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情趣内衣图片大全:董其武传统文化思想探源(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1:55:45

董其武传统文化思想探源(一)

(2009-07-15 02:52:38) 转载标签:

义和团

舅父

清政府

对联

董其武

中华

文化

分类: 杂谈言论

 

董其武传统文化思想探源(1

 

    拜读董其武的日记和大量的回忆文章,我们不难看到董其武能武也能文,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继承者。在他身上不仅有为国尽忠的武将豪情,更有传统文化影响而体现出的儒将风范。追本溯源,我们不禁要问,在日记和大量的回忆文章中有好多对联、箴言、警句和诗,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呢?董其武在印象中,是一介武夫,那能有这么多东西?带着这个问题,我徜徉在董其武少年成长过的地方——山西河津市西硙口村。

    我发现董其武传统文化思想根基,来源于范家,来源于他华堂舅父的启蒙教育。

    范家在清朝末年时的西硙村即是书香门第,又是教育之家。自博读经史、兼习武事,又急功好义、称著乡里的范居江起,到长子范必英重教兴学,办起私塾的几十年来,范家胡同与范必英在河津乃至邻县早已闻名遐迩。据范氏后裔范青山存有的文物及文字记载,范必英,生于1883年,字华堂,清末光绪年间秀才,博读书经,胸罗文史,故“不待推敲而下笔成章”,人称范夫子。自办私塾后一直在家教授乡里,闭门科子,教严学博,传播国学、哲学文化,并擅长诗、楹联,多为远乡近舍义务撰写对联。在教学方法上崇尚宋朱熹,形成自己独特理念,是一位职业教育家。民国其间,他的门生众多,所教的学生,即从范家胡同走出去的,有上大学、师范的,也有当县长、军官的。1943年范必英因病逝世后,他的门生弟子们为彰其师德,报其师恩,在西硙口乡河古道处捐建了德教牌楼和德教碑。新中国成立后,“文革”时被毁,但在现存的残碑上依然有两幅对联清晰可见:“德立名成,风追伯起;教严学博,行仿林宗。”“教本鹅湖,敦诗说礼;学宗鹿洞,待后守先。”所谓“鹅湖”,是指“鹅湖之会”,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在治学方法上,朱主张从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认为“心即理也”,不必多做读书穷理工夫。“鹅湖之会”,实际上是一场客观唯心主义(朱)与主观唯心主义(陆)的哲学辩论会。所谓“鹿洞”,是指江西庐山“海内书院第一”的白鹿洞书院。原来,唐代洛阳人李渤曾在此隐居读书,他养白鹿一只,伴其苦读,人称“白鹿先生”,李渤苦读出山后,于长庆年间(公元821——824)任江州刺史,在此建台榭,植花木,逐以白鹿名洞。南唐时在此又建立了“庐山国学”。至南宋淳熙六年(1179),朱熹任南康知军,在此又兴复和扩建了楼宇,自任洞主,订学规,并讲学其中,从此正式命名为“白鹿洞书院”。从这两幅对联中,我们又仿佛看到当年儒冠儒行的范夫子,传道、授业、解惑。说到这里,我们对范家及范必英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那么,董其武与范家及范必英有何联系呢?

    董其武出身贫寒,生于固镇董家,却成长于西范家;1901年,不满3岁的董其武被他外祖母接到西硙范家。因范必英身为范家长子,身边有女无儿,颇对外甥喜爱如子,在董其武5岁时就被他带入自己办的私塾里接受启蒙教育。从此,董其武完全融入这个仁义礼智、孝悌忠信、儒家传统文化浓厚的范家。董其武天资聪颖,勤奋肯学,在范必英即华堂舅父的从严训教下,十几年间,除读了《四书》、《五经》、古文《东来博议》等,完成正常的课业外,还自习书法、楹联等,又自读了《幼学琼林》、《史鉴节要》、《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水浒》等大量书籍,为今后的人生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功底。随着董其武才气渐露,范必英对其愈加器重和栽培。

