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尚卿: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识” -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 杨铁军 - 和讯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6:18:22

  备受瞩目的“扁马会”意外引爆所谓“九二共识”和“一中各表”的敏感政治议题,陈水扁挑战中共是否敢于公开承认“九二共识”就是“一中各表”的高调动作,不但逼北京表态,更将国民党逼入尴尬的境地,同时也使台独派系大为紧张,由此引发的后续政治效应值得关注。

  除了过分自信,难以理解马英九何以会在一片反对声中一意孤行地高姿态与陈水扁会面。他以陈水扁早已不耐奉守且开始废弃的“四不一没有”作为避凶之道,以充满争议且陈水扁并不承认的“九二共识”作为趋吉良方,迫不及待地向陈水扁当面进献。结果被陈水扁反将一军,当着全世界的面要国民党先与共产党在所谓的“九二共识”上取得“一中各表”的共识,意外引发这一复杂敏感议题的白热化争议。这场政治秀,再次暴露出马英九政治上的稚嫩,还似乎验证了马英九原来的担心:与陈水扁会面,都没有好结果。不但马英九自己的民调下滑,还帮人气正十分低迷的陈水扁加分;而且,这一意想不到的结果,还使即将在北京登场的国共经贸论坛更加引人瞩目,也使得国共两党措手不及,因为两党将不得不在广泛关注中,突然要面对和处理棘手的所谓“九二共识”及“一中各表”的无解议题。尤其国民党,已不可避免地身陷难堪和尴尬的窘境。

  无可否认,“九二共识”一词是现任国民党籍立委苏起在2000年初卸任陆委会主委前的创造发明,用意是因应台湾政党轮替后可能对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冲击,试图刻意避开“一个中国”等敏感字眼,改为使用相信两岸各方都较能接受的模糊概念,以便维系当年两岸开启协商的互信基础。

  1992年10月,海协、海基两会就两岸文书验证等事务性议题在香港举行的会谈,虽然没有达成任何文字协议或口头结论,但双方曾各自以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对“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却是不争的事实。过程中,北京首先要求处理“一个中国”原则的议题,在双方无法取得文字共识后,台北国民党当局提出“以口头声明的方式各自表达”,北京方面随后表示充分尊重并接受这一建议,但希望另行协商“各自表述的具体内容”。但协商并没有进行,北京是在台北提出口头声明内容的两周后,也就是香港会谈后才正式提出自己的口头声明。

  两岸的口头声明中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台北国民党当局的重点是“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双方认知各有不同”,用意在强调“各自表述”;而北京的态度是“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只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不涉及一个中国的实质政治涵义”,表明不愿进一步讨论“一中”的具体所指。

  显然,双方取得“共识”的部分仅在于,两岸都同意采取“各自以口头表述”的方式来处理“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但在各自表述的具体内容上,明显存在分歧。

  国民党当局对“一个中国”涵义的解释是: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双方所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中共当局认为一个中国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来统一以后,台湾将成为其辖下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我方则认为一个中国应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但目前之治权,则仅及于台澎金马。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

  而北京的“一个中国”当然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只是很多时候没有直接明说或刻意强调,而是刻意模糊地笼统称“一中”。

  双方的差异反映出,国民党接受两岸对“一个中国”的涵义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而北京则不愿认同在“一个中国”的原则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理解。

  其后,国民党当局将这次两会香港会谈的“共识”概括为“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一中各表”;而北京则归纳为“一个中国”原则,不提“各表”。

  2000年初,台湾政党轮替,失去政权的的国民党开始使用“九二共识”指称1992年的两会香港会谈“共识”,原因如前所述。约半年后,北京也接受这一新名词。虽然国共两党都承认有“九二共识”,但双方却延续对“共识”具体内容的不同解读。

  这就是所谓“九二共识”及当年双方互动的基本过程。也有人认为这只是“相互谅解”或“理解”,算不上“共识”。

  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年国共两党政府对彼此在“九二共识”内容上的不同表述、也即“一个中国”涵义的分歧上却达成了一种模糊的默契,即双方都没有以要求对方必须完全接受自己的观点为前提,更没有直接、公开、明确否定对方的坚持,而是求同存异,暂时搁置政治争议,展开务实协商。在此默契下,也才会有次年4月的新加坡汪辜会谈及一系列的两会事务性商谈。互动过程中,双方对于彼此在“九二共识”内容上所谓“一个中国”涵义的歧见,一般都采取视而不见的“装糊涂”态度,不去主动碰触,形成“默许”和“容忍”的“各说各话”、“心照不宣”的模糊状态。

  这种默契一直维系到1995年中却因李登辉的访美之行而被骤然打破,并引发随后的所谓“台海飞弹危机”。虽再有1998年的“汪辜上海会晤”,但两岸的关系和互信终因李登辉的“两国论”及2000年民进党的执政而渐行渐远。

  直到去年连、宋访问大陆后,这种默契在北京与台湾的在野党之间又似乎重新启动。在双方发表的有关公报中,虽然没有“中华民国”、“一中各表”等字眼,但彼此不但都明确承认“九二共识”,而且显然都刻意回避了在“九二共识”具体内容上、也即“一中”义涵上的歧见。以国亲两党的解读,这代表北京已经默许和承认“九二共识”就是“一中各表”。

