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系统 无法识别u盘:听儒学大师谈人生收了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23:02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儒学既是人学    听儒学大师谈人生:既是心学又是智慧学  听儒学大师谈人生 / 胡卫红 著    
  
        带着目标生活,是儒家奉献给世界的最好忠告。儒家的目标极具弹性,可大可小,大则济天下,提升人类生活品质;小则善其身,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随才具时运,进退俯仰,人生也因此具有独特的价值。 
 ------章节内容开始-------     正文 前言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开始深刻地影响中国社会生活,深刻地影响中国历史进程。此后历经时代变迁,儒家的政治地位时有起落,但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力一直存在。其根本原因,它是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上形成的,正如历史不可能被割裂一样,儒家思想也不可能被统治者一把火就烧掉,不可能被统治者用屠刀从人们的头脑中剥离。
    经二千余年浸润,儒家思想早已融入到中国人的灵魂中,融入到中国人的血液中,融入到中国人的一言一行中。它已经成了中国人先天文化基因的一部分。不管它是健康基因还是有缺陷的基因,不管我们喜欢它还是讨厌它,都必须接受它。
    每一个中国人,不管他是熟读儒家经典的人,还是不知《论语》为何物的人;不管是名牌大学毕业生,还是乡下不识字的老太太,都必然熟谙儒家思想。我们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每想一个问题,往往都带着儒家文化的色彩。归根结底,儒家思想是中国人过去行走过的道路,是中国人现在正在行走的道路,也是中国人未来若干年内还将继续行走的道路。我们也许不知道这条路来自何方,不知道它通向何处,却走在这条路上。
    既然如此,何不搞清这条路的来龙去脉呢?何不搞清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呢?带着清醒的头脑出发,不是可以走得更好吗?不是对前途更有信心吗?
    儒家思想主要是由历代儒士传承、研究、改进和推广的,那些儒学大师,往往代表了当时儒学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本书收录了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二程、朱熹、王阳明、康有为、梁启超等十余位儒学大师的重要言论,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儒家所持的主要观点,以及儒家文化变迁的大致脉络。
    我们读古人的著作,往往存在一个困惑:由于信息障碍和文字障碍,加上时代背景不同,我们很难清晰地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不仅我们现代人有这种困惑,古人同样如此。历代"训怙学"盛行,文字注释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各家注释又多有冲突,即可说明前人也存在理解的困难。有鉴于如此,本书为儒学大师们的观点提供了大量史实和生活实例以资佐证,同时进行了必要的推论、解说。这样既能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又能轻松突破阅读障碍,增进理解的清晰度。
    当然,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作者水平有限,在介绍过程中,必有未尽之处。但是,明明白白地学到一点,胜于囫囵吞枣地学到很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理解能理解的,对不能理解的暂时搁置,这也是儒家的一个重要学习方法。
    这里还需特别申明:本书个别地方,采用了断章取义的方式。也就是说,采用了大师的文字,却偏离了大师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是因为,时代在发展,大师们的某些观点到今天已经落伍了、陈腐了,没有必要把它们塞进大脑里占用"内存"。但他们的文字很好,所以笔者以它们为工具,承载现代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而这些理念和方法中,又或多或少地透着儒家文化的色彩。好比马车和小轿车,都有几个轱辘,此轱辘和彼轱辘不可同日而语。但此轱辘也不是平空产生的,必然跟彼轱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严谨的学者也许会批评笔者断章取义的方式不够严谨,但笔者暂时还没有接受批评的想法。如果大师们所讲的道理没有道理,如果大师们所表达的意思没有意思,又何必把它们介绍给读者朋友呢?虽然读者对好坏对错有判断力,但大师的名头有时也能影响读者的判断力。介绍没有道理和没有意思的东西,就可能引起误导。
    对绝大多数者来说,主要是想知道一些对人生有指导意义的道理,对生活有实用价值的方法,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那么,学习一些适于现代生活所需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也许更胜于学习某位大师早已过时的观点。
    满足读者的需要,正是本书写作的目的所在。      正文 第2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一:人生信念(1)
        儒学大师谈人生一:人生信念
    带着目标生活,是儒家奉献给世界的最好忠告。儒家的目标极具弹性,可大可小,大则济天下,提升人类生活的品质;小则善其身,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随才具时运,进退俯仰,人生也因此具有独特的价值。
    陆九渊生平
    陆九渊(公元1139年-1192年),字子静,人称"象山先生",宋代哲学家、教育家。他从小聪明好思,"举止异凡儿"。曾任县主簿、国子正等职。后因事去官,专心讲学,每开讲席,学者群集,在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望。
    "堂堂地做个人"
    陆九渊说: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陆九渊堪称学术界的男子汉,他的学说,可以用"为学"、"明道"、"察理"、"立心"、"做人"十个字来概括,其立足点却是"做人",其他四条都是为"做人"服务的。如果不能做好一个人,为学、明道、察理、立心都变得毫无意义。所以他说:"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如何"堂堂地做个人"呢?关键是在道义与利害面前,能保持"本心"的"至大、至刚、至直、至平、至公",归结起来,有三个要点:
    第一,在道义面前,有骨气。
    陆九渊认为,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是"为国、为民、为道义"的君子,而不是"为私己、为权势"的小人。假如道义与一己私利相冲突,可以毫不犹豫地放弃私利而保全道义,即使受到生命威胁,也决不放弃自己的原则。
    在历史上、在生活中,这种有骨气的人,无论身份高低,都是令人敬佩的,即使他们的敌人,也会对他们投以敬意。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和楚国作战,晋国副帅知莹被俘。战后,双方交换战俘,楚共王为知莹送行时,问道:"您大概很恨我吧?"
    知莹回答:"两国交战,我才能平庸,成了俘虏。您的手下没有杀我,让我回国接受惩罚,这是您的恩惠,我哪敢怨恨呢?"
    楚共王又问:"您感谢我吗?"
    知莹回答:"两国都为长远利益考虑,希望解除百姓痛苦,互相抑制怨忿,达成和解,交换俘虏,以成全两国的友好关系。我并没有参与这件事,又敢感激谁呢?"
    楚共王仍不甘心,又问:"您回到晋国,用什么报答我呢?"
    知莹回答:"我不敢怨恨谁,也不敢感激谁。既没有怨恨,又没有感激,不知道要报答什么。"
    楚共王说:"虽然如此,你也一定要把你的想法告诉我。"
    知莹说:"托您的福,让我把这身骨头带回晋国,就是敝国国君把我杀了,我也没有遗憾。如果敝国国君开恩不杀我,让我继续在军中任职,率领军队保卫边疆,即使遇上您的将帅,也不敢违礼回避。我将尽心竭力献出自己的生命,不会有别的想法,对晋王尽到做臣子的职责。这就是我用来报答您的。"知莹的话,很含蓄地表明,将来两国交战,自己将忠于职守,决不会因为今天的不杀之恩而手下留情。
    楚共王叹息道:"晋国是不能跟它争斗的。"于是,他对知莹以礼相待,送回晋国。
    知莹坦率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很可能激怒楚共王而遭来杀身之祸。但他却不愿为了自身安全而信口敷衍,这种胆魄与骨气,确实令人折服。
    第二,在责任面前,有勇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完成职责,是对一个人的起码要求。但是,要完成职责,往往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有时甚至需要流血流汗,冒极大的风险。有些人稍感困难就放弃职责,这是缺乏勇气的表现。要想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就要竭心尽力履行职责,不畏千难万险,不讲任何条件,没有任何借口。
    春秋时,齐庄公决定讨伐莒国。为了鼓舞士气,他设立"五乘勇士"的称号,却没有授给武士杞梁和华舟兄弟。两人深以为耻。作战时,杞梁和华舟同乘一辆车子,护卫庄公前行,遇到莒国军队阻击。杞梁、华舟下车奋勇搏杀,俘虏了披甲的武士三百人。
    齐庄公欣赏他俩的才能,又担心他们遇到意外,就劝阻说:"你们停下来吧,我要和你们共同享有齐国。"      正文 第3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一:人生信念(2)
      杞梁、华舟说:"您设立'五乘勇士',却不给我俩,这是轻视我们的勇气;面对敌人,遇上危险,您又用利益阻止我们,这是污辱我们的人格。深入敌阵,多杀敌人,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至于齐国的利益,不是我们想知道的。"
    于是,二人继续前进,冲破敌人的战阵,三军不敢抵挡。他俩和战友们一直攻到莒国都城脚下。莒国人用炭火铺在地上,阻止他们前进。二人站在火边,不能进去。
    这时,武士隰侯重说:"来吧!我帮助你们跨过去。"他拿着盾牌伏在炭火上,杞梁、华舟踩着他的背攻入城内。兄弟俩回头看着惨死的隰侯重,哭起来了。华舟哭的时间长些。杞梁就问:"你害怕了吗?为什么哭这么久?"
    华舟说:"我哪是害怕!我是因为他的勇气跟我一样,却比我先死,因此感到难过。"
    这时,莒国将军劝诱他们说:"你们不要这样拼命,我们将和你们共同享有莒国。"
    杞梁、华舟说:"离开本国,投降敌人,不是忠臣;放弃职责,接受馈赠,不是志士。何况,在鸡叫时答应的事,中午就忘记了,是不守信用。深入敌阵多杀敌人,是我们的职责,莒国的利益,不是我们想要知道的。"
    二人继续奋勇作战,杀了二十七个敌人后,力竭而亡。
    杞梁与华舟忠于职守,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无所畏惧,在巨大利益的诱惑面前不为所动,不愧勇士。
    能够在职责面前,放弃得失的盘算,排除利害的干扰,一心一意履行自己的使命,这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第三,在友情面前,有义气。
    古人说:"义者,宜也。"意思是按恰当的方式做事。"宜"又通"谊",意思是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与人交往,重然诺,守信用,这是恰当的方式;对他人尽道义责任,这是恰当的方式;对朋友讲感情,同忾相求,同甘共苦,这是恰当的方式。如果一个人总是按恰当的方式做人,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左儒和杜伯是好朋友,他们同在齐宣王的朝廷为臣。周宣王不喜欢杜伯,就给他强加了一条罪名,想处死他。左儒多次为杜伯据理力争,齐宣王仍不答应,还责备说:"不跟国君同心,却偏袒朋友,这就是你!"
