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高速公路:简论佛学对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22:53
简论佛学对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作者:曾祥丽 丁…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690     更新时间:2009-5-1

  简论佛学对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作者: 曾祥丽 丁安伟 张宗明

  古印度的佛教把婆罗门教医学改造后纳入其体系, 并传入我国。他们在翻译佛经的时候也翻译了大量的佛医学著作, 一些精通佛医学的医家试图把佛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结合起来, 发挥各自优势, 创立新医学。但由于佛医学传入我国时, 中医药理论体系已经比较完整, 在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病因和治疗方法上都优于佛医学, 所以佛教没有改变中医药的理论体系, 而是被中医吸纳, 取为己用。

  佛学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影响

  僧医对中医理论的影响主要是四大学说。印度医学原来提倡三原质说, 认为人体由“气”(位于脚与脐之间) ,“胆”(位于脐与心之间) , “痰”(位于心与头之间) 等三种原质组成。后来印度医学三原质说受古希腊四体液学说的影响形成“四大学说”, 认为世间一切物质皆由四种元素:地、水、火、风组成。四大各有不同的性质和业用,地大以坚为性,能载万物;水大以湿为性,能使物摄聚不散;火大以热为性,能使物成熟;风大以动为性, 能使物成长。《佛医经》云:“人身中本有四病, 一者地, 二者水, 三者火, 四者风。风增气起,火增热起, 水增寒起, 土增力盛。本从是四病, 起四百四病。地属鼻, 水属口, 火属眼, 风属耳。”

  佛医学认为“四大”是构成人体的四种基本元素, 同时又是伤害人体的四种致病因素,每一种致病因素又会导致一类疾病的产生。这种佛医的基本理论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 只有部分医家接受并反映出来。唐·孙思邈是中印医学会通的大师, 他在《千金要方》卷一中说: “地、水、火、风和合成人。凡人火气不调,举身蒸热;风气不调, 全身强直, 诸毛孔闭塞;水气不调, 身体浮肿, 气满喘粗;土气不调, 四肢不举, 言无声音。火去则身冷, 风止则气绝, 水竭则无血, 土散则身裂。”

  佛教在我国最兴盛是在隋唐时期, 这时的医家受佛医的影响最大, 但由于当时中医理论体系已成熟完备,印度的四大学说虽然属于唯物主义思想,但远不如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更具说服力、辩证性,以至在宋代就很少见到了。

  佛学对中医药物学的影响

  佛教中的药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药物专指治疗生理疾病的自然药物。佛典中载草类、木类、动物类等生药达数千种,其中常用的药物约320种。有些原产于印度、东南亚和西域等地,如丁香、木香、龙脑、豆蔻、诃黎勒、乳香、没药、郁金、阿魏、返魂香等,伴随佛教传入我国,成为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佛香的来源广泛,用途有浴香、涂香、焚香,除了在佛家活动中起到环境消毒和醒神怡神的作用外,还用于医疗。

  在药物的治疗方法和剂型上,佛学亦带来许多丰富的内容。《千金翼方·养性》中的正禅方有助于坐禅入定,此方用春桑茸、夏桑子、秋桑叶三味,等分捣筛,以水一斗,煮小豆有升,令大熟,以桑末一升和煮微沸,加盐、豉服之,日三服。据云:三日外身轻目明无眠睡;十日觉远智除地禅;服二十如到二禅定;百日得三禅定;累一年得四禅定,万相皆见,观境界如视掌中,得见佛性。另外从敦煌医方卷中看到除常用的内服方法,还有外洗法、淋浴法、烫法、炙合汗出法、烟熏吸入药末法、敷法、葱叶导尿法、灌口灌鼻法、酒熏法、涂酥法、洗眼法、药膏摩五心法、灌肠导泻法、气熏法、塞药法、含药法以及温浸法等。在药物剂型上有汤剂、膏剂、丸剂、淋洗剂、含咽剂、栓剂、粉剂、散剂、滴剂、酒剂、烫剂、饼剂、熏剂等。

  佛学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

  佛教烦恼的含义泛指与佛教正道相反的一切心理和行为,是负性的、错误的、有害的、罪恶的,可以说一切烦恼皆是虚妄。作为病因的烦恼包括七情致病的主要内容,造成人的性情偏颇,导致心身疾病。一般医生靠药物治疗,佛学医疾更多靠心,法眼识药,慈悲医病。《摩诃止观》中论述修习养性应具五缘、弃五盖、调五事。“具五缘”是指: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劳,近善知识;“弃五盖”是指:弃贪欲盖,弃嗔盖,弃睡眠盖,弃掉悔盖,弃疑盖;“调五事”指:调食, 调睡眠, 调身, 调息, 调心。这与中医养生八要诀异曲同工, 即“悦情志、戒私欲、远房室、适四时、节饮食、常运动、顺性情、服药饵。”所以中医养生提倡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 提高心理上的抗逆能力, 胸怀要宽阔, 情绪宜乐观,要淡泊宁静, 知足常乐。另外, 平日增加各种有益心身健康的兴趣, 寻找精神寄托, 这样对预防情志过度,保证脏腑安泰,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佛教戒律对中医医德规范的影响

  佛教的戒律传入中国以后, 对中医的医德规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比如孙思邈主张业医必须以治病救人为己任, 创立了以仁爱慈悲思想为核心的医德规范。他在《备急千金要方·总论》中, 特意撰写了《大医习业》与《大医精诚》两篇文章, 专门论述了医德规范问题, 对医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医生的习艺治学问题, 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明代也有好几位著名医学家纷纷撰文, 专门论述医德规范问题。陈实功在所著《外科正宗》一书中, 提出了“医家五戒十要”, 在研习医技、精心处方、对患者一视同仁、救助贫穷之家、尊重同道、尊重妇女等方面, 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总之, 佛教戒律对传统医德医风产生了较深的影响,对警戒医家、淳化医风起到较大的作用。

  佛学对中外医学交流的影响

  佛教对中外医学交流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佛门僧徒把外域医药带入中国。随着两种不同人文背景下产生的医药文化的撞击与交融, 外域医药学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和进步;二是中医药也借助佛教的力量,向东南亚的有关国家和地区输布。

  印度医学伴随佛教传入我国, 并与中医药发生了撞击和交流, 对中医药的渗透与影响集中体现在3 个方面:一是对中医养生、预防等有关科学卫生原则的确立起过积极的作用;二是在中医眼科方面有杰出的成就,僧医推动了“今篦术”的传播;三是中印两国间的医书、医术、药物、药方的互传,也是富有历史性成果的。

  中医学与佛教的结合不仅使国内各阶层易于接受,同时也促进其远传海内外,尤其东南亚各国,主要是朝鲜、日本、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中外医药交流史是与佛教传播史交织在一起的,虽然医药学的科学性是与佛教的神秘性相对立,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相互结合、相互为用。所以,既不可因佛教的神秘性而否认其在医药交流、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亦不可无视其负面影响,必须历史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予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