  但讽刺的是,也许是受到陈水扁“终统”的刺激,在刚刚结束的北京两会中,“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条文被列入了大陆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这等于完全压缩了对“九二共识”中“一中各表” “默许”的模糊空间,再次明确凸显北京只承认“九二共识”就是“一中”原则,“一中”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但这导致国民党陷入了尴尬的窘境。执政的民进党强烈嘲讽国民党鼓吹的 “一中各表”根本就没有得到对岸共产党的认同,并由此强烈质疑国共两党在所谓的“九二共识”中就缺乏“共识”。除了在刚刚落幕的“扁马会”里,马英九在与陈说扁就“九二共识”的激烈争辩中被迫作出表态,公开指责北京的说法外,至今国亲两党基本上都对北京最新的强硬表态保持着难堪的沉默。

  本质上根本不承认“一中”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民党,更不会接受“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之所以提出“一中各表”,即认可两岸可以对“一个中国”的涵义有不同解读,无非是受制于现实但又不得不与对岸打交道而被迫采取的无奈之举。但即使有去年国亲新三党领袖与北京的热络互动,却仍然得不到对岸在“一中各表”立场上的真实认同,甚至还遭到明确否定,泛蓝三党自然面目无光。对于陈水扁的挑衅,即将前往北京出席国共论坛的连战没有接招,仅由办公室主任出面表示,“一中”是未来,“各表”是现状,两岸早有共识,两党的交往就是证明。国民党相关人士也以陈水扁根本不承认“九二共识”,因此没有所谓要求北京承认“一中各表”为由,拒绝回应陈水扁的质疑。

  而看在承认对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进党眼中,“一中各表”无异是自欺欺人,因为国际上并不承认“一中”可以“两表”,而只承认“一中”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陈水扁大概更认定,北京也不可能承认“一中各表”,因为北京一直疑虑所谓“一中各表”其实是李登辉时代所鼓吹“两个中国”或“一边一国”的另类表述。故此,既不承认“九二共识”,更不承认“一中”的陈水扁敢于指明道姓公开挑战胡锦涛,表示只要他公开承认“九二共识”就是“一中各表”,他将充分尊重。如果此举不是陈水扁兴之所至的情绪化表现,可以相信他一定已对北京的可能反应了然于胸,并早有因应之道。

  不过,民进党内及台独派系并不自信,对于陈水扁事前毫无预警的这一“即兴之作”大感忧虑。除了台联立即表态反对任何对“一中各表”的接受可能外,民进党内更有立委指出,陈水扁的宣示与民进党的核心理念不符,提议党中央成立因应小组,研究由“九二共识”争议可能引发的后续发展,并要求陈水扁明示他所说的“尊重”为何意。据报,已有高层官员预作消毒,表示“尊重”不代表接受和支持。

  事实上,虽然相比于国亲死守的“一中各表”立场,北京坚持的“一中”原则显得较具弹性,即在需要有利于双方互动时,北京可以对“各表”睁只眼闭只眼,但始终没有正式公开承认过 “一中各表”,反而在双方关系紧张时多次对“一中各表”提出严厉批判。按北京的表述,“九二共识”就是“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一中”或“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两岸一中”原则。也许北京认为,对于何谓“一中”,在双方取得共识前可以模糊一点,但不希望出现各自不同的解读。基于此,北京在1992年的香港两会会谈中,才会以“两岸事务性商谈,不涉一个中国的实质政治涵义”为辞,避免与国民党进一步讨论“一个中国”的实质所指。

  现在的问题是,在落实去年“胡连会”愿景的国共经贸论坛即将在北京举行之际,“扁马会”却突然意外引爆只宜做、不宜说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争议,将这一多年来纷争不断、难以理清的复杂而敏感的政治议题摊在阳光下,不但令国民党始料不及,也使北京犯难。如何在“九二共识”的原则问题上既坚持立场,同时又照顾到国民党的面子,是北京首要面对的难题;而如何争取北京在“一中各表”议题上稍作让步,以多少挽回点面子,则是国民党急于突破的难关。不论北京如何反应,有关“九二共识”的最新表述都将成为关注的焦点,并可能引发后续的连锁政治效应,甚至会影响到今后两岸各政党的政治互动。

  基于政治原则的坚持和对陈水扁的不信任,北京肯定不会因陈水扁一句充满挑战意味的假设性承诺而改变既有立场。换言之,北京应不会随扁起舞,更不会因此而公开承认“一中各表”。但为顾及国民党的面子,也绝不会明确表示反对“一中各表”,也许还会在某种程度上给外界以默认“一中各表”的想象空间。只是这空间的大小、尺度的长短,不排除国共之间正在拿捏。也有可能双方均低调以对,不了了之。但在媒体关切下,即使国共论坛只谈经贸议题,两党也无法跳过对“九二共识”的表述。

  既有“共识”,却各自表述,难怪受到质疑。回顾十几年前的两岸互动,双方不以对方必须接受自己的原则为前提,也不刻意反对对方的不同立场,而是搁置政治争议,务实展开协商,也许这才是当年两岸真正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