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有哪些三甲医院: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313——清朝清仁宗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2:47:34

嘉庆帝(1796-1820年在位)颙琰,清高宗弘历第十五子,满族。


清仁宗-资料
    

姓名:爱新觉罗颙琰


爱新觉罗·颙琰


朝代:清
民族:
满族
享年:60岁
属相: 龙
执政参政时间: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受乾隆禅让而
                          继位
庙号:仁宗
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陵寝:河北易县
清西陵昌陵


清仁宗-简介

高宗第十五子。1796—1820年在位。年号嘉庆。初封嘉亲王。乾隆六十年(1795)立为皇太子。即位之初政事由太上皇(即清高宗)决定,嘉庆四年(1799)亲政后,立即诛杀和申。统治期间,土地高度集中,*腐败,武备废弛,官吏贪渎,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纷纷爆发。嘉庆元年(1796)开始的川楚白莲教起义,历时九年,波及五省。嘉庆十八年李文成、林清领导天理教群众在山东、河南起义,北京的一支曾进攻皇宫。东南海上也有蔡牵、朱愤等起义军频繁活动。这些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从此清政权日渐转向衰落。


清仁宗-人生经历
    

乾隆皇帝晚年一直被立储的问题困扰着,他的诸皇子中,有的已经死去,有的对当皇帝根本不感兴趣,还有的生怕招来杀身之祸,因此敬而远之。就这样,才具并不突出的颙琰被推上了前台。嘉庆皇帝的即位看似是一帆风顺的,但细细体会也有起伏跌宕之处。雍正皇帝在位期间,乾隆皇帝的第二子出生了,这个婴儿是乾隆帝嫡福晋所生。由于清代以前的皇帝没有一位是嫡长子,所以雍正皇帝非常重视这个孙子,并亲自赐名永琏,暗示在乾隆之后立他为皇帝。乾隆皇帝即位后,马上将传位永琏的诏书放在了正大光明匾后,谁知永琏并不是当皇帝的命,只活了九年就离开了人世。这是老天爷帮嘉庆皇帝扫除的第一个障碍。



其后不久,皇后又生下了皇七子永琮,一心完成祖先遗愿得乾隆皇帝,马上决定立这位嫡子为太子。谁知传位永琮的诏书刚放到正大光明匾后,两岁的永琮也离开了人间。连丧两子的乾隆皇帝,再也不敢立嫡子为太子,更不敢将传位诏书放在正大光明匾后边了。老天又为嘉庆皇帝的即位扫掉了一个障碍。就这样,乾隆皇帝只得在庶出的皇子中选择了忠厚老实的颙琰,而且,为了不让老天夺走他这个儿子,乾隆帝一直没敢宣布立他为太子。直到即将禅位前一年,才正式公诸于众。
嘉庆皇帝的即位和康熙皇帝一样,可以说是老天的安排,但这次上天的选择并不像上一次那么准确,忠厚老实的嘉庆皇帝显然挑不起这副担子,由于它的过分宽容,官场中的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大清王朝也开始进入暮年。嘉庆继位后,政事仍由太上皇乾隆决定。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病死后,他亲政。亲政后的第六天,他就逮捕了和珅,抄出家财约值白银十亿两,相当于当政府二十年的财政总收入,不久和坤被处死。
    
嘉庆一生命运多劫,曾经遭逢两次宫变。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嘉庆从
圆明园返回大内,将进顺贞门,突然有一汉子冲出行刺,嘉庆的随从一百多人一时被惊呆,亏得在场的几个亲王卖命格半,才将刺客擒住。  原来,他叫陈德,是个平民,因贫困无告,愤恨统治阶级的压榨,才舍身潜入皇宫,准备刺杀皇帝。事后,陈德一家被残杀。
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嘉庆离宫北去木兰狩猎。这时京郊林清领导的一支天理教农民起义军,决定乘清朝的王公大臣外出迎接嘉庆回宫,宫中空虚之日,攻占皇宫,推翻清王朝。9 月14日,起义军扮成商贩,暗藏武器,混进京城,和皇宫内的部分太监取得联系后,于15日中午发动起义,冲入西华门,沿皇道直扑隆宗门。皇宫护卫军忙关闭大门。起义军转而从
养心门对面南墙外,攀援树木,爬上墙头。被皇次子旻宁率领清军用火枪击败。事后,嘉庆心有余悸,下令将宫内树木全部伐掉。后代皇帝从祖训,也不重新种植树木,致使今日故宫古树罕见。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嘉庆再次去木兰游猎,驻于避暑山庄。头痛发热,之后病情日益严重,嘉庆知道不好,连忙宣召大臣赛冲阿、托津等入室,宣布立即传位于皇次子
旻宁,25日死于避暑山庄。嘉庆死后庙号为仁宗睿皇帝,史称嘉庆皇帝[1]
清仁宗-政治经历
    


