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monster怪物贴吧:中医的“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2:35:33


中医的“寒”


常说,百病因寒起,寒自足下生。某甲,患有几种病(症):右膝骨质增生,屈膝不便;
下肢静脉曲张,不时有胀痛;平日下肢感觉冰凉;腹直疝。中医说他阳虚体寒。
下面是中医关于“寒”的一些观点
寒证     由于感受寒邪素体阳亏而阳虚阴盛、温煦失职、机能活动减退所致的证候,称为寒证。 寒象        O   因:阳气不足,不能运血上行   果:面色淡白;舌淡苔白润滑。

 O   因:阴寒内盛,津液不干           果:口淡不渴;痰涎、涕、唾液清稀;尿清便溏。

 O   因:阴寒内盛,温煦失职           果:怕冷喜热;肢冷倦卧;脉迟紧;脘腹冷痛。 寒邪     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结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如吹寒风、淋雨、涉水、汗出当风、贪凉露宿、饮冷等等。此外,多吃性寒凉之食品也是寒邪入侵的途径。

    寒邪有如下特点:         O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阴盛则阳病”。如寒袭肌表,卫阳被遏,见恶寒、发热、头身痛等表证。(“恶寒”指自觉怕冷,加衣近火不减其寒,无风自寒。多属外感表证。)寒邪直入脾胃,初起可见呕吐清水、腹泻、腹痛的实寒证;继而见食欲不振、腹冷、神疲等阳气虚弱证。 

         O   寒性凝滞   即阻滞不通,不通则痛。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表现。特点是:冷痛或剧痛,得温则减,遇寒加重。例如,

      寒凝血脉  手足逆冷,肢端皮色青紫,或剧痛,脉沉细微弱,如冻疮、雷诺现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寒凝肝脉  以少腹寒凝气滞疼痛为主要表现,如疝气、痛经。 

         O   寒性收引  指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腠理收缩,汗孔不开,卫阳被遏,故恶寒、发热、无汗;经络筋脉收引挛急,故关节屈伸不利、拘挛作痛。

 

寒病的分类


     O   外寒(因外寒入侵致病)又分  1.伤寒  寒邪外袭,伤人肌表,阻遏卫阳:致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痛。属表实寒证2.中寒  寒邪直中于里,内侵脏腑气血:寒入脾胃,致腹痛、肠鸣、泄泻、呕吐;寒邪郁结经脉,致手足拘急或四肢厥冷。中寒证属里实寒证 

     O   内寒(因机体阳气虚衰,寒从中生)内寒从中生与心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尤其是肾。肾阳不足是形成内寒的关键。里虚寒证又称阳虚证

 

寒性食物

    食物有寒热温凉四性。寒、凉同属阴,但程度不同,对机体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可降低人体体温和代谢水平;温、热同属阳,但程度不同,对机体有温暖、散寒等作用,还可增加人体体温和代谢水平。

    有些蔬菜(如芹菜、空心菜、竹笋、黄瓜)和水果(如西瓜、猕猴桃、柚)是寒性的,常见的水果中如苹果、梨、香蕉是凉性的,有寒证的人特别是胃寒的人是不适宜多吃的。养生大师在他们的演讲中都提到这一点。 

    食药同源。用药时要注意药性的配伍与调控。

 

寒证治法

    基本治法是祛寒法(温法)祛寒药皆辛,或兼苦;性皆热,或温;主入肾、脾、胃经,次入心、肺、肝经

    由于寒邪易犯虚人,也易致气滞血瘀,故治寒证以温法为主,又常配合使用补益法、行气法和活血法 

    具体治法分:

    O 温经散寒  针对阳气不足、经脉受寒、血行不暢。 代表方有:当归四逆汤(主治血寒凝滞、手足厥寒)、阳和汤(主治阴疽)等。

    O 温中祛寒  针对中焦之寒,并兼补虚。代表方有:理中丸(主治脾胃虚寒证)等。

    O 回阳救逆  针对阴寒重证及亡阳危证。代表方有:四逆汤等。

 

寒证也常见与热证虚实夹杂,更要专业了。 请看本文的姐妹篇:《人对“寒”的感知》 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14681118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