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匹林和拜阿斯匹林:江边红课堂(托举英雄之火) ——毛岸英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一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19:48
江边红课堂(托举英雄之火)
——毛岸英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一瞥
盖旭辉 郭 斌摄影报道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8月12日   第 16 版)

毛岸英学校坐落江边

部队官兵定期为学生上国防教育课

鸭绿江桥畔晚景

学生们向英烈毛岸英塑像敬礼

部队官兵经常带领学生到当年毛岸英赴朝出国作战经过的青城桥,缅怀英烈的业绩。
毛岸英学校的大门,离鸭绿江边不过20米。走在江边,回望整个学校,山坡上有数万亩桃林,而“毛岸英学校”这几个金色大字,掩映在一片翠绿之中。
毛岸英,1922年生,毛泽东的长子,1950年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同年11月25日牺牲。
毛岸英学校2003年建立以来,前来参观的人数逐年递增。开办初期,学校办学条件有限,某边防团官兵主动与贫困学生结成对子,从自己的工资津贴中拿出一部分给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并自愿担任校外辅导员。为了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条件,他们还向学校赠送了30套电脑和桌椅,建起了网络教室。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是毛岸英生前在祖国最后停留的地方。当年,他就是从这里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的。如今,这个以毛岸英名字命名的学校已成为全国热络的旅游地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丹东军分区边防官兵长期在这里开展“军校共建”活动,帮助建立“少年军校”。适逢“八一”建军节,他们又来到这里,为这里的学生开展国防教育,教育激励青少年一代继承毛岸英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做英雄的接班人。
“修德、博学、敬业、报国”是毛岸英学校的校训。毛岸英精神作为一本活生生的德育教材,感染着、教育着、激励着新一代青少年。如今,附近的鸭绿江桥像长虹一样飞架中朝两国边境口岸,桥上两国贸易的车辆川流不息;江边,笔直深远的林荫大道两旁,鲜花盛开,美丽的艺术造型雕塑随处可见,到处是一派“和睦、繁荣、稳定”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