面对乾隆末年危机四伏的政局,嘉庆帝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饬内政,整肃纲纪。诛杀权臣和珅,罢黜、囚禁和坤亲信死党。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诏罢贡献,黜奢崇俭。要求地方官员对民隐民情“纤悉无隐”,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粉饰、怠惰之风。
但其对内政的有限整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局的颓败。 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如火如荼。颙琰即位后,倾尽全力,大举围剿镇压川、楚、陕农民大起义。更易统兵大员,严惩镇压不力的将吏。严密军事部署,实行剿抚兼施的两手政策,分化瓦解起义军。实行寨堡团练的坚壁清野政策,割断了起义军与人民的联系。嘉庆十年(1805年),川、楚、陕农民起义被镇压,清统治力量也受到严重削弱。嘉庆十五年(1810年),镇压了爆发于东南海疆的蔡牵起义军。嘉庆十八年(1813年),北方爆发天理教起义,部分天理教徒,在太监接应下冲进皇宫,“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颙琰下诏罪已,同时严令对冲进皇宫的起义军血腥屠戮,无一幸免,并捕杀在城外的头目林清等。天理教起义被镇压。
在对外交涉中,嘉庆帝力主严禁鸦片,对
英国侵略者在沿海的骚扰活动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对英国提出的帮助清朝镇压起义军,帮助澳门葡人抵御法国的居心叵测的要求,明智地严辞拒绝。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拒绝了英国提出的建立外交关系、开辟通商口岸、割让浙江沿海岛屿的要求。而闭关锁国的传统观念,也使其对外来事物采取盲目排斥态度。嘉庆帝在内乱频仍、外患渐逼中,倾力企图维护清王朝的稳定巩固,然而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使清王朝的败落于嘉庆末年已完全表面化,并从此日渐走向衰亡。


清仁宗-子女列表
    

 


清仁宗-政治局限
    

嘉庆是一位勤政图治的守成君主。他亲政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改变乾隆后期的种种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他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清代中衰之势。他在位期间,土地高度集中于大官僚、大地主手中,农民大量破产,流亡,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日益加深,川、楚白莲教和鲁、豫天理教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纷纷爆发。清王朝由兴盛转向衰落。  
从嘉庆帝个人来说,他始终开不出一个根治日趋严重的腐化和怠惰的药方,对一大批“尸禄保位”的官僚只能警告,恫吓,最终徒呼奈何而已。他对西方
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一个日趋衰弱的封建的古老国家,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对付外来侵略者,此后只能沿着衰败的道路滑下去。
清仁宗-人物传奇

扳倒和珅(正说满清十二帝) 
 公元1796年正月,在皇帝宝座上坐满了六十年的乾隆,将帝位禅让给了他的第15子嘉庆。他成为了清王朝惟一的一位由禅让继位的皇帝。
84岁的乾隆虽然当上了太上皇,但依旧以训政的名义继续大权在握,掌控朝政。
公元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病逝,此时的清王朝已经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民生困顿,阶级矛盾愈加尖锐。乾隆留给嘉庆的已不再是什么盛世,而是一个矛盾丛集、问题成堆的正急剧走向没落的衰败之世。
这些难题无疑使嘉庆面临严峻的考验。而嘉庆也因此成为了清朝历史上一位起到转折作用的帝王。如果嘉庆能够兴利除弊解决危机,那么大清王朝将继续康雍乾盛世的繁荣,如果他无力解决这些社会危机,那么大清王朝也就从他开始走向衰败。此时的嘉庆皇帝成为了决定大清王朝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位皇帝。

究竟平庸的嘉庆皇帝有着怎样的性格?
大贪官和珅为何深得乾隆的宠信?
嘉庆皇帝为何要扳倒先父宠信的这位朝廷重臣?
他又是怎样果断迅速诛杀和珅?
乾隆 嘉庆 和珅,他们之间有着怎样微妙的关系?


清仁宗像
乾隆退位之后,嘉庆继位。嘉庆从乾隆手里头接下了是盛世下的危机。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在圆明园的勤政殿,宣布明年正月初一他禅位,由皇十五子颙琰就是嘉庆继位。嘉庆元年正月初一,在
太和殿乾隆亲自御殿举行乾隆退位,嘉庆登极大典。但是乾隆还是做太上皇,太上皇训政。本来应该乾隆搬到宁寿宫,但是乾隆没搬,还住在养心殿,嘉庆就住在宇庆宫,乾隆给他起个名字叫继德堂。这个时候,乾隆还御殿,接受百官朝贺。当时的年号有两个,在宫廷里面皇帝的年号是“乾隆”,外面各省年号用的是“嘉庆”。
本来在嘉庆之前,乾隆先后立过三个皇太子。第一个皇太子叫永琏,是皇后富察氏生的,乾隆很喜欢,就册立永琏为皇太子。书写立储的密旨,就收藏在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的后面。但是永琏活了9岁就死了。于是乾隆又立第二个皇太子叫永琮,永琮福分也不够,立了两年就得病夭亡。后来乾隆才立了第三个皇太子,就是皇十五子嘉庆。乾隆立嘉庆,就是立颙琰做皇太子,一个是他年龄大一点,接受两个原来两个皇太子死得过早的教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嘉庆为人比较仁厚,性格比较宽厚,所以后来嘉庆死了之后,他叫清仁宗,突出一个仁字。嘉庆朝在清朝的历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朝代。嘉庆是清朝第七个皇帝,入关以后第五个皇帝,他怎么承上启下呢?
嘉庆上承励精图治,开拓疆域,四征不庭,揆文奋武的
康乾盛世,下面是鸦片战争,签订条约,联军入京,帝后出逃的道咸衰世。在这样一个时代,嘉庆是个什么性格的?一方面他仁厚,另一方面他平庸。我说嘉庆性格的特点两个字:平庸。可以说嘉庆是一个平庸的皇帝。这个平庸皇帝继位之后,面临着许多社会危机,对于嘉庆来说,最紧迫最严重的危机就是和珅问题。因为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还有其他影视作品,和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所以我讲嘉庆危机的时候,先从和珅说起。
这个和珅,影视作品、报刊文章对他的炒作是沸沸扬扬,和珅有没有这个人?历史上是确有其人。但是和珅的真实形象和影视作品形象有很大的差距,影视作品描绘和珅油头滑脑,阿谀奉迎,不学无术,耍尽阴谋,可以说是一个奸佞小人,奸臣。
《清史》说和珅八个字,叫“少贫无籍,为文生员”。小时候家里穷,“少贫无籍”。“为文生员”,他是一个学生,和珅既不是出生于名门贵族,又没有进士的学历,这么一个人,怎么能爬到朝廷里面皇帝之下重臣之上一个最高的位置?这个谜怎么解释?所以下面我就要说一下和珅受宠之谜。



