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团购会:精神力量和公民品质的缺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37:51

精神力量和公民品质的缺失──昂山素姬获释的联想


    在这个暗淡的岁月,2002年5月6日无疑是个令人激动的日子:昂山素姬终於获得了自由,缅甸的天空曙色初现。5月9日,《南方周末》的《天下》版以整版篇幅报导了《一个女人和她国家的命运》。孤陋寡闻的我第一次在中国的报纸上看到昂山素姬的照片,虽然容颜消瘦,年华老去,但从她不无疲惫的眼神中,我们依然可以读出那份无与伦比的美丽与坚定。她的获释固然取决於国际社会长期有效的压力等外在原因,取决於缅甸自身的因素,比如经济困境、军政府高层的微妙变化、91岁的军事强人奈温的作用等,在这些因素之外,我感到昂山素姬身上的宗教精神、她对佛教的虔诚、以及整个民族对佛教的信仰,换言之,正是这种精神力量对缅甸的民主化进程、对缅甸最终走向全国和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是根植於人类灵魂深处的影响。 
    我由此想起,中国从孔夫子以来,古老民族就只有「不语怪力乱神」、「食色,性也」的世俗传统,一贯在形而下的物质层面打转,缺乏在形而上的层面作超越世俗伦常之外的思考与探索。精神维度的缺失是一个民族长期徘徊在主流文明门槛之外的根本原因之一。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精神与世俗是并存的力量,在有著深厚宗教传统的西方,这早已不成问题。当然,精神乃是比宗教远为广阔的领域。没有精神力量这一维,世俗力量将主宰一切,世俗的尺度就是权势的尺度、金钱的尺度、势利的、机会主义的尺度,在单一的世俗标准下,永远也不可能发展出真正的人道主义,永远也谈不上真正的人性。人的精神是比世俗更为丰富的世界。有了精神这一维度,在世俗之外就有了判断是非、衡量万事万物的新标准。 
    在一个没有宗教的民族,要建构独立於世俗之外的精神力量谈何容易。但我们也看到了,即使在暗无天日的漫漫长夜里,这个民族也产生了陈寅恪、顾准这样傲然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我以为就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这是一种能穿越时空、重塑民族魂的力量。诚然,如果没有更多的後来者对此普遍意义上的认同,没有越来越多的个体生命追随他们的足迹,坚持独立思考、独立批判、判断,不以世俗的是非为是非,不以世俗的成败论英雄,建立起能为社会广泛接受的世俗之外的价值坐标,他们所提供的光辉范例,就不可能凝聚起精神的力量。他们就只能是屹立在民族精神史上的孤零零的高峰,令人可望不可及。 
    一个民族的知识份子长期以来匍匐在权势的脚下,以捞取世俗的浮名和种种实际利益为荣,除了帮忙、帮凶、帮闲不知有它,这个民族一定是卑微而可耻的。 
    千千万万的生命个体自愿丧失自身人格的独立性、以换取世俗的承认、换取生存和更好的生存,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成为生存的全部意义所在,也就是说将生存降低到仅仅具有生物学的意义。 
    在世俗的单一维度下,民族的精华在没有诞生之前就注定了被虐杀。在世俗的聚光灯下,除了婊子、戏子、小丑、流氓、痞子粉墨登场,良知未泯的人早已无处可躲。但我还是要说,一个民族总是以世俗的是非为是非、以世俗的价值为价值,是可鄙的,也是可悲的。如同昂山素姬所指出的: 
    「东方人和西方人都认为社会价值是通过物质财富来衡量、尤其是通过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率来表现的,从而忽略了不讲道义和隐藏其後的痛苦、而又有人认为发展必须通过人类幸福、社会和平与环境和谐来衡量。 
    「我们并不缺少发展所需要的科学和技术,但我们内心深处依然缺少些什么,一种真正的心里温暖的感觉。……」 
    在被软禁的时光,她深入思考著这些始终困扰人类的问题。她身上体现了缅甸民族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支撑著这个苦难的民族。对我们这个衰迈民族而言,缺乏的东西确乎太多了,而最缺少就是独立於世俗力量之外的精神力量。哪一天,我们才能为这个只有世俗维度的民族引入精神维度呢? 

