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伦主演的三级:跨世纪作文教学的新思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39:47
跨世纪作文教学的新思维潘涌

【专题名称】中学语文教与学
【专 题 号】G31
【复印期号】2001年09期
【作者简介】潘涌 浙江


    假如批评语文教育已沦为“学生的桎梏”一说能够成立,那么作文教学在禁锢个体的灵性思维和创造活力方面表现尤甚。伴随世纪更替,如何破除作文教学的思维定势,构建顺应知识经济的时代趋势、以发展语言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作文教学新思维,是目前语文教育界的一项战略性使命。
    一、作文教学的痼疾和危害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一统化的标准的束缚下,作文教学在观念和实践上堕入极端的畸型化。在某些语文教师的心目中,所谓优秀作文就是合乎统一标准,赚得高分的变相八股文。这种以升学为惟一和最高目的的应试作文,被一系列或隐或显的苛刻要求逐入了一条狭窄不堪的死胡同,思想苍白、语言干瘪、结构和技巧雷同,是教学流水线上复制出来的面目俗气、不堪卒读的无魂文。详言之,其基本特征如下:首先是主题轻浅甜腻,即要求学生在那种先入为主的崇高、光明和美好理念支配下,纵情礼赞。现实生活的幸福和发展远景的诱人,思想的触角只是停留在生活的表象而未探入复杂的深层,情感的基调只有欢乐轻松而缺乏凝重深沉。这种主题的指向往往引导人满足于现状、沉溺于色彩缤纷的憧憬,而不是激发生命内核那种坚忍执着的建树欲和质疑求索的高迈意向,其次是题材如出一辙。先行的主题天然地决定了取材,以司空见惯的“好人好事”来服从和服务于预设的光明主题;这样,信手套用故事、甚至不惜自欺欺人地虚构故事,就毫不奇怪地成为一种可怕的流行病。再次是语言贫困乏味。这表现在语言和言语两个方面。由于只要求学生死读教材,不提倡甚至反对课外的广泛浏览(沉重的课业负担在客观上使学生不可能拥有充足的时间和心力去从事课外阅读),致使他们握笔千钧、笔管中挤不出如同生活本身那样繁富的语词;更兼思维空间狭隘、思维流向单一,使语词的组装即言语不如大千世界那样鲜活灵动,往往是众口一腔一调一辞,即使偶有学子化“腐朽”为“神奇”者,教师也非得习惯性地改“神奇”为“腐朽”不可,否则唯恐懈怠失职——君不见:有生写鼠撞南墙、“不省鼠事”,师叱之曰“乱改”,竟高妙地还原成“不省人事”!无疑,思维的贫乏导致了语言和言语的贫乏。最后是结构方法的机械雷同。教学过程中对“文体意识”的强度灌输,使学生的写作不敢突破文体框格的分分寸寸,诸如叙事模式、议论模式、写景抒情模式、应用文模式等,均深深积淀胸中很“自觉”地调控运笔,自然无超越旧文体和创造新文体之可能。总之,这种围绕着升学记分牌打转的应试作文,不是从学生主体内心深处喷发出来的活的情思,不是留在智力竞赛场上满洒漂亮的生命轨迹。它以牺牲童子期精神发育的和谐健康为沉重代价,换得蚯蚓似蜷局的死分数。
    其严重后果和危害首先是导致学生人格分裂,即作文与做人的背离。往往是作文中描述的生活形态与亲身经历的原生态两者之间相去甚远,作文中表达的情感价值取向与内心深处的真实积淀两者之间不尽一致,许多慷慨激昂、热情洋溢的文字其实是在掩饰心灵的本相——这与作文教学的基本宗旨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其次是导致学生的思维萎缩。其中包括思维指向单一,这应“顺时”而排斥“逆时”;思维空间狭小,缺乏立体开放的内结构和不断伸展的张力。这样,写作的过程不是张扬思维、催发心智的精神创造过程,而是思维自虐、心智自戕的痛苦历程,往往可以发现原本思维活泼、聪明伶俐的学子,经过作文教学流水线筛滤以后,丧失了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创造的最可宝贵的思维品格,久之,岂不令人为其思维发展的健康和谐而担忧!再次是导致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发展迟缓。汉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年轻一代娴熟掌握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多姿的“语言魔方”,而当下的作文教学恰恰是在折损甚至埋没新生命的语言天才,逼迫欲要谋求升学的年轻人走上充满“八股味”的语言独木桥,丧失语言思维的活力和弹性。