和珅受宠的原因主要的有三点。
第一出身满洲,聪明机敏。和珅他属于满洲
正红旗,原来家里住在西直门里驴肉胡同,他父亲曾经做过福建副都统。他小时候念书,就在皇宫的咸安宫官学念书,受到了比较好的儒家的教育。他出生那年是乾隆11年,他比乾隆小31岁。和珅参加顺天府乡试考试,考举人没考中,所以和珅没有学历,连个举人都不是,考进士根本没有资格了。他是满洲出身,满洲正红旗,所以就到了宫廷当个侍卫,这个出身很重要,没有这个出身,你不可能到宫廷当侍卫,乾隆的侍卫数千计,为什么和珅能够爬到权力的顶峰?和珅聪明机敏,我讲三个例子,也是三个故事。
第一个,
薛福成《庸庵笔记》,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乾隆出巡,仪仗用的黄的伞盖临时找不到,乾隆又着急又生气,手下这些人吓得不得了,因为这有杀头之罪。谁也不敢回答,正在这个时候,和珅说:“管此事者负此责任”。乾隆一看这个小青年很明快回答问题,就注意了他。
第二,
《清朝野史大观》里头记载,有一次乾隆出去坐着轿子,一面轿子行进,乾隆一面就在轿子上背《论语》,在那里背,背着背着忘了,接不下去了,和珅就在轿子旁边跑,因为他是侍卫,他一看乾隆背不下去了,他马上就接着往下背。乾隆一看这个小侍卫,因为他二十几岁嘛,这个小侍卫挺聪明的,就对和珅加以注意。
第三个例子,
《归云室见闻杂记》记载:说乾隆出巡,他喜欢坐一种骡子拉的小轿车,既轻便又迅速,每十里地换一个骡子,因为它快,和珅是侍卫,就跟着这小骡车跑。这路上,乾隆就看着小侍卫跟着跑很热情,
就问他,说你叫什么名字?
他说我叫和珅。
念过书没有?
和珅说念过。
下过场没有?考试过没有?
参加过顺天府的
乡试
考得怎么样?
没考中。
那你那场考题是什么?他说是什么考题?你还记得不?
他说我记得。
那你背我听听?
从头到尾就背下来了。乾隆说你这个考题,作的文章应该是考中了。夸奖了几句,乾隆对和珅就格外地加以注意。
我上面讲那三个小的故事,我们没有必要考证,是不是确有其事?什么时候有这事?不需要考证。但是说明一个问题,这是和珅
发迹的一个起点,也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这是第一,出身满洲,聪明机敏。但这只是起点,还有后来的发展。
第二,做事干练,精于权术。和珅这个人聪明能干,我看了朝鲜人的记载,英国人的记载,都说和珅办事很得体,很谦和,处理问题又很果断。我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就是乾隆的时候在西藏那儿有个战争,就是反击廓尔喀侵略的战争,廓尔喀就是现在的尼泊尔。军报往来频繁,乾隆的谕旨也一次一次地下达,乾隆自己会满文、汉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等等。所以乾隆发的这个谕旨对达赖喇嘛就用藏文,对蒙古的一些大员就用蒙古文,对蒙古族的大员用蒙古文,对藏族的大员用藏文,对汉族的大员用汉文等等。军令下去之后,有些人懂藏文的不懂蒙古文,懂蒙古文的不懂藏文。但是和珅汉文、满文蒙文、藏文都懂,起草
谕旨的时候,和珅文字都行,需要把谕旨用不同语言下达的时候和珅都能翻译。乾隆说,说大臣当中几种语言都能够通达的就是和珅,这样就得到了乾隆的赏识。这是第一个例子。
第二个例子就是当时的大学士云贵总督叫李侍尧,他有别人告发的贪污,乾隆就派和珅到云南去查这个案子,李侍尧大学士兼云贵总督,听说和珅要来查案子,事先做了周密准备,也准备隆重地接待他,和珅到了云南之后,没有见李侍尧,先把李侍尧的管家抓了,抓完了以后就从这儿找口供,一下就把李侍尧贪污的底子罪状就摸了,李侍尧在铁证面前不得不认罪,这件事情从开始到最后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把大学士云贵总督给扳倒,事情做得很干练也很漂亮,得到乾隆的赏识,案子完了,乾隆就让他做
户部尚书,这是一面,还有一面,对和珅不利的事情,有一个一个官员就告发说这个和珅他家里有个人叫刘全,这个人是贪赃枉法,准备正式向朝廷来告发,和珅有耳目,他知道这个事情之后,提前先从乾隆那儿做了底,最后查的结果没有查实,告发这个官员反倒受到处分,还有一个官员告发山东的一个大员有问题,和珅事先也得到了消息,事先通知这个山东的大员,不是府库亏空嘛,借银子都给你摆好了,一查银子一两不少,弹劾的那个官员反倒受了处分,和珅呢用了很多的手段,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是第二。