    左儒争辩道:"我听说,君王有道,朋友无道,就顺从君王的意愿去杀朋友;朋友有道,君王无道,就带着朋友离开君王。"
    齐宣王大怒道:"改变你的话,就让你活下去,否则的话,就教你死。"
    左儒说:"我听说古代的志士,不枉屈道义而宁可去死;不改变说出的话而求生。所以我敢于指出您的过失,以死证明杜伯无罪。"
    齐宣王最后还是处死了杜伯。左儒义不独生,也自尽而死。
    在小人眼里,朋友是用来出卖的。他们交朋结友,目的是将来占得某种便宜。但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他们给予朋友的是真义气。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处充满了诱惑,很容易让我们放弃操守;到处充满了欺诈,很容易让我们失去善良;到处充满了艰难困苦,很容易让我们失去耐心。如果能在滚滚红尘之中"堂堂地做个人",哪怕不识一字,哪怕一无所有,也可以"笑傲江湖"了。
    孟子生平
    孟子(约前373-前289),姓孟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今山东邹县)人,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平生志向不凡:"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哉?"。年轻时周游列国,晚年隐居讲学,著《孟子》一书。
    要做就做大丈夫
    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儒家以天下为己任,从端起书本的第一天起,就是为了做大丈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为了帮助老板办大事,造福社会大众,而不是为了摆个小摊卖点小菜赚点小钱。孔子曾无限遗憾地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意思是:谁要是用我啊,我能帮助他实现东周的圣治。孟子则自信满满地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正文 第4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一:人生信念(3)
       孔子、孟子都有"平治天下"的志向,也有"平治天下的才能",却没有与之相应的业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人生遗憾。这种遗憾不时地在历代儒家身上发生。因为儒家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同时也是一个很大的缺点:有志向无野心,只想当助手不想当老板。所以他们的志向需要通过某个英明的老板来实现。如果老板不英明,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改造老板。这项工作经常吃力不讨好,所以,他们经常被弄得灰溜溜地卷铺盖回家。
    如果志向无法实现,儒家如何选择?他们仍然像大丈夫一样,"不得志,独行其道",安详地生活着,用自己的学问和道德教化、感染身边的人,而不会像小丈夫一样,愤愤不平,怨声载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这也是儒家最富魅力的思想精华。历代儒家精英无不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这一理念,他们"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了高尚的殉道精神和令人景仰的大丈夫气魄。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就是一个"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道德实践者。他年轻时考上进士,被任命为出山东范县县令。范县地处黄河北岸,有10万人口,而县城里却只有四五十户人家,还不如一个村子大。上任的第一天,郑板桥就做了一件奇怪的事:让人把县衙的墙壁打了许多的洞。别人好奇地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这是出出前任县官的恶习和俗气。他在任上,果然跟前任官员不一样,两袖清风,一心一意为老百姓谋福利。
    5年之后,郑板桥调任山东潍县县令。为了接近百姓,他每次出巡都不打"回避"和"肃静"牌子,不许鸣锣开道。有时还穿着布衣草鞋,微服访贫问苦。有一次夜里出去,他听到有间茅草屋里传出阵阵读书声。原来是一个叫韩梦周的贫困青年在苦读。郑板桥就拿出自己的银子资助他,使他能去参加科举考试,后来韩梦周中了进士。
    郑板桥经常寻访孤儿,然后倾力相助。县学里的孩子放学碰上雨天不能回家,他就让人给他们送饭;想到孩子们走泥路容易坏鞋,就让人找些旧鞋送给他们。
    在遇到灾荒时,郑板桥都具实呈报,力请救济百姓。他还责令富户轮流舍粥以供饥民糊口,并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他刻了一方图章以明志:"恨不得填满普天饥债。"在灾情严重时,他毅然决定开官仓借粮给百姓应急。下属们都劝他慎重从事,因为没有上面批准,擅自开仓要受到惩处。郑板桥说:"等公文批下来,百姓早就饿死了,这个责任由我承担!"郑板桥的果敢救活了很多人。秋后,又遇上了灾年,百姓们无法归还粮食,郑板桥干脆让人把债券烧了。百姓们都很感谢这个体恤百姓、爱民如子的清官。
    乾隆十七年,潍县发生了大灾害,郑板桥因为申请救济而触怒了上司,结果被罢了官。临行前,百姓都来送行,郑板桥雇了3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领路,一头驮行李。做县令长达12年,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见了都很感动,依依不舍。郑板桥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画上题诗一首:"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
    从此,郑板桥回乡以画竹为生,度过了他贫寒而很有气节的一生。他一生只画兰、竹、石。他认为兰四时不谢,竹百节长青,这正好与他倔强不驯的性格十分相似。
    郑板桥虽然未能完全实现"兼济天下"的夙愿,却能"独善其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体现了一种真正的儒家品格,不愧为大丈夫。
    梁启超生平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自幼聪明过人,十六岁中举人,十七岁拜康有为的为师,共同推行维新变法。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后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和段祺瑞政府财政总长。晚年在清华学校任教。
    释放心奴,获真自由
    梁启超说:人之奴隶我,不足畏也,而莫痛于自奴隶于人;自奴隶于人,犹不足畏也,而莫惨于我奴隶于我。      正文 第5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一:人生信念(4)
      梁启超在《论自由》一文中说,人有"真自由",有"伪自由"。什么是真自由?心灵的自由才是真自由。身体能够自主,心灵却不得自由,只是"伪自由"。梁启超认为,"辱莫大于心奴",别人奴役我,不值得害怕,更可痛心的是主动受人奴役。但是,主动受人奴役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我奴役我。别人奴役我,如果我不乐意,可以奋起反抗,这就有挣脱枷锁的可能;我主动受人奴役,别人或者出于慈悲心,或者出于正义感,还可能解救我。如果是我奴役我自己,那么,我不会想到反抗,别人也无从拯救,这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必须释放心灵的奴隶。其要点有四:
    其一,"勿为古人之奴隶"。这一点不用梁启超提醒,现代中国人都不会把古人太当回事。自从"砸烂孔家店"后,古代圣贤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是太高,而是太低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有助于自身成长。梁启超说:"其于古人也,吾时而师之,时而友之,时而敌之。"这也许是对待古人的比较恰当的尺度。
    其二,"勿为世俗之奴隶"。中国人好随大流的毛病,不知始于何时,至今未衰。别人一身名牌,我也不能天天"休闲";别人染了头发,我也要赶紧改掉黄种人的老形象;别人出入豪华场所,我勒紧裤带也要跟着上;别人买了私车,我砸锅卖铁借高利贷也得补上这个缺憾;别人利欲熏心捞黑钱,我不干几件坏事就冤得慌;别人红杏出墙包二奶,我不搞出一点风流韵事,这辈子就算白活了……正如梁启超所说:俯仰随人,不自由耳!梁启超还说,这种现象,就像耍猴戏,"跳焉则群猴跳,掷焉则群猴掷,舞焉则群猴舞,笑焉则群猴笑,哄焉则群猴阋,怒焉则群猴骂"。
    一个人要想获得心灵的自由,必须有自己的主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去追求自己认为好的东西。
    其三,"勿为境遇之奴隶"。人生有顺境逆境,这是正常现象,当以理智承受之。在顺境时得意洋洋,不知防微杜渐;在逆境时灰气丧气,不敢锐意进取,这就难免为境遇所左右而不得自由。梁启超说:"战境遇而胜之者则立,不战而为境遇所压者则亡。"只有超乎境遇之外,心灵才能自由。
    孔子是大圣人,一生遇到的逆境却多于常人。他都能淡然处之。有一年,他率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和蔡国之间陷入困境,一连七天只能靠吃野菜度日。孔子没有任何怨言,仍然一如既往地在屋子里弹琴唱歌。
    子路、子贡和颜回一起在野外采集野菜。子路对子贡说:"我跟随先生这么久,他先是在鲁国被逐,后来被迫在卫国隐居,再后来在宋国的大树下习礼时被人砍倒了树。现在又在陈蔡之间陷入了困境。先生遭遇了这么多的羞辱,虽然凌辱先生的人从来没有受到过惩罚,但先生的歌声却没有中止过。难道君子对所有的事都不感到羞耻吗?"
    他们回来后,颜回将子路的话如实地告诉了孔子。
    孔子很不高兴地推开琴,让颜回将子路和子贡叫进来,严厉地说:"你们知道吗?君子在道义上通达,叫做通达;在道义上困窘,才是困窘。现在我固守仁义的原则,遭受了乱世的祸患,这是我应该得到的处境,怎么能叫做困窘呢?我反省自己,在道义上不感到内疚,在灾难面前不丧失自己的品格。严寒到来,松柏在霜雪降落以后,还不凋落,我们因此知道松柏的生命力旺盛。从前,齐桓公因为流亡莒国而萌生复国称霸之心,晋文公因为逃亡曹国而萌生复国称霸之心,越王勾践因为受会稽之耻而萌生复国称霸之心。现在我们在陈蔡之间陷入困境,对我来说大概是幸运吧!"
    获得心灵的自由,需要借助信念的力量。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目前的处境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无论好坏,都不是长久停留的地方。尤其遇到逆境时,更不可在其中流连忘返。不妨以乐观的心情设想明天,然后大踏步向前迈进。
    其四,"勿为情欲之奴隶"。从古到今,多少英雄豪杰为情欲所坏。无论男女,遇到情欲困挠,智商马上降低一百,能力马上减退二十年,能做好的事做不好,能办成的事办不成,甚至彻底改变了人生方向。西方哲人有谓:一个人的成功程度,在于他在多大程度上将情欲转移到了更有积极意义的事情上。而一个人的自由程度,在于他在多大程度上克服了情欲的困挠。      正文 第6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一:人生信念(5)
       陆九渊哲学
    陆九渊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他认为治学应"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这种大气魄,是难能可贵的。他的诗文录于《象山先生全集》。
    "六经皆我注脚"
    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儒家的经典著作遭到毁灭性打击。到汉朝时,儒生们根据过去的记忆,用当时流行的隶书将儒家六经整理出来,以供人们学习。这种经书被称为"今文经书"。后来,全国各地陆续找到了一些古代儒家经书,都是用古籀文书写的,这种经书被称为"古文经书"。人们将"今文经书"和"古文经书"一对照,不禁大吃一惊:两者的不少字词有差别,有些地方甚至含意截然不同。到底谁是真品、谁是膺品?这就出现了意见冲突,有的学者主张以"今文"为准,有的学者主张以"古文"为准,双方争执了几百年,仍未扯清楚。
    事实上,无论今文经还是古文经,其真实性都难免让人生疑。而且还存在文字理解的问题,对同一个字,有的人认为是这个意思,有的人认为是那个意思,争来争去,越争越有意思。这就给后学者留下了一道老大难题:古代圣人们到底说了什么?
    为了弄清真相,很多人穷尽毕生精力,对古代经书进行注解,还由此产生了一门很专业的学问:训诂学。事实上,无论哪个学习儒家经典的人,都必然来一点"训怙",要不然,怎么理解经书上的话呢?有的人"皓首穷一经",完全钻到经书里去了。其实儒家六经字数都很少,半天功夫就能读完一本,哪用得着花一生精力去学习?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某个字、某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的迷途中。
    当大家都以理解经文真实含意为目标、以注解经文为能事、以偶有所获而沾沾自喜的时候,陆九渊却说出了这句石破天惊的话:"六经皆我注脚。"这种罕见的大气魄,在中国思想家中,独一无二。陆九渊一生授徒无数,却没有留下专著。有人曾劝他写书,他再次重申了自己的主张:"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他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含意有二:
    第一,以心求道,而不要执迷于六经的言论。学者的任务是探明天地人生之道,并用之于实践,而不是为学习而学习。即使将六经背得滚得烂熟,却不能明道,不能行道,跟没有学习毫无二致。为此,陆九渊还提出了一个口号:"一意实学,不事空言。"
    有人会问:学习六经不就是为了明道吗?陆九渊显然不同意这个观点。事实上,人们学习、理解、运用、迷信六经,是基于一个假设:六经之旨即是道。但实际上,六经某些观点也许总结出了部分社会与人生规律,某些观点却偏离了社会与人生规律。这就是说,创作六经的人未必真正明道,六经的观点也不等于道。那么,通过学习六经而明道,不是缘木求鱼吗?
    按陆九渊的观点,一个想明道的人,应该"发明本心",用心去体悟道的本原,而不能寄希望于六经。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崇古非今",老是觉得古人比现代人聪明,古人的东西总是好的,是牢不可破的经典。陆九渊敢于怀疑、看轻六经,在当时可以说是通天彻地的觉醒。
    第二,借助六经,为自己服务。陆九渊虽然看轻六经,但并不完全否定六经的价值。他的"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是把六经当作明道的工具。用现代话来说: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达到更高的境界。
    陆九渊是一个作风严谨的儒学大师,他说"六经皆我注脚",绝非故作惊人之语而哗众取宠,更不是"恶搞"经典。他为人谦和恬淡,"不求声名,不较胜负,不恃才智,不矜功能"。他看轻六经的地位,体现的是一种一心求道的治学态度。他曾经说:"某少而慕古,长欲穷原,不与世俗背驰而非,必将与圣贤同归而止。忘己意之弗及,引重任以自强,谓先哲同是人,而往训岂欺我,穷则与山林之士约《六经》之旨,使孔孟之言复闻于学者;达则与庙堂群公还五服之地,使尧舜之化纯,被于斯民。"由这段话,我们可看到他的人生志向。      正文 第7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一:人生信念(6)
      "六经皆我注脚"这句话,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作用。身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就会遇到一件很麻烦的事:必须被动地学习老师、政府认为很好的学问。不可否定,任何学问都是有价值的,但它对于我的价值仅仅在于我喜欢它,或者我能用它为我的人生目标服务。如果我不喜欢它,又无法利用它带来好处,它对我来说就是毫无价值的。如果具备了这种理念,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高级学问的光环所迷惑,就能在任何知识、学问面前反客为主。
    张载生平
    张载,字子厚,宋代哲学家,陕西横渠人,世称"横渠先生"。张载一生曾当过几任地方官,后矢志于儒学。他是理学开创者之一,"气学"一派的代表人物,其毕生志向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的主要思想录于《张子全书》。
    学者不宜志小气轻
    张载说: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志小气轻"是什么意思?"志小"很好理解,就是心无大志。"气轻"的意思是自作聪明、自以为是。
    平庸者往往心无大志。其实他们未必缺少天赋和才能,有的人还读过很多书,或者有丰富的社会体验。对身边的事,他们都能看得明明白白,讲得条条是道;对世界大事,他们也有自己的见解。他们有这么高的才能,为什么终其一生,却无所成就呢?张载给出了答案:"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王守仁说得更明确:"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平庸者的最高愿望是开心享受生活,任何需要付出艰辛努力才有所成就的事他们都不感兴趣。天赋和才能只是他们向人炫耀的羽毛,而不是应用工具。他们是千里马,但从不赛跑,却幻想轻轻松松获得"一食或尽粟一石"的待遇。如果得不到,就抱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然后使出一匹驴子的力量来应付差事。他们总是希望工作轻闲一点、生活富裕一点、享乐多一点。可是,工作轻闲跟生活富裕享乐多,却是相互矛盾的。所以,他们只能生活在缺憾中。偶尔他们也会发奋一下,一旦有所成就,马上停下来享受,"躺在功劳薄上吃老本"。若是侥幸发家致富,他们就由享乐而堕落,成为世界上最糜烂的一群人。
    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往往心怀大志。一代名臣曾国藩说:"有志则不甘为下流。"生活中的事实经常证明这句话的正确性。有一年,英国的政客发动政变,他们将王子关押在一个古堡里。为了从精神上摧垮王子,政变者给王子准备了最精美的食物、最漂亮的女人和最有趣的游戏。但是,王子不为所动。经过长期关押,王子心如磐石。政变者为之折服,终于拥立他为国王。后来,有人问这位年轻的国王为什么能在种种诱惑面前不动心,他说:"我生来就是当国王的。"
    如果一个人心有大志,绝不会让自己淹没在感官享乐之中,对那些有污名声、有亏德行的享乐,更是谨而慎之,避之唯恐不及。他们并非从不享乐,但他们面对诱惑的定力,胜过常人何止一倍!
    另外,心怀大志的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往往会投入百倍热情,全力以赴,而不在任何困难面前却步。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志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的成功不是顺理成章吗?
