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有收青储玉米秸秆:幸福的真意 第一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18:40:22
新快乐·心快乐

  二千三百年前,

  希腊哲人戴奥真尼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一个诚实的人,

  而今天要找一个真正快乐的人,

  恐怕更加困难。

  二千三百年前,亚里斯多德曾说,世人无分男女,都以追求幸福为人生最高目标。我们不仅为拥有幸福而追求幸福,我们追求的其它目标--健康、美貌、金钱、灌力,无非也是因为我们以为拥有这些以后就能幸福。自亚里斯多德以来,很多事物都发生了变化。人类对宇宙星球及原子的认知与智识,已超乎前人想象;往昔无所不能的希腊众神,与现代人相较,不过像一群无助的幼童。然而,尽管如此,人们对于幸福的渴求,却是亘古不变。现代人对幸福的了解并不见得比亚里斯多德更透澈,而对于如何得到幸福,更可说是毫无建树。

  追寻幸福的青乌

  虽然我们比古人活得更久、更健康,一般人也能享受到数十年前作梦都想不到的奢侈品(路易十四的宫廷里没有一间符合现代标准的浴室;中古时代最富裕的人家也难得看见椅子;古罗马皇帝无聊时也不能看电视打发时间),又有这幺多科学发明任我们灵活运用,但仍然有许多人觉得生命是种浪费,漫长的人生岁月,不仅幸福难求,而且时时处于焦虑和烦怠之中。

  难道人类注定永远得不到满足,永远怀着非分之想?或者人性的通病就是缘木求鱼,四处去寻找幸福的青鸟,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糟蹋得光芒尽失?本书希望透过现代心理学的方法,探讨一个古老的问题:人何时最幸福?若能找到解答,或许我们就可以调整生活的秩序,享有更幸福的人生。

  在着手写书之前,我早已发现了一件事,但我足足花了二十五年,才认清这是一个发现。说是“发现”或许有点误道,因为自古以来,人类对此就不陌生,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个字眼也颇为贴切,因为尽管每个人都知道它的存在,却不曾有人用相关的学术理论(在此,采用的是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说明及阐释。因此我毫不迟疑,投入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研究这个久未有人触及的心灵现象。

  我发现,幸福并非瞬间发生;它与运气或机率无关,用钱买不到,也不能仗恃权势巧取豪夺;它不受外在事件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阐释。事实上,幸福要靠个人的修持,事先充分准备、刻意培养与维护。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这种能力,也就相当接近幸福的境界了。

  幸福并不是存心去找就能找到。哲学家米尔(J.S.Mill》说过:“自问是否幸福,幸福的感觉就荡然无存了。”只有在不计较好坏,全心投人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时,才会觉得幸福,直接去找却不会奏效。奥地利心理学家法兰克(ViktorFrankl)在“活出意义来”(Man'sSearchforMeaning)一书的序言里说得好:“不要以成功为目标--你愈是对它念念不忘,就愈可能错失它。因为成功正如同幸福,不是追求就能得到;它必须因缘际会……是一个人全心全意投入并把自己置之度外时,意外获得的副产品。”

  那幺,如何才能达成这个无法直接追求、令人捉摸不定的目标呢?过去二十五年的研究使我确信,方法是有的,这条曲折蜿蜒的路径就从控制意识的内涵开始。最优经验

  我们对生命的看法,乃是由许多塑造经验的力量汇集而成,每股力量都会留下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我们难以控制大多数的力量,例如对自己的长相、气质、体格,能作的改变相当有限。截至目前为止,我们也还无法决定自己要长多高或多聪明,也不能自行挑选父母或生辰八字,更不能操纵战争或经济不景气。我们体内的基因组合、地心引力、空气中的花粉以及生逢何时--诸如此类不计其数的因素,决定了我们一生的际遇:看见什幺;产生何种感想;作出何种反应。由此看来,人类会相信命由天定,实在不足为奇。但也有些时候,我们觉得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被莫名其妙的力量牵着鼻子走。在这种难得的时刻,我们会感到无比的欣喜--一种想望已久的珍贵经验,在追寻理想人生的旅途中,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迄就是所谓的“最优经验”(optimalexperience)。像是一名水手,握紧鼓满风帆的绳索,任海风吹拂发际,感觉船只破浪前行的愉悦--当时帆、船、风、海四者,在水手的血管里产生一种和谐的共鸣。也像是一个画家,目睹画布上的色彩构成互相吸引的张力,在惊讶不已的原创者眼前,形成崭新生命时的感觉。又像是一个父亲第一次见到孩子对他报以微笑时的喜悦。