第三:联姻皇室,投上所好。这应该是乾隆发迹一个关键因素,乾隆65岁得了一个小千金,皇十公主就是第十个公主,爱如掌上明珠,65岁得的宝贝闺女。而且这个闺女长得特别像乾隆,乾隆说:你呀,就是个女儿,你要是个男孩子,我一定立你做皇太子,将来让你继位,乾隆把这个掌上明珠,皇十公主支配给和珅的儿子,和珅的儿子,乾隆给起的名字叫
丰绅殷德,这个事情不得了,和珅原来和乾隆是主奴关系,君臣关系,这一下子就变成了儿女亲家关系,乾隆就变成了和珅的保护伞。仅有这点也还不够,和珅善于投上所好,乾隆皇十公主14岁正式下嫁给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送贺礼的,送彩礼的,长队不止千人。领班军机大臣阿桂德高望重,也给新婚的公主去送去贵重的礼品,其他人巴结那就不在话下了,和珅和乾隆结成儿女亲家,又投乾隆之所好。
第一:大家知道好作诗,一生作了四万多首诗,乾隆说他每天吃了晚饭之后,他就琢磨这诗作诗。和珅知道乾隆喜欢诗,他自己也学诗,写诗。和珅的诗写得还可以,否则你不能和乾隆交流,不能和乾隆对话。他和乾隆和诗,乾隆作一句,他和一句,和乾隆论诗品画。
第二:乾隆喜欢书法,这个大家都知道,到处题字。乾隆的字写得不错,和珅就练字、练书法,而且学了乾隆字来练,他写那字酷似乾隆的字,可以乱真,有一些乾隆题的匾额就由和珅代笔。现在咱们第一历史档案馆,还留下了和珅的笔记,和乾隆那个字几乎是难分难辩。
第三:乾隆崇奉佛教
喇嘛教。乾隆自己的画像,还有佛装的相,乾隆对佛教经典很有研究,把乾隆下命令把藏文的大藏经,汉文的大藏经翻译成满文大藏经,正式刻印出版。和珅也研究佛家经典,有一本书记载,说和珅和乾隆修持密宗,这点也是很重要的。
第四:和珅满足乾隆的奢望,乾隆岁数大之后,好享受,讲排场。八十岁的生日时候过万寿节,六下江南。六下江南修的行宫三十座,过大寿的时候从西直门到颐和园沿街两头张灯结彩。要花钱,这钱那来?和珅兼户部尚书得找钱,通过各种手段敛钱,两淮的盐乡要贡献,各省总督巡抚等大员要进献,三品以上官员要进献,还发明一个办法叫“议罪银”,官得罪了,罚钱,以钱来代刑。少则几千两银子,多则几十万两银子,通过各种渠道把黄金白银源源不断地到北京,不通过户部的库,到了内务府,直接为乾隆支配,满足乾隆豪奢浮华的生活,乾隆是很喜欢和珅的,用得上,信得过,离不开。
和珅这官是年年高升,步步高升,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还兼着里藩院尚书,他自己连个举人都没考中,殿试读卷官,殿试,考状元考进士阅卷,日讲起居注官,太学的校长。他还是
《四库全书》的正总裁,石经馆的正总裁,大家看孔庙,不是有十三经的刻碑当时是个很重要的事情,那个事情经营的正总裁是和珅。他还是国史馆的正总裁,还兼管太医院,御药房他也管,这还不算最重要,最重要的是,我说他有个九个大,内务府大臣,御前大臣,议政大臣,镶蓝旗领侍卫内大臣,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军机大臣,领班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首辅大学士。大家想想看,一个官不得了,做到军机大臣,一个官就不得了,内务府大臣是内务府总管,九个官,那三个尚书都不在话下了。还兼着九门提督,步军统领,九门提督,还兼着崇文门的税务监督,收税的,和珅的官我看从清太祖努尔哈赤以来,到宣统之前,空前绝后。和珅的官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他有爵位,他有公爵,恭候伯爵,《左传》上有一句话,“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和珅依靠乾隆官阶扶摇直上,那么乾隆一死,君以此终,那你倒霉这天就到了。和珅在步步扶摇直上的时候,也是在一锹一锹挖他的坟墓,他权利到了顶峰的时候,也是他要进坟墓的时候。和珅权利登峰造极之日,就是他将死之时。所以乾隆一死,嘉庆就要收拾和珅了。下一讲,我讲一下嘉庆是怎么收拾和珅的。