    张载的"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这句话,反映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生活现象:越是学识渊博的人,越是认为自己所知有限;越是一知半解的人,越是认为自己无所不知。
    如果你去问一个熟读儒家经典的人懂不懂儒学,他会谨慎地表示自己"懂一点"、"懂一些",却不敢承认自己精通儒家思想。这并非故作谦虚,因为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他本来只是"懂一些"。
    如果你去问一个从未读过《论语》,只是看过有关孔子生平、儒学简介的人,他可能会认为自己懂儒学,并且讲得条条是道。这并非故示骄傲,因为他以为儒学只有如许内容,已全部或大部分装在他聪明的头脑中。这就是所谓的坐井观天。青蛙坐在井里,没有办法跳出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见就是这片天,很自然地会以为天就只有这么大。所以,与其说它可笑,不如说它可怜。      正文 第8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一:人生信念(7)
        其实,知识多寡对人生的影响并不大,但我们是否知道自己无知,却直接影响人生格局。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很无知,他就热衷于接受新知,对他人的不同意见也不会在头脑中产生排斥反应。相反,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很无知,他就会厌恶"新知",将它们视为"坏"的东西,并采取回避、反对的态度。他总是认为"我是对的,错的是别人",痛恨他人的不同意见,甚至将不同意见视为人身攻击。这样,他就只能永远生活在他的"井"里。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根据有限信息进行思考并形成想法,当信息残缺不全时,会形成偏见。加上感情倾向与情绪作用,会使自己的见解偏得更厉害。西方哲人说:"所谓事实,就是我们对某种东西加以解释并称之为事实。"这就是说,我们称之为事实的东西也许并非事实。美国金融专家索罗斯说得更明确:"我们对世界的所有认知都有缺陷,因为我们无法透过没有折射作用的棱镜看待这个世界。"这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无知,我们的每一个想法都可能是偏见。如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眼界就会豁然开朗,对新生事物、对他人的不同意见就会心平气和,而不会自作聪明、固执己见。
    康有为生平
    康有为(1858--1927),晚清哲学家,字广厦,人称"南海先生"。早年设万木草堂,收徒讲学。1895年,联合1300多名举人,向朝廷上万言书,史称"公车上书"。后辅佐光绪帝推行变法,失败后逃亡国外。辛亥革命后,康有为回国主编"不忍"杂志,宣扬尊孔复辟,思想日趋保守。
    人人皆可平等自立
    康有为说:天之生物人为最贵,有物有则,天赋定理人人得之,人人皆可平等自立。
    康有为是近代中国最早举起人权大旗的人之一。在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一直强调的是君权,又以父权、男权为经纬,形成一张牢牢禁锢整个社会的巨网,结果每个人都不得自由。
    我们很多人以为封建时代的皇帝至高无上,必可为所欲为,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其实并非如此。皇帝也要受各种礼仪、宗法的约束,一举一动都要严格按规矩而行。很多皇帝昏庸无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追求自由的表现。他们并非愚蠢到不知道这样做可能导致失去皇位的恶果,但他们肯定早就厌倦了皇帝这项工作。很多人以为皇子生活无忧无虑,其实也非如此。比如清朝的皇子,刚出生就要离开母亲,交给奶妈喂养,从此很难跟母亲见面。连正常的母爱都享受不到,其他方面可想而知。
    纵观中国二千余年封建史,实际上是牺牲每个人的自由而保障社会稳定。评论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已经毫无意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让每个人都不得自由的制度肯定是不科学的,也不利于社会进步。鸦片战争之后,这种制度的不科学性已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康有为吸收西方的民主思想,提出了维新变革的主张,其核心就是强调天赋人权,提倡人人独立平等。他在《大同书》中说:"全世界人欲去家界之累乎,在明男女平等各有独立之权始矣,此天予人之权也;全世界人欲去私产之害乎,在明男女平等各自独立始矣,此天予人之权也;全世界人欲去国之争乎,在明男女平等各自独立始矣,此天予人之权也;全世界人欲去种界之争乎,在明男女平等各自独立始矣,此天予人之权也;全世界人欲致大同之世、太平之境乎,在明男女平等各自独立始矣,此天予人之权也……"
    在过去,只有皇帝可称"天子",康有为把每个人都提升到"天子"的地位。他说:"人人皆天生,故不曰国民,而曰天民。人人既是天生,则直隶于天,人人皆独立而平等,人人皆同胞而相亲如兄弟。"他的观念中,包含了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
    从康有为开始,中国人讲自由,讲民主,讲平等,已经讲了一百多年,现在讲人权又成了热点话题。那么,中国的民主进程怎么样呢?中国人的人权得到了充分保障吗?这不是本书探讨的话题。      正文 第9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一:人生信念(8)
       大致上,要实现人人"独立平等",有一个基本条件:国民普遍具有平等意识。如果大家都想高人一等,就无法实现平等了。
    所谓平等,并非大家贫富均等、地位均等,而是人格平等、机会均等。所谓自由,并非随心所欲,而是选择自由。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可以自由选择想过的生活,并为之付出努力,同时也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后果。我们想追求平等、自由,首先必须具备如下三大理念:
    第一,以平等心态看待每一个人。
    有的人总是用高低贵贱来看待人,总想做人上人,这就难免心态失衡。所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告诫青少年们说:"不要做人上人,也不要做人下人,要做人中人。"只有把自己放在众人平等的地位,才可能保持平和的心态。
    但是,人处在社会上,财富地位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何能获得平等的心态呢?
    有人曾用农民洗红薯来比喻人生际遇--在南方农村生活过的朋友大都见过洗红薯的情景:将新挖的红薯放在竹箩中,浸到水里,左右摇晃,红薯便不停地浮上来,又沉下去。人生也是这样啊!有时候,这拨人浮上来,那拨人沉下去;有时候,那拨人浮上来,这拨人又沉下去。社会是动态的,人生是动态的,一个两手空空的人,过几年可能成了千万富翁;一个富甲一方的人,过几年可能蹲进了监狱,这不是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的事吗?
    其实,无论这只红薯浮上来,还是沉下去,都是一只红薯,大同小异;无论这个人地位高低,都是人中人,人格平等。想通了这个问题,你就会真正获得平等的心态。
    第二,尊重每一个人。
    你的地位不够高,固然不能轻视别人;你的地位很高,也不能轻视地位比你低的人。相反,你的地位越高,越是需要地位较低的人维护。世上的事都是如此:你把自己摆得越高,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越低;你的姿态越低,别人把你看得越高。
    有的人尊重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却轻视不如自己的人,侮辱地位比较低贱的人,这不仅会损害人格,有时还会带来意外的风险。
    一位富翁给他的儿子讲过一个他亲历的故事:那天,富翁打算乘飞机到纽约去。办理行李托运手续时,一位男士也在托运行李。男士粗鲁地催促搬运工动作快一点,稍不如意,就骂搬动工"狗娘养的"。搬动工默默地忍受着呵斥。
    男士离开后,富翁心里过意不去,走上前去安慰那位搬运工说:"您真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尽管有人对您无礼,您还是保持了克制。"
    搬动工淡淡一笑说:"这没什么!因为我是一个基督徒。"随即,他又补充说:"那个人想去纽约,不过他恐怕需要到洛杉矶去取他的行李。"
    富翁既惊讶又觉得好笑。他将这件事讲给儿子听,目的是告诫他,千万不要轻视小人物!因为小人物的某个小举措,完全可能变成你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相对来说,小人物打击你的力量比帮助你的力量更大。打个比方,一个人没有能力盖起一座房子,他却有能力拆毁一座房子。很多人的"房子"不是毁在比自己强大的人手上,而是毁在小人物手上。
    春秋时,郑国进攻宋国。宋国派大将华元率军迎敌。为了鼓舞士气,华元杀羊犒劳将士们,却没有分给为自己驾车的羊斟吃。开战后,羊斟恨恨地对华元说:"以前分羊肉,是你做主。今天的事,是我做主。"说完,驾着车子一直驰入郑军中。结果,华元被俘,宋军大败。
    华元也许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毁在一个微不足道的车夫手上,这是他的愚蠢。因为他不懂得放低姿态、平等对待每一个人的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首先就要学会谦虚谨慎。无论对方地位高低,都不宜怠慢。这不仅是修养,也是一种进取和自保的智慧。
    康有为哲学
    康有为堪称第一个试图以儒学方式汲取西方"人权"思想的中国人,他的《大同书》可以说是一部人权书。但康有为所谓"人权",其实是"民权",即群体的权力,与西方"天赋人权"含意不同。康有为还提倡男女平等,是现代中国女权的最早提倡者。      正文 第10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一:人生信念(9)
  
    以"免苦求乐"为己任
    康有为说:尽诸圣之千方万术,皆以为人谋免苦求乐之具而已矣,无他道矣。能令生人乐益加乐,苦益少苦者,是进化者也,其道善。
    儒家的政治理想是"治国平天下",平了天下怎么样呢?不是为了自己坐享功劳,而是为了大家生活幸福。
    康有为把儒家的政治理想进一步定义为"免苦求乐"四字,"尽诸圣之千方万术,皆以为人谋免苦求乐之具而已矣,无他道矣"。他认为,古代圣贤提出的各种办法,都是为了让人们解除痛苦,求得安乐。"能令生人乐益加乐,苦益少苦者,是进化者也,其道善"。能够让每一个活着的人快乐越来越多,痛苦越来越少,是符合人类进化之道的。在这里,康有为用了"进化"二字,可以看出他将西方思想与儒家思想进行整合的努力。
    将幸福定义为苦少乐多,大致是不错的,这也是我们每个人期待的和追求的。在大家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难免存在名利的得失。得到的就乐,失去的就苦,如何让大家都苦少乐多呢?这是一道从古到今的大难题。康有为试图解决这道难题,但没有成功。他倡导的维新变法不过百日就告流产了。即使能够实行下去,也未必能出现天下苦少乐多的结局。
    在封建历史上,对这道难题解决得相对比较好的当属唐代。我们不妨看看当时是怎样做的。
    唐太宗李世民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了人民大众的力量,他认为:"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他还说:"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何让"水"安于载"舟"而不"覆舟"呢?他认为,应该施行善政,让百姓生活幸福。
    当时,经过十多年的战乱,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民生凋敝,"米谷踊贵"。加上天灾频繁,突厥入侵,百姓更是苦不堪言。据史书记载贞观六年时的情景:"是时,自京师及河东、河南、陇右,饥谨尤甚","自伊、洛之东,暨乎海岱,萑莽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在这种情况下,百姓苦多乐少,自然会闹事,所以社会治安一直很差。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以封德彝为首的一派大臣主张用严刑峻法维护统治,用对外大动干戈来缓解国内矛盾。如果这样做,势必会强征暴敛,加重对百姓的剥削。以魏征为首的一派大臣却主张实施仁政,与民休息。
    李世民倾向于实施仁政,但局势如此混乱,他对于能否达成愿望颇不自信,所以频频召集大臣们磋商,以思良策。
    一次,在与大臣们会商时,他忧心忡忡地说:"今天国家处于大乱之后,恐怕老百姓不易教化,短期内很难实现天下大治。"
    魏征反驳说:"不然!大乱之后,并非不易治理,而是更容易治理。因为人在危困之时就会担心死亡,担心死亡,就会盼望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如果百姓期盼安定,就容易教化了。这如饥饿的人容易满足饮食的需要是同样的道理。既然人民渴望安居乐业,只要皇上能静以待民,少征徭役,与民休息,这样一来,百姓安定,国家就可以实现无为而治了。"
    李世民听了,不由连连点头。
    可是,封德彝却站起来反对说:"夏、商、周以后,人情越来越奸诈虚伪,所以秦朝使用严刑峻法,汉代又参用威势权术。他们哪里是不想教化呢?只不过想教化而为形势所迫,不能教化罢了。"
    魏征说:"五帝三王治国时,并没有更换国内的人民而实现了天下大治。躬行帝道则成就帝业,躬行王道则成就王业,这在于当时国君的治理、教化罢了。"封德彝一时语塞。
    李世民权衡利弊,最终采纳了魏征的意见,推行王道政治,也就是"圣哲施化,施仁政于民"。魏征在其"圣哲思化"思想的指导下,又进一步提出了以静安民的主张,他说:"君王宜修正其身,抑情损欲,克己自励,君王无为则人民安乐,君王多欲,则人民困苦。"      正文 第11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一:人生信念(10)
 
    大臣王硅也说:"民为邦本,是儒家治国大义,欲使国家长治久安,先要使百姓安居乐业。只有君王戒奢从简,不劳役人民,轻徭薄赋,偃武修文,才有望太平。"
    最终,李世民定下了抚民以静、与民休息的治国方针。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无疑是十分正确的。老百姓饱受战乱的创伤,如今得到一个"养伤"机会,痛苦遂逐步减轻。又有了安心生产的条件,物质生活日益富饶,快乐遂日益增多。大唐的综合国力也因之日益强盛,社会开始走向空前的繁荣。
    以此观之,设法让广大民众苦少乐多,确实是治理天下的要点。
    但是,历代统治者却总是想出各种花样,给百姓找痛苦。其原因有二:一是出于狭隘的自私心理,为了一己之利,不惜把快乐建立在大众的痛苦之上;一是出于可耻的嫉妒心理,就是看不惯大家生活得快快乐乐。所以说,儒家的政治理想虽然高尚,它与专制体制却是相矛盾的,只有当人民大众能为自己的命运做主时,才会真正出现苦少乐多的太平盛世。
    王守仁生平
    王守仁(公元1472年-1528年),明代哲学家,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王守仁一生颇具传奇,于文学、武学、佛学、道学无不涉猎,35岁始专攻儒学。他年轻成名,仕途得意,官至兵部尚书,总督两广,封新建伯。他自诩平生所为两事:一"破山中贼",即镇压农民和少数民族起义;二"破心中贼",即创"心学"学说。
    走对路才有出路
    王守仁说: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不少人对孔子的人生选择感到困惑:为了推行自己的道,不辞劳苦,到处奔波。说他想当官发财吧,他却视功名富贵如尘土;说他想成名成家吧,他却又安于别人的羞辱冷落。庄子曾经概括孔子周游列国的情形说:"再逐于吾,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无禁。"他一心想造福天下,却没有人理解他,甚至有人放出话来:杀他无罪,羞辱他也不是过错。而他受尽折辱,一心不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难免让人产生疑问:他们到底图个什么?
    孔子的行为还比较容易让人理解,因为他毕竟多次与功名富贵擦身而过,只是他不想要罢了。像曹雪芹、蒲松龄这样的民间作家更让人想不通,他们穷居陋巷,一生潦倒,还有心情写什么《红楼梦》、《聊斋志异》,在当时的情况下,无论他们的作品多么优秀,也不会有人给他们付稿酬,他们想发表作品,还得自己掏银子印书。他们到底图个什么?
