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西北部内陆: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重点参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39:26

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日期:2009-09-24] [字体:大 中 小]

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与假说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如果这次课程改革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学生负担重的原因分析

1. 社会原因

我们教育自身不能解决

2. 教师原因

我们学校自身能够解决

三、课题假说 

      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逐步做到两个还给,实施素质教育。

   许多名教师的案例:

   中学:魏书生、孙维刚、何文浩

 小学:马芯兰、韩兴娥、

   天津:杜惠青  张素兰  王秀芬

四、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

《天津教育》杂志2007.7期文章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教材仅仅是个例子,教师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有的老师认为既然教材是个例子,不需要认真钻研教材了,主要是转变教学方式,所以上课时师生忙于互动和表演,而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却很肤浅。其实,不管课程改革怎样改,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

如果随便问一个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你能把握教材吗?他会很自信的说:“没问题!你说课本中哪个题我不会做?哪篇文章我不会讲?”

  其实,把握教材不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要求教师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能够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

如同数学中的点、线、面、体一样,知识的掌握也分为四个层次。有的人只能掌握一个个的知识点,但不能把这些知识点连成一条线,如同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串连不起来,这是掌握知识的第一个层次;

有的人能够把同类的知识前后联系起来,形成一条线,但不能把不同类型的各条线的知识横向并联起来,形成一个面,这是第二次层次;

有的人能够把同一年级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面,但不能把不同年级一个学段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的立方体,这是第三个层次。

只有把整个学段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一个知识体,这是第四个层次。一个教师如果达到了第四个层次,就会成为一个教学专家,在教学中不管从哪个知识点切入,都能把各种知识连接起来。一些特级教师之所以能随心所欲的驾驭教材,就在于他们达到了第四个层次。

 

 如魏书生

他用“知识树”的形式概括了初中语文的知识结构。

 

    北京22中的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从初一教到高三,连续六年大循环。他在教初一数学时就开始渗透高中数学知识,因为他对整个高中和初中学段的数学知识非常熟悉。他从来不给学生加课和补课,从来不给学生留家庭作业,直到高考前都在讲课。而学生学得很好,考得很好。有人问他数学怎么学?他说:“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漫江碧透,鱼翔浅底。”他把这种教学方法叫做“结构教学法”,讲究新知识和旧知识的比较和联系。

首先,教师要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

   每个学段的教师,不管是教哪个年级的,都要把本学科的整个学段的课本拿到手,对照新课标认真的研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画出知识树,并写出教材分析,包括: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课本的编写意图和逻辑线索,本学段知识的内在关系,自己如何整合和处理课本等。然后以教研组为单位人人演讲,每个人把自己画的知识树(或知识结构图)投到银幕上(或画到黑板上),讲解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设想。

其次,要把握一册教材。

一个真正有经验的教师首先要通读整册课本,对照新课标,了解编者的意图和知识的前后联系,画出整册书的知识结构图,写出教材分析。按照前边的路子仍然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共同设计出本册课本的知识结构图张贴于教室墙壁。在新学期的开始不要急于讲第一课,而是给学生讲整册课本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计划。

第三,要把握一个单元的教材

教师在备课时不要只备一节教材或一篇课文,而要备一个单元。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各科教材基本都是按照主题的形式来编排的。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明确一个单元的主题,清楚编者围绕这一主题是如何选材和编排的。要提倡教师单元备课,集体备课,把一个单元的课时和活动整体安排。(后边专门讲单元教学)

第四,要整体把握一篇文章或一节教材

 有的老师在备课时一头扎进细节,对整篇课文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钻研一篇文章首先要明确这篇文章在整个单元中处于什么位置,编者为什么要选入这篇文章,如果换一篇文章行不行?在学习这篇文章时重点是学习什么,教师明确了这些才能备课和上课,以往三课时的内容可能一课时就能处理完。

五、山东省邹平县语文改革经验

      现在全国许多地方的中小学都在提倡搞课外阅读,营造书香校园,而中学生面临着中考和高考的压力,整天忙于各种作业和考试,几乎没有“课外”时间。怎么解决这个矛盾?一种好的办法是把课外阅读变为课内阅读,把阅读课排进课程表,学生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读书了。前提条件是:语文课本要学完,考试成绩不能低。能不能做到?能!山东省邹平县的初中语文改革实验证明了这个问题。