我讲一下嘉庆,果断迅速诛和珅。
嘉庆用了几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叫
欲擒故纵
嘉庆在做皇子的时候,对和珅这个问题已经是看在眼里,恨在心上,但是没有办法,乾隆虽然退位了,还是太上皇。朝鲜人记载,说乾隆接见朝臣的时候,嘉庆侍坐在旁边,说上笑亦笑。乾隆笑,他跟着真也好假也好,也跟着笑。上喜亦喜,乾隆一高兴,他跟着也乐一下,高兴。这个时候和珅还受到乾隆的宠信,他如果动了和珅,那叫投鼠忌器。这个时候有人给嘉庆说,和珅飞扬跋扈应该惩治,嘉庆怎么说呢?叫欲擒故纵,说你不明白,说和珅是太上皇的宠臣,我还正要准备重用他呢,而且把这风放出去,麻痹和珅,稳住和珅,这是第一。
第二,
调虎离山。乾隆是嘉庆四年正月初三病死的,死在皇宫养心殿。乾隆死了,大内要办丧事,当天就把乾隆小殓,然后就在乾清宫放上梓宫,就是棺材,开始祭奠,成立治丧委员会,和珅他是大学士,就算在治伤委员会,嘉庆说,说你是大行皇帝,就是死了以后叫大行皇帝,你是大行太上皇帝的重臣,你心里头很悲痛在这儿守灵,24小时不能离开,就等于把和珅软禁在乾隆的灵堂上,用一条无形的绳索把和珅捆在乾隆的梓宫,就是棺材上,这一招很厉害,嘉庆用一条无形的绳索把权臣和珅捆在了乾隆棺材的旁边,切断了和珅同外面的所有联系,你军机大臣不能开会了,你步军统领你调不了兵了。
第三,突然袭击。和珅万万没有想到,还没有过三九二十七天,就开始来处置和珅了,他心理想至少要大丧办完之后,才顾上他的事,紧接着嘉庆就颁布了上谕,说南方白莲教这个战事打得不好,责任,地方的将领有责任,朝廷里面大员有责任,这责任当然就是指和珅和福长安。然后,有一个人叫王念孙 就上了一个奏章,列举和珅的罪状。嘉庆,根据官员的弹劾,就免了和珅大学士等等重要职务,先软禁起来,完了,让官员讨论,直省到总督、巡抚,京官的大员你们讨论和珅的事情,怎么办?直隶总督
胡季堂首先表态,说和珅是罪大恶极,纯属于小人,应当处置,直隶总督一带头,各地纷纷表态,这就是争取舆论,这是第三点。
第四,惩治和珅。先抄他的家。抄和珅的家。光宴席的金碗碟,就是金的餐具,32座,4288件。银的餐具32座,4288件。我就说这一项,在和珅家里那个夹墙里头,和司库里头,抄出黄金三万二千两。私窖里头,在和珅的地窖里头,抄出白银二百万两,查抄他的房子,出租的房子1001间半,他一个家人叫刘权,不弹劾没弹劾成的刘权,家里一个仆人,抄他家,抄出白银20万两。当然还有其他的罪状了。然后嘉庆宣布和珅二十大罪状。怎么办?许多大臣说要千刀万剐,嘉庆想,当年康熙治鳌拜的时候没有杀呀。雍正治年羹尧的时候,是让他自尽的。说和珅虽然罪恶重大,但他究竟是朝廷大员,让他自尽,和珅的同党,福长安就是乾隆皇后的亲侄子,傅恒的儿子,让福长安跪在和珅的那个监所,亲眼看和珅自尽,没有杀福长安,后来给他圈起来。那抄家和珅的财产有多少?有不同的版本,不同抄家的清单,有人估算大约有一千万两银子,有人估算两千万两银子,最高估算是两万万两银子,我觉得具体数字不好算,你比如一个大的珊瑚到底价值多少钱?不大好估算,一般人认为大约有两千万两银子,前几天有人问我,和珅的案子你们历史上可以翻不可以翻呢,我说不要别人,就是32座金餐具,32座银餐具,就这一条就够杀头之罪了,算算你的工资这都是属于你说不清楚的收入。
最后一点,讲求策略。就是嘉庆这25年皇帝,我认为做得最漂亮一件事情就是诛和珅,有理有力有节,处理完和珅之后,没有扩大化,没有株连,和珅的弟弟已经死了,和珅的儿子因为他是额夫,十公主哀求也没有杀,还留了一点房产可以生活,福长安是他的死党,跪着看和珅怎么自尽的。和珅家里一个老师也是他同党,做一个处分就算了,凡是和珅推荐的官员没有一一诛求,这样一来,就稳定了政局,这就是嘉庆果断迅速诛和珅。
下面要说一下,好多人问,嘉庆为什么非要杀和珅不可?因为和珅是他爸爸的时候大学士,也还可以为你服务,为什么一定要杀他?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呢?学术界有三种见解:
第一种是经济原因。和珅富可敌国,杀了,有一句顺口溜,有一句名谚嘛,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是从经济的角度。但是和珅抄家的东西主要是分有关的大臣。他的宅子,现在恭王府的前身,就分给他自己的兄弟了等等。尽管和珅贪污这么多,但是嘉庆杀和珅,经济是一个原因,不是主要原因。
嘉庆杀和珅的二十条罪状里头第一个理由是什么呢?第一个理由就说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宣布嘉庆做皇太子,前一天初二和珅向嘉庆递了一个如意,嘉庆说,说你这是讨好,表示你有拥戴之功,我想这一条和珅够不着杀头之罪,我至少对你表示好,以后我支持你,至少没有恶意吧。这是嘉庆杀和珅的第一条,经济上是一个原因,不是主要原因。
第二条就是军事上的原因,就是南方白莲教的事情。嘉庆的时候,军队经常败退,抓到四川的教首叫王三槐,王三槐供状里头,问他你为什么这样子?他说官逼民反,嘉庆说这官逼民反,这官是谁呀?就是和珅这一类的赃官逼的,所以要杀和珅,其他赃官给你看看,赃官就这个下场,以儆效尤,杀鸡给猴看,这是处于军事上的。
