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金坑”“银坑”何时不再“坑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5:17:55

北京市出台的2011年“小升初”政策,坚持了“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但实际状况却乱象丛生。一方面,家长们并不买“免试、就近入学”的账;另一方面,通过“共建”、“条子”等不公平的方式让子女入学的大有人在,社会上的“占坑班”、培训班屡禁不绝。根据培训学校的知名度和名校录取力度,“占坑班”还分为“金坑”、“银坑”、“土坑”和“粪坑”等不同类型。教育专家称,“小升初”乱象带来的最大危害是对小学生创新力的挫伤与社会价值观的扭曲。(据9月13日《工人日报》)

小学和初中属于九年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是普遍坚持的原则,但实际上各地的情况都像北京一样“乱象丛生”,而且这种乱象已经多年存在。而“金坑”、“银坑”、“土坑”、“粪坑”这种形象生动的理论总结更让笔者感觉到,北京等地“小升初”的乱象越发严重了,因为只有实践普遍或问题严重到一定的程度才会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为了治理“小升初”乱象,各地出台的文件汗牛充栋。但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这是为什么呢?一是违规的做法得不到真正的禁止,比如“占坑班”、培训班赖以生存的“点招”明显不符合就近入学的原则,却能堂而皇之地存在;一是貌似合规的“擦边球”规避了禁令,比如有些学校与一些单位建立所谓的“共建”关系,让不符合就近入学条件的学生进入重点学校;再就是腐败的侵蚀,有权的用权,有钱的花钱,于是原则被“放宽”甚至“放弃”了。

要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明确政策,加大打击的力度,是常规的做法。如果执行到位,应该会有效果。但完善制度也好、打击腐败也罢,都只是治标之策,而没有触及根本。那么,“小升初”乱象的根子在哪里?在所谓“重点中学”的身上,因为每个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进入重点中学,不能“就近”的就只能托关系、走后门或者自愿被“坑”。可以说,只要“重点中学”还存在,“条子”、“共建”、“占坑”等问题就不会彻底消除。而如果各个学校的条件都差不多,谁还会剜窟窿打洞去择校呢?

家长及其孩子择校的意愿无可厚非,因为谁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另一角度讲,政府也应该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为了实现义务教育的公平,国家早就提出了均衡教育资源的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中学”也随之取消,但所谓“示范性中学”又粉墨登场,实际上“换汤不换药”。

均衡教育资源并不是难事,从各个方面大力扶持薄弱学校就是了,早在几年前,安徽省铜陵市就已基本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均衡,择校现象也基本消失。很显然,其他地方“非不能也,实不为也”。教育部门为什么非办重点学校不可?因为他们自己的孩子可以优先进入重点学校,更重要的是,重点学校的“入场券”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这其中的道理就跟杀毒公司故意制造病毒一样。说到底,教育部门办重点学校是一种“自肥”和“设租”行为。

总之,“小升初”之乱,根在教育资源不均衡上,因此,缩小公办小学及初中的差距才是“釜底抽薪”之举。而要做到这一点,取决于各地政府有没有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