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沉木检测:引用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87——明朝明武宗朱厚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27:29
hubao.an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87——明朝明武宗朱厚照

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公元1521年),明朝第十位皇帝,年号正德,

姓名 朱厚照 庙号 明武宗 谥号 承天达道英肃睿哲

 

昭德显功弘文思孝

毅皇帝

陵墓 康陵 政权 明朝 在世 1491年1521年4月20日 在位 1505年6月19日1521年4月20日 年号 正德

 

父亲明孝宗朱祐樘,母亲张皇后,公元1505年—公元1521年在位,死后葬于北京十三陵之康陵,庙号“武宗”,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明武宗是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以往很多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然而通过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研究,人们对武宗的认识有所改变,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为人却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一个人。

 

明武宗-喜剧

   

明武宗

武宗是孝宗和皇后张氏的嫡长子,像他这样既为嫡子又是长子的情况在封建礼法社会中是天然的皇位继承人。此前三朝,皇帝皆非皇后嫡出。明朝十六帝中,以嫡长子身份承继大统的也十分罕见。朱元璋确立了明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本来要传位于长子朱标(朱标为马皇后所生),只是朱标在朱元璋生前就去世了,而且朱标出生之时朱元璋尚未称帝,马氏当时还不是皇后。建文帝朱允炆不是长子,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虽是长子,但出生时母亲尚未被册封为皇后,在“嫡”字上还要打一点折扣。明英宗朱祁镇是长子,生母孙氏时为贵妃。明代宗朱祁钰是英宗的弟弟,宣宗的次子,生母为吴妃,既非嫡子又非长子,在位8年终因“夺门之变”失去皇位。明宪宗朱见深是英宗的长子,生母为周贵妃。孝宗朱祐樘是第三子,生母纪氏当时只是宫人,5岁时宪宗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儿子。明世宗朱厚熜以藩王入继帝位。明穆宗朱载垕是世宗的第三子,母杜康妃。明神宗朱翊钧是穆宗第三子,母李贵妃。明光宗朱常洛为神宗长子,母王恭妃,在位仅一个月。明熹宗朱由校,光宗长子,母李选侍。明思宗朱由检为光宗第五子,以藩王的身份即帝位,母刘贤妃。

纵观明代十六帝,只有武宗一人是真正以嫡长子的身份登临皇位的。就宗法社会的明代而言,在关系到皇位继承的大事上,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武宗从一出生就注定要做皇帝。孝宗欣喜异常,取其名为朱厚照,希望他以后能照耀后世,5个月后就将其册封为皇太子。朱厚照的出生不论对于国家社稷还是孝宗、张皇后都意义非凡。孝宗和张皇后的感情非常好 ,一直没有选嫔妃,只有5个级别很低的夫人,这在明代皇帝中是绝无仅有的。要知道,朱元璋除马皇后外还有19个妃子。封建社会中,有无皇子关系到皇权的顺利承继和国家的安定,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传宗接代。张皇后婚后4年没有生育,当时朝臣上书请求选置嫔妃,孝宗并不理会。当然,孝宗不选妃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有人认为张皇后是个妒妇,不许孝宗再宠幸其他的女人。几年后,张皇后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朱厚炜,只是不久就夭折了。这样,孝宗就只有武宗这么一个皇子,因此非常宠爱。

据说朱厚照孩提时“粹质比冰玉,神采焕发”,性情温和宽厚,颇有帝王风范。8岁时,在大臣的请求下,朱厚照正式出阁读书,接受严格的教育。朱厚照年少时以聪明见称,前天讲官所授之书次日他便能掩卷背诵。数月之间,他就将宫廷内繁琐的礼节了然于胸。孝宗几次前来问视学业,他率领宫僚趋走迎送,娴于礼节。孝宗和大臣们都相信,眼前的这位皇太子将来会成为一代贤明之君。

武宗的生日也很特别。他的生年月日时为弘治四年九月廿四日申时,用干支表示是这样的:辛亥年甲戌月丁酉日申时。如果按照时、日、月、年的顺序读就与地支中的“申、酉、戌、亥”的顺序巧合,在命理上称为“贯如连珠”,主大富大贵,据说明太祖朱元璋的生辰与此有相似之处。而且当年张皇后梦白龙入腹而生朱厚照,按照传统的说法,白者乃主西方,为兵象。武宗生而好动,自幼贪玩骑射。孝宗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为太祖朱元璋一样文武兼备的旷世圣君,所以对武宗骑射游戏颇为纵容,这也养成了武宗日后尚武的习气。孝宗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恐武宗玩物丧志,在病逝前一天,特意把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召至乾清宫暖阁,委以托孤的重任:“东宫聪明,但年尚幼,好逸乐,先生辈常劝之读书,辅为贤主。”

然而这个受到上天眷顾的真命天子的身世还有一些隐情,似乎有人事搀杂其中。从武宗出生那一刻起,关于他生母不是张皇后而另有其人的说法就不胫而走。张皇后是河间兴济人,成化二十三年选为皇太子妃。孝宗即位,册立为皇后。张皇后婚后4年没有生育,心理压力非常大。大臣们很是着急,纷纷上书请求皇帝选妃以广储嗣。孝宗不听,但心里也是有些着急,就和张皇后在宫中斋醮求子,一连几个月。弘治四年九月,宫中传出喜讯,张皇后的皇子诞生了!举国欢庆之余,各种流言也随之四起,有许多人相信这个皇子不是张皇后亲生的。因为张皇后生下皇子的消息过于突然,事先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 ,而且婚后四年没有生育,难道这次真的是感动神灵而得子吗?