  这种最优经验不仅在顺境时才会发生,甚至集中营的幸存者,或刚由千钧一发的危机下逃生的人,都有可能在最艰苦的一刻,突然大彻大悟。林中小岛的歌唱、困难任务终于完成,或跟朋友分食干硬的面包,都有可能成为顿悟的触机。

  一般人以为,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心无挂碍、感受最敏锐、完全放松的时刻,事实却不然,虽然这种时候我们也可能体会到辛苦挣来的快乐,但最愉悦的时刻通常在一个人为了艰巨而值得的事情,把体能与智力都发挥到极致时出现。最优经验乃是由我们自己所缔造。对一个孩子而言,也许就是用发抖的小手,将最后一块积木安孜在他从未堆遇那幺高的塔尖上;对一位游泳健将而言,也许就是刷新自己写下的纪录;对一位小提琴家而言,也许是把一段复杂的乐曲奏得出神入化。每个人毕生都面临不计其数的挑战,而每次挑战都是一个获得幸福的良机。

  这样的经验在当时并不见得愉悦。游泳健将在最刻骨铭心的比赛中,可能会觉得肌肉酸痛,肺腑几乎要进裂,说不定还疲倦得差点昏倒--但这也可能是他一生中最美妙的一刻。掌控生命殊非易事,有时根本是种痛苦,但日积月累之下,最优经验会汇聚成一种主控感--说得更贴切些,是一种能自行决定生命内涵的参与感;这就是我们所能想象,最接近所谓“幸福”的状况。幸福的代名词

  我在研究中试图尽可能精确的分析幸福的感觉,以及形成这些感觉的原因。早期我的研究对象包括数百位艺术家、运动员、音乐家、棋坛高手及外科医生,都以自己喜爱的活动为业。根据他们的陈述,我在“心流”(flow)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最优经验的理论。心流意即一个人完全沉浸于某种活动当中,无视于其它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经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庞大的代价。

  我在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小组,及后来分布世界各地的同侪,借助这套理论模式,访问了数以千计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研究结果显示,不分男女老幼,不计文化歧异,所有人对最优经验的描述都相同。心流的经验并非富裕的精英分子所独享,韩国的老妪、泰国与印度的壮年人、东京的青少年、纳瓦和族(Navajo)的印第安牧人、阿尔卑斯山区的农夫及芝加哥装配线上的工人,谈起这些经验,使用的语汇基本上都相同。

  我们最早的数据以访谈纪录和问卷为主,为了更求精确,我们逐渐发展出一套评估主观经验的新方法。这种叫做经验取样法(ExperienceSamplingMethod)的新技术,是为每位受测者佩戴一具电子呼叫器,为期一周,每当呼叫器一响,受测者就要写下当时的感觉或心情。呼叫器是由一台无线电发射机控制,每天在不定时刻,共发出八次讯号。一周期满后,受测者交回一份流水帐式的纪录,代表他一生的一段翦影。到目前为止,我们搜集到这种人生经验的剖面分析纪录,超过十万件,本书的结论也将以这些数据为依归。

  我在芝加哥发起的心流研究,如今已散播全球,加拿大、德国、义大利、日本、澳洲等地,都有专家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除芝加哥大学外,目前搜集数据最广的首推米兰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研究所。钻研幸福、生活满足及内在动机等议题的心理学者、认为心流足以挽救道德败坏与疏离的社会学者,以及对集体亢奋现象和仪式深感兴趣的人类学者,都发现心流的概念对他们裨益良多。有些人还把它扩大应用到探究人类进化或阐释宗教经验方面。

  然而,心流不仅是一个学术命题而已,这方面的理论披露才不过几年工夫,就被应用于许多实际案例。凡是以改善生活品质为目标者,心流理论总能指点一条明路。它对于实验学校课程的规画、主管的训练以及休闲商品与服务的设计,都能多方启发。除此之外。临床心理治疗、不良少年的感化教育、养老院活动的安排、博物馆展出的设计以及残障人士职业训练等,也都因运用了心流概念而产生新的观念与措施。这一切都是在第一篇有关心流的论文于学术期刊发表后,短短十馀年间发生的事。而各种迹象显示,这套理论在未来影响力将更为宏大。领航一段幸福之旅

