种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它是技巧和方法。
  1.赋比兴:是《诗经》创作的表现手法,赋为铺陈,比为比喻、比拟。兴为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如: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以雌雄和鸣的雎鸠起兴,以采摘荇菜为比,以琴瑟钟鼓作结,叙述了“君子”对“淑女”的苦苦追求,描述了周代贵族社会的一个理想的婚姻模式。
  2.用典:即在古诗词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古诗词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
   3.衬托:“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另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另一事物,称反衬。
  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4.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李白《早发白帝城》中“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和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表现舟行之迅速,心情之愉快。杜甫《春望》中“国破”与“山河在”,“城春”与“草木深”,亦即国家破亡与山河依旧,城春之明媚与景象之荒芜,两相对照,加深了情感。另外,“国破”的颓壁残垣与富有生气的“城春”对比强烈,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无限痛惜之感。
   5.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争的残酷。
  6.托物言志: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歌以人格化的手法写石灰的采石,烧石,泡用过程,托物言志,表达出诗人宁受千种磨难万般艰险甚至生命,也要保持节操,留取人生之清白。
  7.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如: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情景交融,写出了女主人多愁善感,怜花自怜的性格情态。结尾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画龙点睛,形象概括了全篇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心境氛围显得十分协调。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如: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隐含着对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诗人从侧面落笔,采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9.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如: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尾联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盼望为国立功的心情。
  10.欲扬先抑:所谓欲扬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颂扬的对象,而落笔开始却贬抑它,批评它。前文的“抑”,是为了反衬后文的“扬”。
  如: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11.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12.想像: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以想象兄弟们发现登山插茱萸少了一人,表达诗人自己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
  13.语序倒置:古诗常用倒装句,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归浣女”、“下渔舟”,是“浣女归”、“渔舟下”的倒装;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的“两朝开济”,是“开济两朝”的倒装;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是写诗人晚上赶路,在溪桥拐弯时,忽然看见以前熟悉的社林边的茅店,将“茅店”置前加以突出,表达诗人对它怀有特殊感情,这是不大容易看出的倒装。
  五、鉴赏艺术风格
  诗歌的艺术风格是多种多样的,每首诗有每首诗的艺术风格,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艺术风格。下面我们就鉴赏主要的几种艺术风格。
  1.雄壮浑厚:指力量至大至刚,气势浑厚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呑宇宙,气度豁达,气慨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如曹操的《观沧海》、唐代的边塞诗等。
  2.豪放旷达:即刚健有力,气势雄壮,疏狂不羁,通脱豁达。如李白的诗歌、宋代豪放派的词作等。特别是苏轼的词,是豪放和旷达的典范。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知天命”,使其性格中带有“豪放”、“旷达”的特征。
  3.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和淡泊派大师。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鸟鸣涧》)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只有山水花鸟的生机。
  4.沉郁悲慨: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以及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杜甫的诗,为浓郁之极至。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
  5.婉约含蓄:就是以委婉曲折的手法来抒发含蓄微约的感情,简言之即“曲径通幽”。婉约派词人是其代表。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借雨后春晓与侍女的对话,体现主人公爱美惜春、珍重光阴的情怀。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们必须在熟读诗歌、初步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要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仔细辨别,认真品味,深入领悟,再根据每种表达技巧的特点及作用,结合具体的诗句,做出合理而准确的鉴赏。
  
  第四节 鉴赏语言特点
  诗歌的语言艺术与诗人或诗作的风格紧密相关,有怎样的风格,就会有怎样的语言,语言是风格构成的有机部分。下面我们就鉴赏几种常见的语言特点:
  一、清新自然:指诗歌的语言清爽新鲜、自然不俗,犹如清晨的空气,好像草叶上的露水,让人感觉舒畅。这种语言常见于山水田园诗,如孟浩然、王维、陶渊明、谢灵运等诗人的山水诗,语言大都清新自然。
  二、通俗朴素:指诗歌的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白居易的诗,据说如果能让老妪听懂了他才满意,就充分体现了他诗歌语言的通俗易懂。
  三、委婉含蓄: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首诗借古讽今,语言委婉含蓄,表达了诗人对当朝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
   四、绚丽明快:指诗歌词藻富丽,文采灿烂,情思奇幻,简洁明快,一语破的。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语言流畅绚丽,开朗明快,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鉴赏诗歌的语言特点,要从诗歌的遣词造句和语句含义等方面来理解,通过分析它的用词、典故、句式及言外之意或言外之情,从而把握一首诗的语言特点;通过对一位诗人多首诗歌的语言分析,进而把握一位诗人的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