当时张皇后因为既未生育又不让孝宗选妃而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成为人们私下里埋怨的对象。有人怀疑张皇后自己不能生育,就抱养其他宫人所产之子为己子,这样既避开了人们的指责,又可以巩固自己的地位。这些流言或许有些事实依据,或许只是反映人们的一种态度。其实怀疑张皇后没有生育能力是没有根据的,事实上3年后她又生育过另外一个皇子朱厚炜。但是流言并没有停止,犹如长了腿一般传播到全国各地,并引发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大案。这个案子发生在弘治年间, 称为“郑旺妖言案”。[1]

明武宗-闹剧

   

豹房

明武宗就是这样一个皇帝:他想打破加在他身上的某些禁锢,想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办事,即使这违背了历朝祖训、社会习惯,也在所不惜。很难想像,武宗一点也不留恋象征权力和地位的金碧辉煌的紫禁城,而喜欢自己营建的两个小天地——豹房和在宣府的镇国府。对前者,他从正德二年入住一直到正德十六年驾崩,都住在那里;而对后者,他则亲切地称为“家里”。

八虎

少年天子武宗登临龙廷宝座,凭借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自然不用装样子给别人看,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了,贪玩好动的本性不久就暴露了出来。他废除了尚寝官和文书房侍从皇帝的内官,以减少对自己行动的限制。为皇帝而设的经筵日讲,他更是以各种借口逃脱,根本就没听几次。后来连早朝也不愿上了,为后来世宗、神宗的长期罢朝开了先河。诸位大臣轮番上奏,甚至以请辞相威胁,但小皇帝口头上说“知道了”,实际上依旧我行我素,大臣们也无可奈何,可见少年武宗之“顽劣”。

武宗不顾朝臣的极力反对而沉湎于玩乐,更受到了“八虎”的蛊惑。“八虎”是指八个人,确切地说是指八个太监,包括刘瑾、马永成、高凤等人,其中以刘瑾为首。刘瑾为人阴险狡猾,想方设法鼓动武宗玩乐,每天进奉鹰犬狐兔,还偷偷带武宗出去逛,哄着武宗高兴,同时又在宫中模仿街市的样子建了许多店铺,让太监扮做老板、百姓,武宗则扮做富商,在其中取乐。后来又觉得不过瘾,于是又模仿妓院,让许多宫女扮做粉头,武宗挨家进去听曲、淫乐,后宫搞的乌烟瘴气,可急坏了当朝的大臣们。

由于弘治时期政治还算清明,给武宗留下了一套刚正廉洁的大臣班子,这些人不顾身家性命,联名上书请求严惩“八虎”,武宗刚刚即位,还缺乏驾驭群臣的能力,见到如此声势浩大的进谏,有些支持不住,想与群臣妥协,除掉“八虎”。但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老谋深算的刘瑾在皇帝面前声泪俱下地哭诉使善良的武宗心又软了下来,第二天他惩治了首先进谏的大臣,内阁成员谢迁,刘健以告老还乡相威胁,但是被武宗批准,群臣失去了领头人,只好作罢。就这样,一场反对“八虎”的运动,以“八虎”的最终胜利而告终。

“八虎”在战胜了群臣之后,气焰更加嚣张,其中刘瑾越发受到武宗的宠信,并逐渐掌握了大权,人称“立皇帝”。

豹房

正德三年,武宗的思想已是紫禁城的高墙所挡不住了。他不甘宫内枯燥的生活,索性离开了紫禁城,住进了皇城西北的豹房新宅。豹房并非是武宗的创建,是贵族豢养虎豹等猛兽以供玩乐的地方,元朝时期已有此风气。另有虎房、象豹房、鹰房等处,房又称为坊,如羊坊、象坊、虎坊等,北京至今尚存此类地名。现在北京地名中仍有豹房的名称,但那并不是武宗所建的豹房。也有人认为今天东华门外的报房胡同才是当年武宗日夜淫乐的场所,只是由于时间久远,豹房音变为报房。

当然,更多的学者相信武宗兴建的豹房原址就在皇城的西苑太液池西南岸,临近西华门的地方,即今天的北海公园西面。今中海、南海、北海三海,明代统称为太液池,在西苑内。豹房新宅始修于正德二年,至正德七年共添造房屋200余间, 耗银24万余两。其实豹房新宅并非养豹之所,又非一般意义上单纯游幸的离宫,实为武宗居住和处理朝政之地,有人就认为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总部。豹房新宅多构密室,有如迷宫,又建有校场、佛寺等。武宗便每日广招乐妓承应。正德九年正月十六日,宫中元宵节放烟花,不慎失火,殃及宫中重地乾清宫。乾清宫是内廷三殿之首,象征着皇帝的权力和尊贵的地位。武宗见火起,没有下令扑救,反而跑到了豹房观看,谈笑风生,回头对左右说:“好一棚大烟火啊。”这不免令人想起关于古罗马那位同样极有才华却又不喜受到传统束缚的尼禄皇帝的传言。

豹房新宅中除乐妓之外,还有武宗的义子。武宗在位短短的十几年间,曾收有100余个义子,甚至在正德七年一次就将127人改赐朱姓,真是旷古未闻。在这些义子中,最为得宠者为钱宁、江彬二人。钱宁,本不姓钱,因幼时被卖与太监钱能而改姓钱。其性狡诘猾巧,善射,深为尚武的武宗所喜欢。豹房新宅的建设,钱宁出力甚多。据说武宗在豹房常醉枕钱宁而卧,百官候朝久不得见,只要看到钱宁懒散地出来,就知道皇帝也快出来了。江彬,原本是名边将,骁勇异常。在镇压刘六、刘七起义时,身中三箭,其中一箭更是射中面门,但他毫无惧意,拔之再战。因军功觐见时,他于御前大谈兵法,深合武宗意,遂被留在身边。有一次,武宗在豹房内戏耍老虎。谁知平日温顺的老虎突然性情大发,直扑武宗。武宗忙呼身旁的钱宁救驾,钱宁畏惧不前,倒是江彬及时将老虎制服。武宗虽然嘴上逞能说“吾自足办,安用尔”,心里却是十分感激。此后,江彬逐渐取代钱宁而得宠。武宗更是毁京城中豹房西侧的鸣玉、积庆二坊民居,大肆营建“义子府”,供江彬等人居住。