    二、跨世纪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
    世纪之交,在全球经济和文化发展新趋势的有力推动下,中国的文化教育也在出现新走向。澎湃而来的知识经济在呼唤创造型人才的脱颖而出,而创造型人才的“批量产出”势必要求教育生产线的蜕旧更新。在此宏观背景下,汉语作文教学必须站在跨世纪的时代高度,为使年轻一代创造性运用祖国语言而确立新视野、构建新思维。
    原初性的写作和高层次的创作尽管有审美形态和层级上的显著差异,但无疑具有共同的本质,即是主观之识与客观之物互相渗透、互相融合、最后统一于书面语言的物化形态,是客体世界投射在主体精神世界、经过后者过滤和筛选并被二度制作、二度组合的产物,是主体内在情思的单向外化,更具前提性的是主体对外部大千世界的真实内化。在这整个过程中,作者充分挥洒主体能动精神,以情绪为动力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内化的客观性和原真性决定了外化的价值高低,再加上书面语言的艺术表达程度,共同决定了文章的生命力之强弱长短。从内化和外化的写作过程考察,我们认为应当确立下述作文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
    第一,引导学生从心灵体验出发,真实地再显生活的底蕴,真诚地拥抱生活的亮丽。唐诗人白居易曰:“诗者:根情……”其实,任何体裁的写作莫不如是。我们认为教师应当生动而深刻地启发学生感悟人生、积累情愫。没有必要人为地缩小生活的范围,仿佛只有参观、访谈、旅游等学生日常学习生涯的外延部分才是积累素材、采撷灵思的契机,其实恰如胡风先生倡导的“处处有生活”,关键在于教会学生以有心者投入貌似平凡的生活。所谓“真实”,就是敢以真面正视现实的无畏之眼全方位“摄取”生活的原生态,不但看到生活的“向阳面”,而且也注意生活的“背阴面”;不但面对生活琐屑的表象,而且也透视其间深蕴的生活真谛和本质。这样写作者的情感体验才有纯度,减少粉饰的偏颇。所谓真诚,就是反对先入为主地给学生外加一种非此即彼的情感取向和价值尺度,并以此来“衡量”和“匡正”生活,导致“真实的虚构”;恰恰相反,对生活的现象、感受和评估,必须不脱离写作者“自我”,必须不以“大我”排斥“小我”,即允许学生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理念,从大量的感性认知中提升价值评判标准。这样学生对生活的情感态度才是赤子其心、根深不移,因其信度而能赋予文章一种特殊的感染力甚至是冲击力。这种情感态度“本色”,正是学生套路作文中最为欠缺的宝贵内核;而其长期缺失,也正是造成作文教学百弊之源。如此使学生确立真实和真诚的情感态度,不但可以纠正写作中心口不一、自欺欺人的恶劣倾向,而且能凭借文字而尽情“袒裸”万种心迹,形成千姿百态的情感形态和类型。既可以热烈昂扬地憧憬朝阳似升腾的灿烂理想,或由衷地礼赞创造奇迹、惊天动地的英雄人物,也可以沉静地发掘对清风冷月的独特感悟,或淡淡地吐露因生活和学习的挫失而引发的迷惘及惆怅心绪,在清纯的宁丽中咀嚼岁月的种种滋味。从写作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主张学生作文从一己心灵体验出发,实质上是将写作视为高级心理活动,使之纳入个体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心理及生理需求,即泻泄和倾吐的需求。诚如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指出的:“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心中的写作逐渐萌动和强化,在成熟到呼之欲出时刻,受到教师的恰当点拨和某种灵验的诱发,就不可抑止地发生了通过文字倾汇心绪的写作冲动,这样的写作,对学生是一种泻泄的快乐和轻松而不是外来压力下的额外负担与沉重,搁笔之后,将获得情绪喷发的畅快平衡;而如此从胸中流泄出来的作文,必然神气完足、情韵丰满、激荡人心,是血肉生命转移为另一种具有很高美学品位的生命存在形式。
