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测试机:关于苏词写景造境艺术的一些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0 08:26:38

关于苏词写景造境艺术的一些思考

(2010-10-07 16:16:57)转载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巨星,闪耀千年,不曾陨去。这位大家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创作:“苏子作诗如见画。”的确,苏轼具有非常丰富的人生经历,但是综观其诗歌创作,却分明感到,大自然赋予他的艺术灵感和兴会,要比社会生活给予他的多。苏轼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观察视角,这一点不仅表现在其自然诗观中,也深入其创作。同时精通诗词书画的苏轼,融画境入诗,再用诗词缔造画境,这是苏轼诗词创作的重要特点,也是他人难以企及之处。下面,将以苏轼的词为例,谈谈我对苏轼写景造境艺术的一些思考。


一、阔大与精细


苏轼词中,通篇或一半篇幅描写自然风光的作品约占三分之一以上。但苏轼写景,不繁不滥,他借助诗人兼画家的敏锐眼光,捕捉景物瞬时最突出的特征,简洁迅放几笔,便有力地勾勒出山水客体独具神采的形象。与这样豪爽的气质相关,他还喜欢借助绘画中俯仰关照的空间意识。于是,其词作多大处着笔,总揽全局,意境壮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念奴娇·赤壁怀古》)读之,如见古战场上硝烟滚滚,英雄之血染红大地。历史不曾停下脚步,如今,只有眼前那滔滔江水,携卷着故事和曾经那多少豪杰,翻滚,奔腾,远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胸怀和意境。始句之“大江东去”,气势顿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进一步颤人心骨。以此,足可见苏轼词之雄浑阔大。

但是,苏轼之词决不仅是这样雄浑旷大的,《蝶恋花》便代表了其另一种词风。“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此片列举四组富有特征的意象,均从细处着笔,很是由清新婉约的精细之美。但是,苏轼的清丽和柳永的绮靡是绝然不同的。苏轼不写单纯的伤春之作,他的伤春,寄予着人生的无限失意于感怀。“天涯何处无芳草”便是脱于伤春之外的沉重的人生思索。因此,有人说,苏轼善写阔大高远景色,写小景也传大景之神,精细之中见阔大,在此便足以见之。



二、动静结合

苏轼特别强调把握自然物无常形的变动状态中的常理,他很少冷静舒缓地描绘幽寂的自然景物,而是多以热烈的激情,把握事物运动中的形象特征,以动态传景物之神。同时,苏轼常以动静结合的方式,使动态和静态相辅相形,尽显其妙。

读《行香子·过七里滩》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以上特点。且只看前三句:“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小舟犹如叶子般轻浮在平静的水面上,这是静写,然而它突出了小舟“轻”的特点,“轻”舟必然容易行得快,于是,下半句承上句渲染,转而极言船行之快,惊起了岸边之鸿,这是动写。“一叶舟轻”为“双桨鸿惊”作铺垫,而一个“惊”字,又反衬出了先前之静。后两句,先写朗朗清天下,碧水映青山这一片宁静之境,却又突一转,写那静水之上鱼儿腾跃,鹭飞迷朦之间。这样一静一动,反复映衬,进而使诗境整体得到提升,可谓妙哉!



三、虚实相生

苏轼善于凭虚造境,众所周知。当然,苏轼同样做到了虚实相生。这方面的佳作,我认为当属《江城子》(乙卯正月十二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上片实写,以“两茫茫”为中心,层层推进,虽然“两茫茫”,可是“难忘”,进而“凄凉”,最后“纵使相逢”却也“不相识”,将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提升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于是,由“夜来幽梦忽还乡”做引,下篇作者转入虚写,写梦中之境,想象之景:妻子正如从前一样,在那熟悉的小轩窗前,临窗梳妆。两人相思太烈以致无言以对。之后。梦醒,作者痛定思痛,幻想着“明月夜,短松岗”之断肠相思。这首词由实入虚,由虚再入实,而最后的实写中还包含着虚境,可谓虚实相生,使感情得到深度渲染,代表着苏轼虚与实的成熟运用。