  以往讨论心流的论文与书籍多是学术性的,以一般读者为对象,介绍有关最优经验的研究,以及如何巧妙应用于个人生活的著作,本书算是首开先河。不过请不要把这本书当成一本传授速成方法的指南。时下书店里有上千本书教人如何致富、夺权、求爱或减肥,它们像食谱一样,教你一步步达成某个狭隘的目标,但很少人能真正贯彻到底。即使这些方法真的管用,让你变成身材玲珑、人见人爱、有钱有势以后,又如何?通常你会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起点,有一连串的新欲望,跟过去一样不知足。真正能带来满足感的不是苗条或财富,而是肯定自己的人生。

  任何书不论立意多幺善良,都无从传授幸福的偏方。最优经验有赖时时刻刻用意识控制周遭事物,而要达到这种境界,惟有靠个人的努力与创意。本书所能做的,只是呈现幸福人生的范例和一套理论架构,供读者省思并自我领悟。

  奉书并不硬性规定何事该作、何事不妥,却希望根据学理绘制的航海图,领航一段心灵之旅。跟所有值得走一遭的旅程一样,过程绝非平顺,若不全心以赴,对自己的经验细细反刍,收获就会很有限。

  本书将探讨经由控制心灵活动得到幸福的过程。一开始,我们先研究意识的运作方式,以及如何控制意识(第二章),因为惟有先了解主观如何形成,才能加以控制。我们所有的经历,不论愉快或痛苦、有趣或无聊,都以资讯的形式在心中呈现。若能控制这些资讯,就能决定自己的人生面貌。

  心灵经验到达最优状态时,心中澄明无碍。当精神能量(即注意力)投注于实际目标,行动又与机缘搭配得天衣无缝,才会出现这种现象。树立追求的目标,能使感官变得井然有序,因为这时一个人必须全心投入手边的工作,将其它一切抛诸脑后。这种为克服挑战而奋斗的阶段,就是一般人认为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第三章)。任何人只要能够控制精神能量,并将它投注于既定目标,就一定能有所成长、精益求精。借由不断练习自己的技巧,迎向更艰巨的挑战,使自己更加出类拔萃。

  为什幺做某些事会比做别的事更愉快?本书接着探讨心流经验形成的条件(第四章)。心流是意识和谐有序的一种心理状态,当事人心甘情愿、纯粹无私去做一件事,不掺杂其它企求。经由研究某些会产生心流的活动--诸如运动、游戏、艺术、嗜好等,就比较容易了解人们感觉幸福的原因。

  但改善生活品质不能光靠游戏与艺术。我们可以运用许多寻求快乐的途径控制心灵,像是锻练体魄、聆听音乐或练瑜珈等(第五章);或是发展诗歌、哲学、数学等象徽技巧(第六章)。

  大多数人一生的时间几乎都花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上。因此学习把工作转化为产生心流的活动(第七章),并设法与父母、配偶、儿女、朋友相处得更愉快(第八章),也变得格外重要。

  人生的悲剧在所难免,即使是幸运儿也难免遭逢压力。但遭受这些打击未必就与聿福绝缘,人在压力下的反应,往往决定他们是否能转祸为福,或只是徒然受苦受难。第九章就谈到如何不为苦难所阻,继续享受人生。

  最后二章试图探讨如何化经验为有意义的模式(第十章)。如果做到这一点,就能对人生掌控裕如,使生命丰富璀璨,人生至此,夫复何求?是否苗条、富裕、掌权,都已无关紧要了。此时澎湃的欲念止歇,得不到满足的需求如船过水无痕,连最单调的经验也变得兴味盎然。潜伏的心灵障碍

  本书所要探究的便是达成这些目标的关键:如何控制意识?如何使意识清明,以便从经验中汲取快乐?如何触类旁通?以及如何创造生命的意义?要达成这些目标,理论上很简单,实践却很困难。规则很清楚,每个人都做得到,但自身与环境的阻力却会从中作梗。这倒有点像减肥:每个人都知道该怎幺做,也都想减肥,但还是有许多人做不到。本书所讨论的不仅是减轻几磅而已,而是攸关拥有珍贵人生经验的机会。

  在说明如何达到最优的心流经验之前,必须先简单谈谈人类处境中潜伏的障碍。古老的故事告诉我们,英雄在“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之前,必须与喷火毒龙搏斗,与居心险恶的魔法师抗争。同样的譬喻也适用于心灵的冒险。我认为幸福之所以难求,最主要是因为人类自以为是的认定,宇宙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求而存在,然而现实却大相迳庭--生命其实深埋着沮丧的种子。而只要某个欲望一时得到满足,我们就立刻渴望更多。这种长期的贪得无餍,是追求知足常乐途中的另一重阻碍。

