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冥宝剑百度云链接:儒学大师籍贯变迷离 经济利益挑起名人之争?(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9:45:33
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名垂千古的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生前做梦也不会想到,后人竟会为他的出生地而争论不休。尤其是随着中央电视台2005年开篇大剧《汉武大帝》的热播,董仲舒故里之争逐渐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关于董子故里的争论,在河北景县和枣强县渐趋升温,两县学者更是引经据典,各执一词。
 

景县董仲舒路社区居委会的牌子。
“董仲舒故里之争不是历史名人之争的开始,更不会就此打住。”随着历史名人人文价值的提高和人们对其可能带来的经济效应的期待,近年来各地相继引发了愈演愈烈的历史名人之争,在一些地方甚至连本来不争的史实也被人为地鼓噪成了“公案”。那么历史名人之争的根源何在?近日记者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采访。
儒学大师“籍贯”是个谜?
据了解,在对外宣传中,景县和枣强两县政府都称本县为董仲舒的故乡。在景县和枣强两县政府围绕着董仲舒进行的文化投资中,记者看到,在景县县城有“董仲舒路”,枣强县城则有“董仲舒艺术碑廊”,两县也很注重对自己境内董仲舒遗迹的保护,两县学者极力发掘“董仲舒文化”。
关于“董子故里”的争论,缘于董仲舒的故乡在景县、枣强两县的交界地带一说,普遍的说法认为,董仲舒是现今景县大董故庄村人;然而,董仲舒的石像(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则坐落在与董故庄村相邻的枣强县旧县村。
董仲舒的籍贯,最早见于司马迁所著《史记》一书:“董仲舒,广川人也”。广川现为景县的一个镇。
20多年来一直从事董仲舒研究的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理事刘月峰告诉记者,西汉时的广川叫广川国,广川国后来经历了郡、县、镇的一系列变迁。但无论如何变迁,董仲舒的出生地只有一个,我们不用去争,因为这是不争的是事实。
刘月峰说:“西汉时,广川国管辖着许多县,地域辽阔。大体在晋代,广川划归枣强,后又曾划给今属山东的平原县、长河县,元代以后,广川划到脩(音‘条’)县,即今天的景县,经历了国、县、镇的变迁之后,如今的广川成了景县的一个镇--广川镇。在广川镇有两个董故庄村,分别是大董故庄和小董故庄,董仲舒就诞生在大董故庄村。”
而枣强县董仲舒研究院成员黄庆有则告诉记者,枣强县的旧县村才是真正的董子故里,理由之一是明朝万历36年制成的董仲舒石像就坐落在旧县村。“这也是唯一的一尊石像,如果董子爷的故里不是旧县,那么他的石像也不会坐落于此。”
明代嘉靖时期《枣强县志》载:“汉世,枣强广川,离合废置,本为一也”。枣强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王桓据此考证认为:在汉代,枣强、广川多次离合废置,其实就是一个地方。他提出,董仲舒诞生之地可能在枣强的旧县村,否则,明代修的董仲舒坐像为何安放在枣强县的旧县村而非景县的董故庄呢?
对于董子石像,景县学者向记者展示了民国二十年(1931年)宋兆N修《枣强县志·舆地略》记载的这样一段资料:自西山制石像,至村西,忽重,不可举,置之而去。村人遂于此地建祠。景县学者认为这段资料也是石像本不是要运往旧县村的佐证。
大董故庄董子祠VS旧县村董子祠