    王阳明的话就是答案:"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一个人立定了追求目标,就像害了心痛病一样,想抛都抛不下,在实现目标之前,心里只有这件事,其他的事都无关紧要,就连哭穷叫苦的心情都没有。一旦达成目标,就有一种大病痊愈的轻松感。孔子之所以能够忍受颠沛流离之苦,曹雪芹、蒲松龄之所以能够忍受贫穷之苦,其原因概在于此。
    大凡一个人想造就一番事业,必须立定一个目标。没有目标就不可能成功,就如没有空气人就不能存活一样。没有明确的目标、或是目标不专一的人,他再勤劳也是徒劳,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永远漂泊不定,只会到达失望、失败和丧气的海滩。
    关于目标与人生成功的关系,有人讲过一个有趣的哲理故事: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内的一个磨坊里,有一匹白马和一头毛驴。它们是好朋友,白马在外面拉东西,毛驴在屋里推磨。后来,白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去印度取经。
    17年后,白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回磨坊会见它的驴子朋友。白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垠的沙漠、高耸入云的山岭、莽莽苍苍的森林、神奇的国度……那些神话般的境界让驴子听了大为新奇。驴子惊叹道:"你有这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
    "其实,"白马说,"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有停止,不同的是我与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正文 第12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一:人生信念(11)
        我们都知道,射箭有靶子,才知道是否射中;赛跑有终点,才知道是否破纪录。同样的道理,人生有目标,才知道是否成功。带着目标生活,是最有效率的人生。
    目标为什么对人生的影响如此之大呢?道理其实很简单:人生好比走路,事先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早早上路,或迟或早,总能到达。如果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去哪里,漫无目的地寻找所谓幸福,那就只有碰运气了。也许误打误撞,能走进理想的"桃花源",但十有八九,还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原地转圈。
    设立目标有五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能增强自信。如果你的目标是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或成为其他理想人物,那么,你会在内心深处自然而然把自己归入到这些人的行列,而不是把自己视为平庸之辈。
    第二个好处是,你能够根据目标预算好自己的时间和金钱,不作无谓的投资。
    第三个好处是,瞄准目标去做事,能使你集中精力,而不会陷入到日常事务中去,成为琐事的奴隶。
    第四个好处是,随着大目标的逼近和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你的工作变得更有成就感也更有乐趣了。你愈发充满了激情,你的潜能也会充分释放出来。
    第五个好处是,因为目标明确,你对一些机会变得更敏锐了。没有目标的人老是想:"这件事跟我无关。""这个人跟我无关。"而一旦有了目标,你就会思考这件事跟这个人跟你的目标有何关系,你经常会有意外的发现。
    在生活中,大多数人没有获得他们渴望的成功。因为他们不是参赛选手,只是看客。他们没有目标,不知道哪儿才是自己的赛场,也不知道应该将智谋体力投放在什么地方。没有人在乎他们的"比赛成绩",也没有人给他们发"奖牌"。他们只能落寞地看着别人接受鲜花和掌声,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藏起自己的希望。
    所以,假如你不满于现在的生活,就为自己选择一个能够让你心情激动的人生目标吧。然后一心一意去实现它。如此,你的人生必然会大放异彩。
    程颢生平
    程颢(公元1032年-1085年),宋代哲学家,宇伯淳,幼习诵儒经,20余岁中进士,曾任上元主簿、晋城县令等职。他在地方官任上,积极推行儒家的政治路线,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后入朝为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受到排挤,退居讲学而终。
    目标远大,量力而行
    程颢说: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
    程颢不仅是一个思想家,也是一个实干家。他的"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这句话,不仅是理论推演,也是经验之谈。因为他就是这样做的,并且行之有效。
    程颢少年时即志向远大,曾自言其志云:"孟子没而圣学不传,以兴起斯文为己任。"意思是要成为一代宗师,承担起传播儒家道统的大任。他这个目标可谓"远且大",但他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循序渐进,不断努力,到20岁时,就以博学而闻名。
    程颢为官后,积极推行儒家政治路线。他任上元县主簿时,此处赋税不均的现象十分严重,富民占有好田,赋税却很轻;穷民拥有的远郊田,购价虽低,赋税却很重。程颢决心改变这一不合理现象。他帮助县令筹画良策,平均赋税。由于这一措施对富人有损害,引起他们的不满,想方设法加以阻止。程颢既不让步,也不强进,积极进行宣传解说工作,对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一一加以解决。后来,新的赋税政策终于得以推行,无人敢公开反对了。
    县令去职后,程颢代其职务,当上了上元县令。他接任时,民情十分复杂,诉讼每月不下二百起。程颢"处官有方",不到一个月,诉讼案件大大减少。他还发动民工,进行水利设施改造,使粮食获得丰收,为地方办了一件大好事。
    程颢还积极向县民宣示儒家礼教,"民以事至邑者,必告之以孝悌忠信,入所以事父兄,出所以事长上"。他还按照儒家政治理想管理政事,"度乡村远近为伍保",让乡民们互助协作,你我相帮,患难相扶。对孤寡残疾等弱势群体,他责成其亲戚、乡亲予以照顾,使他们不至于生活无着。他还在各乡兴办学校,有空时亲自去视察,召集父老乡亲座谈,以了解民情。他有时还亲自为学生讲解课文。对不善教育的老师,他就予以更换。      正文 第13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二:生活艺术(1)
  
    后来,他调任晋城县令,任职期间,也实行了不少惠民措施,"在邑三年,百姓爱之如父母"。他离任那天,人们对他依依不舍,群情激动,以致"哭声振野"。这说明程颢在年轻时期,就是一个忠实地实践儒家学说的人,并且始终不忘传播儒家道统的目标。他最后成为一代宗师,是长期努力的结果啊!
    在生活中,有些人自认为有一个人生目标,这个目标是发财、出名或当官。但他们从来不知道从贫穷到富有的路程有多远,从来不知道到从凡人到名士的差距有多大,从来不知道从平民到政客的界河有多宽,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应该从哪个方向出发。他们只好用幻想跨越现实跟目标的距离,比如用两元钱买到一注特奖彩票,或者受到某个贵人的特别青睐……这样的人生目标,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并不是真正的目标。好比那个"桃花源"里的故事一样:有一个神秘的地方,那儿的人们平等、自由、富足、快乐,只要走进这个理想的乐园,就会幸福一生。可是这个乐园不在任何地方。
    还有一些人,急于求成,总想一开始就看见成果:做生意想马上发财,打工想马上受到老板重用,当公务员想马上升官……这是一种可怕的暴发户的心理。事实上,多数工作需要人的耐心。你一点一滴地去做,才能稳稳当当地获得工作成果,否则,便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不甘心放弃,但又没力量前进。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恨不得马上成功的想法是不现实的。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查理·库金先生说:"成就伟业的机会并不像急流般的尼亚加拉瀑布那样倾泻而下,而是缓慢的一点一滴。"所以,一旦立定人生目标,就要点滴积累成功资源,就像烧开水一样,让你的能量一点点升温。而且,当你向目标出发后,随之而来的是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对你的智慧、意志和毅力进行各种挑战和考验。这时,你能够成功达成目标的唯一选择是: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没有任何借口。这样,你就能到达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
    儒学大师谈人生二:生活艺术
    儒家有一个显著特点:把学问做到一言一行中。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做人就是做事,做事就是做人;工作就是娱乐,娱乐就是工作。谁能贯通儒家的生活哲学,他一定是一个快乐的人、智慧的人、受欢迎的人、成就杰出的人。
    孔子生平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儒学鼻祖。他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创立私学,且招收对象不论贫富贵贱,"有教无类"。五十岁后,孔子曾任鲁国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因在政治斗争中失败,流亡国外。晚年回国,整理《诗》、《书》、《礼》、《记》、《易》、《春秋》等古代典籍,直到去世。
    读书不是最重要的事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把读书看成了最重要的事,一个孩子从四五岁上幼儿园,一直到大学毕业,父母对他或她的要求都是"好好学习",只要成绩好,其他方面一概从宽,所以很多孩子念到高中毕业,连一双袜子都没有洗过。
    孔子对学习的看法不一样,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即"悌",敬爱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家里能够孝敬父母,在外面能够敬待朋友,对其他人能够秉持一颗好心,友善对待,主动跟品行好的的人交往,如果还有多余的精力,再来读书学习。这意思是说,先学习做人,再学习知识。做人方面没学好,一味学习知识,就是本末倒置了。
    一位作家曾说,一个人一辈子能把身边七八个人的关系处理好,一生的幸福就有保障了。这七八个人都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如父母、兄弟、妻儿,或关系最密切的人,如朋友、上司、同事、下属。意思就是说,只要把***内极少数人的关系处理好,必然事业顺利,生活和美;反之,绝大多数烦恼、痛苦都是身边人带来的,其原因是没有把关系理顺。关系没有理顺的原因是做人功夫没有学好。难怪有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正文 第14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二:生活艺术(2)
  
    孔子的"入则孝,出则弟",其意也是要把身边几个人的关系搞好。应该如何做呢?我们不妨看一个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公明宣在他门下学习,三年没有摸过书本。曾子说:"你在我家里,三年不学习,为什么?"
    公明宣说:"我哪敢不学习?我看见老师在家里,只要有长辈在,连牛马也没有训斥过,我很想学习您对待长辈的态度,可惜还没有学好。我看见老师接待宾客,始终谨慎谦虚,从来没有松懈过。我很想学习您对待朋友的态度,可惜还没有学好。我看见老师在朝廷办公事,对下属的要求很严格,但从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我很想学习您对待下属的态度,可惜还没有学好。"
    曾子离开座位,向公明宣道歉说:"我不如你。我只会读书罢了!"
    曾子说自己"只会读书",无疑是自谦。从他的表现看,无疑做到了"入则孝,出则弟"六个字。
    能够处理好身边人的关系,生活会过得比较舒服,但对一个有志向的人来说,这还不够。孔子又进而说"泛爱众,而亲仁"。
    "泛爱众"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一种做人智慧。西方成功学中有一句名言:你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你。有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故事:某人开车来到一座城市,问一个加油站的工人:"你们这个城市的人友善吗?"加油站的工人反问:"你们那个城市的人友善吗?"某人说:"不!他们冷漠自私,糟糕透了。"加油站的工人冷淡地说:"我们这儿的人也一样。"过了一会儿,又一个人开车来到加油站,问这个工人同样的问题。加油站工人还是问他:"你们那个城市的人友善吗?"那人说:"是的!他们真诚友善、热情大度。"加油站工人微笑着说:"我们这儿的人也一样。"俗话说:好心换好心。一个人"不"爱众,得到的无疑是冷漠自私、糟糕透了的对待;一个人"泛爱众",就能得到真诚友善、热情大度的对待。
    "而亲仁"的意思是跟好人交往。这是最好的学习。孔子说:"与君子游,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如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经常跟有学问的人交往,久之就多了几分书香气,经常跟善良的人交往,久之就多了几分慈悲之心。相反,经常跟懒惰不负责任的人打交道,久之会变得懈怠起来,经常跟小流氓打交道,打架的机会就多起来。所以说,跟一个好人交往一天,胜过读一本好书。
    孔子哲学
    孔子的学说,以周礼为基础,又自创"仁"这个新概念。"仁者爱人","礼者敬人",孔子学说的精髓就在于如何让爱与敬浸入灵魂,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中。他"述而不作",没有著作,他的言论被弟子们整理为《论语》一书。
    三项看家本领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说明他不迷信。但他时而论及"命"与"天命"。比如有一次,他的学生伯牛患了重病,孔子握着他的手,痛心地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意思是,没有别的,都是命啊!这个人竟患了这种病!
    还有一次,子服、景伯向孔子报告说,公伯寮向季孙氏诬告子路。季孙氏是鲁国大夫,当时子路在他手下当官。子服、景伯还向孔子建议说:"您要是想惩罚公伯寮,我们的力量还能够让他一命呜呼。"孔子就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他认为仁道能否推行,都是命运,不是公伯寮这种小人能够干预的。
    孔子相信命运,并非迷信。因为自然、社会、人生都有其运行规律。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孔子主张顺应它。孔子所谓"知命",主要是了解规律运行的大方向,而不是了解规律的具体变化。要想完全了解规律如何运行,这是不可能的。这是风水先生、算命瞎子们想做的事,而不是孔子想做的事。      正文 第15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二:生活艺术(3)
        为什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呢?人生有顺有逆,这是"命",有的人不知道这是"命",顺境时得意洋洋,无限看高自己,自以为无所不能;逆境时灰心丧气,一味看低自己,自认为一无是处。这就失去了君子风度。
    如果"知命",上山时能想到下山的结局,涨潮时能想到落潮的必然,在事业顺利时,就不会有虚骄之气。不利时能想到有利的变化,困境中能想到顺境的到来,在事业受挫时,就不会有颓废之气。这不是君子的风度吗?