  每种文化为了克服这些阻挠,拯救子民免于陷入混乱,逐渐发展出一些保护的机制--宗教、哲学、艺术以及其它能使生活舒适愉快的东西。这些机制使我们相信:万事仍在我们掌握之中,并且给与我们对现况满足的借口。但它们的作用并不持久;几百年或仅仅几十年后,一种宗教或信念就磨灭殆尽,不能再扮演精神支柱的角色。

  如果一个人不靠信仰支持,试图只凭自己的力量去追求幸福,很可能会从极致的生理快乐,或社会公认最具吸引力的事物着手。财富、权势与性就成为他们奋斗的主要目标。然而这些并不能改善生活品质,惟有直接控制经验,从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个此时此刻汲取快乐,才能克服障碍,得到满足。

  人类不满的根源

  幸福如此难能可贵,主要是因为宇宙初创之时,就没有以人类的安逸舒适为念。它广邈无边,充斥着威胁人类的空洞与寒漠;它更是个充满危险的地方--一颗星球意外爆裂,就可能使方圆数十亿英里,悉数化为灰烬。偶尔碰到一颗重力场适中,不至于把我们的骨骼压碎的行星,表面又可能满布致命的毒气。甚至在风光旖旎的地球上,生活也不尽如人意。为了存活,人类与冰河、烈火、洪水、猛兽,以及肉眼看不见、却随时会置我们于死地的微生物搏斗,也有数百万年之久。

  似乎每当我们逃脱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更严重的新威胁就接踵而来。我们一发明某种新成分,它的副产品就开始污染环境。综观整个历史,用以防御的武器常会摇身一变,对它的制造者构成毁灭的威胁;防治某种疾病的药品才发展成功,新疾病已经开始猖獗;死亡率刚刚降低,人口过剩就令我们忧心忡忡。圣经“启示录”中,代表毁灭的四骑士,一直在我们身后不远处追赶。地球或许是我们惟一的家园,却处处充满陷阱,随时有掉落的危险。宇宙的混沌

  从纯数学的观点来看,宇宙并非不可捉摸的。星球的运行、能量的转换,都可以预测并加以解释。但大自然并没有把人类的欲望列入考虑,对我们的需求也不闻不问,因此跟人类企图建立的秩序格格不入。一颗要撞上纽约市的陨星,尽管完全遵从宇宙定律,仍然令人惊惧。侵入莫扎特体内的滤过性病毒,一举一动都服膺自然,却对人类文明造成莫大的损失。荷姆斯(J.H.Holmes)说:“宇宙既不敌视我们,也不友善。它只是全然漠不关心。”

  “混沌”是神话与宗教中最古老的观念,但对物理学和生物学而言,却是陌生的。根据科学的法则,宇宙万事万物都遵循理性而行,例如科学的混沌理论试图说明,乍看混乱的事物中潜存着规律性;但混沌在心理学与其它人文科学上的意义却截然不同,因为只要是以人类的目标与欲望为出发点,宇宙就显得极度混乱。

  个人的力量摇撼不了宇宙的运作方式。人生在世,对于攸关生活好坏的外来力量,影响力可说是微乎其微。我们固然应该尽力防范核子战争、扳倒社会不公、消除饥馑与疾病,但最好不要期望任何改善外界环境的努力,能立刻提升生活品质。正如米尔所说:“除非人类思考模式的根本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否则不可能有重大的进步。”

  我们对自己的观感、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归根究柢都直接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与阐释日常经验。我们快乐与否,端视内心是否和谐,与我们控制宇宙的能力毫无关系。当然,我们还是得为了求生而学习掌握外在环境,但这种能力一点也不能提升个人的快乐,或减少世界给我们的混沌感。追求内心和谐,惟有从掌握意识着手。欲望无止境

  每个人对于自己这辈子希望完成的事,多少总有个模糊的概念,目标达到的程度就是生活品质的指标。如果它始终遥不可及,我们会变得怨天尤人、愤世嫉俗,但只要能完成一小部分,我们就会觉得幸福满足。

