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老母绝谷麦饭术:追问:公民精神为何总是等到灾难来临才激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22:37:50

追问:公民精神为何总是等到灾难来临才激发?

2011-10-04 09:55 瞭望东方周刊

本刊评论员

真正的公民参与,是官民合作,是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通过无遮蔽的意见表达,通过不同利益主体的公平博弈,达致有公信力的决策。通过公民参与,政府能够理解民众的观点,民众也能理解政府的困难,在相互理解中寻求最大公约数,收获“双赢”

2011年7月23日,中国温州,在钢铁动车追尾坠桥的不幸时刻,人性动车照亮了那个悲惨的暗夜。

又一次,灾难降临的时刻,挺立起大爱的光辉。无数原不相识的人们,同气连枝、守望相助---

他们,是脱险后又回到车厢救人的乘客;他们,是每天看着一列列动车飞奔、很可能一次也没有乘坐过动车,那一刻却义无反顾自发救援的村民;他们,是背井离乡讨生计,舍不得买一张火车票回乡探望留守儿女,那一刻却冲向动车砸开车窗抬伤的农民工;他们,是先富且以“炒”名著称中国,那个夜晚却排队献血、开来私车当救护车,燃起蜡烛恸哀遇难同胞的温州市民;他们,是微博转发寻人信息,彻夜无眠或悲愤或呼唤或反思的网民??还有无数的消防官兵、公安干警、医务人员。

他们所有所有的人,共有一个名字:公民。他们所有所有的人,同是“国家列车”上的乘客。

温州这一幕,在2008年的汶川,在2010年的玉树,在舟曲泥石流的废墟上,在上海胶州路大火后铺满鲜花的大街上,已经一次又一次感动中国。如果说,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中国人公民精神全面生长的“元年”,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则见证了中国人公民精神的深广。

公民精神、公民意识的成长,无异于是为高速前行的“中国列车”加固了一道最重要的安全保险装置。

只是,灾难中迸发的公民精神之光,也照出了一丝阴影。那就是,为什么公民精神似乎总要等到灾难来激发?为什么钢铁动车戛然而止时人性动车似乎才奋然发力?

这样的追问,并非始自今日。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之后,一些志愿者灾后归来产生了心理上的不适---抗震救灾中无私奉献、竞比高尚的情操,感染和激励着每一个人,而回到常态生活中,为什么一切似乎又故态复萌,为什么又被自私、冷漠、互不信任的人际环境和社会氛围笼罩?

没有人对公共事务天然冷漠,我们更不必怀疑人性。爱心与善念,植根在人性的深处,奉献与牺牲,在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上从来就是制高点。我们不沉沦,国家便有光明,我们不堕落,社会便有温暖。因此,参与公共事务,可谓是一种本能的公民愿望。

比追问更值得去做的,就是寻找,找到把“瞬间”凝固为“永恒”、把公民意识常态化的机制,找到把灾难中爆发出来的精神资源推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路径。这种机制和路径,舍制度建设别无它途。

真正的公民意识,绝不只是体现在天灾人祸之后的参与“善后”,更应体现对日常公共事务的参与、表达、监督,以主人翁的姿态,不当公共事务的“局外人”。建立制度化的公民参与途径,已成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确保民众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然而,毋庸讳言,要切实贯彻落实这样的宣示,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至少,制度化的公共事务参与渠道相对还比较“狭窄”,有待拓宽。至少,已经成为制度的一些公民参与方式,在实行中不能变形走样,比如价格听证会制度,不要出现“专业听证托”,不要变成为既定决策背书的“逢听必涨”。

真正的公民参与,是官民合作,是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通过无遮蔽的意见表达,通过不同利益主体的公平博弈,达致有公信力的决策。通过公民参与,政府能够理解民众的观点,民众也能理解政府的困难,在相互理解中寻求最大公约数,收获“双赢”。

建立了这样的机制,公民意识、公民精神就无须等到灾难来激发。惟如此,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许多灾难,杜绝人祸。

(责任编辑:文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