邹平县全县所有初中每星期6节语文课,其中2节教读课,学习课本;2节阅读课,学生到阅览室自由读书;2节写作课。每学期学生只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就能学完语文课本,节省出三分之一的时间上阅读课,把课外阅读变成了课内阅读。按照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初中三年要阅读260万字。而邹平县实行课内阅读以后,学生平均一年的阅读量达150万字,三年450万字,大大超过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

在学生整体阅读水平提升的同时,该县的语文作业也进行了改革,实行“三本”(日记随笔本、读书笔记本和作文本)制度,学生的写作量大大增加。在设立“三本”前,该县学生一般每两周写一次作文,一学期下来,每生一般写8~10篇作文,写作量在6000字左右。改革实验后,一般每周写一次作文,一学期下来,每生一般写14~16篇作文,再加上兼日一次的日记、读后感等,写作量在7万字左右,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写作量的3倍多,是以前10个学期的总和。

有了数量的保证,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提高了。近三年内,该县初中生在各级各类报刊中公开发表文章的数量逐年增加。以明集初中为例,2002年发表学生作品71篇,2003年95篇,2004年102篇。开设阅读课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考试成绩也比以前好了,连续多年邹平县初中语文考试成绩在滨州市位列前茅

该县还开展“师生同读同写活动”,如明集初中的赵方新老师自2002年至2006年公开发表103篇文章,他每年教一个毕业班,三年三个毕业班的学生公开发表110篇文章,每个班50名学生一年发表30多篇文章。这个学校的16个语文教师每年人均公开发表5篇文章。语文教师再也不是教师中“最累的群体”,每周可以只写两个详案,其他可写略案,备课形式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或电脑,或笔记,或活页,由教师自主选择。作文可以只批三分之一,也可完全放给学生自批或互批。教师每天都有可供自己支配的读书、写作、思考的“闲暇”时间。“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考得满意”,是这个县语文教学的真实写照。

六、学生全员管理的经验

    《中国教育报》2007.6.29日5版《生生都是科代表  师师都是科主任》

     山东省邹平县黛溪中学为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构建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自2005年秋季,该校改革传统的行政班管理机制,以科代表组为育人的基本管理单位,形成了“生生都是科代表,师师都是科主任”的育人管理模式,创造性地落实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

他们将每个班分成六个学习小组(即自然组),每个组员分别担任小组内某一门学科的科代表,负责督促小组成员对该学科的学习,并负责观察组员在学科学习中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等。每个任课老师都担任所教班级相应学科科代表的科主任,他们在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负责对自己的科代表进行思想引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在这样的德育格局下,师生都有了新的身份,即“科主任”和“科代表”,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1. 建立工作制度

   为确保科主任履行职责,实现育人的整体目标,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1)档案制度

   科主任要为每位科代表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追踪科代表成长轨迹。内容包括:科代表家庭背景信息、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学生每月的表现、每次考试成绩记录及分析

学校为科主任建立工作业绩档案,主要内容有科主任与科代表的互动情况记录、科主任负责的科代表的日常规范、学业进步、品德修养量化记录,学生、班主任、家长对科主任的评价情况,科主任的育人案例、教育反思等。

   (2)师生交流制度

     他们强调科主任与科代表的互动交流,科主任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地与科代表进行谈心交流,指导他们的成长;科代表在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困惑,可以及时向科主任请教,得到科主任的帮助。德育处专门为科主任设计了谈心日记本,取名为《心灵握手》,该日记本包括学生小档案、谈心内容、跟踪观察等栏目。

(3)班教导会制度

班主任定期组织本班的科主任召开班教导会,互相沟通,共享信息,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导育措施。同时,学校也将班教导会作为提高科主任育人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4)家长联系制度

学校要求科主任定期进行家访,并及时利用电话、互联网等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在学校每月一次的家长会暨家长学校活动中,除了学校安排的讲座和以班为单位的家长会外,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由科主任组织自己的科代表的家长召开小型家长会。

2、进行考核评估

  (1)对科主任的评估

   学校实行“科主任、科代表捆绑式考核”。德育处、教导处将科主任所指导的科代表的综合素质(包括科代表的品行、生活、心理及其各科学习总成绩等)、学科教学成绩(指包括科代表在内的所有学生的该科学习成绩),一起纳入科主任的业绩评价,并纳入结构工资指标。

