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风情女老板txt下载:云南昭通:“五动五度”增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48:03
        云南省昭通市结合实际,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在定制度、促广度、添深度、选角度和有力度上下功夫,持续不断地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以学习提升发展,实现昭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明确目标启动,检查考核定制度

  昭通市从2010年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开始,确定了“用两到三年时间,形成领导重视、率先垂范,全员学习、氛围浓厚,制度健全、落实有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促进成长、推动工作的生动局面,并在此基础上量化为六项具体指标。围绕这一目标,昭通市将考试考核作为推进干部学习的有力手段,建立健全了学习考核制度,把对学习的“软”要求变成“硬”约束,有效发挥了目标的导向、激励作用。

  一是建立严格的学习考核制度。制定下发了《昭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办法(实行)》,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一系列重要任务纳入全市党建目标责任制,定期组织进行考核;把处级干部参加全省干部在线学习的合格率、领导干部讲党课的次数等纳入党建责任制进行检查考核,确保了学习实效。

  二是全面推行干部学习实效评估制度。根据干部参加培训期间的表现、学习成绩、党性锻炼等情况,评定档次,记入培训档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一些县区和部门把理论测试、业务测试作为促进干部学习重要方式,并把测试结果作为年度评先选优和职工年度考核的硬性指标。坚持推行中层干部一律实行竞争上岗、市直机关公务员一律公开选调、副处级领导基本资格考核不合格一律不予任用,形成重视学习的评级导向,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积极性、主动性。市工商局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实行了“机关干部个人行为价值系数认证制度”,对市局机关干部近期个人行为进行认证,自2008年施行至今,市工商系统已对341人次个人行为进行了认证。全市工商系统干部队伍建设进程得到有力推动,工商队伍形象得到更好塑造。

  三是建立和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各级各部门整合机关学习资源, 发挥党校主阵地的作用,利用新兴媒体开辟网络学习天地、网络学习频道、打造网络学习大课堂,搭建社会性、即时性、体验式学习平台,开辟了机关自身和机关之间学习交流共享的通道,充分发挥各类文化教育设施的最大效应,为学习型机关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水富县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终端播放点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实用信息获取,整合电信有线宽带和“3G+CDMA-1X+GPRS”无线网络将全县27个村(社区)全部接入互联网,受益党员群众达4000余人。

  二、营造氛围助动,宣传发动促广度

  昭通市以网络、简报等为载体,开辟新栏目,注入新内涵,探索新版式,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营造氛围,搭建平台。

  一是传统媒体宣传。市县两级新闻单位在重要版面和主要栏目开辟了专栏,集中宣传全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召开的重要会议、重要部署、最新动态、解决的问题,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新举措、新气象、新亮点。刊登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读书心得、理论文章等,交流读书感悟,及时宣传报道各单位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挖掘和树立学习典型。

  二是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充分发挥网络媒体时效强、传播广、内容多、形式活的优势,建立健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网络宣传平台。在昭通新闻网、昭通党建网、昭通机关党建网开办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专栏及时报道活动情况,并积极转载或链接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的相关信息资料。

  三是工作简报宣传。不定期编发简报,全面、及时宣传和反映全市各地、各部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工作动态、进展情况,及时总结,宣传好的经验和做法。截至8月初,昭通人民广播电台、市县区电视台已累计编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新闻通稿、报道、评论150余条,市委学习办编发简报51期,全市各级各部门编发简报1101期,通过网络宣传342条,被市级及以上媒体采用稿件278篇(条),开办专栏409件,壁报1745条。市委组织部在党的90华诞到来之际,创办的《红色扎西》《昭通党建手机报》和摄制的《昭通党史》文献片举行了首发首映仪式,以“一刊一报一视频”为载体,做好党建和组织宣传工作,搞好党史知识的学习宣传和普及工作,突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两个工作重点,大力宣传“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双百双千”创建活动、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等。

