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记忆贴吧:没有文字的“九二共识”(观沧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7:19:48

没有文字的“九二共识”(观沧海)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第三恨是“红楼梦未完”。看了半个月的台湾新闻,我想,“九二共识”无文字协议也可算是一“恨”了。

  最近,台湾掀起一场“‘九二共识’考据热”,一干人等通过各种表述证明,1992年没有这个名词、没有文字协议,因此,已经据此签署了15项协议的“九二共识”,便被认定不存在了。

  当时没有这个名词所以“九二共识”不存在,这个逻辑不值一驳。随便翻翻书就能举出一箩筐,多少历史事件、多少历史人物,都是后人依其地位、功绩命名,没人因此质疑其真实性,毕竟说到底名字只是个符号而已。没有文字协议所以“九二共识”不存在,这个逻辑则似是而非。试想,一个人没有出生证,就无法证明他的存在吗?哪怕他做了惊天大事,没有一纸文书,他就等同于空气?

  没有文字对于“九二共识”,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香港会谈,最闪亮之处便是求同存异。两岸以弹性的模糊空间,创造性地搁置了两岸分歧,从而开启两岸对话的序幕。一个中国,口头表述,这个弹性的模糊空间无法形诸文字,但是它能令敌对40多年的两岸,放弃对抗,坐在谈判桌前,商讨攸关两岸人民福祉的事务性问题,的确要赞叹模糊的艺术与智慧。不过,与此同时,模糊也留下了风险和隐患。没有文字,完全基于双方默契和信任建立的规则,一旦一方违反或破坏,很容易土崩瓦解——从1998年到2008年,两会停摆十年就是有力的证明。没有文字,也给一些人留下了指鹿为马的空间,不然何来“九二共识”不存在之平地风波?

  事实上,“九二共识”虽然没有形诸文字,但它存在于两岸两会签署的每一份协议中。因为“九二共识”明确的是两岸对彼此关系的认知,是两岸协商的政治基础。它确定了谈判双方的关系,确定了协商是针锋相对还是惺惺相惜,是锱铢必较还是互谅互让。没有这层关系定位,两会不可能在3年内顺畅签署15项协议。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即ECFA)为例,凡有经济常识就应该了解,如果没有一个中国原则做基础,任何两地的经济协议不可能那么快速达成;如果没有一个中国原则做基础,也不会有那么不对等的早期收获计划。

  没有文字的“九二共识”确实是抽象的,但是它具象在每一份两岸协议中,具象在每个体验着直航省钱省力的两岸民众身上,具象在受惠于ECFA而收益大增的台湾石斑鱼业上……如果只看到“既定事实”的ECFA,却以没有文字之由不见“九二共识”,那不是有眼无珠,而是别有用心了。

《 人民日报 》( 2011年09月09日   19 版) 木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