(2)对科代表的评估

     年级部、班主任、科主任根据科代表的工作态度、工作质量以及自然组的相应学科成绩,来评定科代表的工作,优秀科代表将受到表彰奖励。

(3)对自然组的评估

      他们注重对自然组的集体评价,小组间不是名次之争,而是达标竞赛。级部、班主任、科主任根据学习成绩和日常行为表现综合评定各自然组的集体成绩,达到预定的学习和德育目标即为优秀小组。

3、有奖游学活动

  学校对自然组每月进行一次综合评估并进行奖励。根据当地经济比较发达、学生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的实际,他们的主要奖励方式是组织优秀自然组外出游览学习。每次游学活动都是由师生共同设计、组织和实施,去之前师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相关的资料,精心设计旅游路线和重要考察点。游学回来以后还有相应的后续活动,包括摄影展评,征文比赛,出版手抄报等。

第二部分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价值取向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

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但具体到一节课,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

      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师生对既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这个定义有如下几方面的含义:

(1)强调课堂教学时间的规定性

    我们提出向课堂要质量是向40分钟要质量,向45分钟要质量。

 就是说,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要扎实掌握所学知识,而不是把时间前伸后延,利用课下时间预习或做作业,加重学生的负担。        

怎样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水平的教师向课堂要质量

    低水平的教师向课后要质量

高水平的教师的注重教方法

  低水平的老师注重教知识

水平的老师整体建构

    低水平的老师零打碎敲

(2)强调教学目标的规定性

 如果一堂课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很难评价效率的高低。

         美国的教育学家布卢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

(3)强调目标达成的可测量性

    教学目标有的能够测量,如知识与技能;有的不能测量,如情感态度价值观。但衡量一堂课的效果必须有可测量的指标,如果都是模糊的就很难说有效还是无效。

二、什么是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就是教学目标的方向性问题。也就说,在一节课上,在有限时间内,师生做什么最有价值。

  比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带着学生做游戏,虽然数学知识没有学多少,但学生很开心,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但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做什么最有价值?这就是价值取向问题。

再比如: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问题。

        有个老师正在上数学课,讲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突然教室里来了一只猫,老师话题一转,引导学生讨论起了对动物的保护问题。有人觉得这是课堂的生成,是创新。

 在数学课上讨论动物的保护问题是否有价值?也很有价值,但具体到这节课就是脱离了教学目标,是无效的。

再比如: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让学生表演一个小品,虽然这个小品与课文的关系不大,但也能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对这样的课如何评价?特别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有些教师只注重形式的活跃,堂堂都有分组讨论,堂堂都有表演和抢答。这就涉及到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问题。

师生要明确:这堂课的主要任务是干什么,主要任务完成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提高了。

对于三维的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问题,其关系应该是:

 围绕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学生经历了什么过程、运用了什么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生了什么变化。而不是游离于知识和技能之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美国哈佛商学院经常给学生讲述一种很有效的做事方法:                         80对20法则

即任何工作,如果按价值顺序排列,那么总价值的80%往往来源于20%的项目。简单地说,如果你把所有必须干的工作,按重要程度分为10项的话,那么只要把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干好,其余的8项工作也就自然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了。

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在一堂数学课上,有价值的事很多,比如让学生唱歌,可以增加他的音乐素养;让学生表演,可以增强他的表演能力。但教师要清楚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这节课主要是围绕什么来开展活动,评价一堂课的标准不是搞了什么活动,而是完成了什么任务。

三、价值取向的长效与短效问题

   对于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喜欢讲授,有的喜欢让学生自学,有的喜欢组织学生讨论。不管什么方法,我们看的是结果,而不是形式。从一节课来说是这样,但从长远来说,我们要考虑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他的终身学习,所以即使学生暂时不愿自学或自学能力不强,我们也要指导他自学,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一旦形成,其学习的自觉性和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第三部分 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

  ——整体建构和谐教学

什么是整体建构和谐教学?

