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seed拂晓机体: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天空有多高,学生的发展就有多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1:41:21

天空有多高,学生的发展就有多远

—— 可否这样认识“圆”?

“圆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正式”认识的第一个曲边图形,其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因而是小学教师上研究课的首先内容之一。正是因为研究的人多了,教师感觉“很难再上出新意”。前一段时间在北京小学听了陈新华老师执教的“圆的初步认识”,当时的第一感觉是“学生太了不起”:初中三年级要学习的内容,六年级的学生竟学得如此精彩!课后留给我们很多思考,现将其主要教学过程以及分析摘录在此与大家共享。

一、可否这样认识“圆”?

(一)“动态生成”中初步感知:“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

“圆的初步认识”有很多种“导入”方法, 陈 老师设计了一个非常简单但与“圆”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入新课:

给定学校的位置,小明家距离学校 300 米 ,若用 1 厘米 代表 100 米 。想象一下,小明家可能在哪儿?在纸上找一找,画一画。

虽然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学生的解决过程是多样的:有的用直尺来找,有的试图用圆规来找,还有的似乎自言自语说“有无数种可能”。经过思考讨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以学校的位置为中心,向任何方向延伸 3 厘米处都是小明的家”。

教师再利用课件动态演示:“直尺”的 0 刻度线对准学校,直尺上 3 厘米 处就是小明的家。转动直尺,当直尺转动的角度越来越小,“小明的家”就形成一个“圆”。

接下来教师很自然地介绍:圆心、圆周、圆内、圆外。

如此引入新课,学生充分地经历了“圆”的形成过程,并认识 “圆心”是圆内的一个点,处于圆的中心位置,圆周上任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二)用圆规画圆进一步认识“圆”: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学生经历上述“圆的动态生成过程”,对圆的本质特征:“圆周上的点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有了形象而深刻的认识,接下来:

师:一般我们会像刚才那样用尺子描点画圆吗?

生:不会,用圆规画圆。

师:为什么不用直尺画圆?

生:直尺只能画出直线或者线段,而圆是一个曲边图形。

师:用圆规怎么画圆?同学们能自己尝试画一个圆吗?

由于经历了上述“动态生成过程”,学生几乎都可以独立地用圆规画圆。这时教师又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师:请同学画一大一小两个圆,尽量让别人一眼看出哪个大哪个小,想一想怎么画?

学生画出的两个“圆”各不相同,例如:

生:我画了一个大圆,里面有一个小圆,它们的圆心在一个位置,也就是图上的圆心 O ,改变两脚间的距离就可以再画一个圆,大家可以明显的看出里面的小圆一定比外面的圆的面积小。

“同心圆”、“相离的圆”、“相交的圆”等情况都出现。经历这样的“画圆”过程,学生认识到“ 圆心所在位置决定了圆所在的位置。

教师重点介绍了“同心圆”的特征,学生认识到:改变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圆的大小会随着改变,两脚间的距离越大圆就越大! 此时教师没有急于给出“半径”的定义,但什么是“半径”已经呼之欲出,而且“半径”的作用已经“深入人心”: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三)过“点”画圆:理性判断中再一次认识“圆”

接下来的 5 次“画圆”是学生在“思想”上“画圆”,没有动手操作,在推理中进一步认识圆的本质特征。

第一次“画圆”

师: A 、 B 、 C 三点位置如图,请同学们想办法画一个以 C 为圆心, A 、 B 都在圆上的圆。

学生尝试用圆规来画,但很快就有学生小声嘀咕“画不出来!”学生知道 CA 不可能等于 CB 。

第二次“画圆”

师:在该图中,以哪个点为圆心画圆,另两个点会都在圆上?

学生很快得出结论:以 B 点为圆心!因为 B 点到 A 、 C 的距离相等。

第三次“画圆”

师:如果将 C 点去掉,画 A 、 B 两点都在圆上的圆(如右下图),想一想怎么画?圆心可能在哪儿?

学生交流尝试,绝大部分学生一下子就选择了 AB 的中点作为圆心,还有一部分学生确定线段 AB 中点的上方的格点处也能作圆心,个别学生找出了 3 个以上的点可以作圆心。

:将自己画的圆展示给同学们看看,并说说你是怎么选择圆心的?

:我是以O1为圆心画了一个圆,因为O1到 A 、 B 两点的距离都相等,都是正方形的边长;还可以以 O2为圆心,因为 O2到 A 、 B 两点的距离也相等, 是小正方形的对角线!