    为什么说"不知礼,无以立"呢?在孔子时代,"礼"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包括礼仪、礼貌、礼法等一切行为规范。"礼"是用来调理人际关系,如果"不知礼",放纵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不便,会引起别人的厌恶和痛恨,一个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行不通,必然到处受挫,又如何立得住身呢?一旦触犯刑律,还有身陷囹圄、命丧黄泉的危险。
    孔子本人是一个特别懂"礼"也特别讲"礼"的人,"礼"已经渗透到他的一言一行之中,变成了他终生不变的习惯,甚至可以说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他都能很自然地做得恰到好处。
    他是如何讲"礼"的呢?比如,他乘车出门,遇到二人以下,他会站在车上行礼;遇到三人以上,他就会下车行礼。"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上车时,一定会端正身子,抓着带子,稳稳地上去。坐在车里面,不东张西望,不大声说话,不指指点点。"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遇到穿丧服的人,一定会扶着车杠行礼;遇到负重的人,一定会扶着车杠行礼。
    在日常交往中,他根据不同交往对象决定言行方式,"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他跟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在一起的时候,很谨慎的样子,好像不会说话一样。在宗庙或朝庭讲话时,口才流利、善于辞令,但神态不失恭谨。"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参加乡亲的家宴时,有老年人退席,他才退席,否则一直陪坐,以示敬意。
    在工作单位,他的一言一行也做得符合礼仪要求,"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跟下级说话时,从容不迫;跟上级说话时,和颜悦色。如果国君在场,说话轻声细语,走路轻缓安详。
    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有很多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平时饮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饭食变味了,鱼肉变质了,不吃。饭菜颜色不正,不吃。烧糊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到吃饭的时候,不吃。菜切得不周正,不吃。调味品放得不对,不吃。即使肉菜很多,他也以吃饭为主。只是喝酒不限量,以不喝醉为度。到外面买来的酒肉不吃。
    关于孔子"讲礼"的内容还有很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将做人、办事、享乐、养生等一切行为都融于"礼"中,不愧是一个真正的绅士。
    为什么说"不知言,无以知人"呢?不会说话的人,一开口就让人不愉快,别人不愿跟他交往,他又如何了解别人呢?有的人活了一辈子,没有几个熟人,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不知言"。
    "知言"与"知人"的因果关系也可以倒过来说:不知人,无以知言。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跟什么人说什么话。你必须了解对方的性格、喜好,才能说话到位。一个人不会说话,往往是对了解别人不感兴趣,只关心自己的感受。所以,要想说话到位,应该尝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当你知道对方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并懂得有所迎合,有所趋避时,很容易就能激发对方交往的兴趣。
    说得动听不如做得好看
    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有些人的习惯是:严格要求别人,坚决放任自己。他们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讲起来条条是道,做起来特别难看。要求别人这样那样,句句话都在理,可他们自己却做不到。这种强求他人的霸道行为,是孔子所反对的,他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你先按自己说的做了,做好了,别人才会见样学样。孔子还进一步说:"己有之而后求诸人,己无之而后非诸人。"自己拥有某种品行,才有资格要求别人具备;自己没有某种缺点,才有资格要求别人纠正。这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      正文 第16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二:生活艺术(4)
  
    对一个有志者来说,当然应该追求超乎常人的能力和品格。所谓"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不是要求别人做得跟自己一样好,而是要求自己做得比别人更好。它有三个要点:
    第一,以身示范,行不言之教。
    跟孔子同时代的老子也说过一句类似的话: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其意也是提倡用自己的行动引导他人的善行,而不是喋喋不休地教别人做什么、怎么做。无论古今中外,"以身示范"都是最好的教育。
    春秋贤臣晏子就是一个懂得"行不言之教"的人。他认为治理天下,应该以节俭为本,力戒奢侈之风。他每天上朝,都坐着一辆旧车,驾着一匹瘦马。有一天,齐景公看不过意了,就问:"嘿,难道给您的俸禄还少吗?为什么您的车马糟糕到这种程度?"
    晏子回答说:"依赖您的赏赐,才能保证我的家人以及与我交往的朋友们都能过日子。我穿得暖、吃得饱,车子旧一点、马瘦一点,已足够使用,对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齐景公不忍心让他乘坐旧车瘦马,就派一位官员送给晏子一套高大华丽的车马。晏子不肯接受,送来三次退回去三次。齐景公召来晏子,赌气说:"您不接受车马,我也不坐马车了!"
    晏子说:"您派我监管文武百官,我尽量节省生活上的享受,给齐国人民做一个表率。就是这样我还怕自己过于奢侈、行为有失检点。现在,您在上面坐华丽的车马,我在下面也坐华丽的车马,老百姓看见了,可能贪图享受,轻视道义,不检点自己的行为。这样,我就没有办法去禁止他们了!"
    晏子最终还是没有接受齐景公馈赠的车马。
    晏子不仅懂得用自己的行为引导善行,也懂得用自己的行为制止恶习。当时,齐国人流行一种娱乐:用车轴互相撞击。这种娱乐不仅容易损毁车马,也经常造成身体伤害。官府明令禁止,却屡禁不止。晏子很担心这件事,就造了一辆新车,配上良马,出门时和别人的车轴相撞,他故意叹息道:"车轴相撞是很不吉祥的。这大概是我祭祀时不够虔诚,为人处世不够庄重的缘故!"于是下车,丢掉车子走了。从这以后,齐国人就不再用车轴撞击取乐了。
    晏子身居高位数十年,始终以身作则,齐国的风气大为好转,受到诸侯们的尊敬,由此可见"不言之教"的功效。
    用制度禁止一件事,自己却不以身作则,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要感化下属的心,没有比身教更好的了。美国企业家亚瑟·布里恩所说:"位居领导位置的人需要许多天赋的才能,其中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在现代社会,普遍讲"人权",讲"人性化管理",用强制手段逼迫别人去做什么,已经越来越不适宜,以身作则的引导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第二,不必要求别人比自己做得更好。
    在品行与操守方面,你只能要求自己做到更好,不必期待别人比你做得更好。你自私自利,怎么能要求别人慷慨大度呢?你贪生怕死,怎么要求别人视死如归呢?有人发表文章,大力提倡见义勇为。说得倒是动听,可是他遇到坏人坏事,就吓得*滚**流,义没有了,勇也不见了。这怎么能让人相信他的话呢?必须"先行其言",做个样子给人看,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春秋时,赵简子亲率三军讨伐卫国。发动进攻的时候,他躲在安全的地方,击鼓下令冲锋,却发现士兵们都畏缩不前。他扔下鼓槌,感叹道:"唉!士兵们竟然已经坏到这种地步了!"
    烛过听到他的叹息,摘下头盔,横拿着戈,走到他面前说:"这不过是您自己没做好罢了,士兵们并没变坏!"
    赵简子勃然大怒,拔出剑,架在烛过的脖子上,喝道:"我不委派他人,亲自统率大军上前线,你还说我没做好。你说,我什么地方没做好?"
    烛过面无惧色,答道:"先君献公,即位才五年,兼并了十九个国家,用的就是这样的士兵。惠公在位两年,纵情声色,残暴傲慢,秦国趁机偷袭,我军大败而逃,用的也是这样的士兵。文公即位三年,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围困卫国,攻占曹国,名扬天下,成为霸主,用的也是这样的士兵。所以我说您没做好,士兵们并没有变坏。"      正文 第17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二:生活艺术(5)
        赵简子恍然大悟,收起剑说:"多谢您的指教,我明白了!"他离开了安全之所,站到弓箭的射程之内。结果,只击鼓一次,士兵们便攻上了城墙,大获全胜。
    赵简子重赏了烛过,并感叹道:"兵车千辆,不如烛过一言!"
    有一句话说得好:只有不好的将军,没有不好的士兵。将军好不好,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他能否以身作则。自己怕担风险,想让别人替自己卖命是不可能的。
    无独有偶,齐国名将田单也有过赵简子相同的遭遇。田单曾率数千孤军,死守两座孤城,抵挡燕国大军的进攻,最后反败为胜,一举收复全部失地。
    田单功成名就后,权力富贵随之而来,他对自己的才能也十分自信。有一年,田单出任齐国主将,率领十万大军,准备进攻翟国。行前,他去拜访仲连子。仲连子说:"您这次攻打翟国,一定不能攻下。"
    田单不以为然,说:"我曾经凭借即墨这座小城,收复了整个齐国,为什么攻不下小小的翟国?"
    田单当即上车离开了,不想再跟鲁仲连说话,并决心一战成功。可是,惨烈的战斗进行了三个月,仍没有攻下翟国,齐军却伤亡惨重。田单害怕了,又去拜见仲连子,问:"您怎么知道我攻不下翟国?"
    仲连子说:"你坚守即墨城时,坐的是盛土的草器,站起来就拿起工具干活,事事做士兵的表率,还激励士兵说:'假如我们的宗庙没有了,我们灵魂将要归向何方?'所以,将帅们有必死的决心,士兵也没有逃生的念头。现在,您东边有掖邑的封地,西边有淄上的财宝,身上系着黄金腰带,富贵无限,春风得意,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喜欢生存,讨厌死亡。所以我料定你攻不下翟国。"
    田单明白了。第二天,他脱下盛装,缠起头发,挺立在矢石纷飞的危险地方,拿起鼓槌,亲自擂鼓助威。结果,翟国很快就攻下来了。
    行动比诺言更响亮,身教比言教更有效。要想塑造别人,先得塑造自己;要想鼓舞士气,先得鼓足勇气。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你只有做得比别人更好,别人才可能做得像你希望的一样好。
    第三,榜样不要树得太高。
    你"先行其言",要让后面的有能力"从之",这样才能达到引导的目的。你所做的超出了大多数人的能力范围,只能算是一项特技,很难普及到每个人。打个比方,乔丹在篮球场上玩"飞人",球迷们都觉得好,想学学得了吗?所以,你想引导他人,一定不能超出大多数人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
    孔子非常注重榜样的群体效应。鲁国曾经规定,赎回在外国当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到国库领取赎金。孔子的学生子贡赎回了人,却退还了赎金。孔子听说这件事,说:"子贡错了啊。圣人做事,可以移风易俗,教化可以施给人民,不仅适于自己。现在鲁国富有的人少,贫穷的人多,把人赎回后领取赎金,跟子贡相比就显得不廉洁了。不领取赎金,就没有人愿意再赎人了。所以,鲁国人不会再赎人了。"
    又有一次,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路救起了一个落水儿童,孩子的父亲为了感谢他,送给他一条耕牛。子路高兴地接受了。孔子听说这件事,夸赞道:"子路做得对,从此鲁国人都会乐于救人了。"
    过去,中国人老是喜欢把一些大公无私、不爱钱又不怕死、好得不得了的人搬出来做榜样,这跟给他们立一个神位差不多,是不会有多少人"从之"的。树立榜样的目的是引导他人的善行。如果只有极少数人能做到榜样所能做到的事,就失去了意义。只有让大多数人能够实行,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
    曾参生平
    曾参:字子舆,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人。他的父亲曾皙是孔门弟子,追随孔子多年。曾参比孔子小四十六岁,是孔子晚年所收弟子。孔子认为他能通孝道,所以收他为徒。后来他果然写了一部《孝经》。曾参入门较晚,后来以授徒、种田为业,生平事迹较少流传。
    做人的根本
    曾子说: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已至而呼天。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不亦远乎!身不善而怨人,不亦反乎!刑已至而呼天,不亦晚乎!      正文 第18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二:生活艺术(6)
  
    曾子认为,"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已至而呼天"。不应该跟关系亲近的人很疏远,却跟关系疏远的人很亲近;不应该自己不好却埋怨别人;不应该等到刑罚上身的时候再来呼天抢地。他的意思是:做人要求其根本。什么是根本呢?跟身边人搞好关系就是根本;管好自己就是根本;遵纪守法就是根本。
    曾子说:"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不亦远乎!"跟亲近的人搞不好关系,却去设法交结关系疏远的人,不是舍近求远吗?
    所谓亲近与疏远,一般是以自己为原点,由关系远近来衡量亲疏。大致上,父母兄弟妻儿是最亲近的,其次是亲戚朋友,再次是上司、同事、下属,再次邻居、同乡,再次是一般人。按曾子的观点,搞关系应该从近到远,而不是从远到近。如果跟亲近的人搞不好关系,说明做人没有做到位。为什么呢?人与人存在共性,往往是,一个招人喜欢的人,大家都喜欢他;一个让人讨厌的人,大家都讨厌他。跟亲近的人有一定感情基础,比较容易搞好关系,如果关系不好,说明不善于搞好关系,又怎么可能跟关系疏远的人搞好关系呢?
    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有些人很善于跟人打交道,但他们对亲近的人很冷淡,却跟"外人"关系融洽。因为跟亲近的人打交道无利可图,却能从"外人"那里捞到好处。这大概属于小人一类。小人惟利是图,总是把感情投向回报丰厚的地方。由于他们长袖善舞,巧于打点,很容易被误认为好人,只有智才能识别他们的伎俩。
    春秋时,齐桓公喜爱美妇,竖刁为了接近齐桓公,竟引刀自宫,替齐桓公管理后宫,并物色到了不少美女。齐桓公认为他忠心耿耿,很信任他。
    易牙是个出色的厨师,有一次,齐桓公开玩笑说:"我什么山珍海味都吃过,就是没有吃过人肉!"易牙就将自己的小儿子杀了,做成美味献给齐桓公。齐桓公极为感动,将他视为头号功臣。
    卫国的公子方在齐国做官十五年,从未回过家。连父亲死了也没有回去祭拜。齐桓公夸他是难得的忠臣。
    管仲重病垂危时,齐桓公去探望他,问:"您如果弃我而去,竖刁可以执政吗?"
    管仲答道:"不可以!竖刁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怎么会爱惜您呢?"
    齐桓公又问:"易牙可以吗?"
    管仲答道:"易牙对自己的儿子都能狠得下心肠,对您还有什么狠不下心的?"
    齐桓公又问:"卫公子方如何?"
