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3 青罗4重任务:昌宁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措施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14:47:35
昌宁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措施

洪 志

(保山市昌宁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678100)

       一、昌宁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昌宁地处澜沧江中下游,低纬度高海拔温凉气候带来的晨雾霭和优越的自然环境适宜茶树生长。昌宁县种茶历史悠久,大规模种植始于明洪武年间(1268~1398)。30年代初,茶叶开始形成群众性种植,40年代由于受战争影响,昌宁茶叶在困境中发展,到1949年,全县茶叶产业开始有统计,茶园面积已发展到15067亩,产茶29万多公斤。1983年我县被推荐为全国七省市茶叶技术推广协作网区, 1986年,我县被国家农牧渔业部列为与浙江的富阳、安徽的岳西、福建的安溪齐名的国第一批优质茶基地县, 2001年昌宁县被列为云南省有机生态茶生产示范县之一。“云宁”红茶的主要产品“滇红工夫一级”1989年获农业部“景泰蓝”杯奖,“红碎高二号”1990年、1992年获西部地区名优茶评比“陆羽杯”奖。2000年获云南省无公害茶认证,2006年获QS认证。“尼诺”绿茶1992年获西部地区名优茶评比“陆羽杯”奖,1997年获“马来西亚”金奖。 “雪兰绿茶” 1997年获“马来西亚”金奖。2004年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把昌宁县无公害茶生产列为第四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结合昌宁县茶叶生产实际,编制了《昌宁县无公害茶生产综合标准》。
       2008年,全县共有13个乡镇103个村1164个小组3.9万户农户19.6万人涉茶种茶,新植茶园1.96万亩,茶园总面积达15.36万亩,其中投采面积10.83万亩,占70.5%。建成无性良种生态茶园6万亩,占39.1%;无公害茶园4.6万亩,占30%;经认证的无公害茶园面积4.2万亩,占27.3%;绿色食品茶园面积1.6万亩,占10.4%;有机茶园面积0.33万亩,占2.1%。建成茶叶重点村30个,专业示范村10个。全年共生产干毛茶7342.8吨,其中生产烘青茶3639吨,红茶2197.6吨,晒青毛茶1506.2吨。加工精制茶5764吨,其中绿茶2823吨,普洱茶1887吨,红茶1010吨,花茶44吨。实现工农业产值2.37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037亿元,工业产值1.336亿元。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发展茶叶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及时成立了了县茶叶产业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严格标准,狠抓措施落实。严格按《昌宁县无公害茶生产综合标准》,抓好现有茶园常规管理和茶园新改植及低产茶园改造建设。大力繁殖和推广无性系良种,引进和推广云抗10号等无性系良种,建设了县、乡、村茶树良种繁殖网,培育出圃无性良种茶苗4000多万株。充分利用各种现场会、培训会等形式,培训了茶叶生产、加工等技术人员5000多人次,努力抓好科技措施的推广和应用。
       三是积极筹措,加大投入力度。将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把各类资金整合起来,投入到茶叶生产、加工、营销等各环节,2008年累计投入扶持资金200多万元,其中县级财政62.5万元。同时一批制茶企业分别获得了省、市工业企业扶持,品牌产量、质量有了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竟争力不断增强。
       四是加强引导,做强龙头企业。对企业上规模、创品牌、技术改造创新项目给予资金扶持,积极引导各制茶企业在科学应对市场波动的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深化体制改革、合理收购鲜叶、做好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新植茶园建设总体规划水准不高,与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二是低产茶园改造的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改造效果不够明显;三是产业化水平较低,上档次、上规模的茶叶龙头企业较少,茶产品仍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原料利用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较低;四是产业发展之间争地、争劳力的矛盾比较突出等。
       三、发展措施建议
       (一)实施高产茶园创建工程,推进茶叶高产优质化进程。茶园是茶产业发展的基础。继续按照“退出一批、改造一批、新植一批”的茶园基地建设思路,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力度,采取改植换种等方法,对10万亩中低产茶园进行改造提升,尽快建成一批高产稳产茶园,提高茶叶的单产、质量和亩产值。按照茶叶产业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要求,加强新植茶园建设,抓好高标准茶园新植工作,使全县茶叶总面积达到或超过15万亩,其中无公害、有机、绿色高稳产茶园达10万亩以上。继续加强茶叶专业示范村建设,巩固发展好现有10个茶叶专业示范村,辐射带动和积极培育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茶叶示范基地和专业大户,促使茶叶向生产条件较好的乡镇、村和区域集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茶园水利化程度,为提升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保障。加强机械化茶园建设,积极探索机械平摘修剪技术的试验示范,增强综合生产能力。