宣府

江彬深恐钱宁害己,遂向武宗吹嘘边军如何英武善战,引诱武宗将边军与京军互调,借以自固。明朝祖制,边军、京军不许互调。因为如果边军弱,蒙古就会入侵;京军弱,边军就会成为祸患,这是为加强皇权着想的制度。武宗不顾大臣的激烈反对,打破祖制调边军入京,设东、西官厅,由江彬、许泰统帅,此举固然有受到江彬蛊惑的原因,但也可以反映出武宗敢于打破常规的精神。不仅如此,江彬更是鼓动武宗离开京城到西北游幸。这对于一向以雄武自居的武宗颇有吸引力,因为他一直梦想着能在广阔的草原上一展雄姿,开创不世之业。江彬还告诉他那里多美妇,自然更增加了武宗的兴致。

正德十二年,武宗一行浩浩荡荡来到宣府,营建“镇国府”。为什么称“镇国府”呢?原来武宗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凡往来公文一律以威武大将军钧帖行之,并为自己更名朱寿,后来自己又加封为“镇国公”,令兵部存档,户部发饷。亘古以来,还没有哪个皇帝自降身份又为自己称臣的,则武宗的确不同一般,他是彻彻底底地要将那些传统破个干干净净了。《明史·武宗本纪》却说他“然耽乐嬉游,昵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

武宗非常喜欢宣府的镇国府,甚至称那里为“家里”。正德十三年立春,武宗在宣府,照例要举行迎春仪式。以往的迎春仪式中,用竹木扎成架子,上面排放些吉祥图案,进献给皇帝,谓之“进春”。这一次,武宗亲自设计迎春仪式,花样百出。武宗命人准备了数十辆马车,上面满载妇女与和尚。行进之时,妇女手中的彩球就和和尚的光头相互撞击,彩 球纷纷落下。这次迎春仪式,武宗始终兴高采烈,对自己的杰作甚感得意。

在江彬的鼓动下,武宗下令修缮镇国府,并将豹房内珍宝、妇女运来,填充镇国府,似乎有常驻宣府的意思。武宗之所以有此打算,是和他尚武,想立边功密不可分的。宣府,是北边重要的军镇,也是抵御蒙古军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武宗在内心里仰慕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的武功,盼望着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立下赫赫军功。而且,在宣府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再也不用听大臣们喋喋不休的劝谏。他下令大臣一律不许来宣府,只有豹房的亲随可以随时出入。在豹房和镇国府两处,武宗为所欲为,乐不思蜀。

明武宗-悲剧

   

明武宗

武宗即位不久就娶了夏皇后,之后又选置了几个妃嫔,然而他似乎对后宫中的皇后、嫔妃并不在意,自从搬到豹房之后,就很少回到后宫了,而是将喜欢的女人都放到了豹房和宣府的镇国府。武宗远离后宫而钟情豹房,是因为与夏皇后感情不和,还是有其他原因,是一个无法考释的谜。

豹房之内,美女如云,武宗过着恣意妄为的淫乱生活,极大地满足了他声色犬马的感官享受。这里充斥着教坊司的女乐,高丽美女,西域舞女,扬州少女,乃至于妓女,寡妇等各色女子。豹房之内到底有多少女子,恐怕连武宗自己都不清楚。那些一时无法召幸的女子,就被安排在浣衣局寄养,以备武宗不时宣召。这里既包括内臣进献的,也有武宗自己游幸各地带回来的,人数之多,难以想像,据说经常有因饥饿、疾病死亡者。

宣府是武宗另一个淫乐窝。他刚到宣府之时,在这个远离国都的军镇,可以肆无忌惮地放纵。每到夜晚,武宗带上一队亲兵,在空荡的街道上闲逛。看见高墙大院的富庶之家,他就令亲兵上前砸门,然后入内强索妇女,弄得人心惶惶,家无宁日。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那些富有之家纷纷重贿江彬,希冀能够免除祸患。

从西北回来后,武宗又酝酿着要南巡。这次南巡,有人认为是武宗游玩寻乐,也有人认为武宗拥兵南下是为了防止宁王的反叛。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流离失所,一场动乱正在酝酿之中,而这场动乱的发起者不是百姓,而是出自明朝皇室。这王守仁像个人就是宁王朱宸濠,他以为武宗荒于政事,妄图效仿永乐帝,秘密准备叛乱。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叛乱。武宗遂南下亲征。然而当武宗到达河北涿县时,王守仁擒获宁王的捷报已到。但这个消息丝毫没有降低武宗的兴致,他又一手导演了一幕闹剧,他将朱宸濠重新释放,由自己亲自在将他抓获,然后大摆庆宫宴,庆祝自己平叛的胜利,同时也眼见了南方的秀丽景色。

但途中经过在山东临清时,武宗竟然失踪了一个月,臣僚皆不知皇帝哪里去了。原来,武宗在太原时得到一个艺妓刘良女,宠爱一时。他西游宣府回来后,将刘良女安置在西苑太液池腾沼殿中,号称夫人,俗呼为刘娘娘。武宗对刘良女非常好,凡是豹房中有谁偶尔犯了小错,只要刘良女在武宗面前替他求情,武宗就不会追究。此次南巡,武宗原本要带她同行的,但刘娘娘当时恰巧得病,武宗与之约定以玉簪为信物,待病好后派人来接。武宗过卢沟桥时不慎将玉簪掉落河中。及至临清,武宗遣信使接刘,但刘氏因无信物不肯来,武宗只好亲自回京,前后将近一个月。由是观之,则武宗亦有痴情的一面。

武宗风流好色,却有一个遗憾无法弥补。虽然他阅女无数,却没有子嗣,为此他甚至导演了迎娶孕妇的闹剧。正德十一年,赋闲在家的马昂为求得复职升官的机会,结交武宗身边的红人江彬。江彬极力在武宗面前赞扬马昂妹妹美若天仙,又娴熟骑射,能歌善舞。武宗一见,果然异常欢喜,不顾她已有身孕,将其从宣府带回豹房,并给马昂升官晋职。其实武宗宠幸马氏,却另有一番打算。因为在意识到自己不能生育后,他就想借此瞒天过海。朝臣听到了一些风声,又见马昂超授右都督,知道了传闻属实,就纷纷上疏要武宗驱逐马氏,以绝后患。也不知道是奏疏中“吕不韦进孕女”这样的典故让武宗幡然醒悟,还是见到事情已经泄露,武宗倒是逐渐疏远了马氏。

