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刺队首发:【新提醒】王力与淮安琢社创办的渊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0:05:36

王力与淮安琢社创办的渊源 [复制链接]

小陈同学 小陈同学 当前离线
威望
7200
在线时间
647 小时
金钱
8304
贡献
6916
SD币
10 元
最后登录
2011-9-29
注册时间
2009-6-12
帖子
2562
精华
7
积分
32246
阅读权限
100
UID
5690
狗仔卡

版主

在线时间
647 小时
SD币
10 元
最后登录
2011-9-29
注册时间
2009-6-12
积分
32246
帖子
2562
  • 串个门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2:08: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cb{margin-right:0} 2011-9-27 12:08 上传 下载附件 (28.71 KB) 王力与淮安琢社创办的渊源

  郝孚宁/口述   高建平/整理


  郝孚宁(现年84岁,楚州中学离休教师)的曾祖父郝冠卿(郝冠卿的夫人王氏,是王力的嫡亲姑祖母)与郝孚宁的伯祖父郝豫卿共同出资于清末戊戌变法后,在淮安南乡曹甸镇创办中国第一批学校,名为“文伦学堂”,经办人是郝孚宁的祖父郝荷舫和叔祖郝砚樵。文伦学堂设有蚕桑专业、农耕专业、医药专业、商贸专业及附属制药坊和东游(即赴日留学)预备班。
  郝氏源于曹甸镇,曹甸镇原系淮安四大镇之一(全国解放后改属宝应县),亦称楚甸。郝孚宁的表祖父王宗筠、王宗沂(王宗沂,即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王力同志的父亲)、王宗泉、王宗鼎、王宗璐在国学和中医学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们多在文伦学堂任教席。西学、外语教席多以高薪从上海聘请。文伦学堂培养的人才有:郝更生(郝更生,体育博士,英皇家名人词典中人物、亚运会创始人之一)、郝昭謇(郝昭謇,成昆铁路总工程师、国家特种科技金质奖章获得者)、陈映洲(名医)。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败兵游勇落草为寇,郝王两家故地屡遭匪徒抢劫。此时郝孚宁的父亲郝楚白先生与郝孚宁的叔祖郝砚樵迁居淮安淮城内。这时郝孚宁的曾祖父母都已去世,文伦学堂改为小学,迁至曹甸郝氏宗祠。郝砚樵入城后,仍然热心于公益事业,与城内名人田鲁渔(郝孚宁,称他为田七爹爹。光绪二十九年进士,为当今散文家袁鹰之祖父)、周嵩尧(周嵩尧,周恩来总理的六伯父,清末在淮安总督漕运部院任总文案,时住淮安地藏寺巷刘鹗故居,后迁扬州定居。全国解放后,被中共中央聘请为中央文史馆馆员)等人与在北京、天津外地的淮安籍人士谈丹崖(谈丹崖,为民国初年,大陆银行总裁。故居位于淮安市楚州区城隍庙巷,故居今已定为淮安市文保单位)、周作民等人,集资创办“江北慈幼院”(院址在今天的楚州实验小学所在地),专收贫家子弟,实施半工半读;建立“孤儿院”(在淮城小人堂巷),“救济院”(在淮城北门大街)收养弃婴、孤儿和孤寡老人。