       (二)实施品种优化工程,着力调整茶类结构和种植结构。目前,我县茶产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茶叶种植品种结构和茶类结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了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全县茶叶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巩固绿茶、恢复红茶、提升普洱茶、适度发展花茶、试验探索乌龙茶”,形成普洱茶、滇红茶和名优绿茶协调发展的格局。按照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要求,在稳定现有茶园面积的基础上,调整优化茶叶种植结构和生产布局,实行区域布局,规模化发展,良种化种植。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精”的原则,调整优化茶树品种结构,结合各地实际,主推 “云抗十号”、“香归银毫”、“清水3号”及“佛香”系列等优质茶树品种。同时,加大地方优良茶种的培育和推广,做好做足地方、地域特色文章。抓住目前红茶、绿茶市场稳中有升的发展趋势,发挥昌宁特有的多茶类生产优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加大红茶和绿茶类的生产力度,拓展红茶、绿茶市场。
       (三)实施龙头企业创建工程,推进茶叶产业化发展步伐。龙头带动是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必须全力抓好以加工、储藏、包装、销售等为重点的茶叶龙头企业建设。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实力强、技术新、产品有竞争力的企业到我县投资发展茶产业。二是加大对现有优势茶叶生产企业扶持力度。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对现有茶叶生产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加快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市场开发力强的龙头企业,努力在全市打造2个有一定市场和知名度的茶叶品牌,创新茶叶经营体制,推进茶叶产业化进程。三是按照 “以大带小、以精带初”的要求,扶持改造提升茶叶初制所,对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布局不合理的茶叶初制所,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整合改造,使每个初制所的加工能力不低于200吨。四是健全完善“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紧密合作机制,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生产和营销大户成立茶叶协会、茶农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形成企业、协会、茶农利益共同体,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走“企业带协会,协会联农户”的发展模式。
       (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大力推广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一是着力抓好科技兴茶战略,进一步强化科技体系建设,提高科技服务水平,促进重大科研成果转化,把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建立健全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充分依托现有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强化科技推广应用,抓好科技培训和试验示范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快加工企业技改步伐,对规模大、基础好的茶叶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茶叶生产加工水平,全面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三是加强茶叶新产品开发和深加工,积极开发袋泡茶、茶饮料、茶多酚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我县茶叶附加值和竞争力;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茶叶专用肥料、茶叶加工装备制造、茶叶包装及茶具生产等茶叶相关配套产业,提高行业综合经济效益。四是牢固树立“人才支撑发展,人才孕育产业”的观念,抓好茶叶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对现有科技人员的培训,不断改善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条件;加大茶叶种植加工技术的培训力度,普及无公害和有机茶园的生产管理技术,提高广大茶农的科技水平。
       (五)实施名牌创建工程,着力打造保山茶叶品牌。发展品牌、创造品牌价值,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引导社会资金、技术及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深入开展异地品牌营销活动,积极组织茶叶企业参加省内外、国内外的茶叶交易和博览会,确立2-3家重点企业直接参与政府组织的产业营销工作;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主动到异地开展各种产品推介、品牌宣传营销等活动,在国内重点茶叶市场建设营销网点,拓展市场空间,扩大保山茶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运用绿色、健康、悠久、丰富的茶资源优势和“千年茶乡·昌宁”品牌,广泛开展茶文化创作与挖掘,弘扬茶乡文化。积极申报并争取我县茶叶产业品牌尽快获得“中国名牌”、“云南名牌”产品称号。鼓励企业在国家、省、市媒体和各种商业广告上宣传产品品牌,扩大产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