   根据系统论原理,和谐教学不仅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它把教学内容也看作是一个系统,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教材、理解教材的过程中,尽快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学习的效率。

一、和谐教学遵循的基本原理

(一)和谐的原理

1. 什么是和谐

和谐,《应用汉语词典》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比喻感情融洽,气氛良好。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政通人和,安定团结,这是社会的和谐。

2. 教学过程的和谐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有四个最基本的要素,这就是教师、学生、教材、方法。这四个要素的相互配合,构成了六种关系,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师与方法的关系、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学生与方法的关系、教材与方法的关系。其中,师生关系是一条主线。这六种关系只有处于和谐状态,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孙维刚搞初中、高中六年改革

马芯兰把小学数学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她说:知识就像一棵树,是有内在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小学数学就是掌握四个基本概念:合差倍分,“合”是最基本的概念。小学阶段整个抓一个“合”字。有“合”就有“分”,在合分这两部分,就有不等和相等。每份都相等,就是特殊情况了,就有乘除。加减乘除是有内在联系的。这个知识挖掘透了,老师就知道该在哪里下工夫,许多东西就水到渠成。

(1)学段初教师要给学生介学 段知识结构 地图的原理

(2). 要把整册教材看作是一个整体

教师要把握整册教材,画出知识树

 

 


 

(3)学生要预习整册教材,写出教材分析

如魏书生让学生搞教材分析

        每学期开学第一节语文课,魏书生都喜欢问学生“这册新书学得怎么样了?”很多学生回答:“自学完了!”“自学完了怎么办?”“期末考试,检验自学成果!”“什么时间考?”“明天”。

十几年来,他总是请教务处在放假前就把下学期的新教材取来,发给学生。学生拿到新书后,他引导学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教材分析。比如初二学生,暑假发第三册教材,就叫做《第三册语文教材分析》,共分为七个部分:列生字表、列新词表、单元分析、习题归类、知识短文归类、书后附录、列文学常识简表。

3. 要把整个单元看作是一个整体

(1)教师要按单元备课,画出单元知识树

 

  (2)提倡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做法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本,旧的课本是按照文体的形式来编排的,分为小说单元、诗歌单元、散文单元、古文单元等等。而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课本是按照主题的形式来编排的,每一个单元(或一组文章)围绕着一个主题,在文章的选择上尽量照顾到古今中外不同体裁的文章。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为例,共8个单元(8组),其主题依次是:

1.  大自然的神奇;2.  观察与发现;3.  童话;4.  动物的描写;5.  世界遗产;

6.  人间真情;7.  成长的快乐;8.  科技发展。

一个主题一般是一个话题(也有的是文体,如童话;有的是写作技巧,如“观察与发现”“描写动物”等),围绕这个话题,从古今中外四个方面选择不同体裁和风格的文章(也有的单元不能全部照顾到这四个方面)。这与过去语文课本的编排有很大不同。过去按文体编排的文章,虽然体裁相同,但在文章的主题思想上差别很大,所以每篇文章都要归纳主题思想。现在既然一个单元就是一个主题,也用不着每篇文章都去归纳主题思想,一个单元的文章就是一个大的主题,只是每篇文章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学习每篇文章时只要找出这些不同就行了。

英语课本的编排虽然与语文课本不完全一样,也是以主题的形式来编排的,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一年级《英语》课本,每个单元(模块)就是一个主题,如:

Module 3  My new school;

Module 5  Healthy food;

Module 9  A trip to the Zoo.

都是以主题的形式来选择材料的。

课本的编排体例变了,教学的方式也要变。教师要改变那种传统的教学思路,每篇文章都去总结主题思想、开发课程资源。那样往往时间不够用,师生都感觉累。要根据新课本的编排特点,搞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

    所谓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就是教师要把一个单元看作是一个整体,围绕单元的主题把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写作、语文(英语)实践活动有机的整合起来,集中开发课程资源。

    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一个单元的主题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阅读整个单元的文章,把握单元的主题,在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时,教师就要把这个单元的主题、每篇课文的侧重点、整个单元的教学思路和活动安排告诉学生,同时布置单元活动作业,便于学生明确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思路,在课下积极做准备。

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古今中外的人间真情”。在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教师就要把这个单元的知识树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单元的主题和选材的特点:

 

    其次,要整体设计一个单元的活动,把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写作、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的整合起来

既然一个单元是一个主题、一个整体,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备一个单元,整体设计一个单元的教学时间和教学环节,把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写作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起来。

还如前边“人间真情”这一单元,在单元的第一课时,教师就要把整个单元的活动安排告诉学生。假设一个单元需要三周的教学时间,在这三周的时间里,布置学生在课下搜集和阅读表现人间真情的诗歌、散文、报道,搜集反映人间真情的歌曲、图片、摄影,调查发生在本地区、本学校甚至本班的人间真情的故事,体验自己与父母和家人的亲情,后两类要写成文章。