  世上大多数人的人生目标都很简单……平安的活着、养育一儿半女;如果可能的话,再加上那幺一点儿舒适与尊严。对于住在南美洲贫民区、非洲干旱区,以及数以百万计面对饥饿问题的亚洲人民而言,人生除了温饱,实在别无所求。但只要基本的生存问题能够解决,充足的食物和舒适的居所立刻就显得微不足道,新需求、新欲望立刻出现。财富与权力使期望迅速升高,而随着生活水准提升,我们对于幸福的定义也愈来愈模糊。古波斯居鲁士大帝(CyrustheGreat)。有一万名厨子替他调理珍鳝,国内老百姓却濒临饥饿边缘。现在先进国家人人都可以取得最罕见的食谱,仿制古代帝王的御膳,但大家因此就满足了吗?

  生活愈改善却愈不满足的矛盾显示,提高生活品质是一椿永远不会结束的苦役。其实只要我们在奋斗的过程中觉得愉快,设立新目标也没什幺不好;但问题就在于一般人总把所有心力放在新目标上,不能享受现在,也因此与知足的快乐绝缘。

  虽然各种证据显示,大多数人会陷入期望不断升高的恶性循环中,无力自拔,但还是有不少人能跳脱出来。这些人尽管物质条件不够优渥,仍然能改善生活的品质,不但知足常乐,也常能使周遭的人生活得更快乐。

  这种人充满活力,愿意接纳各式各样的经验,活到老学到老,而且对别人及生存的环境有强烈的责任感。不论多幺烦琐艰难的工作,他们都能甘之如饴;他们从不厌倦,能轻易克服任何难题。他们最大的长处就是对自己的生活掌控自如。我们以后会讨论臻于这种境界的方法,但首先要谈的是,自古以来人类抵抗混沌威胁的方式,以及这些外在防卫系统为何经常失灵。文化的后盾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当人们逐渐发现自己在宇宙中的孤立,以及生存机会的渺茫,于是建立一套神话和信仰,把宇宙中无秩序的破坏力,转化成可控制、或至少是可理解的模式。任何文化的主要功能就是保护其子民不受混沌之扰,同时灌输他们一个信念:自我的重要性及个人终究能成功。不论是爱斯基摩人、亚马逊盆地的猎人、中国人、印第安人,或是澳洲土著、纽约市民,都自以为身居宇宙的中心,拥有美好未来。倘若少了这份自信,真不知道他们要如何面对生存中的重重难关。

  以上是理想的状况。但有时一个人过分相信宇宙的友善与安全,也是一种危机。盲目信赖文化编织的神话,在失败时会产生同样极端的幻灭感。只有少数特别幸运的文明才有自信过度膨胀的问题,他们在长期控制自然界以后,开始以上帝的选民自居,不再为可能来临的挫败预作心理准备。统治地中海数世纪之久的罗马人,以及一直鄙视四方蛮夷,后来被蒙古人征服的中国人,均属此类。

  这种自以为能指挥宇宙的文化傲慢,通常都会招来麻烦,而不切实际的安全感,早晚会化为泡影。当人们相信进步是必然的结果,生活理应轻松愉快,就很容易丧失面对困顿的勇气与决心。当他们发现从前相信的一切不尽可靠,往往会一股脑儿把所有信念完全抛弃。没有了文化价值观的支持,人们于是陷入焦虑与冷漠的泥淖。

  现在我们周遭就不乏这些幻灭的例子。最明显的是到处弥漫无精打采的氛围,真正快乐的人十分罕见。在你认识的人当中,有多少人热爱自己的工作,满意自己的运气,不追悔过去、对前途满怀信心的呢?二千三百年前,希腊哲人戴奥真尼斯(Diogenes)打着灯笼也找不到一个诚实的人,今天要找一个幸福的人,恐怕更加困难。

  这种普遍的病态并非直接由外界因素引起。我们不能像现在许多国家一样,把问题归咎于环境恶劣、贫穷或外国占领军的压迫。不满的根源存乎一心,自己的问题惟有靠自己解决。文化后盾曾经发生过作用;宗教、爱国主义、民族传统及社会阶级塑造的习俗,也曾提供过秩序,但当愈来愈多的人陷身残酷的混沌时,一切都失效了。反刍生命真义

  内在秩序的阙如,表现于某些人所谓的存在焦虑(ontologicalanxiety)或存在恐惧(existentialdread)等主观状况上。基本上,它是一种对生存的恐惧,一种生命没有意义、不值得继续的感觉,所有的事物都显得没有意义。几个世代以来,核子战争的阴影对人类的希望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人类的努力也变得不再有意义。我们只是漂浮在太虚中被遗忘的点点尘埃,宇宙的混沌在大众心目中,一年比一年更扩大。

