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睿菈视频完整版二:对房县发展大鲵养殖产业经营现状及发展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26:31
对房县发展大鲵养殖产业经营现状及发展建议
发表日期:2009年1月17日  作者:孙重勤 杜锋华  本页面已被访问 2583 次

 

 

大鲵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价值极高。大鲵肉蛋白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91.92%,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9.69%,其EAAI指数明显高于肉牛和梅花鹿。大鲵作一种的名贵药用动物,早在《山还经》,《本草纲目》中已有记载。根据现代临床观察,大鲵对贫血、霍乱、痢疾、疟疾、癫痫、血经等症具有显著疗效。此外,它还有滋润补肾、强劲壮骨、补血行气之功效。大鲵体内还富含MT(金属硫蛋白),能清除人体内的过量的重金属离子及自由基,从而能起到调节人体内微循环、预防重金属中毒、延缓衰老和癌症辅助治疗的作用。目前在“大鲵人工繁殖技术”初步突破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人工繁殖驯养的突破,为实现大鲵养殖规模化和产业化养殖奠定了基础。

一、房县发展大鲵养殖产业现状

房县自然生态条件较好,大鲵曾在境内广泛分布,房县的群众有暂养大鲵的传统习惯,特别是由房县政府的正确引导,为大鲵养殖规模化和产业化创造了好的环境。

(一)房县政府把大鲵养殖当一项产业发展。房县人民政府为规范大鲵保护与开发工作,在加强房县水电局的渔政监督管理职能外,专门成立了房县大鲵驯养繁殖中心(房机编办(2001)05号),并在2008年3月行文向湖北省水产局请示,介绍了房县在保护和开发大鲵资源过程中的实际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省水产局经调研后向房县兴农大鲵养殖开发专业合作社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房县人民政府的目的是引导大鲵养殖户合法经营,将大鲵养殖作为房县一个特色产业扶持发展。

(二)成立了房县兴农大鲵养殖开发合作社,大鲵驯繁和开发利用有依托。以前房县从事大鲵养殖多是暂养户,这些暂养户虽然经过多年的驯养,在保留大鲵种源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套大鲵养殖的技术,但是没有的科学引导。2007年5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房县政府组织房县白鹤观鱼发展有限公司和12位大鲵养大户发起成立了房县兴农大鲵养殖开发合作社。为入会社员的生产经营提供苗种、养殖技术、合法经营手续、销售信息等服务,最大限度增加社员收入,依法维护社员的合法权益,并以大鲵驯繁保护中心为依托,实行委托驯养制,充分发动产区群众积极参与大鲵驯养繁育工作。合作社成立后,于2007年11月19日申领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业务范围为大鲵养殖及产品开发。目前房县从事大鲵养殖专业户已达200多户,从事大鲵繁育技术研究的有近10户,大鲵存池数量达到 2.5万多尾,年繁育种苗近1万尾,驯养初具规模,种苗繁育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初步形成,政府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带动农户增收。房县大鲵养殖目前实行“合作社+公司+农户”的产业运作模式,由合作社提供产业指导和技术支持,各养殖农户挂靠龙头公司,实行统一提供种苗、统一繁养技术、统一收回销售。目前房县白鹤观鱼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房县大鲵养殖龙头公司之一,其前身是白鹤乡白鹤观村大鲵养殖基地,有大鲵养殖面积3800平方米,该公司又在桥上乡清溪沟村投资新建了大鲵生态繁育基地,进行大鲵生态繁育,目前在养亲本大鲵316尾,商品大鲵527尾,人工繁育幼苗1056尾,该公司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45万元,创净利润17万元,在发挥大鲵养殖的产业化龙头公司作用下,辐射为80 户养殖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带动农户增收。类似该公司这样的企业在房县还有3家,他们为200 多个养殖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带动至少1000多个农民增收。