马氏风波虽然过去了,但这件事却给朝臣敲响了警钟,认识到了预备皇储的紧迫性。梁储上疏请求武宗从近亲藩王中选择二三人,放在宫内加以培养,作为将来皇储人选,如果武宗有了自己的子嗣,那么就将其送回。这种想法,既可以稳定人心,又保证了皇权可以顺利地传承,因而得到了很多朝臣的一致赞同,但武宗对此不予理睬。当时武宗尚不到30岁,身强力壮,精力充沛,他不相信自己会没有子嗣。再说,现在选立藩王之子,不就是向天下人宣告他不能生育的事实吗?那怎么能成!因此武宗拒不立储,以至于他驾崩之后,内宫,大臣们匆忙选立新君,期间出现了三十多天的权力真空阶段,为历代少见,而且直接的后果是继位的世宗对他没有多少感情,兴起了“大礼议”风波。

明武宗-正剧

   

明武宗

武宗沉湎于豹房之时,大权落到权阉刘瑾手中。刘瑾,今陕西兴平县人。本姓谈,后依靠刘姓太监进了宫,便改用刘姓。在朱厚照做太子的时候,刘瑾就在身边侍奉。刘瑾深知只要照顾好太子,自己就会成为新皇帝身边的功臣,权力、富贵会接踵而至。武宗即位后,刘瑾抓住少年天子喜好嬉戏的特点,每日进奉飞鹰、猎狗等,鼓动武宗游玩享乐,深得武宗的信任,被提升为内官监,掌握北京的军队,权力很大。

赵炳然,剑阁县人,生于明武宗下德二年,14年进秀才,25年中举人,29年赐进士.一生南征北战,扫清倭寇侵扰,挥师漠北抵御处侮,为中华民族立

在刘瑾权盛时,朝臣在暗中等待时机的到来。正德五年,宁夏安化王反叛,起兵的名义就是清除刘明代铜手铳瑾。消息传到北京,刘瑾藏匿起檄文,不敢让武宗知道檄文的内容。杨一清和太监张永领兵前去镇压,很快就平息了叛乱。杨一清在路上尽力结交张永,二人相交甚欢。张永为“八虎”之一,然而为刘瑾所排挤。其实不止张永,其他六人都受到了刘瑾的压制。刘瑾担心他们受到武宗的宠信而自己失势,所以常在武宗面前讲七人的坏话。一次,武宗想调张永到南京闲住,圣旨还没下达,刘瑾就要驱逐张永出宫。

张永知道自己是被刘瑾陷害的,跑到武宗面前申诉。刘瑾与之对质时,张永气愤得要挥拳打刘瑾,被谷大用等人费力拉开。武宗令二人摆酒和解,但嫌隙渐深。此次,杨一清就是利用张,刘的矛盾,游说张永除去刘瑾。八月,张永,杨一清班师回朝。献俘礼毕,武宗置酒慰劳张永,刘瑾,谷大用等人皆在座。夜深时,刘瑾起身回府。张永见时机成熟,从袖中取出弹劾刘瑾的奏章,奏明刘瑾违法犯纪十七事,指出安化王造反皆因刘瑾,更说刘瑾有反叛之心,欲图谋不轨。武宗已有醉意,俯下身子问道:“刘瑾果真负我?”此时,周围的马永成等人也都历数刘瑾不法之事。武宗遂下定决心,当机立断派人前去刘宅,自己则紧随其后。刘瑾听见喧哗声,披青蟒衣出,随即被缚。抄没家产时,得到私刻玉玺一枚,穿宫牌五百,以及盔甲,弓箭等违禁物品,又发现他平时所用的折扇里面竟然藏有两把锋利的匕首。刘瑾被关押在菜厂,后被凌迟处死。行刑之时,许多人花钱买割下来的肉吃掉,以解心头之恨。

刘瑾之亡,竟然是出自武宗酒后的醉话。明朝宦官,权重之时百官无人可与之抗衡,然而生死存亡却在皇帝的手中。这是明代宦官专政不同于汉唐时期宦官专政的一个特点。以往朝代宦官专政,宦官势力大到可以操纵皇帝的生死,明代却从没有这种现象发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明代中后期,皇帝多有数月、甚至数年不上朝的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皇帝不理朝政,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皇帝(如武宗者)此时正是通过宦官来传达圣意,管理朝政。有野心的宦官正是利用这样的机会来狐假虎威,加强自己的权威。但是,这种权力其实是皇帝给予的,是代皇帝执行的,一旦皇帝认为情势将危及皇权时,便会采取强力措施来收回这种权力。正如刘瑾、魏忠贤势大遮天者,往往只要皇帝一句话就束手被擒,其中的道理可想而知。事实上,刘瑾事后,武宗依然宠信宦官,如张永,只是张永并不贪心,倒也相安无事。

明武宗-逝世

   

明武宗

正德十五年,南巡途中的武宗于清江浦垂钓,不慎落水受寒,由于当时已经是九月天气,康陵江水寒冷,加之武宗已经被女色掏空了身体,这一病就再也没有起来。武宗一行匆匆回到京城,虽然太医们尽心治疗,可还是没有挽回武宗的生命,次年,武宗病死于豹房,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终年30岁,葬于昌平金岭山东北的“康陵”。

李时珍

武宗一生,贪杯,好色,尚兵,所行之事看似多荒谬不经,为世人所诟病;同时武宗又处事刚毅果断,弹指挥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乱,应州大败小王子,精通佛学,会梵文,还能礼贤下士,亲自到大臣家中探望病情,甚至痴情于妓,个性强烈,为人却又十分平和,浑不似一代帝王。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武宗,却很难看到一个完整的武宗。其实,明自英宗朝以来,国势渐弱,而武宗朝却完全称得上重拾信心和威望的时代,但他恣意妄为的行径却又为后人所訾议。幽幽青山绿水间,康陵中静静地安息着武宗。对于他奇特的一生,相信后人依旧会不断地评说下去。[2]