第三,还有个学者认为:主要是政治上的原因,就是军权和相权的矛盾。就是和珅权利太大,叫做权大震主。直接威胁到家庭的皇权,所以要把和珅杀了,把和珅集团,死党给他瓦解了。我想嘉庆诛和珅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方面的,你是贪官,有军事方面,要振奋军心。有政治方面的,维护皇帝的皇权,千杆独断,可能这三个因素比较起来,军权和相权的矛盾可能更重要一些,但是有一条,就是嘉庆杀和珅只是做一个个案处理,没有深入追究和珅这个现象背后的深刻的社会根源上面。
下面,我也想说一下就是嘉庆杀了和珅没有解决和珅现象。和珅可以看做是一个人,一个大贪官,也可以看做是一个现象,代表一种社会现象。所以我把和珅叫做和珅现象,什么是和珅现象呢?就是帝王老年长期专制的一个产物。这里面我插一个事情,就是
《清史稿》讲到嘉庆杀和珅的事情的时候,他说,他说唐朝的代宗杀了李辅国,就用了一个御卒,把这件事给解决了,《清史稿》做者时候,就是说嘉庆要杀和珅,那么代宗和李辅国是怎么事情呢?《旧唐书》里说,李辅国是家贫他家里是养马的,小时候阉割了,到宫里做太监,他养马养得比较肥,就把他派到太子东宫里头去养。没有文化,正好赶上安史之乱,他就劝太子要继位,正好在军政混乱的时候,肃宗就继位了,这李辅国就官升了,就升成管家了。后来这官就逐渐升,升到中书令,升成宰相,一个小太监又没有什么文化,最后官做到一统三司中书令,和和珅有相似之处。新的皇帝代宗继位之后就要杀这个李辅国,怎么杀呀?派了一个御卒,就派了一个侠客,夜里头到了李辅国家,把他杀了,杀了以后把头割下来,扔到什么地方呢?扔到猪圈里头,有说扔到厕所里头,这代宗还保密这事,派人刻了一个木头,给李辅国安上,把李辅国还埋葬了,安葬了。唐代宗用一个人就把李辅国就干掉了。嘉庆诛和珅有相似之处,这里面我们也可以悟出一个道理来,唐代宗杀李辅国是做一个个人现象,杀了就完了,嘉庆诛和珅是做一个个人现象,做一个个案处理,没有举一反三,没有深入地研究和治理和珅现象。我说,嘉庆在和珅这个事件上有他聪明之处,就是迅速果断,诛杀和珅,没有株连九族,没有扩大化,这是他聪明之处。他失误之处就是表明嘉庆是一个平庸的皇帝,没有就这件事情进行有关的改革,缓和社会的危机。所以,嘉庆杀了和珅,乾隆以来的盛世危机没有缓和,反而加剧。
嘉庆25年的帝王生涯,是碰到一个又一个的社会危机,除了和珅的事情之外,南方的白莲教,北方的天理教,东南海上的骚动,八旗的生计,采矿的封矿,国库的枯竭,财政的枯竭,鸦片的流入,漕运的难题等等,都作为个案处理,没有把这些社会矛盾社会危机联系起来看,是个什么问题,怎么进行改革,没有从制度上去进行处理和改革,所以我说嘉庆胸中没有大格局,掌上没有大手笔,就事论事,所以他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也不是一个改革家,而是一个平庸的皇帝。
但是嘉庆做一个皇帝来说,他是有仁的一面。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个
大理寺卿叫杨怿会,受嘉庆召见,夏天很热,他呢,挑帘就进去了。进去以后一看。“上”嘉庆是汗流满面,摇着扇子挥汗,他先跪下请安,完了嘉庆跟他问询很多的问题,谈的时间比较长,他就看他说嘉庆汗流满面,始终没有挥扇,始终没有扇扇子,这个问题说明什么问题呢,当然说明嘉庆他皇帝的自尊,也说明他尊重臣下,这么热你没用扇子我也不用扇子,所以嘉庆做一个人来说,还是可以的。
第二个例子就是嘉庆蠲免天下的钱粮,安徽有个巡抚,安徽
巡抚就上报三百万两银子,他一看各地报的银子三百万两,他就说数太多,里头有水分,他吩咐各府州县,一律砍40%,重新造册上报。下面就反映时间太急,时间太紧来不及,这个事情嘉庆知道了,嘉庆就说,嘉庆说了八个字,嘉庆说:“损上益下,朕之愿也”。我蠲免就是上面有点损失,下面老百姓得到点利益,这是我的本意,我的意愿,你干吗要砍40%?这个巡抚,叫姚祖同赶紧就把三百万造册上报了,就蠲免了三百万两银子。
从这两件小事情乐意看出来,嘉庆还是有儒家仁爱为君的这个思想,所以我说,清朝皇帝里面,没有昏君,没有顽君,顽皮的顽,没有顽君,也没有暴君。但是有庸君,平庸的庸,嘉庆是庸君。
我举一个例子,白莲教的事情,嘉庆思考,他写了首诗,他是这样说的:
“内外朝臣尽紫袍,何人肯与朕分劳,玉杯饮尽千家血,银烛烧残百姓膏,天泪落时人泪落,歌声高处哭声高,平时慢说君恩重,辜负君恩是尔曹。”
中间的这四句,玉杯饮尽千家血,官员豪富,用酒杯饮的不是琼江玉液,是千家百姓的鲜血,银烛烧残百姓膏,夜间歌舞辉煌,烧得不是蜡烛,是百姓的民脂民膏。他还说呢,说天泪落时人泪落,歌声高处哭声高,你是官员在那儿歌舞,高歌欢唱,拥着歌妓在那儿欢唱,哭声高,歌声高处哭声高,从这四句诗来看,嘉庆还是有一点仁爱之心的。他那四句就不是,那四句就说,平时慢说君恩重,你们都是君恩重,辜负君恩是尔曹。都是你们辜负君恩,所以老百姓生活才不好,我觉得这首诗还是有一点意思,做一个帝王里头,能说那四句就不错了。