  人渐渐长大,从满怀希望的无知少年,长成冷静沉稳的大人,他们早晚会面临一个疑问:“这就是一切吗?”里年或许令人痛苦,青春期或许令人困惑,但对大多数人而言,痛苦与困惑的背后,至少还有个长大后一切会好转的希望,而这种希望让目标有意义。但无可避免的,浴室的镜子照出了第一根白发,多出的那几磅肥肉再也减不掉了,视力开始衰退,全身上下也冒出莫名其妙的疼痛。各种老化的迹象明白告诉你:“你的时间快到了,准备动身吧!”然而难得有人这时候就已准备妥当。他们会反诘:“等一下!不可能是我吧?我还没有开始生活呢!我该赚的那些钱在哪儿?我该享受的那些好时光呢?”

  可想而知,这番觉悟会造成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从小我们就被灌输:慈悲的命运会为我们安排一切。至少我们出生在一个富裕的法治国家,享受到有史以来最先进的科技昕提供的一切便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幸运。由此推论,我们的生活也该比过去的人更丰富、更有意义。如果我们的祖父辈生活在那幺原始的条件下就能满足,那幺我们该觉得多幺幸福啊!科学家这幺告诉我们,教堂宣讲的道理如此,不计其数称颂美好生活的电视广告,重复的也是同样一套话。尽管如此,我们早晚会有所觉悟,发现这个富裕、科学昌明的复杂世界,根本不可能把幸福双手奉上。

  因应之道

  觉悟来临时,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面对。有人试着忘了它的存在,继续努力争取更多一般人以为能使生活更美好的东西--更名贵的汽车、更舒适的洋房,工作岗位上更大的权力,以及更多釆多姿的生活方式。他们奋斗不辍,不得到尚未到手的满足感,誓不罢休。有时这方法也会奏效,因为当一个人沉溺于竞争中,就没有时间去发现目标究竟有没有更近一些。只要他抽出时间反省,幻灭感就会油然而生:每次的成功只是证明,金钱、权力、地位、财富,都不见得能提升生活品质。

  有些人则选择直接对症下药。如果身材变形是第一个警讯,他们会开始节食、加入健身俱乐部、跳有氧舞蹈、买一套健身器材或做整型手术;如果问题在于得不到别人的注意,他们就会买如何扩张权力或结交朋友的书来看,或参加强化自信的课程及权贵人士群聚的午餐会等。但不久就看得出,这些零星的解决方案发挥不了作用。不论下多少工夫,老化的定律不会因而改写;提升了自信,无形中就疏远了朋友;花太多时间结交新朋友,很可能就忽略了配偶与家人。你会发现,堤防有太多缺口濒临溃决,根本来不及一一抢救。

  在无法同时满足太多要求的挫折之下,有些人干脆投降认输,躲回自己的小天地。他们可能会培养一种高雅的嗜好,如搜集抽象画或陶瓷人像;或甚至耽溺于酒精或麻醉品筑构的迷幻堡垒里。虽然异国情调的娱乐和所费不赀的消遣活动,能让人暂时忘怀根本的疑问:“这就是一切吗?”却不能提供答案。

  传统上,宗教最能直接触及存在的问题,也有愈来愈多心灵空虚无助的人纷纷求助于宗教,然而宗教只能暂时化解生命的荒诞,不是永恒的解答。历史上某些时期,宗教确实令人信服的说明了人类生存的问题,并提出了答案。如公元四世纪至八世纪之间,基督教横扫欧洲,回教在中东兴起,佛教则征服了亚洲。数百年来,这些宗教为人类树立了值得毕生追求的目标,但今天却很难再把它们的世界观奉为圭臬。宗教呈现它们所谓真理的方式--神话、启示、经典--在讲求科学理性的今天,尽管真理的本质未改,说服力却大不如前。或许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一种充满活力的新宗教,但目前向既有宗教寻求慰借的人,往往不得不把有关这个世界的许多知识抛在脑后,以换取心灵的平静。

  上述这些解决方案都不再管用,证据确凿、不容反驳。我们生存的社会,物质享受虽已至颠峰,却受种种疑难杂症所苦。毒品泛滥养肥了谋杀犯与恐怖分子,照目前贩毒集团势力不断扩张、守法公民的权益日渐萎缩的态势看来,毒贩头子有朝一日统治整个社会也不无可能。在性观念方面,人们逐渐摆脱“伪善”的道德约束,以致于致命的病毒到处肆虐。