生:(其余同学一看到他画的图,不由发出赞叹!)我还找到了更多的点可以作圆心, O2上方的格点 O3 、O4也能作圆心,我 量了量 ,它们到 A 、 B 两点的距离也相等,但是由于 越往上圆越大,画不下了 !而且,下面的 O5也能作圆心,画出的圆和以 O2作圆心画出的圆一样大! 往下和往上都还能画出无数的圆。

  在此情境中学生认识到过 A 、 B 两点可以画无数个圆并且:

师:没错!其实,这条线上的所有点都可以作圆心,因为它们到 A 、 B 两点的距离都相等,这条线叫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同学们到中学会学到这个知识!

第四次“画圆”

师:如果还是 A 、 B 、 C 三个点,能画出这三点都在圆上的圆吗?

思考过后学生几乎异口同声说“能!”

师:如果不显示出圆, D 点在圆上吗?

生: 在圆上,因为圆心到 D 点的距离与圆心到 A 、 B 、 C 三点的距离相等。

师: E 、 F ……在圆上吗?

生:不在,因为到圆心的距离与 OA 的距离不相等。

生:应该在圆内!

通过这一次的“推理画圆”,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圆周上的点到定点的距离都相等,与此距离不相等的点就不在圆周上。

教师在此给出“半径”的定义,由于有前面的“画圆”过程,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生:半径有无数条!因为圆上有无数多个点,就像小明的家有无数多种可能!

生:无数条半径都相等,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生: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

生:半径越长圆就越大;半径越短,圆就越小,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第五次“画圆”

师:如果请同学们在长 3 宽 2 的长方形中画最大的圆,半径应该多长呢?

学生画“圆”进一步感受圆的特征,同时教师介绍 《墨经》中的“圆,一中同长也”的含义 ,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

(四)实际问题情境中认识“直径”以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师:如果小亮家也距离学校 300 米 ,他家可能在哪儿?两家距离 600 米 ,可能吗?

师生共同解决上述问题(教师不断变换“小明家的位置”),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认识直径、直径的特点以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最后教师利用圆的特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例如篮球长上的三分线等。

二、天空有多高,学生的发展就有多远

(一)“静态抽象”还是“动态生成”?

现实生活中很多物体(自然的、人造的)的形状都是“圆形”,学生对此有丰富的认识和经验,例如学生很容易辨认出圆形,能够说出其特征:圆圆的、没有棱没有角、曲边等。因此“圆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有多种设计:可以展示“圆形”物体并从中抽象出“圆”;出示所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行分类,初步认识“圆”的特征;从“画圆”引入,在画圆过程中感知、强化认识圆的特征等等。可以说“圆”的引入有两类:一类是静态的认识,即对物体形状进行抽象;另一类是动态的认识,在“圆“的形成过程中认识圆。

哪一种引入都很好,但接下来的核心都是要认识“圆为什么是圆圆的、为什么没棱没角”(即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因为学生已经对“圆”有初步认识(例如 100% 学生能够判断哪个平面图形是“圆形”),因此我们认为六年级学习“圆”还是让学生经历“圆的生成过程”更好,在动态生成过程中更能够把握“圆之所以为圆”的本质所在(例如课前调研时给出几个平面图形,让学生说说“圆为什么是圆圆的”,几乎没有学生能够说出原因)。

当然,学生必须是真正地经历“圆的生成过程”,例如在 陈 老师的课上,虽然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小明家距离学校 300 米 ,小明的家在哪里。但学生问题解决策略是多样的,学生的思维经历了“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先是只能确定一个位置是小明家,后来发现有多个位置都可能是小明的家,最后在教学课件的帮助下,认识到以学校为中心,以 3 厘米 为半径的圆上的点都是小明家的位置,有无数个。经历了这样充分的“过程”学生对圆的本质特征有深刻认识,虽然这时学生可能还说不出“直径”、“半径”的定义以及特点。

(二)“背诵”定义还是追求学生的“真理解”?