景县大董故庄村董子祠里董仲舒画像。

枣强县旧县村的董子祠里的董仲舒石像。
如今景县广川镇的大董故庄村,地处故城、景县和枣强三县的交界处,大董故庄村往南四里是故城,向西一里为枣强。大董故庄村与枣强县的旧县村紧邻,可谓鸡鸣三县。
在大董故庄村,提起董仲舒,村民都亲切地称其为“董子爷”。84岁的刘锡根老人提起董仲舒仍是炯炯有神,他告诉记者:“董子爷是俺村里的保护神,每逢过年的时候,村里以及外地都会有很多人到董子爷的祠堂上香祭拜,以求他保佑平安,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董子爷那样有出息。另外,董故庄这个名字就是董子故里的简称,这是谁也争不走的。”这个村的一名村民还拿出了一个土色的、打了很多补丁的布袋,据说是祖上传下来的,布袋已经破烂不堪,但上面还能依稀看到用毛笔“董子故里”等字样。
村民们说,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典故在这个村妇孺皆知: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于是,古往今来的学堂老师、和家有上学孩子的父母,常用此典故树严谨治学之风,训诫学子。
记者随刘锡根老人一行来到董故庄村北面不远处的董子祠。村民刘书符介绍说:“村民都很信奉董子爷,这座祠堂就是十多年前村民自己捐款建的,当时筹办这件事的老人现在已经不能动了,因为我有三个儿子,他就把看管董子祠的事情托付给了我,还托付我要把看管祠堂的事世代传下去。”
在董子祠的正前方,有两个断残的石碑,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据村民介绍,没人知道石碑是什么时候立的,但是在“文革”期间,由于董仲舒推崇儒家文化,在“批林批孔”的时候石碑被砸毁了。
记者随后又到了离大董故庄约二里路的枣强县旧县村,在旧县村西南角的一处高地上,坐落着一个董子庙,与大董故庄所不同的是这个庙里有一尊董子石像,石像背面刻有“明万历三十六年”字样。黄庆有介绍说,据明朝嘉靖时枣强知县罗廷唯撰《大原书院记》称:“汉广川废即今旧县村”。黄庆有据此认为当时的广川就是现在的旧县。据介绍,在旧县村,老百姓同样把董仲舒奉为“董子爷”,而且同样有一些祭祀活动。
名人之争:“经济利益”是根源?
其实像景县和枣强学者争论董子故里的情况并不少见,近年来为了提高地方知名度、提升本地文化品牌,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抢名人的现象。如安徽涡阳和河南洛邑在抢老子,浙江的萧山、诸暨和绍兴在抢西施,山东在抢孙子,河南的南阳和湖北的襄阳抢诸葛亮等。仅就河北省而言,这种官司也不少:尧帝究竟生于河北唐县、隆尧,还是山西临汾?李渊的祖籍是河北隆尧,还是太原、陇西?关汉卿的籍贯是河北安国,还是山西、北京?曹雪芹的故乡也有丰润说和辽阳说。
石家庄社科院研究员、石家庄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梁勇说:“这些争论大同小异,都是引经据典、各执一词。争论的根源其实很简单——历史名人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一些地方瞅准的是其可以转化为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景县大董故庄村村民向记者介绍董子祠前草丛里的断碑。

枣强县旧县村的董子祠。
梁勇说,因为历史名人是一种文化资源,当然也就是一种旅游资源,只要是名人故里一旦进行旅游开发,效益还是挺不错的,这能够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即使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可以通过名人效应,达到提高城市知名度的效果,从而取得间接的效益。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秦进才认为,这些相争不仅仅是各地争名人遗迹为家乡增光添彩,也与发挥名人效应、开发旅游资源、振兴地方经济等联系在一起。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一位讲师在谈到名人之争时说,有些地方确实存在比较独特的、有待挖掘的历史资源、环境资源,其独特的人文景观鲜为人知,利用举办“节”、“会”来扩大知名度,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可能会既具经济效益,也有社会效益。但是怕就怕一些“中了邪”的地方领导不去真正研究促进本地区全面发展的优劣条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规划,而是没事找事,为争夺一个历史名人的故里称号,不惜高薪聘请专家论证,甚至与邻近地区打官司,闹得九泉下的古人也不得安宁。
那么各地争历史名人的表现有哪些呢?专家为这种“争抢”作了如下概括:
利用当今社会名人争历史名人,成立名人研究学会等机构,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召开研讨会、论证会,而后整理会议纪要,编辑会刊,出版文集,组织名人发表文章。
不惜投资大兴土木,修复所谓古迹或无中生有建仿古建筑,造人文景观,以期造成既成事实。
通过新闻媒介大造舆论,企图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有的地方为制造声势,甚至搞有偿新闻,不择手段地骗取舆论的配合和支持。
专家呼吁:名人之争最重要的是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董仲舒研究会副会长董书尧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各地关于历史名人的争论,充分体现了地方政府对文化的重视,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对文化的保护和发掘具有积极意义。但籍贯之争求真并非易事,首先是资料收集不易;其次史书记载籍贯也不准确规范;籍贯观念也在变化,两汉籍贯多随居住地变化;再者行政区划在经常变更辖境也不断变化,地名也在随时更改。
梁勇认为,这些做法及其引起的争论,从积极的一面看,表明了人们对历史名人地位及其作用认识的提高,

号称董子故里的景县广川镇标牌。
以及通过“名人效应”提高当地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急切心情。同时,争论也活跃了学术气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物保护。但有些无原则的争论,则会引发诸多弊端:
少数研讨会的变异,造成学术活动的不严肃,甚至染上了铜臭味。有的地方领导从当地利益出发,无视历史事实,以行政干预手段,组织有关专家搞表态论证,并无实质内容,结果给学术研究披上了浓厚的地方主义色彩,助长了学术界的不正之风,干扰了正常的学术研究。
在目前史料、实物均无从确考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捕风捉影,不惜血本大兴土木,搞人造古迹、人文景观,或重修庙宇、再塑金身,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因此,专家们指出,名人之争最重要的是发扬相关的传统文化。各地考据领域的学术之争,不应引发“地盘”之争,而应该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屏弃争论中的“铜臭味”,使之成为一种提高文化品位和扩大社会影响的措施,成为一个经济文化圈,促进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