    第二,引导学生自觉追求创造性思维,勇于突破旧思想、旧观念和旧规范对心灵的紧箍,构建开放、发散、鲜活的新世纪思维型态。严格地说,所谓富于新鲜气息的作文包括从思想感情到语言结构这全方位的,而闪烁着时代精神的新思维、新观念则是其内核。长期以来,尽管中考和高考的作文评分标准中明确写着“有新意”的要求,但在具体的评估中往往因弹性较大、见仁见智甚至某种深层次“思想禁区”等原因的作崇而落空。“新意说”已成为作文教学中久攻不克的盲点。这就导致学生不但在写作体裁、形式和方法上“仿写”,而且在思维运作上亦不脱“仿写”之窠臼,习惯于亦步亦趋、步人后尘。思维内容的保守、思维空间的狭窄、思维质量的低下,已是作文中俯拾皆是的现象。如果年轻一代不能走出这种思维“复制”的泥淖,21世纪的中华民族在步入创新时代的世界格局中将会处于怎样堪忧的被动境地啊。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有意识有步骤地去发展学生质疑求异、深刻新锐的思维品格。首先是多向度的质疑求异,诸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反向角度对已成定论的社会自然现象作发散思维,以图打破思维定势、开拓新思路、获得新发现。“开卷有益”吗?未必尽然,书海无边,人生苦短,如不是有目的的选择极可能淹没书海,此所谓有所不为才有所为……以此类推,不一而足,生活的真理都受相对性时空条件局限,不存在无可置疑、“除尽”万象的绝对真理。再者,在善疑基础上启发学生透过世相、深入底蕴、探求本真,切忌让公式化思路从事物表面轻轻滑过。教师要创设民主化、建设性的思维场,以宽松和谐的思辩氛围催生具有一定深度感的创见,宽容且鼓励虽有偏颇、但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初具思维穿透力的优秀作文。例如,从习焉不察的生活素材中挖掘出烁烁意蕴,从周而复始的自然景观中寻找与人类精神现象的契合,从貌视平凡的社会现象中提炼出震聋发聩的启示,如此等等。总之,作文教学要诱导学生将侧向与反向、纵向与横向、发散与收敛等各种对立统一的思维形式有机地融为立体动态式思维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展具有张力的思维空间。
    第三,引导学生毫不留情地丢弃语言的面具,有声有色、淋漓尽致地挥洒生命才情、富有活力地使用外化新思想、真情愫的个性化语言。思想感情的匮乏必然导致语言的苍白,生命内涵的单薄势必导致信息输出的贫弱,因此我们不难理解程式化、官样化和中庸化语言在学生作文中的泛滥。与“文革”时期比较,改革开放20年来伴随社会精神风貌的巨大更新和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学生作文的整体语言风格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从语词数量到言语组合都出现了空前的变更,但是从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走势来看,真正属于个体生命自身、是从心灵深处而不是笔管里面汨汨涌现的个性化语言,显然还落伍于校园之外日新月异的文化变速。也正是据于这层理由,我们主张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让教学双方共同追求作文语言的个性化。