宰辅

  • 刘健
  • 谢迁
  • 李东阳
  • 焦芳
  • 王鏊
  • 杨廷和
  • 刘宇
  • ion=edit&redlink=1">曹元
  • 梁储
  • 刘忠
  • 费宏
  • 杨一清
  • 靳贵
  • 蒋冕
  • 毛纪

 

 宠臣

  • 钱宁
  • 江彬

太监

  • 刘瑾:八虎之首,掌司礼监秉笔太监

    刘瑾(Liu Jin),一个在明朝时传说最富有的宫廷宦官,刘瑾滥用职权收敛了大量的财富,当他最后因为叛逆被处以极刑的时候,他被发现有一千二百万盎司的黄金和二亿五千九百万盎司的白银。作为比较,当明朝落下帷幕时,国库中只有三千万到七千万盎司的白银,然而,刘瑾的财富的报告可能非常被过分渲染,因为编年史编者使用这个故事来警告当一个宦官掌权时能发生什么。

    刘瑾-人物简介

    刘瑾,明朝宦官,他原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氏,侍奉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信任。太子继位后,他数次升迁,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一旦大权在握,便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自己趁机专擅朝政,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他排斥异己,陷害忠良,朝中正直官员大都受他迫害。户部尚书韩文被罢职下狱,五官监侯杨源受杖刑而死。而刘宇、焦芳等小人则奔走其门,成为其党羽。但他最终落得个凌迟处死、千刀万剐的下场,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刘瑾-狡诈得权位

       

    明孝宗

    刘瑾原来姓谈,后来他靠一个叫刘顺的宦官的引见得以入宫,此后便用刘姓了。刘瑾在明孝宗在位时侍奉太子朱厚照,他对这个难得的机会很知道珍惜,因为他知道太子将来登基即位后他这个日夜服侍的太监就是功臣了,权势与富贵唾手可得。于是,刘瑾便千方百计地讨好太子,侍奉当时只有十多岁的太子。

    在公元1505年,即弘治十八年,明孝宗因病去世,太子顺利即位,这就是明武宗。刘瑾和马永成高凤等七名太监得到了新皇帝的宠爱,被称为“八虎”,刘瑾则是“八虎”之王。在刘瑾的领导下,这些宦官想方设法地鼓动武宗游玩享乐,他们则专权跋扈,隐瞒着皇帝为非作歹。刘瑾最受武宗的信任,在内宫监任职,而且掌管着京城的精锐守卫部队。

    第二年,为国忧虑的大臣们见武宗被宦官们搞得不理朝政,便纷纷劝谏。开始武宗听不进去,直到被告知天象有变,是上天在警示他,武宗这才有所表示。武宗打算将刘瑾先贬到南京

    但大臣们则坚决要求杀掉这个祸根。为了让皇帝下决心除掉刘瑾,大臣们联合了当时的京城主要官员,准备第二天一起劝谏武宗杀掉刘瑾。但吏部尚书焦芳却在当天晚上向刘瑾透漏了消息,刘瑾一听,大惊失色,赶忙召集其他七人连夜到武宗面前哭诉求情。武宗念及刘瑾以前的忠心照顾,竟赦免了他们,而且在他们的怂恿下将司礼监、东厂西厂也让他们分别掌管。同时,将另一个忠直的太监送南京充军,后又在半途追杀。

    司礼监在当时是很重要的内宫官署,有掌印太监一名,秉笔太监八、九名。在明朝,百官向皇帝上书,要先送内阁,由内阁辅臣做出初步的处理意见,叫做“票拟”,再交给皇帝批阅。皇帝用朱笔(即红笔)在奏章上批示,叫做“批红”。有的皇帝如果不勤于政事,便让司礼监宠信的太监代笔,这就给太监的胡作非为提供了可能性。另外,司礼监的太监还有一个其他部门无法比拟的特权:传达皇帝旨意。

    有时由秉笔太监记录下皇帝的话,然后让内阁起草,或者由太监口头传达给有关大臣。这种制度直接给宦官造成了篡改圣旨的机会。而刘瑾就是司礼监的主管,这也是他专横跋扈的重要资本。

    刘瑾-打击报复

       

    京剧中刘瑾的脸谱

    刘瑾在自己掌握大权之后,便向这些不听话与自己作对的大臣们开刀了。他用的方法很多,一是处罚,即罚米供应边境。因为罚的数目很大,有的竟达到几千石之多,致使很多大臣被罚得破产。其次是身体处罚,最狠毒的是去衣廷杖。在明朝原来的廷杖仅仅是对大臣的一种人格侮辱,并不是身体处罚,所以允许大臣用毡、毯以及棉衣垫在身上。但刘瑾却要大臣脱衣受刑。行刑期间又授意执行的锦衣卫加力责打,结果大臣们常被当场打死。还有,刘瑾造了一种大枷,有一百五十斤重,被他迫害的大臣戴上这种枷后,没几天便被拖累致死。刘瑾的阴险毒辣由此可见一斑。

    刘瑾知道负责劝谏的言官们对他的威胁很大,在掌权后,对言官也不放过。除了借故进行罢免、廷杖以及诬陷定罪外,在平时还制裁威胁这些言官:命令他们在早晨寅时(三点到五点)入朝,一直到下午的酉时(五点到七点)才让走。一天上班时间竟达十四个小时左右,刘瑾的目的就是让他们不得休息,让他们没精力弹劾自己。

    刘瑾打击异己时随心所欲,对于在平时只对他作揖而没有磕头行大礼的翰林院的官员,他也不放过。找了个借口一次就把二十人赶到南京去任职,有的削职为民。

    刘瑾-作威作福

       

    明武宗

    在将异己的大臣们都清除后,刘瑾便随心所欲地专权了,他很会控制皇帝为他所用。先用打球跑马、带鹰抓兔等缠住爱玩的武宗,然后,专门在明武宗玩得高兴的时候向他请示政事,武宗总是心烦地说:“怎么什么事都来找我,你们都是吃闲饭的吗?”刘瑾装得灰溜溜的样子退下,心中美滋滋地专权误国去了。通过这一手,刘瑾很容易地将内阁的大权也握在手中了。

