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乐器:教育的真意在进退之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8:40:26
教育的真意在进退之间

 

                          ——《名校没有秘密》给我们的启示

 

                                      ■张滢

 

是主动“出击”直接促进学生的成长,还是凝神耐心期待“花开的声音”?对于某些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个非此即彼的问题。

他们中的有些人,常常踌躇满志地寻找到某种“新”方法,大张旗鼓地推进,欣喜若狂地等待奇迹发生。一旦结果不如预期般神奇,便很快偃旗息鼓。

他们中的有些人,常常把“不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挂在嘴边,认为学生的发展取决于某种自然生发的顿悟,教育者要做的就是静静地等待种子发芽、开花、结果。

很显然,在这些想法与做法交织下,教育在他们眼中变得愈发玄妙以至不可捉摸,而那些以良好教育品质著称的名校则更显神秘。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的育红小学,就是一所“貌似神秘”的名校。

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探访该校的前身之一“开原乡小学”,感动之余撰写的长篇文章《无锡小学之新生命》,就将其誉为“中国教育之新希望”。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到今天,该校几经易址、合并,其“智爱化新、为公益民”的校训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其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式依然浸润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成长。

这一切,不能不让人感到惊奇,不得不让人慨叹之后发问:为什么育红的教育能经百年沧桑而历久弥新?

面对这个问题,长期扎根该校调研访问的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坦诚地向我们表示:育红其实真没有什么秘而不宣的良方、秘诀。一如本书的书名——《名校没有秘密》。

看似轻松的论断,实际上更像卖了个友善的关子,吸引人去思考、追问“没有秘密”背后的教育真意。

通读全书,跟随作者的指引,来到育红的校园。“小鬼当家”、“异想天开”、“谈天说地”、“小古文阅读课”、“轮流日记”、“七彩节日”、“毕业礼”……每门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每项精心设计的课内外活动,不仅凝聚着学校对学生成长的深切关怀,更折射出教育者对小学教育内涵的深刻理解。

仅以旨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异想天开”校本课程为例。在育红的课程设计团队看来,创造力不是漫无边际的胡说乱想,培养创造力同样需要一定的规则与基础素养。他们依据低、中、高三个级部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与相应的思维发展水平,对课程内容作了进一步划分:

一、   二年级的“Clever乐园”,从欣赏历史上聪明人的故事开始,

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去找寻生活中能体现创造精神的事例,拿到课堂上来交流。三、四年级的“TMC沙龙”,针对小学生普遍缺乏思维计划性与条理性等特点,引导学生从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入手,以“半实践”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求异思维,进而了解各种创新思维。五、六年级的“Create俱乐部”,学生围绕教师在每节课上确定的一则主题,通过汇报自己“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头脑风暴法、联想法、希望点列举法”等创造技法训练,为今后自己创新性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读着读着,对育红的印象似乎渐渐成型:一双温暖的大手,坚定地牵引着学生迈向一生的幸福。

然而,教育如果仅止于“牵”,就很可能就变成“拽”。此时,育红有一批敢于推卸责任的“懒老师”,又通过“放手”给我们上了新的一课。

请学生走上讲台给同学们上复习课,让学生自主批改作文,达到某种标准的学生可以免做部分作业……这些大胆的举措没有搅乱教学秩序,反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只有当教育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础之上时,它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

同时,育红的“相信”与“放手”也并不盲目。比如,有学生在讲台上讲课时,其他学生就必须全神贯注地完成倾听、速记、补充三个环节。且学生速记时不求字迹有多整齐,但必须记录下自己在复习备课时没有想到的问题,并在课后补充到自己的小教案上。

看到这些,相信关心教育改革发展的读者们也会忍不住和笔者一样,赞叹起育红的教师。都说“择校”是为了“择师”,有了这样的好教师,也难怪家长们会对育红趋之如骛。

可是,赞叹之下,有这样一组数据很可能被我们忽视:育红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人数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和现在许多名校常用的“高薪挖角”没有半点关系,育红打造教师团队时珍视每一个刚毕业就走进育红的年轻人。一方面,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挥洒空间,敢于让他们挑大梁;另一方面,“青蓝工程”、“草根课题”等一系列学校原生的教师培养机制,也为青年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育红通过善待教师,来传递对教师的殷切期望——希望他们能在一进一退间,渐渐领略教育的真意。

进退之间,育红人为什么可以如此来去自如?王安石《雨过偶书》诗云:“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自然界的现象尚且难以捉摸,更何况是复杂的教育呢?

关于这个问题,作者没有明示,却又在字里行间处处彰显。

借用育红小学潘望洁校长的话说:“学校越大,历史越悠久,就越不会拍拍脑袋、头脑一热就去做什么。我们要自然运作,良性循环。”而育红人则用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是进,还是退?对于教育教学,乃至育人来说,这都不是什么哈姆雷特似的问题。有主见,才会有根基。有根基,才能不动摇。

面对千差百异的学生、千变万化的教育现实,育红正是切实尊重了学生的成长规律、遵循了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才能在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从容、冷静地一路走来。

当今的中国教育,正身处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代,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元的发展路径。怎样才能在风潮面前保持清醒?

 

相信育红的实践对于身处浮躁追风时代的我们,不无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