    管仲答道:"卫公子方对自己的父亲都不忠心,怎么会忠于您呢?这三个人似忠实奸,您如果任用他们,将来一定会成为诸侯的笑柄。"
    齐桓公觉得有道理。管仲死后,他将这三个人全赶走了。可是过了三年,他又将他们重新招回来,予以重用。
    后来,齐桓公病重,竖刁、易牙作乱,紧闭宫门,禁止别人给齐桓公送饭送药,卫公子方不管齐桓公的死活,只顾自己逃走了。于是,齐桓公活活饿死了。死了六十天,身上的蛆虫爬到门外,也没有人替他收尸。
    竖刁、易牙、卫公子方都是"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的人,归根结底,他们除了爱惜自己,对谁都不亲。这是我们在生活中需要特别留心防范的小人。
    曾子说:"身不善而怨人,不亦反乎!"自己不好却埋怨别人,不是反本求末吗?在这里,"不善而怨人"二字,含意很深。从浅层次理解,是品行不够好却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的意思。打个比方,我自己很小气,却埋怨别人对我不大方;我自己不讲信用,却埋怨别人不相信我;我自己能力有限,却埋怨别人不重用我;我自己孤高自傲,却埋怨别人不喜欢我,诸如此类,都是舍本求末的行为。
    从较深的层次来讲,"不善而怨人",还有自己处境不好、事业不利、生活不顺,却抱怨别人不尊重自己、亲近自己、喜欢自己。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别人对我们的态度,经常由我们的成败来决定,人情如天气,时冷时暖。一个明智的人,应该努力去追求成功,赢得别人的尊敬和爱。如果不能成功,也只能怪自己做得不够好,或者时运不济,用不着抱怨"人情似纸张张薄"。这种抱怨也是舍本求末的行为,对自己毫无益处,也搞坏了别人的心情。所以,当事业、生活不顺利时,明智的做法是默默承受一切,努力改善一切,用不着怨天尤人。      正文 第19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二:生活艺术(7)
       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是一位天下闻名的大贤士,受到国君宠爱,被封为相国。各地有才能的人纷纷来投奔他,谋求一只饭碗。不料,国王对田文起了疑心,撤掉了他的职务。无奈,田文只好离开国都,回到自己的封地去。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几千个平时口口声声仰慕他、愿意终生追随他的食客,一下子走得没影了,只有冯谖愿意继续跟着他。
    后来,在冯谖的策划下,国君对田文重新产生了信任,让他官复原职,尊荣更胜从前。那些弃他而去的食客,又想重新回来。田文听说这件事,恨恨地对冯谖说:"他们当初弃我而去,现在还有脸回来?谁好意思走到我面前,我一定要将唾沫吐在他脸上!"
    冯谖不以为然地说:"事物有它必然的规律,事情有它本来的道理,您何必生气呢?富贵了,宾客自然多;贫贱了,宾客自然少,这是事情本来的道理。您一定见过菜市场的情景吧?早上,人们争先恐后挤进去,因为里面有他们需要的东西;傍晚,人们甩开大步走过去,不会多看一眼,因为里面没有他们需要的东西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以前,人家争先恐后来投奔您,是因为您这儿有他们需要的东西;后来他们离开您,是因为您这儿已经没有他们需要的东西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田文恍然大悟,心里的怨意顿消。后来,那些食客陆续前来投奔,他一如既往地接待他们,毫无芥蒂。
    有一句话说得好:"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你爱一个人,是因为他有你需要的东西--容貌、财富、权势、品德……最好他什么都有,能满足你的一切需求。假如那个人什么都没有,你可能恨不得从未见过他。你从自身需要出发对别人作取舍,当然不应该反对别人从自身需要出发对你作取舍。无论别人喜欢你还是讨厌你,都是你自己的原因,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想通了这个问题,就不会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有那么反感了。
    曾子说:"刑已至而呼天,不亦晚乎!"这句话很好理解,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等到刑法加身再来懊悔,不是太晚了吗?如果害怕受到惩罚,惟一可靠的做法是遵纪守法。这个道理很简单,可是世上仍然有不少"刑已至而呼天"的蠢人。
    民国时,敝乡有一个男子,身材高大英挺,以放竹排为业。他每天拿着竹竿,唱着山歌,顺流而下,日子过得逍遥自在。他戏称自己手中的竹竿为"竹笔",每天用竹笔描写着自己的生活。
    后来,日本人来了,他经人介绍,投奔了汉奸队伍,凭着本事,三五年间,居然当上了保安大队长。很自然的,他也做了不少伤天害理之事。所以,日本人投降后,国民政府抓住他,判处死刑。行刑那天,他仰天感叹:"唉!早知道有这一天,我应该拿着我的竹笔啊!何必摸枪呢?"
    但是,时光能倒回去让他重新选择吗?不可能的。
    人都是痴愚的,被欲望拴住了,就像一头牛被长绳拴住了鼻子,挣不脱也不想挣脱。除非到了梦醒那天,才会有所觉悟。而学习的最大价值就是破除痴愚,聪明地驾驭自己欲望,以获得心灵的大自由。
    子夏生平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门十哲"之一,在"文学"一科中列第二。他比孔子小四十四岁,是孔子晚年所收弟子。子夏曾任鲁国莒父宰,后回到卫国,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成果斐然。据史书记载,魏文侯、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这些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
    先取信,再发话
    子夏说: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子夏的"君子信而后劳其民",谈的是管理下属打交道的方法。首先取得下属信任,才好安排他们的工作。"信而后谏",谈的是跟上司打交道的方法。首先取得上司的信任,才方便发表不同意见。
    作为上司,如果没有取得下属的信任会怎么样呢?曾子说:"未信则以为厉己也。"工作是辛苦的,在没有取得下属信任之前就安排他们做辛苦的工作,下属会认为你在折磨他们。      正文 第20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二:生活艺术(8)
        下属的信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你的才能的信任,二是对你的人品的信任。如果下属不相信你的才能,你安排他们工作时,他们就会疑虑重重,担心你指错了路,工作时,也会犹犹豫豫,不尽全力。到时候工作没干好,他们不怪自己,反怪你指挥无方,还说什么"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下属相信你的才能却不相信你的人品,疑心更大。因为你的人品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人格和利益能否受到尊重。谁也不愿当"包身工",谁也不愿当"杨白劳",他在你手下工作,不等于把尊严卖给了你;他在你手下工作,不是为了帮你的忙。如果人格尊严和切身利益毫无保障,他们就会"聚众造反"。
    中央电视台曾报道一则新闻:有一个大能人,出任某厂厂长。他一心扑在工作上,连妻子生病住院都没时间照顾。在他的领导下,仅一年时间,工厂面貌就焕然一新。就在他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时,全厂干部职工集体罢工,将他从厂长位置上拉了下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不懂得尊重别人。下属办事不合他的意图,他就以"我撤了你的职"相威胁。有时发脾气,玻璃拍烂好几块,不给下属一点起码的尊重。大家对他的专横作风忍无可忍,又担心被他砸掉饭碗,终于联合起来,将他拉下了马。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许多人并不缺少干大事的能力,缺少的只是尊重他人的态度。他们自视甚高,觉得自己很重要,却忘了别人的重要,于是受到大家的疏远与厌弃。
    假如获得了下属的信任,安排他们再苦再累的工作,他们也会全力以赴;制订再严格的制度,他们也没有怨言。春兰集团老总陶建幸为了实现真正高质量的客户服务,倡导"零缺陷运动",为此,公司就职工行为规范、劳动管理、技术管理等等方面制定了许多严格的管理条例,比如,迟到一分钟,要自认罚款500至1000元;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范,要自认罚款500至10000元……如此严格的制度,如果在别的公司执行,员工肯定认为这是在跟他们的利益过不去。但这些制度却在春兰公司执行得很好。因为员工对老总、对公司管理层很信任,相信这样做是对的。
    如何取得员工的信任呢?这需要耐心。信任感是不能强行灌输给员工的,只能通过脚踏实地的行动,使员工对你的能力、对你的人品行逐渐认同,所以不能急于求成。
    有一家公司,由于管理不善,一度陷入亏损的泥潭。为了改变被动局面,公司聘请了一位管理专家来担任总经理。
    新经理上任的第一天,看到了让他深感震惊的一幕:几名保安人员,在门卫室里兴高采烈地玩着扑克牌,完全忘了自己的职责。当他巡视生产部门时,发现情况更糟糕,到处都弥漫着一种懒散不负责任的气氛。
    但是,他没有惩罚任何人。他知道,这是公司制度出了问题,不是靠惩罚某个人能解决的。他决心创造一种人人对公司负责、人人对自己负责的环境。一方面,他经常进行宣传促动,以鼓舞士气。他给员工们打气说:"企业的目的何在?唯一目的是增加收益。公司有收益,各位最先受惠。各位为了自己,务必坚守岗位,努力奋斗。"
    另一方面,他加紧制度建设,努力使各项经营策略和管理措施变得更合理。经过一番改革后,公司面貌焕然一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各尽其职,再也看不到上班打扑克的现象了。六个月后,公司即从亏损的泥潭中走出来,成为一家盈利情况很好的公司。
    这位经理显然懂得"信而后劳其民"的道理,他没有强行运用自己的权力来推行什么,而是用自己的耐心和智慧改变了一切。
    作为下属,如果没有取得上司的信任会怎么样呢?曾子说:"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在没有取得上司信任之前就提出不同意见,上司会认为你在贬低他,他会给你好果子吃吗?
    上司的信任,也包括两个方面:你的能力和你的人品。如果他不相信你的能力,就不认为你能给他出什么好主意。你引经据典讲得条条是道,他却轻轻地一笔抹杀:书生之见,不足为用!      正文 第21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二:生活艺术(9)
 
    如果上司不相信你的人品,问题更大。你一心一意为他着想,他却怀疑你想拆他的台、坏他的事,非但不感激你,反而对你恨之入骨。春秋时伍子胥的遭遇就是最好的例子。
    伍子胥是历史上公认的忠臣,他对吴王夫差可谓推心置腹,言无不尽。吴王夫差出兵越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派大夫文种带了很多财宝送给吴国太宰伯嚭,请求讲和,并且表示,越王夫妇愿意以臣妾的身份伺候吴王。吴王夫差想接受这一条件。伍子胥知道,吴、越两国是世仇,不是你灭掉我,就是我灭掉你。越王勾践暂时妥协,并不能根除日后的危险。因此,他劝夫差说:"越王这个人特别能吃苦,如果您现在不消灭他,日后一定会后悔。"
    夫差更信任太宰伯嚭,不听伍子胥的话,与越国议和。
    五年后,吴王夫差准备出兵攻打齐国。伍子胥劝道:"齐国只是疥癣小患,越国才是心腹大患,您不先消灭越国,却去攻打齐国,不是很荒唐吗?"
    夫差自以为是,不相信伍子胥比自己高明。他出兵攻打齐国,在艾陵大败齐军,得意洋洋地班师回国。从此,他更加讨厌伍子胥的话。
    又过了四年,吴王夫差又想攻打齐国。太宰伯嚭多次接受越王的厚贿,极力赞成这一计划。伍子胥又劝夫差道:"越国是心腹大患。您即使攻下齐国,就好像得到一块石田,什么用也没有。"
    吴王夫差不听,派伍子胥出使齐国。伍子胥料到吴国必有大难,就把儿子托付给齐国的鲍氏,自己仍然回国报效吴王。
    太宰伯嚭受了越王的收买,向吴王进谗说:"伍子胥这个人,刚愎自用,他对您的怨恨已经越来越深了。上一次,您想讨伐齐国,他认为不行。您最后还是率兵伐齐,结果成了大功。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更加心怀怨恨。现在您决定讨伐齐国,他又强行劝阻,还在背后诋毁赞成这件事的人,其用意是希望吴国失败,好证明他的高见。现在您决定亲征,伍子胥却假装生病,不随军前往。您不能不对他加以防备,这个人想制造祸乱是很容易的。而且我已派人暗中监视他,他出使齐国时,把儿子托付给齐国的鲍氏。他在国内不得意,经常跟诸侯来往,这是很危险的,希望您趁早考虑这件事。"
    吴王夫差对伍子胥由厌生怨,由怨生恨,竟派人送给伍子胥一把宝剑,逼他自杀,还把伍子胥的尸体装进马皮做的袋子里,丢进江中。
    后来,越国灭掉了吴国,逼得吴王夫差自杀。一切就像伍子胥当年预言的一样。伍子胥的意见是正确的,却不能让夫差听从,归根结底,是没有取得夫差的真正信任啊!