  为什幺在缔造了许多过去作梦也想不到的进步奇迹后,在另一方面,却会面临这种窘境?我们在面对人生时,似乎表现得比生活简约的老祖宗还不如。很明显的,尽管人类的物质力量增强了一千倍,在改善经验的内涵上,却不见得有何长进。善用经验

  除非个人自行担起责任,否则就不可能摆脱这种困境。当过去的价值观与制度架构不足以提供支持,每个人都必须运用现有的工具,为自己塑造有意义的快乐人生,心理学便是其中最有用的工具。蓬勃发展的心理学一直被应用于研究过去的事件对现在的行为有何影响。它告诉我们,成年人的非理性行为植基于童年所受的挫折。但心理学还有其它用途,它有助于解答以下的问题:如果我们就是现在这个样子,有种种烦恼和压抑,我们该如何规画自己的未来呢?作自己的主人

  要克服现代生活的焦虑与沮丧,必须先从社会环境中独立,不再孜孜矻矻,只以社会赋予的赏罚为念。要有这样的自治力,个人首先得学会作自己的主人,必须能不受外界影响,自己找到快乐和目标。这项挑战说易不易,说难不难。说容易是因为这种能力就在每个人的掌握之中,困难是因为它需要的纪律和毅力相当难能可贵,在现代更是少见。更重要的是,在控制经验之前,决定事情先后的态度必须先作大幅调整。

  我们自小以为,人生最重要的是未来。父母教孩子养成好习惯,为的是长大后对他们有益;老师向学生保证,无聊的课程日后有助于他们谋职;公司主管告诉新进员工,要有耐心、要努力工作,因为他们有朝一日会晋升为主管。然而在漫长的晋升之路尽头,退休的时刻也同时到来。爱默生曾说:“我们对生活有种种期许,却从未真正生活过。一穷困的小女孩也从童话故事中学到:果酱和面包永远是明天的事,今天就是吃不到。

  当然,强调”享受在未来“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佛洛伊德及其它心理学家指出,文明就是建立在压抑个人欲望上。除非社会成员不论乐意与否,都被迫接受既定的习惯与技能,否则就不可能维持社会秩序和复杂的分工制度。个人社会化是必然的发展;社会化的真谛在于使个人倚赖社会的控制,并对赏罚有既定的反应;社会化的最高境界就是使每个人都完全认同社会秩序,根本不想触犯任何规则。生理需求与基因制约

  社会为了使我们达成它的目标,有若干手段:生理需求和基因制约。比方说,所有的社会控制都建立在求生本能的威胁上。受迫害国家的人民会服从征服者,纯粹是因为他们想继续生存。甚至到最近,即使是文明国家(例如英国)的法律,仍有鞭笞、残肢、处死等刑罚,以加强其威信。

  除了痛苦,社会体系也以快乐作为使人就范的诱饵。工作一辈子并遵守法律的报酬就是美好生活,这一招其实是利用人性的弱点。人性的每个欲望,从性欲乃至侵略,从寻求安全感乃至接受改变,几乎都成为政客、教会、企业及广告界控制社会的手段。十六世纪的土耳其君主为招徕壮丁从车,承诺士兵可以在征服的土地上奸淫掳掠,而现在的征兵广告则邀请年轻人去”看看世界“。

  我们应该了解,寻求快乐是基因中为延续物种而设的一种立即反射,其目的非关个人的利益。进食的快乐是为确保身体得到充足营养,性爱的享乐则是鼓励生殖的手段,它们实用的价值凌驾一切。当一个男人生理上受一个女人吸引时,他会想象(假设他会思考这种事的话)自己的欲念是发乎个人的意愿。事实上,他的性趣只不过是肉眼不可见的基因的一着布局,完全在操纵之下。当这种吸引力只是基于生理的反射作用时,个人意识的影响力就微不足道。跟随基因的反应,享受自然滋生的乐趣,并没有什幺不好,但我们应该认清事实真相,在必要的时候,按照自己的优先顺序,作自己的主人。放任的争议

  问题是最近盛行把内心的感觉,当作发乎真性的行为准绳。许多人都只信任直觉,如果某件事的感觉不错,自然而不做作,那幺必定是好的。如果我们不加诘问就服从基因和社会的要求,不啻就此放弃对意识的控制,成为非人性力量的玩物。无法抗拒食物或酒精的诱惑,或无时无刻欲念缠身的人,就无法自由控制内在心灵。