之二、公民品质的缺失 
    5月6日,昂山素姬结束了19个月的软禁。经历了长期军人统治桎梏的缅甸,出现了希望的转机。这一天,离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已将近11年。在漫长而黑暗的时间之流中,她的身上始终体现了虔诚、谦卑、执著、宽容和责任感等人类最高贵的品质。她对佛教和理想的虔诚、她对非暴力抗争的执著、她对那片土地和人民的诚实与谦卑、她对囚禁她的强权的宽容、她对缅甸民族始终不渝的责任感──她的虔诚和执著,使她勇敢地面对了步枪、子弹和长期的幽禁;她的责任感使她在深爱的丈夫不幸去世时,拒绝出国奔丧,选择留下来;他的宽容,使缅甸最终走向全国和解成为可能;她的谦卑使她赢得了千百万普通民众、乃至整个世界的信任。在她重获自由的时刻,我为另外一个不幸的民族感到悲哀。 
    我以为,与其说虔诚、执著、诚实、谦卑、宽容和责任感是她作为一个民主运动领袖的特殊品质,还不如说是她作为一个公民所具有的基本品质。有了这样的公民品质,就是在没有公民权利的时代,一个人就能像一个真正的公民那样行事,向一切凌驾在全社会之上的权势力量说不。 
    与此相反,如果缺乏对一种信仰、信念或理想本身的虔诚,不管投身什么事业,打著怎样漂亮的旗号,都只能是机会主义、利己主义的选择。除了表演、作秀、欺骗人们,我们无法想像还会有其他的可能。 
    没有基本的诚实和谦卑的品质,注定了只能导致私欲膨胀。高度的个人自大,将把自己凌驾在普通大众之上,一不留神就要露出「救世主」的嘴脸,总是想骑在历史的脖子上。狂妄无知是因为缺乏谦卑。无所敬畏必将导致无作非为。 
    有的是对名、对利、对权势的执著,缺少的只是对理想本身的执著。很多人能够经受镣铐、铁栅、艰苦岁月的考验,却在鲜花、掌声面前变得粪土不如。在权力面前,很少有人能保持纯洁的初衷。旗号总是那么容易蜕变。人性中有太多无法预测的因素,有很多无法直面的诱惑。 
    搬动一张桌子都要流血的民族,宽容是一个多么遥远的梦。对朋友的宽容常常都做不到,更遑论对敌人的宽容。「让我们原谅彼此的愚蠢吧,因为这是人性的弱点。」哲人伏尔泰的名言与我们如此陌生,你死我活仿佛成了必然的宿命。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当承受苦难成为一种责任、成为一种道义的担当,无论前途如何风险莫测,昂山素姬坚决地留了下来。她是一个民族希望的化身、人类和平的象徵,更是一位具有健康的公民品质的人。 
    在她的身上,我们不难体会到她舍身饲虎的牺牲精神、悲天悯人的气度和胸怀。正是有了这种博大深沈的佛教信仰的支撑,她才会拥有金子般的公民品质。她的身後站著一个足以在精神上给她滋养的民族。所以她说「本质上的革命是精神的革命」,「……佛教,这缅甸文化的基础,把最大的价值放在人之上,在所有生物中只有人才能达到佛陀的圣境。每个人自身都有通过他自己的愿望与努力去实现这个真理、去帮助别人实现这个真理的潜力。」「在缅甸追求民主,是一国人民作为世界大家庭中自由与平等的成员,过一种充实全面、富有意义的生活的斗争。它是永不停止的人类努力的一部份,以此证明人的精神能够超越他自然属性的瑕疵。」 
    而在一个只有世俗力量、精神力量缺失的民族,可以一夜之间生长出遍地的泡沫英雄、自命领袖和自我膨胀的明星,却培育不出真正赋有公民品质的人。这不是什么土壤决定论,毕竟在世俗之外,还需要有精神的另一维,否则人很容易膨胀到不知天高地厚,什么样的英雄都避免不了被吞噬、被异化的命运。我由此特别理解李慎之先生的志愿。这位年愈古稀的老人多次提出,假如有下一辈子,他的志愿就是当一辈子的中学公民教员。虽然他语焉不详,但我想──培育出具有虔诚、执著、诚实、谦卑、宽容和责任感等公民品质的人,一定也是他当公民教员的目的所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