  田鲁渔,字鲁屿;一字鲁渔;晚号耐庸老人。1865年1月21日生于江苏淮安察院西街西仓巷内,出身贫苦,与同里丁默存先生宝铨极友善。丁氏亦清寒,晚间借读于淮城西长街蒲葭巷内二帝祠余屋。1885年考中山阳县学邑痒生,1903年得中殿试二甲进士四十二名,授以翰林院修撰;历任太和县、直隶州知州、六安州地方官,对于乡邦文献,亦有较大贡献。建国后,被中央人民政府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1954年3月25日午时寿终,享年九十岁。著有《易例类征》、《耐庸文存》等行世。
  郝砚樵,清末秀才。本是殷室富户,为公益事业、赈灾、修补城墙耗尽财富。郝砚樵,幼颖异,尝以一日力读《周易》全部,略能背诵。其父冠卿先生以速成为戒,立为日程。令子所授之书中程即止,毋以多为尚。砚樵学习有治,后中秀才,入淮安泮宫(即淮安府学,今遗址位于楚州府学市口西)读书,并赢得淮安府给予的膳食津贴,慨然有志,所读之书期于实用,自经史以至五行三式之学,咸能通其奥窍。袁世凯称帝失败后,郝砚樵被推任为国会众议员,历任黎元洪、徐世昌等总统任内,直至第一次直奉战争。直系头子曹锟准备重金收买他为议员,贿选总统。郝砚樵不屑当这种被人诟骂的“猪仔议员”,毅然弃职回里。他在家乡热心公益事业,奔走筹划,不遗余力。他继承父志,济人利物,不靳财力,数十年如一日,时常主文伦学堂,设专门培养学生到日本学习日语和桑蚕技术的东游预备专科、医学研究所、三善施药局(即施舍药物,给买不起药物的贫苦人民,即做善事)。在家乡倡议大浚泾河,彻底疏浚,使南北两岸三十里间的农田获灌溉之利。修泾河耳洞,修南北堤及三义、吉庆诸堤。城中清节堂、江北慈幼院亦或有资助。1921年大水,郝砚樵主其事,创以工代赈,筑福公堤,浚永济河,工坚而费省,泽博物而惠均。数月,郝君往来奔走,人不堪自苦。谷米腾贵,郝君高价收购施舍于贫苦人民。郝砚樵在烈日下徒步勘察大运河与淮安淮城至泾河段水情,途中饥不择食,不幸染上霍乱,回家几小时即逝世。民国元老黎元洪、徐世昌(称郝公为“四兄”)、靳云鹏、韩紫石……均有悼词、祭文、挽联寄来。
  为继承祖志,郝砚樵之子郝醉石与田鲁渔与田少渔(田鲁渔之子)合力创办“一文图书馆”; 郝砚樵的胞侄郝楚白(郝孚宁先生的父亲)独资创办“琢社”。
  “琢社”是个文学研究团体,学员是经过挑选的高中在籍生、高中毕业生、以及相当于高中水平的社会青年。主讲老师是郝楚白中学时代的老师秦湘渔。郝楚白既是主办人,也兼“助教”。
  琢社社址在郝楚白私人住宅内(即淮城双刀刘巷三号)。郝楚白,家住淮城双刀刘巷,现存房屋55间,其宅于2009年4月14日被淮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郝楚白先生系郝砚樵的胞侄,早年毕业于北京政法专科学校,性喜谈谐,又颇健谈。其居淮安城内双刀刘巷(原叫双桃刘巷,见重修山阳县志)住宅有小园,构筑精巧,日常延纳文士,聚游其间。社址厅内用料粗硕,瓜柱做法讲究,雕刻精细,五架梁上有彩绘图案。柱础为明代式样,白矾石质地。格扇为明代典型的卡子花。每周在此厅聚会两次,研讨文学创作,他热情指导。琢社出油印期刊,专载社友习作,所需刊资悉有郝楚白先生一人担任。郝楚白先生助人求学,夙具盛名。凡清寒子弟学业优良而无力升入高中者,他多慷慨资助,所有学费以至膳宿、书籍费用,皆由他长期供给。邑人李小侯(李小侯是清嘉庆七年榜眼李宗昉的后裔,生于江苏淮安县城院东街57号)大学毕业,成绩优异,有志出国留学,限于家境贫寒,不能如愿,抑郁苦闷。郝楚白先生闻而感动,毅然赠以巨款,助其前往德国专攻航空。
  活动时间每周星期日下午,有茶点招待。活动形似茶话会,即研讨中外名著,也研讨自己的作品。琢社还“特聘”两位在地方上有名望的义务老师。一位是家住河下的王翰林(即王鸿翔,清末进士;其夫人郝氏是郝楚白的姑母,同时也是王力的表姑母),另一位是王光伯(《淮安河下志》的著者,原著13卷,今藏南京图书馆特藏部。王光伯是王鸿翔之子)。王鸿翔很赞赏郝楚白创办琢社,也有兴趣到琢社讲讲中国古典文学。王光伯擅长诗、书、画,特擅长画梅花。