    如何取得上司信任呢?才能、人品和忠心必不可少。但还不够。伍子胥的才能、人品、忠心都没有问题,却不能取得信任,主要因为他跟夫差都是个性很强的人。个性不合,难做夫妻,难做朋友,自然也很难建立起和谐的上下级关系。所以,要取得上司信任,还有一个要点:顺应上司的个性。
    此外,如果上司没有兴趣听你的意见,表明他对你缺乏信任,那就不要说了。与其畅所欲言,不如闭上嘴巴。
    孟子哲学
    孟子是孔子之后第一个推进儒学发展的人,提出了"性本善"和"仁政"学说,创立了"王道"的政治理论,他还模仿周礼拟定了一整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他的思想主要存于《孟子》一书中。该书被列为经书,孟子也被尊称为"亚圣"。
    牢记自己的身份
    孟子说: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
    孟子的"欲为君,尽君道",谈论的是当领导的准则。"欲为臣,尽臣道",谈论的是当部下的准则。在春秋战国时代,"君"不完全是一国之主的意思,君臣关系也不完全是臣民跟一国之主的关系,地方首脑、部门长官跟下属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君臣关系。甚至一族之长跟家族成员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君臣关系。所以,当时的君臣关系类似于现代领导跟下属的关系。领导有大有小,当领导的准则是一样的,都应该"尽君道";下属有多有少,当下属的准则也是一样的,都应该"尽臣道"。      正文 第22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二:生活艺术(10)
   
    另外,"君臣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因各人的际遇和努力,这种关系是经常变动的。比如,孔子五十岁时出任中都宰,这时候他是中都百姓的"君",同时他又是鲁哀公及执政大臣季孙氏的"臣"。后来他还当过司空、司寇等高官,还一度"权摄相事",也就是代理宰相。他辞职后,周游列国,很不走运,始终没有找到工作。有一年,中牟宰佛肸据中牟叛乱,想请孔子去辅佐他。孔子想动身前往。照说孔子以前当的官比佛肸大得多,他却愿意给佛肸当臣,可见他对君臣关系的变置是很开明的。由于子路的坚决反对,他没有去成。但也说明他心里并没有"能上不能下"的想法。
    中国经过两千多年封建统治后,人们逐渐将君臣关系理解为一国之主跟全国人民的关系,并且认为这种关系是不可变动的。变动即意味着改朝换代。如果用这种僵化的君臣关系理解孟子的话,就偏得太远了。孟子的"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仅仅是谈论每个人此时、暂时的行为规范,而不是永久的行为规范。打个比方,一个人心怀大志,不甘久屈人下,他将来通过努力,也确实可能成为大人物。但他此时是小人物,就应该按小人物的行为规范做事。等他成了大人物,再按大人物的方式行事不迟。他还是一个小人物时就摆大人物的派头,不仅是可笑的,也是"越礼"的,可能给自己惹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同样的道理,一个领导者,他很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但他此时是领导,就应该"尽君道"。比如现在有些学者,被安排到领导岗位上,他却对领导工作毫无兴趣,一心想重回原来的岗位搞学术研究。但他此时既然身为领导,就要履行领导职责,想搞学术研究,等离开领导岗位再说。
    总之,孟子的"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是提醒每个人牢记自己的身份,不要做与身份不相称的事。
    那么,如何"尽君道"呢?晋平公曾经向智者师旷讨教过这个问题,师旷的回答是:"做好一个领导人物的规律是:悠闲恬淡不逞能。最重要的是仁爱,最紧要的是用人。要广开言路,疏通沟通渠道,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不被流行风气困扰,不受身边之人蒙蔽。要保持清醒头脑,从现存事物中看到它的未来趋势;要保持独立人格,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和独到见解。要实事求是地考评部下的业绩,以公平的赏罚来统御部下。这都是一个领导人物应该做好的事。"
    齐宣王也曾向智者尹文讨教过同一个问题,尹文的回答是:"领导人物要遵循的法则是:政令简明不逞能,宽和大度能容人。上面的事情少,下面就易于执行;上面的法令简明,下面就易于遵行。这样,部下就不会因为触犯一些多余的政策、条令而受到惩罚。大道能容万物,大德能容众人,圣人政令简明,天下却治理得很好。《尚书》说:'宽容即是圣明。'《诗经》说:'周王有宽和的度量,所以国运能延绵久远。'"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领导规范,但师旷和尹文两人确实道出了当好领导的一般法则,值得有志于当好领导的人用心领会。
    如何"尽臣道"呢?汉朝刘向所编《说苑》一书总结了当好下属的一般规则:服从命令,完成任务后及时汇报,凡事不要专权独断,不要靠曲意逢迎来获得宠信,不要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一定要对国家有贡献,一定要对领导有帮助。
    此外,《说苑》还总结了当下属的"六正六邪"。它说,按"六正"去做,就会享有盛誉;按"六邪"去做,就会得到恶名。
    "六正"是:第一,事情还处于萌芽状态,就能看清成败的先兆、得失的要点,在祸事还没有发生就采取防范措施,使君王超然地站在显要尊荣的地位,天下都称赞他的贤能。像这样的人,叫做"圣臣"。
    第二,虚心诚意,向往善政,用礼义勉励君王,劝谕君王实施长治久安之策,助成君王的优点,补救君王的缺点。事业成功了,事情办好了,把成绩归于君王,不敢独享功劳。像这样的人,叫做"贤臣"。      正文 第23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二:生活艺术(11)
        第三,吃苦耐劳,早起晚睡,不懈怠地推举贤才,经常用历史经验来劝勉君王,希望对君王有所补益,使国家安定繁荣。像这样的人,叫做"忠臣"。
    第四,聪明练达,对事物洞察入微,能够预见事情成败,并有预防补救手段,因势利导,堵塞漏洞,断绝祸根,把祸转变为福,使君王转危为安。像这样的人,叫做"智臣"。
    第五,谦逊有礼,遵纪守法,尽职尽责,胜任其事。辞让俸禄,推让赏赐,不接受贿赂,衣服齐整,饮食节俭。像这样的人,叫做"贞臣"。
    第六,国家政治混乱,君王办事不循正道,敢于冒犯君王的威严,当面批评君王的过失,即使有杀头的风险也在所不辞。不惜一死,使国家得到安定,且不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像这样的人,叫做"直臣"。
    "六邪"是:第一,贪图官位俸禄,谋求一己私利,无心办理公事,有智慧不表现,有才能不运用,不肯尽自己的职责,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左右观望。像这样的人叫做"具臣"。
    第二,无论君王说什么,他都说"好";无论君王做什么,他都说"行"。暗地里打听王君的喜好,然后投其所好,以博取君王的欢心。一味迎合君王的心意,只顾君王眼前高兴,不管君王后来的祸患。像这样的人叫做"谀臣"。
    第三,内心奸诈,外表恭谨,巧言令色,妒贤忌能。他想推荐谁,就只谈优点不谈缺点;他想打击谁,就只谈过失不谈功劳,使君王用人不当,赏罚不明,号令不行。像这样的人叫做"奸臣"。
    第四,智慧足以掩饰自己的过失,口才足以推销自己的谬论,捏造事实,添油加醋,都能说得顺理成章。对内离间骨肉亲情,对外扰乱同僚关系。像这样的人叫做"谗臣"。
    第五,专权擅势,把持政事,以抬身价。拉帮结党,既中饱私囊,又增加威势,敢于假托君王的命令,来达到显扬自己的目的。像这样的人,叫做"贼臣"。
    第六,用邪道谄媚君王,使君王陷于不义,勾结党羽来蒙蔽君王,当面说的全是良言正理,背后的说法却大不一样,不分黑白,不问是非,顺我者昌,使奸人纷纷来攀附他,一起为非作歹,使君王恶名昭著。像这样的人叫做"亡臣"。
    每个时代都有当下属的不同规范,但上述"六正六反",确实道出了当好下属的一般法则,值得每一个有志于成为优秀员工并以此达成人生目标者好好研究。
    有人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当元帅的前提是什么呢?必须具备过硬的军事素养,同时还要养成服从命令听指挥的习惯。所以,不想当好士兵的人永远当不了元帅。
    当你还是一个"士兵"时,首先要做的不是幻想成为元帅的威风,而是思考如何"尽臣道",成为一个出色的"士兵"。
    荀子生平
    荀子:姓荀,名况,字卿,生卒年不详,战国思想家。荀子少年时就以博学善辩著称,年轻时到齐国都城稷下学宫讲学,曾"三为祭酒"(学宫之长),享有很高的声望。后被人进谗,逃离齐国,先后游历秦国、赵国,最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令。晚年罢官,从事教学与著述工作,韩非子和李斯皆其弟子。其思想录于《荀子》一书中。
    事无礼则不成
    荀子说: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儒家的所谓"礼",包括人的一切行为规范,小如礼貌、礼仪,大如法律、制度,无所不包。限于篇幅,本节仅探讨礼仪问题。
    礼仪主要包括三是内容:一是办事的仪式;二是交往的礼节;三是待人的礼貌。
    在生活中,很多重大事务开始或结束时都要举行相关仪式,比如举行运动会和开大会,都要搞开幕与闭幕仪式,兴建大厦,要搞奠基与落成典礼,民间结婚也要举办结婚仪式。举行仪式的目的是营造出一种气氛,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起到广告周知的作用。
    比如,开大会的时候,一项一项仪程都进行得有条不紊,气氛搞得庄重肃穆,既能显示主办者的办事能力,提升权威,也能暗示与会者,会议的议题很重要,不是随便说说而已。这样更能引起与会者的重视。大厦落成,请权威人士来搞一个剪彩仪式,既能增加喜庆气氛,也能提升该大厦的美誉度。举办结婚仪式,不仅能给予新人以祝福,也能让亲戚朋友认识新人,免得路上相遇都不认识。      正文 第24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二:生活艺术(12)
 
    有的人认为举行仪式不过是搞形式主义,对其中的繁文缛节也不以为然。这是因为没有理解仪式的重大意义。春秋时,齐景公登坛主持选拔射手的仪式,晏子担任司礼官。齐景公说:"选拔射手的仪式太复杂了,我感到厌烦。我只想得到天下的勇士,和他们一同图谋国家大事。"
    晏子说:"君子不讲礼节,跟普通百姓没有差别;普通百姓不讲礼节,跟禽兽没有差别。臣子勇气足就有能力弑杀君主,儿子力气大就有能力弑杀父亲,之所以不敢做这种以下犯上的事,就是受礼节的约束。礼节是用来统御百姓的,缰绳是用来驾御马匹的。不讲礼节却能够治理好国家的,我还没有听说过。"
    齐景公连连点头说:"有道理!"
    于是,他接受晏子安排,完成了一应仪式。
    晏子的"君子不讲礼节,跟普通百姓没有差别"这句话,道出了仪式的实质:就是要营造出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氛,使人们对这件事引起高度重视。这绝对不是小事。
    在生活中,交往的礼节既是为了标示各自的身份,也有利于事情的顺利进行。比如在军队里,士兵见了将军要敬礼,这不是多此一举,目的是提醒士兵,他是自己的长官,必须服从他。如果士兵见了将军不敬礼,拍着他的肩膀叫"哥们",摸着他的脑袋喊"伙计",这就乱套了,将军一点权威都没有,发出的命令下属也不坚决执行,如何能打胜仗呢?
    通常来说,一家公司、一个团队在创业之初,对上下级交往礼节是不太注意的,大家称兄道弟,都无不可。一旦事业稳定下来,就有必要讲究礼节,如果仍像一群乌合之众,不利于提升团队形象,也会阻碍事业成长。
    汉高祖刘邦起事之初是个小亭长,不太懂礼节。他手下那些人,不是农民就是贩夫走卒,对礼节也所知有限。所以,汉朝初建时,没有什么礼仪规矩,君臣相聚时,饮酒争功,拨剑击柱,闹得不可开交,跟占山为王的土匪没有两样。
    刘邦一看不像话,就请儒士叔孙通传授礼仪。叔孙通知道,儒家的礼仪对这班大老粗来说过于烦琐,"礼仪三千,威仪八百",没有十几年功夫学不全,要让这些读书不多的文武官员来学,可谓勉为其难。于是,叔孙通杂采古礼和秦制,制定了以简易为特征的汉代礼仪,大体上就是由一个传令官喊一下,再由一个司令官引导一下,排列时分出文武、先后。至于穿什么衣,步子怎么走,手怎么放,几跪几叩头之类,就没那么讲究了。刘邦和官员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后来文武百官上朝,就照此行礼,简单而大方,居然有模有样,这就像个朝廷了。
    试想,如果朝廷不像朝廷,像个菜市场;官员不像官员,像一群农夫、商贩,老百姓看了不佩服,心里瞧不起,制订的政策、法令怎么会引起老百姓的重视呢?
    现代社会,讲人权,讲民主,但基本礼节不能讲掉,比如见了领导,应该主动打招呼,不宜扭头而过;进入领导办公室,应该先敲门,不宜昂首直入;给领导提意见,应该态度尊重,不宜颐指气使;应该用正规方式称呼领导,不宜称兄道弟……凡此种种,都不是小事。
    在生活中,待人的礼貌是融洽人际关系的调合剂。不论对方地位高低,都应该以礼相待。待人粗鲁无礼,只能说明自己缺少修养。
    子贡去承地时,看见路边有一个穿着破衣烂衫、名叫丹绰的人。子贡驱车上前,很随便地问:"这里到承地还有多远?"
    丹绰默不作答。
    子贡不高兴地说:"人家问你,你却不回答,是否失礼?"
    丹绰掀开身上裹着的破布说:"看见别人却心存轻视之意,是否有失厚道?看见别人却不认识别人,是否有欠聪明?无故轻视侮辱别人,是否有伤道义?"
    子贡一听此人出言不凡,顿生敬意,马上下车,恭恭敬地说:"我确实失礼了!您刚才指出了我三大过失,您还可以再告诉我一些吗?"
    丹绰说:"这些对你已经足够了。"
    此后,子贡对任何人都不敢起轻视之心,在路上遇到两个人就在车上行礼,遇到三人以上就下车行礼。      正文 第25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二:生活艺术(13)
  
    在与人交往时,我们应该清楚一个问题:修养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我们礼貌待人,绝对不是给予别人,而是展示自己。我们愿意花钱买高级化妆品修饰自己的脸,愿意花钱买高档衣服修饰自己的身体,为什么不愿意用礼貌修饰自己的形象呢?对于提升自我形象来说,礼貌的价值远远超过任何化妆品。
    荀子哲学
    荀子尊崇孔子,又博采诸家学说,成为先秦百家之学的集大成者。荀子跟孟子相反,着重发挥了孔子学说中"礼"的方面,并提出"性恶说",强调礼、法的功能。他的"礼学"体系的建立,使儒学具有了可操作性,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实际奉行的政治学说的基础。
    回避无谓的争斗
    荀子说: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己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与小人相贼害也。忧以忘其身,内以忘其亲,上以忘其君,岂不过甚矣哉!