清仁宗-政治评价
    

评治理西藏:嘉庆帝执政期间,在西藏整肃吏治,坚决贯彻各项成章,殚精竭虑,宵旰图治,为进一步巩固自清政权入关以来的治藏成果和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的隶属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昧于世界大势,加上国力的限制,嘉庆帝在西藏边境上采取了“置之不问”的闭关主义对外政策和“慎重”的单纯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导致西藏藩篱不保,给中国的西南边防留下了隐患。清昌陵是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和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的陵寝,位于清西陵的泰陵之西。它的神道在泰陵圣德神功碑亭南与之相接,是唯一与清西陵主神道相接的帝陵。沿途三孔平桥一座,西行300米北折,建有清朝最后一座圣德神功碑亭。往北部分与泰陵皆同。唯隆恩殿地面独具特色。清代皇陵都是皇帝本人或嗣皇帝先皇建造的,只有昌陵是嘉庆皇帝的父亲乾隆皇帝为他督造的,是父亲儿子造陵。


昌陵[清]-简介
    


清昌陵
昌陵的建筑形式与布局,跟
泰陵基本一致,其豪华富丽亦不亚于泰陵。隆恩殿大柱包金饰云龙,金碧辉煌,地面用贵重的花斑石墁地,黄色的方石板上,带有紫色花纹,光滑耀眼,好像满堂宝石,别具特色。昌陵有清朝建立的最后一座圣德神功碑亭,此后清朝皇帝各陵均不建圣德神功碑亭。

从前面的神道到最后的宝城,一应俱全,但昌陵的宝城比泰陵还高大。昌陵的隆恩殿很有特色,地面铺的是很贵重的黄色花斑石,黄色的方石板上有天然雅致的紫色花纹,光彩耀目,满殿生辉,素有“满堂宝石”之称。嘉庆皇帝的皇后陵昌西陵的回音石回音壁,回音效果绝妙无比,可与北京天坛的回音壁相媲美。

昌陵西边是昌西陵和昌妃园寝,分别葬着孝和睿皇后妃嫔等人。


昌陵[清]-位置构造
    

位于泰陵西1公里,修建于1796年-1803年(嘉庆元年到八年),内葬仁宗嘉庆皇帝和孝淑睿皇后。昌陵的建筑规模与规制和泰陵基本相同,唯隆恩殿地面独具特色。昌陵隆恩殿地面铺墁采用的是珍贵的紫花石(天然花斑石),每块


清昌陵
62厘米见方,磨光烫蜡,不滑不涩,砖缝如线,平亮如砥,石面呈黄色,缀以天然形成的紫色花纹图案,其状如
竹笋、似春蚕、若芙蓉、像绒球,在阳光照耀下,似满堂宝石铺地。另外,朝房、圣德神功碑楼、隆恩门、隆恩殿配殿明楼宝城宝顶等较泰陵更为宏大。

昌陵神厨库位于神道碑亭的左侧,座东朝西独立成院,红色围墙,黄瓦盖顶。院内共有四座建筑,进大门迎面是东神厨,黄琉璃瓦单檐悬山顶,面阔五间,它是此院的主体建筑,过去内设巨型灶一座,长案五副,是专为祭祀时制作供品的地方,神厨前面南北两侧是神库,皆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是专门储存原料和存放供品的库房。东南角是一座黄琉璃瓦


清昌陵
盖顶,重檐歇山式的方形建筑——省牲厅。
省牲厅是礼部屠户杀牛宰羊的地方,每次祭祀的整牛整羊,均在这里宰杀蒸煮。

昌陵省牲厅,呈正方型,边长11.22米,台阶高0.85米,后部有烟囱一座、抱厦三间,与正厅相连,为灶室烧火处。抱厦南北长10.62米,东西宽3.60米。正厅内地面中心,有一个长方形石池,南北长2.25米,东西宽1.60米,池底和池的四壁均为青白条石,池底有孔,下通水道,直通神厨库南面的马槽沟,以排出池内污水。靠东墙有巨型灶一座,南北长6.46米,东西宽2.53米,高0.70米,灶为正方型,上安铜锅两口,每口直径1.53米,深0.80米。西南角有一口大铜水缸,缸口直径1.70米,深1.55米,为了便于舀水,缸的下部埋进地下,并稍加偏斜。


昌陵[清]-修建历史
    


谥号碑
1796年(嘉庆元年),清朝入关第五代皇帝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即位,他遵循
父亲的依昭穆次序在东陵、西陵界内分建陵寝的制度,在泰陵之西 500米处选定了陵址,于当年开始兴建,到1803年(嘉庆八年)完工。工程结束后,陵寝定名为“昌陵”。这是清西陵营建的第二座皇帝陵寝。与此同时兴建、同时完工的还有嘉庆皇帝17位嫔妃的园寝——昌纪园寝。

昌陵从始建到现在已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但省牲厅及室内设施依然完好的保存了下来,这已成为清代皇家陵寝中唯一的珍品,它既是皇家豪繁祭祀的实物档案,又是人们研究陵寝建筑的佐证。