    清末民初,范必英虽说是以兴办教育为要,但从当时的家庭情况看,经济并不富裕,而且也遭遇多难,给董其武幼小的心灵留下络印。范家并不富裕。有一年除夕,范必英在范家胡同的门口贴了一幅春联:“紧紧紧,长年是紧,直紧到腊月二十八九;松松松,何日能松,要松待正月初一二三。”这是一副宽对,很简单的说,此春联直戳了当地道出了生产力不发展,经济不富裕的小农家庭长年紧张的家境;同时希望富裕,也就是希望家庭松款,而可叹的只盼来正月初这么可怜的几天。这几天,不论穷富,不论贵贱,是帐也不讨,是债也不还,特别对穷家境来说,仅安然这么几天,只是穷是穷过法,富是富过法而已,这可怜的几天,就是无钱人最大的解脱和渴求“松”的期托。在舅父家,董其武一天天长大,深知舅父的一片苦心,因而舅父家的杂活他都抢着干,或放牛、或背炭、或拾柴、或担粪,从不推诿。从小炼就了董其武勤劳肯干、勇于吃苦的个性。范家遭遇多难,是从范必英的父亲范居江开始。十九世纪末叶,清政府腐败无能,屡遭世界列强的欺凌,今日割地,明日求和,各列强为达到瓜吞中华的野心,遍设教堂于各地。名为传教,实为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中华的罪恶活动。1897年山东曹州人民首先举起义和团旗帜,打死德国传教士二人,而后这种民族自觉的革命运动,在山西、河北、河南、内蒙、东三省揭竿而起。范必英的父亲范居江(董其武的外祖父)和本县武举张守忠先生自发地组织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此举倍受乡民拥戴。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曾多次遭到义和团的沉重打击。慈禧太后等认为义和团可以利用,6月21日(光绪26年5月25日)清廷发布诏书,宣称:“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正式向全国宣战,诏书中还称义和团为“义勇”,肯定义和团反洋教斗争的正义性,表示支持义和团的斗争。于是便将其作为合法团体,命令义和团拱卫京师。此时,河津教堂英籍传教士宓学诚夫妇,新绛蓉牧师夫妇和两名修女及厨师葛天顺其共8人,西渡避难,夜宿西硙口,范居江一面殷勤招待,并许以次日护送过河;一面派人和张守忠先生联络。次日凌晨,范居江收其8人引至黄河东岸大石嘴处,尽行杀死,投入河中。为国雪耻,为民除害,此行,乡人无不称颂。义和团的此举,是反帝爱国运动,是对外国教会要用“十字架征服中国”的强有力打击。然而屈膝媚外的清朝政府又采取“抑民佑教”的政策。1901年2月,西太后那拉氏发出上谕,要求李鸿章“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也就是将中国的一切物质财富应有尽出,来讨好帝国主义,以博得他们的欢心,换来自己的反动统治。于是,又传谕各地将“忠勇可恃”的义和团严行缉拿,务求灭尽杀绝。当此所谓的令谕传到河津时,张守忠先生为抗拒非法恶性,毅然吞金自戕。范居江则认为义和团运动,是扶清灭洋,曾受朝廷支持的,不可能朝令夕改;又以为逐虏灭洋是为朝廷除害,又不至于出尔反尔,加害于自己。乡里亲友屡劝其逃脱,而范居江不动神色。清政府的差役特缉令到后,范居江安然就捕,被捕后即押去太原,范必英和董正义(董其武之父)相偕范居江至太原,意在沿途护送,设法营救。按清制,凡大辟之刑,须当秋日方可执行。经营救无效,是岁秋即农历六月六日,范居江蒙冤被斩,范必英与董正义随将遗躯葬于太原郊外的荒地上,并作了标记含恨而归。被斩之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实乃上帝为之震怒,苍天为之悲泪。万恶的清政府竟饬令役人将范居江的头颅传送本县,悬于城楼之上,为震慑百姓以“示众”并下令谕,终废在河津的科举。家人得晓,痛恨难忍,冒罪株连而捧回头颅,置于瓮中,举行简单葬仪后,含恨掩埋地下。

在帝国主义的压力下,清政府采取了种种非人的手段及其措施,三令五申保护教堂和传教士,对各地反教会侵略的义和团运动实行了残酷的镇压。这种在争取自由独立解放的反击帝国主义运动中,被卖国求荣的清政府制造的惨杀事件,屡见不鲜;这次规模空前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在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了,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企图瓜分中华的计划没有得成。1911年,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投降卖国的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国。此时,范居江蒙难已十年。家人随决计速赴太原,移回范居江的骨骸。抵达太原后,范必英特请了名教授乔鹤仙(名勋,字笙渔,晚年别号吁园老人,河津城南街人),同往荒茔启出遗骸。乔教授按人体解剖学系统将骨骸依次标号。谨捧归家后,合头颅依次置于棺内,敷以葬服。当时董其武12岁,也随家人亲视含殓。这便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安葬时,范居江生前友好,十年前共同举义尚存人间的故旧纷纷前来执绋吊唁。当时范必英写给父亲的挽联有这样几幅:“智可及,愚不可及;生有名,死亦有名。”“安乐时,有兄有弟;患难际,无女无儿。”“友弟孝亲,父存大德;有棺无椁,儿丧良心。”“逆子真无良,不动亲朋不散孝,难免天诛地灭;严君实有德,也友兄弟也友家,可令鬼敬神钦。”“忆昔日升天,暴雨狂风,上帝为亲震怒;看今时改葬,鸣锣击鼓,乡人送父灵魂。”“溯前年身历诸难,安见多行善事;倘后日名垂史册,方立不朽鸿功。”“厚葬有成规,不得无财难厚葬;掩亲非本意,与易宁戚略掩亲。”