    为了彻底掌握内阁,他还将原来向自己告密立功的焦芳安排在内阁任职,焦芳则事事仰刘瑾的鼻息行事,这就开了内阁辅臣听从太监指挥的恶例。

    除了内阁,政权机关就是六部了,刘瑾又将自己的手下同党安排到了六部,刘瑾专横的程度让人无法想象,有时,他仅在张纸上写谁做什么官,六部便要照他的意思安排。那些地位很好的公侯们见了刘瑾也是跪拜,不敢直视。

    刘瑾的水平有限,为了批阅奏章,他就将大臣的奏章拿回家里,让在礼部做官的妹夫替他写,再拿到内阁让焦芳修改。所以,当时的人们都在暗地里叫他“立皇帝”。

    为了增加自己的权势,刘瑾还建立了另外的特务组织“内行厂”,权利在锦衣卫和东厂、西厂之上。通过特务来监督官吏和百姓,制造恐怖气氛,维持自己的专权。

    刘瑾-纳贿自肥

       

    有了权势之后,刘瑾和很多贪官一样也开始敛财。他的手法也没有什么创新,索贿、受贿、贪污,都是一般的手法。只不过他的胆子比一般的贪官大了很多,因为他的上边仅是一个皇帝。

    作为一个太监,刘瑾的性格和一般的贪官还不一样。例如,有一个人刚升迁,刘瑾便向他要“贺印钱”,其实就是索要贿赂,那个人不肯给,刘瑾便马上就下令让他退休回老家。

    刘瑾受起贿来也是来者不拒,有的为了得到高官向他行贿,例如刘宇,刚上任巡抚时,用万金向刘瑾行贿,使刘瑾喜不自胜。后来刘宇又先后给了刘瑾几万两银子,结果一直升迁到兵部尚书的位子上。其他的官员多数是害怕刘瑾对自己打击报复,于是各地官员进京朝拜述职时总是要向刘瑾行贿,叫做“拜见礼”。少的要上千两,多的则五千两,有一年,考察地方官时,竟有贿赂二万两银子的。如果升了官要立即使用重金“谢”刘瑾,叫做“谢礼”。送少了还不行,否则要马上撤职,但如果你赶紧追加银子,官职又能马上恢复。官位基本上成了刘瑾手中卖钱的商品。

    接受别人贿赂之后,刘瑾还枉法行事,直至制造冤狱。御史葛浩原来因为触犯了刘瑾,被杖责后贬为平民,刘瑾却收下了葛浩仇人的贿赂,找借口又将葛浩押进京城,处杖三十。有一段时间,刘瑾这个大贪官竟然拒贿了,而且还把行贿的人治罪,他这是听从了亲信的话才这么做的。亲信的话很有道理,大意是说那些给他行贿的人的钱不是盗取的官银,便是剥削百姓所得,假借刘瑾的名义损公肥私,但给刘瑾的钱仅是十分之一,而今后百姓的怨气却都要集中到刘瑾身上。刘瑾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开始拒绝贿赂,像个清官一样惩罚行贿者。但他不可能从根本上改掉贪婪的性格。后来一有机会还是照贪不误。

    刘瑾-恶贯满盈

       

    御史杨一清

    刘瑾在权势的路上越走越远,最后竟动了篡位之心,他私自刻了印玺,暗造弓箭,私藏盔甲,企图寻机夺位。然而他的举止却被其他的七虎时刻注视着。

    由于刘瑾想立功,于是想出了整顿军屯,引发安化王叛乱,其口号就是要除刘瑾,1510年4月,明武宗派都御史杨一清和七虎之一太监张永去平定安化王的叛乱。叛乱平定之后,张永在向武宗报告战况时,揭发了刘瑾的十七条大罪。武宗先不以为然,后张永以死相争,说如果江山被刘瑾夺了,皇上该去向何处?武宗终于同意抓刘瑾,命令将刘瑾抓捕审问。第二天,武宗亲自出马,去抄刘瑾的家。结果发现了印玺、玉带等禁止百姓和官员私自拥有的禁物。在刘瑾经常拿着的扇子中也发现了两把匕首,武宗见了大怒,终于相信了刘瑾谋反的事实。

    当年的八月,刘瑾被处以凌迟刑,即千刀万剐,共行刑三天。在封建社会,除非谋反、杀父母亲等属于“十恶”的大罪,一般的死刑犯要等到秋天的霜降以后,在冬至以前才能处死。这是顺应天时(季节变化),而春天万物生长的时候禁止行刑,也禁止捕杀幼小的鸟禽和走兽。但刘瑾属于谋反的第一重罪,所以不等到秋天的霜降到来就行刑了。[1]

    刘瑾-相关逸闻

    刘瑾并非无能之辈,也未曾将国事当作儿戏。史载,刘瑾将奏章带回私第后,都与他的妹婿礼部司务孙聪及华亭人张文冕商量参决,再由大学士焦芳润色,内阁李东阳审核之后颁发,还是颇为慎重的。用事期间,他针对时弊,对政治制度作了不少改动,推行过一些新法。即所谓“刘瑾变法”。

  • 张永:八虎之一,总神机营,与刘瑾为党。后与刘瑾不合。并且为后来倒刘瑾的重要人物。且与王守仁交善。
  • 谷大用:八虎之一,提督西厂

    马永成:八虎之一,提督东厂

  • 丘聚:八虎之一,提督东厂
  • ion=edit&redlink=1">罗祥:八虎之一。
  • ion=edit&redlink=1">魏彬:八虎之一,总三千营。刘瑾诛后,代掌司礼监。
  • ion=edit&redlink=1">高凤:八虎之一。司礼监太监,掌管机密。

    ion=edit&redlink=1">张忠:御马太监,与司礼ion=edit&redlink=1">张雄东厂ion=edit&redlink=1">张锐并侍豹房用事,时号三张。性皆凶悖。并与大盗ion=edit&redlink=1">张茂财,结为兄弟。并且后与宁王朱宸濠勾结,收受贿络,协助其叛变;而后还遮藏王守仁之捷,骗出武宗亲自出征。