昌陵陵址名为太平峪,原是乾隆为自己选定的万年吉地。后乾隆有旨渝:“嗣后吉地,各依昭穆次序,在东陵、


龙凤门
西陵界内分建。”意思是父子两代皇帝不可在同一陵区建陵。所以乾隆又在东陵另选了陵址,与祖父康熙相守,把西陵太平峪赐给了儿子嘉庆,让其与祖父
雍正为伴。

清朝埋葬皇帝皇后有条规定:皇后先于皇帝而薨,可葬于帝陵的地宫,但石门不闭,要等着皇帝。若皇帝先于皇后而崩,葬入地宫后必须关闭石门,皇后死了再另外建陵。嘉庆二年,孝淑睿皇后薨逝,因地宫尚未建成,故将皇后的棺椁安放在静安庄。嘉庆八年昌陵建成,就将皇后的棺椁移至昌陵地宫。奉安之后,嘉庆看到办事大臣的奏折上有“掩闭石门,大葬礼成”八字,十分生气,对大臣们说:“太平峪吉地是皇考赐朕的,不是赐皇后的。关闭石门不是让朕另卜吉地吗?朕定遵皇考旨意,决不更易。”嘉庆驾崩后,打破石门既闭不可复开的规定,奉安昌陵地宫,与孝淑睿皇后合葬。嘉庆的另一个孝和睿皇后,死于嘉庆之后,所以另给她修建了昌西陵。

清仁宗于嘉庆25年7月18日在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逝世,享年61岁。


昌陵[清]-三大特点
    

来西陵的游客,大多先游览泰陵,以为再无别的陵寝能与泰陵比 其实不然,昌陵宏伟的建筑不仅与泰陵大体一


三孔桥
致 而且明楼 宝城 隆恩门,大碑楼等建筑比泰陵更为高大 与其它帝陵相比,昌陵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隆恩殿地面铺设独特 其他帝后隆恩殿地面均为金砖是用料考究,烧制精细的砖,皇家御用,谓之金砖墁地,惟昌陵隆恩殿为紫花石铺墁,又称豆瓣石。

二是隆恩殿内东暖阁之佛楼,上下两层 上层有木雕垂花,精湛优美,涂金闪亮,下层有木制边饰,朱红底色,鲜丽耀眼,历经180余年的磨蚀,至今保存完好,色泽如初 。

三是地宫结构比其他帝陵宏大,镌刻精细。


昌陵[清]-妃园寝
    

安葬嘉庆帝众妃的陵寝,位于昌陵与昌西陵之间。最南端为单孔拱桥一座,享殿东西山墙各连一道卡子墙,开一


妃园寝
门通往后寝院。殿后有一道宇墙,正中开一6米宽的豁口,这种做法与其他妃园寝不同。宇墙北分布着四排17座宝顶,计
皇贵妃2人,5人,7人,贵人3人,分别是:

南起第一行葬2位,即和裕皇贵妃刘佳氏(道光13年卒)、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生皇5子惠亲王绵愉,咸丰10年卒,年74岁,是最后一个葬入昌妃园寝的人)。

往北第二行葬5位,从东往西分别是晋妃华妃侯氏(嘉庆9年卒)、恕妃完颜氏庄妃王氏(嘉庆16年卒)、信妃刘佳氏(道光2年卒)。

往北第三行葬8位,从东往西分别是李贵人恩嫔乌雅氏(道光26年卒)、吉嫔荣嫔梁氏(道光6年卒)、逊嫔沈氏(乾隆51年卒)、简嫔关氏(乾隆45年卒)、淳嫔董氏(嘉庆24年卒)、安嫔苏完尼瓜尔佳氏(道光17年卒)。

往北第四行葬2位,从东往西分别是玉贵人芸贵人(嘉庆10年卒)。


昌陵[清]-墓主生平
    

清仁宗睿皇帝嘉庆 名爱新觉罗·颙琰(公元1760-1820年)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禅让给他而继位,为清代


嘉庆
入关后第五帝,在位24年(1796-1820)。病死,终年61岁。卒谥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庙号仁宗。道光帝即位,于“孝恭”前加上“光裕”二字。葬
河北易县清西陵昌陵。

嘉庆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为皇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三日,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受乾隆帝禅位即帝位。其后,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颙琰暂时居住在毓庆宫。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帝死后,开始亲政。

面对乾隆末年危机四伏的政局,嘉庆帝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饬内政整肃纲纪。诛杀权臣和珅,罢黜、囚禁和坤亲信死党。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诏罢贡献,黜奢崇俭。要求地方官员对民隐民情“纤悉无隐”,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粉饰、怠惰之风。但其对内政的有限整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局的颓败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313——清朝清仁宗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314——清朝清穆宗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309—清朝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帝)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306——清朝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304——清朝概括(续)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318——清朝海外汉人政权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吞武里王朝及三佛齐王国领袖... 引用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89——明朝明穆宗朱载垕 引用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88——明朝明世宗朱厚熜 引用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87——明朝明武宗朱厚照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86——明朝明孝宗朱祐樘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22——辽国概况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12——偏安一隅的南宋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171唐朝——唐敬宗李湛 引用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82——明朝明英宗朱祁镇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177唐朝——唐昭宗李晔 哀宗李柷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82——明朝明宣宗朱瞻基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177唐朝——唐昭宗李晔 哀宗李柷.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166唐朝—— 唐代宗李豫.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165唐朝—— 唐肃宗李亨.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67—元朝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68—元朝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 清仁宗: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97——明朝大顺政权及君主李自成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01五代十国——荆南及武兴王高季兴等各代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