二、房县大鲵养殖产业的困难和问题

从现状看房县大鲵养殖产业化经营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与科学化、商品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产业经营缺少风险保障。大鲵人工养殖就是人工驯养和人工繁育大鲵,核心就是在人控条件下增殖大鲵资源,由于大鲵养殖周期长,而且是技术复杂的新兴养殖业,需要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加强自身技术研究来提高技术水平,目前大鲵繁育和疾病防治技术还不完全成熟。而且大鲵种苗一般在500元/尾,农民觉得投入风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发展大鲵养殖的积极性。

(二)产品市场需要依法维护。大鲵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大鲵产品市场价格高,产品消费市场价格1800元/斤,受利益驱使非法交易猖獗。按规定只有人工养殖大鲵的第二代属于产品,才能走向餐桌、走向车间深加工综合利用,才属于合法销售。从保护产业角度考虑,必须依法规范管理,必须有健全的市场,目前合法销售渠道还不够畅通,如果合法的流通不疏导,非法交易就会猖獗,所以在打击非法交易的同时,必须健全大鲵商品鱼流通市场。

(三)大鲵养殖产业龙头企业融资难。大鲵养殖是新兴养殖业,目前该产业的龙头企业都是由大鲵养殖个体专业户发起成立,企业融资面临两难。一是财务体系不健全造成融资难。这些企业在公司财务体制建设和内部财务管理还不熟悉,所聘请的会计对农业会计也不很精通,帐务核算“失真”现象普遍存在。财务状况不透明甚至财务监督缺失现象严重,特别是一些靠民间借贷筹资建立的中小企业,从“粉饰”过财务报表上看企业财务状况良好,但实际确实企业负债累累。企业账表不真实很大程度上影响银行贷款的信心,这也是这类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二是贷款担保措施难落实。该县大鲵养殖企业使用的土地都是集体性质,企业没有所有权,不能用于贷款抵押,在生产经营中所使用的其他固定资产少,强勉抵押也贷不到几个钱。

三、对房县大鲵养殖产业化的发展建议

(一)大鲵养殖作为房县一个特色产业需要适当政策的扶持。省政府制定的《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生猪产业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07]67号),这种做法值得借鉴,他出台了能繁母猪饲养和保险补贴制度、畜牧大县奖励制度、每个标准化万头养猪场“以奖代补”100万元的奖励制度等多项措施,引导重点发展养猪产业。房县政府能否也能出台房县大鲵养殖产业化发展的意见,这对帮扶大鲵养殖产业化的发展壮大,对促进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都有重要意义。

(二)产业需要两个保障。一是需要引进先进技术指导,这对提高养殖自身技术水平对预防经营风险至关重要;二是需要针对大鲵的财产保险,以避免大鲵死亡造成大的损失。拿技术很成熟的养猪行业比较,技术和保险都重要,何况是大鲵增殖这项新兴养殖业,如果没有这两个保障其该产业经营只能如履薄冰,风险重重。

(三)产品市场需要政府部门牵头依法维护。大鲵产品市场监管必须加强,建议政府部分发挥主导作用,专门组建管理办公室,对产业化开发实施统筹和监督。各级渔政管理部门要不定期到驯养单位和经营单位访问,全面掌握情况。以公司为龙头,下设多个大鲵繁殖基地,供应种苗;以基地为技术核心,基地连农户,发展千家万户进行人工饲养;公司与农户签定回收合同。各农户统一挂靠公司,统一繁养技术,统一产品回收,达到“政府+公司+技术+基地+农户”的新兴产业运作管理模式,确保大鲵产品 “封闭运行”,定时定量地通过合法途径投入消费市场。

(四)大鲵养殖产业龙头企业融资需要政府引导和大力扶持。2008年房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为房县白鹤观鱼发展有限公司担保贷款已经首开先河,由此可以看到,有政府的引导,通过指导企业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体系,规范经营,通过必要的担保措施为产业龙头企业融资,能够促进大鲵养殖产业快速发展。

 

 

作者通联:农发行十堰市分行

             邮政编码:4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