四、淡写意与浓重工笔

北宋时期,山水画彩于墨交辉,水墨写意之画风。在这时得到迅速发展。浓重工笔与疏淡写意,苏轼更爱后者。其诗词创作也承其绘画偏好,喜欢借助水墨渲染,创造空灵清润,若隐若现之景。

元丰五年中秋,苏轼在黄州赏月时,写下了著名的《念奴娇·中秋》,这首词中描写的朗朗月夜,让人读来不忘。“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飞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开篇描写中秋万里无云的晴朗月空,这本是平常之景,然而苏轼用“凭高眺远”,限定了观者的观看方式,顿时让人感到了登高远眺晴朗月空的辽阔无边疏远之感。继而作者写晴空中的明月。那冷月照耀下的清辉夜色,给人以清凉之感,作者在这样清凉的快感中偏偏起舞,翱翔月宫,俯瞰秀丽的江山美景,表现了对自由的深切渴望。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我想,大概可以概括为:清,疏,冷和空辽自在。当然,细心品味还可以感受到月光之恍惚朦胧。苏轼在这里避色而重用黑白色调,意象简单,意境高远清疏,读来真如见一幅疏淡写意的画作。

苏轼之词也不只是这样素淡的,所谓“短长肥瘠各有志,玉环飞燕谁敢憎”,苏轼也不排斥浓重工笔。看他的《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笋。美人微笑转星眸,月华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诗人先写傍晚之景,墨染的云彩拖着阵雨从西楼上走过,雨后,汩汩水流滔滔向东。雨过雾收,沐雨后的浓艳斜阳照在帘钩上熠熠生辉。作者感叹着雨过天晴后的美景。这良辰美景,只有美人相衬,才更加美好。下片作者便描写了这样一位美人:她微笑顾盼,明眸如星星般闪耀;她害羞地频频为我敬酒,继而又曼歌曼舞,手中的羽扇在音乐中舞动,如彩蝶在风中婉转萦回,美妙动人。看这短短几句,包含了多少意象,而且色彩浓重,闪耀炫目。作者通过字句斟酌,将景和人的神态情韵刻画地逼真生动。“拖”“动”二字,把乌云投雨后又转身飘远的自然景象描写地准确形象。而“转”和“萦”二字,又淋漓精致地将美人的娇美姿态表现出来。此篇可谓是苏轼的工笔之作。

而苏轼大多数非常优秀的作品,皆是以疏淡写意为主,适当掺合浓密工细之笔。如《鹧鸪天·时谪黄州》中的:“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百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疏淡之下是精细的意象,清淡之中见一簇香红。足以见苏轼之高。



五、情景交融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言:“文学之事,其内足以儢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文学之工与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深浅而已。”

自然给与苏轼很多灵感与兴会,但这一切如果不以人生经历和丰富的情感辅之,则空荡无味。苏轼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将自己激荡的情感融入诗词,或触景生情,或情寓景中,或移情于景,均有佳构。
人们总是将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和章质夫《水龙吟·杨花》作比。王国维曾说:“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苏轼之胜,胜在情。若单纯从况物描摹方面,其词并不一定能比上章质夫词,而苏轼从不满于工匠似的死板刻画,他要将物象为表达主观情感服务。

“似花还似非花”既是描摹物象,又跳于物象外,带有一丝抽象。“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字字入情,将杨花充分拟人化,使她因无人怜惜而悲,无情之后是有情。“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杨花进一步被拟人化,轻盈漂浮的杨花成为了闺中思妇,在春日沉浸在思念的痛苦中,柔弱奄奄。“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被莺呼起。”原来是因思念夫婿儿抱有春愁,这描写恰恰契合和杨花随风漫舞,欲上还下的姿态,很是精妙。下片作者索性直接抒发自己的伤春之感:“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虽不尽写杨花,读来却更美更断肠,杨花的形象也毫无遗漏地表现出来,这便是情景交融的妙处。苏轼正因为此,才使得其创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苏轼能够将大小、动静、虚实、淡浓、疏密、写意与工笔、水墨与丹青,相互调节掺融,扬长避短,并以此来表达强烈的个人情感,不愧为中国文学的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