  三、中心学习带动,理论学习添深度

  昭通市充分利用各类理论学习宣传阵地,推动和带动全市不同层面的学习活动,积极营造学理论、思发展的良好氛围,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是理论中心学习带动。昭通市坚持从中心组开始带头示范,把党委中心组学习作为市委抓学习、强班子的一个重要措施,拟定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学习内容,不断提升中心组学习的引领力。大关县委建立和完善了学习预告制、中心发言制、学习通报制等各项制度,在中心组集中学习前,先通过驻村蹲点调研,与百姓同吃同住,开展一次理论宣讲,为当地乡村出一个金点子、办成一件实事、确定一个帮扶对象、提交一份调研报告,做好中心发言,先后解决了县纸厂下岗职工待遇问题、昭麻二级公路征地拆迁补偿问题和黄连河风景区经营问题等。开展活动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开展专题活动655次,组织各种宣讲活动371次,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讲党课574人次,其中市级领导讲党课30人次。举办各种论坛、讲座235期(次),10万余干部群众受到培训和教育。

  二是培训学习促动。制定出台《昭通市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实施意见》,坚持日常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与中长期培训相结合,多形式、多途径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对党校培训任务、培训对象、培训班次及学制提出明确要求。今年以来,全市共完成各类主体班次培训102期,培训12930人次,其中各级干部6350人次。三是市校合作助动。按照“市级主导、分级负责、市校互动、县区参与”和“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思路,市级每年预算市校合作培训经费300万元,大多数县区都建立了不低于100万元的干部教育培训基金,针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以及在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方面专业性领导干部紧缺的实际,选课题、定内容、抓培训。邀请200余名专家学者到昭通举办了“第三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中国西部地区扶贫开发论坛”等活动300余期;组织了78名处级干部和55名科级干部到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进行专题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实践探索驱动,创新载体选角度

  昭通市不断创新和丰富活动载体,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的开展。

  一是“农家文化大院”汇农。在边远、落后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较为集中、信教群众较多的村庄,以条件相对较好、威信较高的党员户为依托,规划建设1000个农家文化大院,开展各类文化教育、法律知识普及、科技知识讲座等。目前已建成154个。组建市县乡专业、业余表演团队200个5000余人,开展“万场演出进农村”4476场。

  二是“农家书屋”慧农。依托村级和片区活动场所,加强农家书屋书籍管理、学习辅导、书目推荐,组织开展读书活动。目前,全市已建成591家“农家书屋”,计划在2012年覆盖全市1177个行政村。

  三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惠农。党员干部深入村、组大办农家课堂、田间课堂,切实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着力破解基层党员、群众“欲学无教”难题。巧家县在今年的春耕备耕中,县农业、水利、科技等部门党员干部和农业技术骨干人员奔赴农业生产一线,先后举办培训班30余期,培训农民3000余人;发放蚕桑、甘蔗科技资料1500余份,指导农户嫁接桑树2000亩、完成新植甘蔗1500亩。截至6月30日,组织开展各种培训124场次,参训人数达23315人。

  五、学以致用推动,推进工作有力度

  突出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及时把学习成果融入“十二五”规划,围绕“411”发展定位,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全市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效果。

  一是经济工作强力推进。在学习中,各级党组织对“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科学论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力推进了经济工作。上半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67亿元,同比增长12.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5亿元,同比增长33.5%。永善县切实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把核桃经济林建设作为绿化与富民的惠民工程来抓,邀请省级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现场讲授,组织干部群众到周边等县区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乡镇配备有林果技术员,在核桃生产重点村配备了核桃生产辅导员,使核桃产业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截至目前,该县核桃产业种植面积达19.8万亩,产量2929吨,产值3367万元。

  二是民生问题有效改善。不断加大民生工程力度,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把为百姓解难题、办实事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到农户特别是困难群众,帮助困难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定好发展目标,想办法、出点子破解问题解决困难。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实现6978元,同比增长12.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1507元,同比增长20.2%。彝良县在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拟投资3414.35万元,用于改善自然村村内道路、小型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环卫设施、植树造林、文化体育设施、公共活动场所等村民迫切需要并直接受益的公益事业建设221个项目,项目涉及15个乡镇101个村民委员会248个村民小组、自然村,受益农户9594户,受益群众42166人。

  三是工作作风扎实转变。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结合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和“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主题实践活动,构建党群干群交心、联心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网络。威信县以“一区、一员、一卡”构建干群联系线,即划分民情责任区,各村、社区根据干部数量和村(居)民小组分布状况,将行政村、社区划分成若干个责任区;设立民情信息员,每个责任区明确2—3名民情信息员,及时整理反映群众的诉求、意见和建议;向群众印发干群连心卡,群众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可及时通过电话与乡、村、社区干部取得联系。目前,全县87个村、社区共划分民情责任区621个,确定信息员1345名,发放干群连心卡65000余张。(温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