在本单元结束的最后一节语文课或抽一个课外活动时间,安排一个主题班会或文化节,主题就是“人间真情”。在这个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的文章并朗诵精彩的片断,展示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摄影并讲述那感人的故事,表演表现人间真情的歌曲和小品,宣读自己的作文: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自己对父母和家人的亲情体验,等等。这就把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写作、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的整合起来。同学们再也不会感到语文学习枯燥乏味,课本上的东西离自己太远。他们会真正的体验到:语文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

为了准备文化节,同学们在课下就要认真的阅读,积极的调查和写作,他们不再把语文作业看作是负担,他们是在准备一场精彩的演出,是在展示自己的积累和才华,如果一个文化节表现的不太理想,还有下一个文化节弥补缺憾。这样,学生们就会像盼着过年一样盼着上语文课,盼着过文化节。这正是新课程所提倡和期盼的。

现在许多中小学都在搞读书活动,让学生们读古文、背古诗,但这种阅读活动往往是无序的,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读什么书很难有一个完整的规划。而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就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中小学的语文课本是以主题的形式编排单元的,在教学一个单元的同时,提倡学生们课外阅读也读这一主题的书和文章,如学习“人间真情”这一单元,就向学生推荐反映人间真情的书和文章,如果另外一个单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向学生推荐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书和文章。这样就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就使开发课程资源落到了实处。教师也不必发愁如何开发课程资源,也不必发愁平时让学生读什么样的书。

现在中小学的作文教学有些也是无序的,每个学段大致有体裁的要求,但写什么主题,教师往往没有整体的规划,甚至随心所欲。如果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每个单元的主题就是学生写作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让学生搞社会调查,写日记、写调查报告、写感想,学生们就不会觉得文思枯竭,就不会两周写一篇作文还发愁无事可写。围绕主题写作,学生们可能在两周的时间就会写出若干篇日记和文章,“我手写我心”,本来是很自然的事,写作一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们就会有写不完的东西。

新课程提倡搞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许多老师也觉得缺主题、缺时间、缺材料,不好组织。如果和单元教学结合起来,每个单元就是一个主题,就是一个主题班会或文化节,学生们为了准备这个主题班会或文化节就要积极进行调研、准备,语文实践活动不需要占用上课时间,学生们就像迎接新年一样精心的准备着、忙碌着、实践着,这项工作也落到了实处。

语文教学如此,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一年级上册《英语》Module 5 Healthy food,其知识树如下: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健康食品”,围绕这一单元的主题,教师在单元的第一课时就布置整个单元的教学环节和活动,如果一个单元需要两周的时间完成,在两周末的一节英语课就是一个主题班会或英语文化节(也可把相关的两个单元组合在一起),学生们可以围绕着这一单元的主题搞课外阅读、调查、写作活动。

课本中给出的单词仅仅是个例子,教师可发动学生课下到超市和蔬菜市场调查,有哪些蔬菜、水果和饮料书上还没有,让学生拿来实物或制作成卡片,画上图写上英文名字,看哪个小组或同学找到的最多,记得最多。书上可能只有20个有关食品和饮料的英语单词,而学生们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可能会扩展到50个甚至100个英语单词(知识树中空白的地方就是让学生自己补充),这就是开发课程资源。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可以展示自己找到的食品图片和英文单词,可以唱自编的水果歌,可以展示自己找到的与主题相关的英语读物,可以自编自演与主题有关的英语情景剧。同学们再也不会感到学习英语困难,不会感到英语离自己太远,原来它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样学生对英语学习就会有兴趣。教材仅仅提供了一个范例,并不是只学书上的几个单词。

不仅文科教学如此,理科教学也是如此。如新课标指导下的数学课本也是按照主题的方式来编排的。在这里“主题”的含义不是语文教学中“主题思想”的意思,是“话题”的意思。

在中小学的数学课本中,每一章(单元)的题目都很明确,如“小数”、“分数”、“实数”、“多边形”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主题”,这一章(单元)的内容就是按照主题来选择素材和编排顺序的。