  • ion=edit&redlink=1">吴经:太监,随武宗南征,就先到扬州,强夺寡妇、处女,要求拿金钱来换取。

 家庭

 母亲

  • 太后张氏

后妃

  • 孝静毅皇后夏氏
  • ion=edit&redlink=1">淑惠德妃吴氏[5]
  • ion=edit&redlink=1">荣淑贤妃沈氏[5]
  • ion=edit&redlink=1">王妃[6]
  • ion=edit&redlink=1">刘美人,又称刘夫人[6],太原民刘良之女。
  • ion=edit&redlink=1">马氏,马昂妹[6]
  • ion=edit&redlink=1">王满堂,称王浣衣[6]

    兄弟

     

  • 蔚悼王朱厚炜

明康陵

明康陵,位于金岭(又名莲花山或八宝莲花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寝。建陵用時1年,总体布局沿袭前制,呈前方后圆形狀。康陵是目前发现的十三陵中磚碑铭文最多的一个陵。该陵建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占地2.7万平方米。明末,康陵曾遭到烧毁,在清朝乾隆年间,曾被整修。

康陵[明]-简介

   

明康陵,位于金岭(又名莲花山或八宝莲花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寝。

明康陵

康陵建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四月。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六月,陵园建成。陵寝建筑由神道陵宫及陵宫外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神道上建五空桥、三空桥各一座,近陵处建神功圣德碑亭一座,亭内竖碑,无字。陵宫建筑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占地2.7万平方米。前面有两进院落,第一进院落,以祾恩门为陵门,单歇山顶,面阔三间。院内建祾恩殿及左、右配殿,各五间。神帛炉两座。第二进院落,前设三座门,内建两柱牌楼门及石供案,案上摆放石质香炉一,烛台花瓶各二。方院之后为圆形宝城,在宝城入口处建有方形城台,城台之上建重檐歇山式明楼。楼内竖圣号碑,上刻“大明”“武宗毅皇帝之陵”。

 

明楼宝城内从排水沟里侧开始向中心部位起冢,冢形呈自然隆起状。冢前及稍前两侧分别砌有高不及胸的冢墙,墙前正对宝城瓮道处建琉璃照壁一座。陵宫外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如宰牲亭神厨、神库、祠祭署神宫监、朝房果园、榛厂、神马房等。

康陵[明]-修建历史

   

明末,康陵曾遭到烧毁,在清朝乾隆年间,曾被整修。但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后,康陵的陵园建筑损毁已十分严重,急需抢修。

明康陵

明楼,作为康陵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方院之后、宝城入口处,下为方形城台,属重檐歇山式建筑。楼内立有圣号碑,上刻“大明”、“武宗毅皇帝之陵”。

历经四百多年风雨侵蚀和曾有的人为破坏,康陵及其明楼损毁严重。明楼两层楼体都出现坍塌,大木糟朽,瓦件残破,斗拱、柱、椽、檩都已破损。2007年4月15日,作为市重点工程,明十三陵康陵抢修工程启动。修缮由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负责设计,明十三陵建筑工程中心负责施工,概算总投资3800万元。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专门聘请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国家级规划建筑专家郑孝燮,国家级建筑大师张开济,著名古建专家杜仙洲作为康陵抢修工程顾问。

截至目前,除明楼抢修完工外,康陵修缮还完成了登城马道及方城墙体的剔补;方城垛口墙、宇墙的砌筑,地面铺墁补配,方城压面石的归安、补配,马道砖礓礤制作铺墁,石礓礤补配归安。

2008年以前,北京还将陆续对明十三陵的其余5座残破陵寝进行修复。

康陵[明]-选址原因

   

明康陵

康陵是明武宗朱厚照的陵墓。孝宗朱由樘临终前,曾说过:东宫年幼,好逸乐,即指他的儿子,当时皇位的唯一继承人朱厚照。虽然孝宗望子成龙,但希望终于落空。朱厚照即位后,恣意玩乐,对朝政毫无兴趣,国事日糜。最受他宠幸的宦官刘瑾在朱厚照的放任纵容下,横行无忌,造成了明史上最为黑暗的宦官统治时期。后来刘瑾势败被凌迟,有人以钱买刘瑾之肉生食。

朱厚照一生嬉游无度,结果在游乐中生病,最后病死于供他淫乐的豹房,年仅31岁。与对国事的倦怠形成鲜明对比,朱厚照生前喜好佛法,以至在正德年间出现了佛满京师的怪现象。康陵后五峰陡峭,称为“莲花山”或“八宝莲花

明康陵

山”。但当地人却称这里是“恋花山”。

朱厚照多次微服巡行民间,据传他在山西大同抢得美女李凤,回京途中在居庸关将李凤抛弃。后来李凤在居庸关生下一男孩后,郁闷而死。当地百姓为李在居庸关南山坡上立坟,因坟上长满白草,故称“白凤冢”,至今此冢仍是“关沟七十二景”之一。(著名的京剧《游龙戏凤》表现的就是这段故事)朱厚照死后无嗣,大臣们想起当年的李凤,便到居庸关找到那个男孩回京即位,就是嘉靖皇帝。陵后的山峰为“恋花山”,是对朱厚照生在花丛,死在花下的嘲讽,而明廷为了皇家的脸面,就把“恋花山”改称“莲花山”了。

康陵[明]-位置构造

 

  

明武宗朱厚照死后与皇后夏氏合葬于康陵,明康陵位于泰陵西南一公里的金岭山东麓。康陵所在的金岭山,又名

明康陵

莲花山,俗称“恋花山”,借以对武宗一生寻花问柳,死于花下的讽刺。

1521年始建,9月玄宫建成,将武宗梓宫葬入,1522年6月,地面建筑完工,康陵建制一如泰陵。康陵的明楼毁于李自成的起义军。解放前,曾有一伙土匪企图挖洞盗宝,但是被砸死在了洞内,使康陵的珍宝幸免于难。

