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长痤疮怎么办:邵宗海:九二到底有没有共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43:18

邵宗海:九二到底有没有共识?

(2011-01-10)● 邵宗海

  不久前,马英九的元旦献词,促使人们再度讨论“九二共识”这个问题。九二到底有没有共识,至今仍是众说纷纭。

  从北京到台北,“九二共识”四个字是一样,但解释起来却有不同的意涵。北京看法是“各自以口头上表达‘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台北的解读则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站在台北立场来表述:“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说起来,对于“一个中国”,两岸是同意的,但对于“一个中国是什么”,双方还是有歧见。从他们各自说法来看,说两岸有共识是有点勉强。

  再看国民党与民进党对“九二共识”的认知,民进党对九二共识是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最近马英九挑战蔡英文,出击一拳便是问蔡“如何处理九二共识”,因为它是两岸关系的基石,是蔡英文必须面对的挑战。民进党从发言人到党主席的回应,是全盘否认有“九二共识”的存在。针对马英九提出的质疑:“不承认九二共识,蔡英文如何延续前朝(指国民党) 政策”,民进党则是轻佻的回答:只延续对的政策,而“九二共识”却是个错的政策。

对九二共识的各种解读

  看起来,台湾的两个主要政党对“九二共识”的立场根本毫无重叠。现在的民进党甚至比起在位时的陈水扁,还更强悍的拒绝去承认“九二共识”,后者至少还说过“九二精神”或“九二香港会谈的成果为基础”这一类不完全否定的用词。

  那么九二到底有没有共识?这样的解读需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切入,有了下面不同的解读与评价,就会对“九二共识”一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一、1992年两岸两会香港会谈之后,只能说双方对“一中原则”如何运用在未来的协议签署上,起码有了基本的相互了解,但还没达到“共识”境界。当时两会同意的方案,是台北提出的第八案,上面写着:“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课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海基会建议“以口头声明方式各自表述”。可是真正达成“共识”是事后两会的函件往来,1992年11月16日海协会致函海基会,表示同意以各自口头表达的方式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海基会在同年12月3日的回函没有争执到一中原则,但对于“一中涵义、认知”是再度强调“以口头各自说明”,而且口头说明的具体内容,是根据“国统纲领”与“一个中国涵义”文件,说明“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这段史实充分证实台北当时的确同意支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原则已有共识 涵义仍有分歧

  第二、延续上面的史实,可以说明,对“一中原则”两会有共识,但对于“一中涵义、认知”双方确是有争执。台北坚持“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还用了“以口头声明方式各自表述”的说法,导致了后来转折到“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结论。但北京从未同意如此论述,1992年11月3日海协会副秘书长孙亚天还电话海基会秘书长陈荣杰,曾建议“就口头声明的具体内容,进行协商”。到了11月16日的信函,则是转换成“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北京对这段表述的解读是:两会从未就一个中国政治涵义进行过讨论,更谈不上就一个中国政治内涵“各自表述”达成共识,这表示北京也同意一中涵义没有双方共识。如此一来,一中同有共识,涵义却没共识,如果一正一负,正负得负,九二年就不能说全达成共识,所以“九二共识”一词基本上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