(1)  有利于发挥知识的迁移作用      

    在数学中,许多知识的规律是共通的,如加法中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中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它们的实质是一样的。大部分教师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全部讲完加法的运算定律后再讲乘法的运算定律,很少把加法的交换律和乘法的交换律放在一起讲,所以学生满脑子都是新知识,都是些互不相连的知识,不便于理解和记忆。

按照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思想,教师在一个单元的教学中可以打乱课本的编排顺序,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作用,把一些联系密切的知识集中到一起讲。

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后边简称“人教版”)的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八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章,主要是讲加法的运算定律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按照整体建构的思想,在这一章的第一课时,教师就要通过知识结构图的形式,把整章的主题和结构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白这一章要讲哪些知识,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图示如下:

 


 

   按照课本的编排顺序,教师要全部讲完加法的运算定律后才能再讲乘法的运算定律。按照整体建构的思想,教师可以打破这一编排顺序,把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放在一起。加法的交换律是“交换加数位置它们的和不变”(a +b=b + a)。

讲完加法的交换律老师可以直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在乘法中如果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会变吗?学生通过尝试可以很容易的归纳出乘法的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同理,在讲完加法的结合律后可以直接讲乘法的结合律。加法的结合律是“前两数相加或后两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a +b)+c=a+(b +c)。学完加法的结合律老师可以直接向学生提出:在乘法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学生通过尝试会很快的归纳出乘法的结合律:“先乘前边两个因数或先乘后边两个因数它们的积不变” (a×b)×c=a×(b×c)。这样通过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可以把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很容易的迁移到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本来两课时的内容一课时就可以处理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再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相似”,“相似”就是这一章的主题,本章的内容是围绕着“相似”来组织和展开的。这一章主要是讲了“相似多边形”和“相似三角形”,其实它们只是“相似”的例子。教师在处理这一章时首先要单元备课,把一个单元看作是一个整体,在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就要引导学生思考:“相似”的图形有哪些?可以说数不胜数。

单是一个“相似多边形”也说不完,如相似三角形、相似梯形、相似长方形、相似平行四边形等等,而书中主要讲了“相似三角形”,这说明教材仅仅是个例子,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靠我们去开发课程资源。从“相似多边形”到“相似三角形”,是从一般到个别的关系,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相似多边形”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比的方法,学生可以由相似多边形的特征直接推导出相似三角形的特征,教师基本不用讲,板书如下:

 

   把一个单元(章)看作是一个整体,围绕着单元的主题,理清单元内在的逻辑关系,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这一章,学生只要掌握了“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和特征,自己就可以推导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特征。能否推导出相似梯形、相似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师可以尝试一下。

(2) 有利于运用数学的转化思想

教材的编写者为了照顾到全国不同地区学生的水平,所以把数学课本中知识的难度台阶设置的很小,便于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教师如果按照课本的顺序讲,学生学起来可能比较容易,但用的时间多,教学效率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如果把一章的内容整合起来,引导学生寻找内在的规律,就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节省教学的时间。

如小学数学中“乘法口诀”一章,按照课本的编排顺序,讲完了3的乘法口诀再讲4的乘法口诀,每个都要用一课时的时间,1~9的乘法口诀大约要用7~8课时的时间。而运用整体建构的思想,一课时就可以把1~9的乘法口诀总结出来,再用1~2课时练习,还能节省4~5课时的时间。

数学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是“转化”,即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如学习乘法口诀的规律是:

“乘法变加法,递进加个几”。

“乘法变加法”的意思是:学习乘法之前学生不会乘法,会什么?会加法,只要把乘法转化成加法学生就会了。“递进加个几”的意思是:“几”的乘法就递进加个“几”。

下边以3的乘法口诀为例列表如下

 

    再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有一章是“多边形”,“多边形”就是主题。在这一章的第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多边形”有多少种: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十二边形……,说不完。书中主要举了几种典型的图形,如矩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教师不要孤零零的讲一种图形,在这一章的第一课时,教师就要把整章的知识结构图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整章内容的知识体系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图示如下:

 


 

(3) 有利于把握一章内容的逻辑关系

小学的数学相对简单,到了高中阶段,一章的内容比较多,如果不能准确把握整章内容的结构和各部分知识的逻辑关系,就会觉得满脑子都是概念,都是些支离破碎的东西。许多版本的高中数学教材往往在每章最后的小结部分,把这一章的知识结构归纳出来。