  在琢社学员中,有两位特殊学员:毛育成和王光宾。
  毛育成原名毛振福,家住淮安胯下街。家境贫寒,刻苦学习,是琢社重点培养对象。终年吃住在郝楚白家,供给他读书上学一切费用,并帮助解决其家庭的特殊困难。
  琢社有自己的刊物,名为《琢社半月刊》,专登学员自己的作品。王光伯就承担诗、书、画的讲解和《琢社半月刊》诗、书、画的编辑。学员的作品一旦被《琢社半月刊》刊登,即发给奖金,奖金是按“质”论价的。王力在模仿名家写作风格、技巧诸方面能达到惟妙惟肖,故能经常获得高额奖金。
  在琢社约三十位学员中,还能说出姓名的有:周琤杰、郝义潢、郝义牵、王介祥、王光宾(即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王力)、袁鹰(原人民日报社“文学版”编辑,生于江苏淮安县城杨士骧故居内)、毛育成(毛振福)、郝式侨、刘溥。
  在琢社里,毛育成担任采购工作,王光宾担任《琢社半月刊》的编印工作,常与书店“采莲室”打交道,特显他二人工作才能。
  一九三三年,郝孚宁先生的父母相继去世。郝楚白先生笃于伉俪之情,家虽富有而决不纳妾。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妻子裴氏(系时淮安社会名流裴楠之女)病故,他哀痛过分,精神错乱,竟致穿上其妻生前嫁妆,自缢于亡妻灵前,一时轰动全县,人多惜之。琢社停办,王光宾随他的父亲迁居淮安淮城北门大街府下坂,就读于江苏省淮安中学。这时,王光宾仍经常到郝孚宁家交谈学习生活情况。抗日战争爆发后,郝孚宁姐弟们随伯父郝醉石迁回淮安曹甸老家,与王光宾一别就是六十多年。
  上个世纪末,王光宾拖着癌症身体来访江苏淮安县城双刀刘巷三号琢社旧址,本以为琢社已是人去楼空,想不到郝孚宁已经从外地调回故地,相遇喜出望外。当天他们还在淮安宾馆拍摄一张珍贵的照片以作留念。
  郝孚宁先生还记得幼时有两个人喜欢抱他。一位是他父亲郝楚白的英语老师美国牧师孟格美,一位就是郝孚宁表叔王光宾,谈起真是情意深浓。
  郝孚宁回忆说:王光宾仔细询问郝孚宁兄弟姐妹情况。在谈到郝孚宜时,王光宾说:“我父亲是孚宜的启蒙老师,我是陪读”。“ 我是陪读”重复了三次。郝孚宁意识到,当时孚宜是一个不足五周岁的小女孩,王光宾和她在一起读书,做了替罪羊的角色,受了不少委屈,是终身难忘的事,回想起来,也是颇有趣味的事。
  王力是王光宾的笔名。1921年8月14日生于江苏省淮安县城。1935年11月,他14岁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1939年3月,他不足18岁便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介绍人是谷牧。1947年,王力任中共中央华东局驻山东渤海区土改工作总团团长兼党委书记,还担任土改干部训练班主任,又兼渤海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后留渤海区任宣传部长兼区党委委员。由于他发表过小说,在建国前夕召开的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他被接收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一批委员。解放后,王力来到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处处长兼秘书长。他常为上海的《解放日报》撰写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