“圆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目标中往往有这样的话:知道圆的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和掌握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由于对此教学目标有不同的理解,就导致了不同的教学现实。例如 学习“半径”这一概念时,教师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先给出“半径”的定义,然后要求学生一字不差地说出“什么是半径”,后面的练习往往是这样的判断题:判断所给出图形(画出“真半径”、“假半径”)中哪一条是半径。

在 陈 老师的教学中没有“明确地”给出直径和半径的定义,也没有要求学生说一说什么叫“半径,更没有让学生在图形中判断哪些线段是半径,但学生对“半径”的理解不能说不深刻,否则学生不可能顺利地进行“过两点画圆”、“过三点画圆”以及“在长方形中画最大的圆”。

由此使我们想到数学概念教学到底是教“形式化的定义”还是追求学生思维上的“真理解”?显然,数学概念教学追求的是后者。那么,什么是思维上的“真理解”呢?

学生是否理解一个概念不在于能否说出它的“定义”,而在于 能否把握概念的本质,能否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该概念进行问题解决 。例如在 陈 老师的课上学生能够解决“过给定的几点能否画圆”等几个“苛刻”的问题。学生能够认识到“ 半径有无数条!因为圆上有无数多个点,就像小明的家有无数多种可能!”、“无数条半径都相等,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半径越长圆就越大;半径越短,圆就越小,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学生也能够解释生活中运用圆的特点的现象与事实。因此在 陈 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真的”认识了圆。

(三)“我也这样教为什么不行?”

听陈老师的现场课时,听者为她的新颖教学设计、为学生课堂上思维的真投入而震撼。听课结束后,有一位农村的骨干教师决定借鉴陈老师的教学,也这样认识“圆”,但后来以“失败”告终。对于“失败”的原因,教师认为主要是农村学生的基础差,“从来没有使用过圆规,甚至没有见过圆规”。真的是因为“学生基础差”吗?随着与该教师交流的深入,我们发现其“失败”的根本原因不是“学生差”(当然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有关但不是根本的)而是该教师并没有领会陈老师“这样认识圆”的“真谛”:在动态生成中把握圆的本质特征,在推理判断能否“画圆”中进一步深化对圆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下面是该教师的主要教学过程:

1 .感知圆在生活中的存在

把汽车行驶、驾驶员操作的方向盘、圆形交通标志、交叉路口的圆形转盘等事物串联起来播放一段录像,并闪动有关物体上的圆.从而引出课题:圆的初步认识

2 .认识圆的形状

给下列六个图形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从而了解“圆”与其他图形的区别,进而 提问“圆是平面上的一种什么图形?” (类似的提问还有很多)

3 .小明家离学校 300 米 ,请你画出小明家在哪儿。(提示: 1 厘米表示 100 米 )

在该活动中教师没有让学生经历“充分”的过程,而是很快出示是“圆形”,并急于给出圆心、半径、等概念的定义以及特征。

4 .教师提问:你会使圆规画圆吗?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不会使用圆规画圆,教师进行指导。

接下来的活动与 陈 老师的“过几点能否画圆”完全一样,但是学生的学习很被动,“因为学生不知道如何判断能否画圆”,“过 A 、 B 两点画圆”学生只能找到以其中点为圆心画圆,其他情况则想不到。

后续其他活动也如此,但由于时间关系没有上完。 总之,尝试着上完课后,教师感觉“心灰意冷”,“城乡的差距怎么这么大”。

分析该教师上述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出,“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学生不会“使用圆规”,而是如前面所分析,学生没有充分经历“圆的生成过程”,既包括直观操作上的形成,也包括“头脑中”的形成,更包括学生思想(推理)上的形成过程。即教师没有处理好静态抽象出“圆”与动态生成“圆”的核心都是把握“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并将这一本质转化为学生能够操作与理解的活动,相反地,该教师的提问更多的是“事实性提问”(例如“圆是什么图形”、“什么是半径”等),没有抓住概念的本质所在。

除此外,在陈老师的课堂上,学生能够迅速地判断“过几点是否能画圆”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教师所给出的图形中其背景都是“ 方格纸 ”,由于有“方格纸”做“隐性工具”,学生能直观判断某些线段是否相等。这正是六年级学生与初三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时的本质区别,初三学生在判断某些线段是否相等时的依据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即初三学生借助的是“推理”,六年级学生运用的是“直观”(包括视觉上的观察和动手测量)。

由此看来,学习一份“好教学设计”或观摩一节“好”课一定要把握其“好”的根本原因,不要简单模仿其教学活动,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是什么?追问优秀教师为什么设计这个活动?我的学生的学习现实是什么?等问题。

在把握数学本质的基础上,并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发展潜能,教师就可以大胆为学生创设发展的空间,因为我们相信:天空有多高,学生的发展就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