按照整体建构的思想,在一章的开头部分,教师就要把一章的知识结构图呈现出来,首先让学生把握整章内容的结构,了解各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就如同到一个城市,首先要看这个城市的地图,在头脑中有一张地图,走到哪里都不会迷路。如人教版高二数学选修2-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这一章的知识结构图如下:

 

    这一章的第一课时,教师就要呈现这张知识结构图(或知识树),给学生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一章包括两大部分:推理和证明,推理是思想、是思路,证明是技巧、是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思想比技巧更重要。而许多数学老师往往只注重技巧的教学而忽略数学思想的教学,所以学生遇到数学题时往往不知从何入手,苦于找不到解题的思路。

4. 要把一篇课文看作是一个整体

 

(1)整体把握,画出知识结构图

 


 

(2)学习时先整体后部分

 

w        如课文结构图

 

5.  要把一类问题看作是一个整体

如山东孔子学府赵梦华老师把初中数学的有关内容整合建构在一起,例如:

     初一上册的可能性和下册的概率建构在一起;

    上册整式的加减可以和下册整式的乘除建构在一起;

     初一的变量和初二的函数建构在一起;

     初一的全等可以和初二的相似建构在一起等等。

6.  要把学生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整体

(1)要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

 

(2)要考虑学生整个学段的发展

三、建构的原理

w        “建构主义教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欧美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这一理论以大脑神经生物学、系统论和当代认知科学为理论基础,主张学习就是关于事物意义的建构,认识是在主客体交互作用中由主体建构起来的。

w        建构主义教学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1.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心理表征既包括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的知识或经验。

           建构主义教学认为,学习不是把外部知识直接输入到心理中的过程,而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

所谓心理表征,即心理认识世界、反映世界的规则和形式。

           所谓“结构性知识”是指规范的、拥有内在逻辑系统的、从多种情境中抽象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所谓“非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是指在具体情境中形成、与具体情境直接关联的、不规范的、非正式的知识和经验。

 

2.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人、社会、自然、文化)的理解

 

建构主义教学认为,世界的意义并非独立于主体而存在,而是源于主体的构建。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构建世界的意义,因而对世界的理解是多元的,“一百个人就是一百个主体,并会有一百个不同的建构”。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其中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会话是意义建构的具体过程,意义建构则是建构主义学习的目的。

二、和谐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先整体后部分的原则

一个学段、一本书、一个单元、一篇课文的学习都要先整体后部分。

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先整体后部分,所以教学也要先整体后部分,要直奔主题,先做最主要的事情,后做次要的事情。

如魏书生的语文“四遍八步读书法”:

   第一遍,跳读(每分钟读完1500字的速度)。完成两步任务:1.识记作者及文章梗概;2.识记主要人、事、物或观点。

   第二遍,速读(每分钟读完1000字)。完成第三、四步任务:3.复述内容;4、理清结构层次。

     第三遍,细读(读的速度一般跟朗诵相同,每分钟200字)。完成第五、六、七步任务:5.理解字、词、句;6.圈点摘要重要部分;7.归纳中心思想。

第四遍,精读。完成第八步分析文章写作特色的任务。速度服从需要,或一带而过非重点部分,或仔细推敲品位重点段落,关键词语

2. 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

   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要做到四明确:

1.明确时间(用几分钟),

2.明确内容(学习教材的第几页),

3.明确方法(在自学时要运用什么方法),

4.明确要求(在自学时要思考哪些问题,准备教师检查)。

3. 激发学生潜能的原则

w        人的生命有限、精力有限,但智力无限

w        人的生理潜力有限,但人的智力潜力无限

w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责任感

w        满堂灌和满堂问都不能激发人的责任感

4. 当堂达标的原则

    所学知识做到懂、会、对、熟才算达标,才能做到把课后时间还给学生。

(1)要明确学习目标

(2)要看目标达成度

三、和谐教学的基本策略

  1. 教给学生规律和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教材的规律和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语文中的小说、童话、故事,其中都有人物或人物的化身,我把他叫做“角色”,如一个人,一个动物,一颗植物,都是角色。文章无非就是写这些角色在做什么,他们之间相互是什么关系。

w        画家与牧童

四、和谐教学的课堂模式

   1.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2. 自学指导,整体感知,

3. 检查点拨,探寻规,

4.  练习达标,拓展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