固然,我们需要关注对学生作文的基本语言要求,诸如贯穿语脉句序的通顺、吻合语境要求的得体、状物写形的准确、用词组句的简洁、整体风貌的朴素等,但是超越这些基础性、共性化要求之上的,则是上品位、出境界、成风格的个性化语言,是与每个活生生个体相对应的、具有写作者主体鲜明生命色彩的个性化语言。我们应当形成共识、并倾注心力去追求这一作文教学的最高目标,使未来充分个性化的现代人为自己高扬起潇洒飘逸、才华纵横的个性化行文的理想。所谓个性化行文,体现在遣词、造句乃至文体的选择等各项硬指标与语调、文势和韵味等各项软指标,或深沉练达,含蕴久远;或质朴清纯、朗月清风,或华美高迈、多彩绚烂;如此等等,凡率性而为,凸显生命本色,无所粉饰,无所遮掩,一任才情,皆无不可。针对当前作文中“语言面具”盛行,我们尤其鼓励下述三种直露个性的语言,即凸显激情、泼洒胸臆之语,敢亮锋芒、犀利入骨之语,铺陈排比、张扬气势之语。这样的语言当可挣脱文体陈规之束缚,为建设新世纪新文风而发挥独特的示范作用。
    三、拓展作文教学的实施途径
    目前的作文教学是按照作文指导→作文批改→作文讲评这三个环节而渐次展开的,考察这个教学过程,存在下述弊端:其一是教学过于封闭,往往只是以教材中的讲读课文为基本范文,而这些所谓范文究竟有多少示范价值,又恰恰是值得重新商榷的;其二是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写作的潜蕴才智在长期沿袭的作文模式和教师苛刻的朱笔挞伐中被埋没、被戕斫。因此,为了使作文教学结出具有时代新特质的硕果,我们认为应当拓宽作文教学的途径。
    首先是跳出课堂小圈,放大生活外延。学生交际面窄、完全接受统一的同质文化,是造成其生活底气不足、作文内蕴浅薄的根因,故要着力推动写作主体将狭小自我向广大社会的开放,使校园生活与社会有机接轨。我们很欣赏诸如“读好社会自然两部大著作”的响亮口号,将单纯自我表白式笔触转向对各种社会现象、媒体热点、新闻事件或人物的品评,转向对地球大花园纷纭物象的深沉观照。这样教师就必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渠道来打通课堂内外,力争“教鞭扬起搅动时代潮流,粉笔头上饱蘸天下风云”。
    再者要跳出教材小书,放大阅读范围。有限的课内阅读,必然造成行文枯燥乏味、套话连篇。故我们力主强化课外阅读,多读新鲜活泼的时文,包括对科技、文化、教育、经济、政治等多领域的广泛涉猎,激活思想,扩大词汇量;同时充分利用生命成长期这一记忆的黄金时期,多背诵一些被历史证明具有悠久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杰出诗文,储存在大脑的记忆库中,伴随着生活阅历的渐趋丰富而转化为一笔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因为它们不仅会给生命提供清澈不竭的文学和语言的滋养,而且融合在诗文中的风骨、情操、志向和智慧还将成为新一代炎黄子孙提升人生品位和人生境界的重要人文资源。
    当然,要真正具备写作的硬功夫,关键还在于通过练笔和练口来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有些创作上有建树的作家,并未接受过系统的语言文学教育,主要源于生活风雨和经久不辍的写作训练,并循序渐进、科学引导、辅之以艺术化的精神激励,确乎不失为实用价值颇高而又不使学生负荷过重,束缚过多的有效方法。这是真正朴实有底气的写作。
    世纪之交,伴随着语文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关于作文的测评形式和评估标准都会出现新的改革。我们深切期待着作文教学发生根本性的飞跃,乐吐心声、爱摅真情,不但发展驾驭母语的高强能力,而且通过作文构建以高尚信念、美好情操和优异品格为核心的人格体系,以文字砌就一个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精神世界,达到心灵审美的自足、自适、自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