为清反被清所害,秋风秋雨愁煞人。范居江的不幸蒙难更激起全家人对清王朝和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联中只痛恨自己愧为人子;在父患难之际,没有尽到自己起码的孝子之责,而感到万分伤心和极度痛恨,幸可,暴雨狂风为亲震怒,这是唯一的一点寄托,也是在欲绝不忍,欲罢不能的压抑的情绪中,唯一的一点解脱;在迁骨改葬时,范必英感到父有功于社会,有功于河津,有功于乡里;有德于乡邻,有德于兄弟,有德于儿女,“可令鬼敬神钦”;只有棺,没有椁,自己既不才,又无财,只得宁戚掩亲而违心薄葬,直发出“难免天诛地灭”呼天叫地的羞愧的伤叹,其父生为人杰,殁也当为鬼雄;忠骨已盖棺,从他安然就捕,到昂首刑场,丹心不死亦当定论,愿浩气共三星争辉,英名与两水长流,只淡托于“ 倘后日名垂史册”和“智可及,愚不可及;生有名,死亦有名”。

    由于国难家仇,民不聊生,加上舅父范必英传授国学优秀文化思想的影响,少年时的董其武智勇才气渐露头角。董其武十五岁那年,暗中联络一些同学签名于红绸上,组织了“青龙兴汉军”,图谋起义,被推举为“兴汉军大都督”。初步目标是推翻窃取全省军政大权的阎锡山政府。舅父范必英察觉这此事后,对外甥大发雷霆,说此举闹大了要招来诛灭九族的大祸,并责打了董其武一百戒尺。所谓“兴汉军”的牌子,也被劈碎烧掉了。此后董其武求知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这年春天,在极端苦闷中,在其舅父的坑头写下了一副对联:“璞玉藏石,何日得逢卞和氏;干将伏土,几时能遇张茂先?”其实范必英也情知这个外甥的苦衷。

    这幅对联最大的艺术特点是在用典上讲究,同范必英过去写的好多对联相比,如出一辙,避免了对联的一般化、概念化。上、下联巧妙地运用了中国历史上典故,着实耐人寻味。上联提到的“卞和氏”、“璞玉”,在今天看来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下联提到“张茂先”、“干将”,没有一定国学文化素养的人却很少知道。据《文学词典》: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今河北固安南)人。西晋文学家。得阮籍赏识,渐为时人所重。晋初任中书令。晋惠帝时,任侍中、中书监、司空,进爵壮武郡公。后因拒绝参加赵王司马伦篡权阴谋,被其同伙孙秀所杀。生前虽居显贵,但重才扶秀,奖掖后进。另据《汉语典故分类词典》上的两词条:“干将莫邪”、“丰域剑气”。先说第一个词条: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莫邪,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天气下降而金铁之金不销沦流,……于是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指名贵锋利的宝剑。因此,上述联中提到的“干将”应解为“宝剑”这才为正。那么,宝剑(干将)与茂先又有何联系呢?又据《晋书·张华传》:“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道术者皆以吴方强盛,未可图也,唯华不然,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乃要焕宿,屏人曰:“可共寻天文,知将来吉凶。”因登楼仰观,焕曰:“仆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间颇有异气。”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华曰:“君言得之。吾少时有相者言,吾年出六十,位登三事,当得宝剑佩之。斯言岂效与!”因问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华曰:“欲屈君为宰,密共寻之,可乎?”焕许之。华大喜,既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说龙泉,一说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焕以南昌西山北岩下土以拭剑,光芒艳发。大盆盛水,置剑其上,视之者精芒炫目。遣使送一剑并土与华,留一自佩。或谓焕曰:“得两送一,张公岂可欺乎?”焕曰:“本朝将乱,张公当受其祸。此剑当系徐君墓树耳。灵异之物,终当化去,不永为人服也。”华得剑,宝爱之,常置坐侧。华以南昌土不如华阴赤土,报焕书曰:“详观剑文,乃干将也,莫邪何复不至?虽然,天生神物,终当合耳。”因以华阴土一斤致焕。焕更以拭剑,倍益精明。华诛,失剑所在。焕卒,子华为州从事,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使人没水取之,不见剑,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没者惧而反。须臾光彩照水,波浪惊沸,于是失剑。华叹曰:“先君化去之言,张公终合之论,此其验乎!”从这一段我们看,不管道术还是斗牛气,从丰城狱屋基下掘出宝剑(干将)是事实,如果没有张华(茂先)从中促成,龙泉也好,太阿也好,只能被埋没。

    这幅对联从思想内容上看,流露出董其武少年立志和抱负,展示了董其武少年时代在旧中国那样的背景下的进步文化思想。是值得我们今天青少年学习的。上联作者自比藏在石头里的璞玉,渴求像卞和一样献宝的人;下联作者又自比伏没在土里的干将(宝剑),希望遇到茂先这样的大人物来扶秀、举荐。这幅对联从对仗形式上讲,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且上联末尾字为仄声,下联末尾字为平声,基本符合要求。尽管按古韵讲,上联的“石”字与下联的“土”字平仄相重,但对只有16岁的董其武来说,能写出如此好的对联却是不可挑剔的,况且按今韵讲是完全符合要求的。

    时光流逝,岁月尘封。站在哺育董其武少年成长的这块热土上,在吕梁山前西卫口范家祖坟地,我们依然可清晰地看到董其武为亲人舅父家镌立的碑文:“哀哀华堂舅父:是您教育我读书明理的,永志不忘!”“哀哀外祖母:是您抚养我长大成人的,永志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