康陵的地理位置也是明陵中最差的,由于山的走势,康陵被迫采取东西向,而且整个陵寝位于众山环抱之中,就像处于井底,常年难见阳光,因此这块地方并不适合作帝王的陵寝。

康陵的宝城比较低矮,不像长陵那样高大坚固,城砖多有塌落,垛口倾圮。由于宝顶上长满草木,什么远古的痕迹都被掩盖了。康陵背后的莲花山,又叫金岭,景色十分秀丽。阳光下,草木苍翠,奇峰林立。康陵虽地处僻远,但由于景色绝佳,在加上古砖铭文,使其更富有历史的沉淀

康陵[明]-墓主生平

   

明康陵

武宗朱厚照孝宗长子,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九月二十四日生,五年三月八日立为皇太子。十八年五月十八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正德。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三月十四日逝于豹房。谥“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宏文思孝毅皇帝”,享年31岁。九月二十二日葬康陵。

武宗朱厚照是明代最昏庸荒淫的皇帝。在位期间,朝政腐败:大臣谏劝,他不采纳;宠信佞倖,专事游乐;建立皇庄,收罗库藏;滥用财富,建立豹房;宦官擅权,厂卫横行;生民涂炭为历史所罕见。

皇后夏氏,武宗原配,庆阳伯夏儒之女。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册立为皇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正月二十五日去世,合葬康陵,谥“孝静庄惠安肃温诚顺天偕圣毅皇后”。

康陵[明]-考古发现

   

明康陵

诸多文物展品中,陶器制品不仅数量多,而且很有特色,康陵出土的陶制香蕉菠萝茨菇木瓜马蹄系列尽管有上千年历史,却依然色泽自然、栩栩如生。这些水果属于模型明器蔬果祭品,也是迄今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一批蔬果寿象生陶瓷制品。

两个并排放置的陶俑乍一看给人心惊的感觉。陶俑大约20厘米高,双目圆睁、嘴巴微张,流露出恐惧的神色。

猫头鹰形三足陶盒造型相当别致,盒的两侧、尾部做成猫头鹰的翅膀、尾巴,短短小小,四周还布满细小而精致的花纹。牛盖小陶罐则十分有趣,牛身几乎覆盖了盖子,显得十分硕大。该组陶罐共有5个,牛首一律向右。

康陵[明]-合葬皇后

武宗孝静皇后夏氏,上元人(今天的南京上元) 。正德元年册立为皇后。武宗驾崩以后,嘉靖元年上尊称曰庄肃皇后。嘉靖十四年正月驾崩,跟明武宗合葬在康陵,并且祔庙。明史当中,就寥寥数笔把这位大明朝的皇后一笔带过,一个没有子嗣,得不到皇帝宠爱的女人,就这样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明康陵 焦点在她去世以后,礼部的大臣跟嘉靖皇帝讨论安葬的礼仪。皇帝说,按照常理,兄弟嫂媳病逝,并不用穿重孝,何况现在武宗皇帝的母亲和我的母亲都还健在,我穿青色的衣服就行了,一般的臣民按照皇后去世的标准服丧就行。礼部尚书夏言这时候进言说,如果皇上按照兄弟嫂媳病逝的礼仪,那么穿素服的群臣又怎么敢面见皇帝呢?那么就请暂停服丧期间的早朝参拜吧。皇帝允许了。然后为夏皇后讨论谥号,大学士张孚敬说,逝世的皇后,乃是当今皇帝的嫂子,跟经历数朝的母辈的皇太后不一样,应该用两字或者四个字的谥号,用来区别皇太后。官员李时这时说,还是应该用八个字,毕竟是皇后的级别。

 

左都御史王廷相、吏部侍郎霍韬等都说,不管辈分如何,怎么也是大明朝的皇后,不应该跟一般的皇后有任何的区别。大家讨论非常激烈,后来终于形成统一意见,最后的报告给皇帝说,古人的谥法简单,就是为了描述逝者生前的行为,所以我们还是应该适用今天的习俗,夏皇后应该采用大明朝元配皇后的谥法,二个字,四个字,一直到八个字都不符合礼制。皇帝还是不愿意,让大臣再商量,大家没有办法,就采取大学士张孚敬的建议,皇帝说,还是用六个字追谥吧,这样比较合乎阴数,这样,皇帝就给皇后上谥孝静庄惠安肃毅皇后。嘉靖十五年,皇帝又觉得大学士张孚敬的建议还是不好,于是下诏书说,孝静皇后原来的谥号并不齐备,配不上武宗皇帝,于是改谥号孝静庄惠安肃温诚顺天偕圣毅皇后。跟明王朝历代元配皇后一样。

明世宗皇帝可以说是一个心胸比较狭隘的皇帝,入承大统以后,对待孝宗皇后,武宗皇后,刻意恩薄,武宗的皇后生前就寡受恩宠,死后,竟然连一个元配皇后应得的谥号都不能得到,这又是何等的悲哀呢?

引用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87——明朝明武宗朱厚照 引用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89——明朝明穆宗朱载垕 引用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88——明朝明世宗朱厚熜 引用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82——明朝明英宗朱祁镇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86——明朝明孝宗朱祐樘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82——明朝明宣宗朱瞻基 引用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93——明朝明思宗朱由检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97——明朝大顺政权及君主李自成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90——明朝明神宗朱翊钧0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22——辽国概况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12——偏安一隅的南宋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171唐朝——唐敬宗李湛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177唐朝——唐昭宗李晔 哀宗李柷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177唐朝——唐昭宗李晔 哀宗李柷.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166唐朝—— 唐代宗李豫.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165唐朝—— 唐肃宗李亨.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67—元朝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68—元朝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01五代十国——荆南及武兴王高季兴等各代君主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历代君主165唐朝—— 唐肃宗李亨 引用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1宋金夏时期的西北民族政权——于阗国及国王李圣天畏兀儿黑汗国...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32——北辽、后辽、东辽等帝王(附:奚王回离保)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314——清朝清穆宗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313——清朝清仁宗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