    经常有人为了某事争执不休。双方都认为自己肯定是对的,错的一定是对方。如荀子所说:"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既然我是对的,为什么对方坚决不认错呢?这就让人纳闷了。由此还会引发对对方智商和人品的怀疑:"己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与小人相贼害也。"我确实是对的,他确实是错的,我肯定是一个聪明人,同时也是一个好人,他明明有错却不肯承认,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要么他是一个糊涂虫,要么他是一个小人。我会对一个糊涂虫或小人让步吗?不会。为了证明我是对的,我会毫不吝惜口水,甚至不惜大动干戈打上一仗。
    世界上的争斗,无论是小的争吵还是大的战争,通常都是这样"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引起的。争斗的结果如何呢?无非弄得心情不爽、人际不睦、事情不利、家宅不安而已。
    所以,一个聪明人绝不会执着于所谓对错,他会谨慎地回避无谓的争斗。其要点有三:
    第一,永远不说"你错了"。
    在人际交往中,破坏力最强的莫过于这三个字:你错了。它通常只会带来一场不快、一场争吵,甚至能使朋友变成对手,使情人变成怨偶。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固执己见的毛病,都具有武断、固执、嫉妒、猜忌、恐惧和傲慢等缺点,所以很难向别人承认自己错了。即使明知有错,也决不会轻易认错。所以,当你对一个人说"你错了"时,必然撞在他固执的墙上。既然如此,又何必说"你错了"呢?又何必把所谓"正确"硬塞给他呢?
    十九世纪的英国政治家斐尔爵士说:"如果可能的话,要比别人聪明,却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所以,永远不要试图这样做:你的确错了,不信我证明给你看。这等于是说:"我比你更聪明。我要告诉你一些事,使你改变看法。"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证明对方错了,都无疑是一种挑战。这样会揭起战端,在你尚未开始之前,对方已经准备迎战了。
    假如对方真的错了,你必须让他承认并纠正错误,也应该回避"你错了"或类似的词语。你有必要运用一些技巧,使对方察觉不到"你错了"这三个字。"必须用若无实有的方式教导别人,提醒他不知道的好像是他忘记的。"
    四千年前,古埃及阿克图国王在一次酒宴中对他的儿子说:"圆滑一点。它可使你予求予取。"换句话说,不要对别人的错误过于敏感,不要执着于所谓正确的意见,不要轻易刺激任何人。
    如果你要使别人同意你,应当牢记的一句话就是:"尊重别人的意见,永远别说你错了。"
    第二,别把时间浪费在争辩上。
    争辩的唯一好处是使时间过得飞快。可是当你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时,这种好处就变成了损失。
    争论的结果通常会使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是绝对正确的,你赢不了争论。要是输了,当然你就输了;如果你赢了,还是输了。为什么?如果你把对方的论点攻击得千疮百孔,证明他一无是处,那又怎么样?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会怨恨你的胜利。你因此得到了一个敌人。      正文 第26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二:生活艺术(14)
      所以,卡耐基说:"在争辩中获胜的唯一秘诀是不要争辩。"
    第三,把问题交给时间解决。
    如果有的问题很重要,不能轻易了之,该怎么办呢?对此,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手法是"把一种面临争辩的事情暂且搁下",即采用拖延战术。这无疑是避免争吵的有效方法。
    有一位大公司的经理,常常收到代理商的投诉信。这些投诉通常无法解决又不宜拒绝。他的应付方法是,把信塞进一个写着"待办"字样的文件柜。他说:"应该立刻予以答复,但我明白,如果答复就等于和他争辩,争辩的结果不外是对人说'你错了',这样不如索性暂时不理。"
    事情的最后结果如何?他笑着回答说:"我每隔一段时间把这些'待办'的信拿出来看看,又放回文件柜去,其中大部分信件在我第二次拿来看时,里面所谈的问题都已成为过去或已无须答复。"
    时间能解决很多问题,许多事情也只能交给时间解决。这就是将问题搁置的理由。
    第四,随时准备被人说服。
    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前,我们都是那个寓言故事中的瞎子,在摸一头大象--摸到一条大腿,便以为是一根柱子,摸到一只耳朵,便以为是一把蒲扇。然则,假如有谁知道"大象"是一根"柱子"或一把"蒲扇",已经算得上一个高山仰止的大天才,通常我们只是用指尖接触到一点,然后凭想象解释真相,难免错谬百出。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我们的情绪会影响对真相的认识。面对同一件事情,心情不同,我们的看法便截然不同。做错了事情,挨父母批评,没有问题,因为我们爱父母;挨老师的批评,问题不大,因为我们尊重老师;若是一个陌生人对我们说三道四,就有问题了,非得争个方圆长短不可,打上一架也无所谓。同样是做错事情,同样是挨批评,为什么我们的反应大不一样呢?无非是心情不同罢了!
    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事物的所有认识都有偏见,我们的所言所行都离正确相去甚远。所以,当我们发现别人的意见跟自己不一样时,我们不要急于下结论:我是对的,错的是别人。要时刻牢记,我们自己也可能犯错。这样,我们就不会一门心思考虑如何说服对方,就会认真倾听对方的见解,并随时准备被对方说服。
    绝不要只因为对手站在正确的一面,你便固执地执迷不悟,死守错误的一方。很多人就是因为这种毛病而吃尽苦头。其实,被对方的正确意见所说服,并不能说服我们的愚蠢,恰恰能证明我们的明智。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对我们的人生成长大有好处。
    第五,以深沉的度量容纳他人。
    在生活中,也许我们能在意见不合时保持理智,谨慎地回避争斗,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此。有些人自作聪明,自逞其能,即使我们回避争斗,他也会挑起争斗。这时候该怎么办呢?为了避免卷入无聊的纷争,最好的办法是无限放大自己的度量,使挑衅者的矛头刺不到底,使中伤者的冷箭射不到边。
    唐朝明相娄师德就是一个极有涵养的人,他出身寒微,但能文善武,征吐蕃,八战八捷;搞屯田,积谷如山,因政绩卓著,屡获升迁。但他不骄不躁,待人温厚。有一次,他与同朝大臣李昭德同行,因为体胖走不快,差点迟到。李昭德怒气冲冲地说:"都是你这个乡下佬耽误了我的时间!"娄师德听后非但不怒,反而笑道:"我本来就是乡下佬嘛!"
    娄师德有个弟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将要上任前,娄师德把他叫来,嘱咐道:"兄弟啊,你知道我没有多大才干,但是已经当上了宰相,这已经很让人嫉妒了。你现在又当上了代州刺史,我们占据的位置已经太过分了,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嫉妒我们。我们要怎样才能保全父母给我们的身体,而不失孝道呢?"
    弟弟回答道:"从今以后,就是有人把口水吐在我的脸上,我也不敢有所怨言,只是把口水默默地擦掉就是了。我会这样强制忍耐,以免大哥为我担心。"
    谁知娄师德一听,立即摇头说:"你所说的,正是我所担忧的啊!"      正文 第27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二:生活艺术(15)
        弟弟不解地问道:"难道这样做还不够好么?"
    娄师德语重心长地说:"人家朝你吐口水,肯定是你做了什么事触怒了他,如果你把口水擦掉,就表示你厌恶他、对抗他、顶撞他,这无异于火上加油啊!不如不擦掉它,让口水自己干掉,用笑脸来承受一切。"
    弟弟神色一凛,恭敬地说:"谨受哥哥的指教。"
    娄师德为官30年,一直忠心秉正,大度为怀,他不仅把自己的工作办得很妥贴,还举荐了不少贤才。他向武则天大力举荐狄仁杰当宰相,并获批准。狄仁杰不知此事,很有些瞧不起他,常常让他去干一些苦差事。娄师德毫无怨言,每次都办得妥妥贴贴。武则天看不过意了,有一次就故意问狄仁杰:"你看娄师德这人怎么样?"
    狄仁杰说:"他做一个将军,小心谨慎守卫边境,还不错。至于有什么才能,我就不知道了。"
    武则天说:"我看他还很善于发现人才呢!"说罢,拿出娄师德推荐他的奏折给他看。狄仁杰看了,惭愧不已,连连叹道:"娄公贤德,我竟然一无所知,比起娄公来,我实在差得太远了!"
    娄师德的超常度量,屈己让贤的胸襟,使他在险恶的官场环境之中,始终被人信任重用,被尊称为"长者",立身不倒。这正是他大智若愚之所在。
    有一位哲人说:"重要的不是对和错,重要的是我们从正确中得到了什么和从错误中失去了什么。"对错本身的价值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我们所得到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既然如此,何不放弃对正确或错误的执迷,而追求理想的结果呢?
    做人的"相对论"
    荀子说: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荀子说:"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这是什么意思呢?相信应该相信的,是立信;怀疑应该怀疑的,也是立信。
    什么事应该相信呢?事情的真相应该相信,诚实的人应该相信,对大家有利的事应该相信。什么事应该怀疑呢?流言蜚语应该怀疑,奸诈狡猾的人应该怀疑,对大家不利的事应该怀疑。
    当然,"信信"和"疑疑",只是一般准则,涉及到具体的人和事,却一言难尽。大致上,相信真、善、美是对的,怀疑假、丑、恶也是对的。秉此理念,即使信错了、疑错了,也是对的。打个比方,某人是个坏蛋,却经常做好事,开始相信他是一个好人,后来才发现他是一个坏蛋。开始的相信也是对的,因为他毕竟做了好事。后来怀疑他是一个坏蛋也是对的,因为他毕竟是一个坏蛋。
    有的人正好相反,怀疑真、善、美,相信假、丑、恶,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在他的心灵中都变得扭曲了。如《小窗幽记》云:"闻人善,是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这样的人通常是可怕的,仇视社会、仇视他人,对损害别人的兴趣远甚于帮助别人,他们也很难在世界上找到理想的立足之地。
    荀子说:"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这是什么意思呢?敬重好人,是仁慈的表现;鄙视坏人,也是仁慈的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价值观的混乱,经常有好人遭鄙视,经常有坏人受敬重。有的人不顾自身利害,助人为乐,竟有人笑他是傻瓜,甚至污蔑他,诋毁他;有的人为了一己之私,违法乱纪,竟有人佩服他聪明,羡慕他勇敢。这都是"不仁"的表现。个别人的"不仁",不足为道,普遍的"不仁",将造成一个恶劣的社会环境。
    很多人抱怨社会治安不好、腐败现象严重。仔细想想,这种结果不全是别人造成的,自己说不定也有一些"功劳"。假如你对好人好事很冷淡,不愿为好人鼓掌叫好、呐喊助威;假如你对坏人坏事熟视无睹,甚至羡慕贪官、欣赏坏蛋,你已经为社会做了一件很坏的事,又有什么资格抱怨社会环境不好呢?
    当我们还将曹操这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奸雄当成英雄崇拜的时候,当我们还将汉武帝、元太祖这种好杀成性的枭雄视为一代明君的时候,当我们对吕布这种忘恩负义的小人还抱有同情心的时候,当我们还在学习和坤这种贪滥之徒的处世智慧的进候,这个社会的风气大概是不会好转的。什么时候我们愿意将那些奸诈的计谋、损人利己的手段当垃圾扔掉,和谐社会才会真正到来。
    荀子说:"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这是什么意思呢?说话到位,是智慧;合理沉默,也是智慧。
    何谓说话到位?你说出的话值得一听,才叫到位。这有三个要点:
    一是言之有物。说话最忌空洞无物,华而不实,废话连篇。"言之有理,持之有据",方能让人信服。所谓"欲语唯真,非真不语",是说语言应该反映真实情况,表达真情实感,没有真东西,就不要开口讲话。为此,说话应精心设计,而不是东拉西扯,语无伦次,废话连篇,令人生厌。
    二是言之有情。说话要力求生动有趣,饱含真情。这需要经过长期训练,决非一日之功。俗话说:"两年胳膊三年腿,十年观磨一张嘴。"可见学会说话比学会其他技艺更难。
    三是选择对方均感兴趣的话题。说话的吸引力来自于对话题的兴趣。如果不知道对方喜欢什么话题,你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试探。一个话题谈不下去时,就要适时转换话题。如果谈话出现短暂停顿,不要着急,不必无话找话,沉默片刻也无妨。谈话是交流,可以涓涓细流,不必像赛跑那样拼命地冲到终点。
    何谓合理沉默?当你的沉默比说话更有价值、更让对方欣赏时,就是合理沉默。它有三个要点:
    一是不要为说话而说话。当没有什么话值得一听时,不如保持沉默,以免吵闹别人的耳朵。有人说:一切伟大的诞生都是在沉默中孕育的。因为静思默想经常能比喋喋不休创造更大的价值。甘地说:"沉默是信奉真理人的精神训练之一。"吉辛则说:"人世愈来愈吵闹,我不愿在增长着的喧嚣中加上一份,单凭了我的沉默,我也向一切人奉献了一种好处。"所以说,沉默绝不等于零,它也是一种心灵的创造。
    二是不要轻泄机密与隐私。《智慧书》说:"袒露之心如一封摊开在众人面前的信。胸中要有潜藏隐秘的城府:巨大的空间和微小的沟壑均可让重要事情沉淀深藏。含蓄来自于自我控制,能够缄默方为真正的胜利。明慎处世的关键在于内心之平和节制。当有人想摸透你的心思,冒犯你以图控制你,或设置圈套,使最精明的人也泄露秘密,你沉淀深藏的东西便受到威胁。要做之事莫讲出,说出的话莫照作。"这是一种滑头的处世哲学,但也不无道理。当你忍不住说话的欲望,将秘密和隐私和盘托出时,等于让自己暴露在竞争对手的枪口下。
    三是不要自我炫耀。《智慧书》说:"不要对每个人都显露同样的才智;事情需要多大的努力就只付出多大的努力。不要徒费你的知识和才德。优秀的养鹰者只养他用得上的鹰。不要天天露才显能,否则要不了多久,人们再也不觉得你有什么稀奇处。所以你总是要留有一些绝招。假如你能经常崭露那么一点点新鲜的才华,则人们就总是会对你抱有期望,弄不清你的才华究竟有多么的深广。"
    很多人说话的目的并非探讨问题,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是毫无必要的。每个人值得炫耀的东西毕竟很少,过多的炫耀适足以证明自己的贫乏和浅薄,不是适得其反吗?与其这样,不如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