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诚达商务咨询:推动官员财产公开是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5:52:05
推动官员财产公开是深化改革的突破口8222 次点击116 个回复0 次转到微评 屈路甘 于 2011-7-15 15:40:41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推动官员财产公开是左右派共同的突破口

       全世界相当多国家已经实行官员财产公开,连中国香港和台湾也是这样,可是我国叫了多年,连这个起码的反腐败手段也实行不了,这不能不说是匪夷所思!官员们可能有 一千个理由,但面对全世界早已明明白白的事实,你们没有一个理由站的住脚!

       贪官们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地做缺德事,其最终目的无非就是一个两个字:贪财。将官员及配偶子女财产暴露在阳光下,就是一个极强大的监督武器。贪官必然要拼死反对,这也暴露他们极其害怕的心理。所以,我强烈呼吁左右派联合起来,利用一切手段推动官员财产公开,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理直气壮的大好事,刻不容缓的大好事,正本清源的大好事!

 

公示官员财产 什么都逃不过老百姓的眼睛

当前领导干部腐败的一个特点是面积广、案件大。腐败屡禁不止。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就是一把利剑,它直刺腐败者的要害。

官员财产公示制度要求:

一是官员财产必须透明、公开,让群众知情。

二是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什么都逃不过老百姓的眼睛。

 

鉴国外经验重奖举报人为其严格保密

为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可以重奖举报人。借鉴国外经验,被举报的腐败分子,若被法院依法判罪,将该腐败分子犯罪数额的30%奖励给举报人作为合法收入,保证兑现,并为其严格保密。这必然会调动起广大群众反腐的积极性,他们会想出各种办法,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围追堵截贪官,使腐败分子没有藏身之地。

国外对于举报人的奖励制度是非常完善的。比如,美国法律规定,整个罚款的1/4用于奖励举报人。

 

官员的家庭财产牵涉公共利益

官员的家庭财产等信息很可能牵涉到公共利益,所以官员的财产状况就不再属于个人隐私。官员必须实事求是地公开家庭财产,如果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将取消被推荐资格,并受到撤职、开除等处分。

在中国,实行官员财产公示可真难呀,为什么如此路漫漫其修远兮!

------------------------------------------------------------

官员财产不透明牵动民众神经 腐败成潜规则

申报官员大笔一挥写上“没有收礼”

所有试点城市都留下了一个共同的悬念:在申报官员大笔一挥写上“没有收礼”的时候,纪检系统对申报的审核结果如何?


继年初浙江慈溪和新疆阿勒泰率先公开官员财产申报情况后,近日,四川宜宾也在高县试点推行基层领导干部家庭财产收入登记制。

而且,湖南浏阳市纪委有关人士日前表示,当地年内将借鉴“慈溪模式”和“阿勒泰模式”,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如果最终得以实施,将是全国所有试点地区当中申报和公开得最彻底的。

 

我国最早提出“官员财产申报立法动议”是在1988年

至今尚未形成全国性的、正式的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度。
现在的主要制度是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和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副县(处)级以上干部重大事项报告。
从反腐败的角度看,由于是内部申报,且容易流于形式,这两个制度作用有限,比如2003年~2008年,全国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线索70%来自群众举报,而极少通过发现收入瞒报和重大事项隐瞒的途径查办大案。

 
人们还没有天真到以为腐败官员会如实申报的地步

财产申报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官员的财产合法与否提供一个可度量的指标体系,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就是用官员实际所拥有的财产减去他所有的合法收入,如果小于或等于零,证明他的财产合法;如果大于零,则有部分的财产来源不明,可以推定为非法所得,即使没有发现非法所得的来源,亦可定罪。

官员财产不透明 就可以“台上孔繁森,台下王宝森”

有纪检官员曾经对笔者说,他一直怀疑当地建设系统的官员有重大腐败行为,因为公路建设质量之差已是众所周知,但苦于没有明确理由和明显证据,无法启动调查。如果有健全和透明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一旦获得瞒报的线索,则纪检系统就可以迅速展开调查——安全事故瞒报要打击,官员财产瞒报更要打击。

官员财产不透明的最大弊端就是为部分官员的贪污腐败提供了最好的保护伞,因为他无需为自己巨额的贪污受贿所得进行辩解和隐藏,即使富可敌国,依然可以“台上孔繁森,台下王宝森”。当贪官无需过于掩盖自己的非法所得时,清官同样没有证明自己清廉的“证书”。

占很大比例的官员不赞成推行这项制度

虽然试点城市的官员都参加了财产申报,但是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占很大比例的官员不赞成推行这项制度。可以想见,腐败官员规避财产申报制度的花样:如果要求公布配偶和子女的情况,那么把财产再转移到“特定关系人”;如果没有“特定关系人”,那我就发展一个……所有试点城市都留下了一个共同的悬念:在申报官员大笔一挥写上“没有收礼”。。。。。。

腐败已经是潜规则或者说“上了轨道”。

客观而言,在一些行业或地区,腐败已经是潜规则或者说“上了轨道”。这正是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最大敌人。彻底推行这个制度,就意味着开始将某些地方的官员腐败现象“翻个底朝天”。接踵而来的是,更加踊跃的民众举报,更加频繁的人肉搜索,更多的窝案、串案,更加复杂的“查,还是不查;查,查到什么程度”的权衡……

还有什么比增进政府和官员的公信力更重要的事呢

好制度从虚到做实,从形象工程变成固本强基工程,固然有风险,但回想一下2003年SARS流行前后政府政策的变化,启发就不言而喻:越是公开,政府就越能够赢得民众的信任,越是遮掩,就越适得其反。

再困难的改革,政府都挺过来了,如今,还有什么比增进政府和官员的公信力更重要的事呢?

 

 

分享到:      | 转发到微评 | 回复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