  人陆解放论认为,所有的直觉与冲动都可以接受、都应该支持,但常会产生严重的反效果。现在所谓的”写实主义“,事实上只是宿命论的老调新弹:把一切行动的责任全归咎于自然。然而,人生而无知,难道我们就不该学习吗?有些人男性荷尔蒙特别发达、攻击性较强,难道他们就因此有权使用暴力吗?尽管我们不能否定自然,但我们更应该改进自然,追求至善。

  向基因屈服有时相当危险,因为这会道致我们仿徨无助。不能在必要时反抗基因指示的人往往很脆弱,他们非但不能根据个人的目标决定行动方向,反而被肉体的欲望牵着走。摆脱社会制约的首要之务,便是控制本能的冲动。因为只要我们凡事跟着感觉走,一举一动就不难预测,别人也就很容易利用我们的好意,达到他们自私的目的。

  彻底社会化的人,只追求周遭认定他应该期望的东西--往往也是与天性密切结合的欲望。他可能经历许多难能可贵的事,但因这些事与他的欲望不符,他就会完全忽略它们的存在。他在意的并非现在拥有的,而是满足别人的要求后,能获得什幺。这种沦为社会制约奴隶的人,只会周而复始的追逐一到手就化为泡影的奖赏。复杂的社会中,有很多强势的团体执行着社会化的工作,有时它们的目标乍看似乎互相矛盾。一方面,学校、教堂、银行等官方机构,致力把我们塑造成拚命工作与储蓄的负责公民。另一方面,商人、厂商、广告商却不断哄骗我们,将辛苦赚来的钱悉数购买令他们获利的产品。此外,还有赌徒、皮条客、毒贩组成的地下组织,提供禁忌的快乐,它们的结构完全与官方那一套互相呼应:只要付钱,它就提供放荡的快乐。尽管透露出的讯息截然不同,但结果基本上是一样的:剥削我们的精力以逞其私欲,使我们沦为社会制度的附庸。不以社会赏罚为念

  求生,尤其是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求生,绝对有必要为达成外在目标,暂时牺牲一时的满足,但一个人也不必因此成为傀儡。最好的方法是不以社会的奖赏为念,试着以自己所能控制的奖赏取而代之。这并不表示我们必须放弃社会认可的每一项目标:相反的,我们要在别人用来利诱我们的目标之外,另行建立一套自己的目标。

  从社会制约下解放自我,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时时刻刻发掘每一事件中的回馈。如果我们学会在不断向前推进的经验中,找到快乐与意义,社会制约的重担就会自动从肩上滑落。当奖赏不再受外在力量管制,权力就回到个人手中。再也不必为追赶不到的目标而汲汲营营,或是在每个无聊的一天告终时,盼望明天会更好;再也不必为遥不可及的奖励受尽折磨,而可以真正开始丰收人生。但光是放纵本能的欲望,并不等于摆脱社会制约,我们还得超脱肉体的要求,学习控制心灵。

  痛苦与陕乐都属于可意识的范围,而且只在意识中存在。服从社会根据生物倾向而设计的刺激反应模式,就是受外界所控制。无论是迷人的广告使我们对产品垂涎不已,或老板皱一下眉头就使我们整天提心吊胆,都代表我们没有决定经验内涵的自由。因为经验就是现实,所以我们可借由改变意识来改变现实,如此一来,也就摆脱了外界的威胁利诱。希腊哲学家艾比克泰德(Epictetus)曾说:“人害怕的其实是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而非事物本身。”罗马哲学家皇帝奥里欧斯(MarcusAurelius)也曾写道:“外界事物令你痛苦的并不是因为它们打扰你,而是肇因于你对它们的判断,而你有能力立刻消弭那种判断。”

  解放意识

  生活的品质取决于控制意识的能力,是人类早已知道的简单事实。古希腊台尔菲神谕(DelphicOracle)儆醒世人:“要有自知之明。”亚里斯多德所提出“灵魂的道德活动”,曾经由古典禁欲主义哲学家发扬光大,从各方面来看,都可作为本书的纲领。基督教僧侣的苦修使沟通“思想”与“欲望”的方法臻于完美;罗耀拉(St.lgnatiusofLoyola)教士在他的灵修中更进一步将之合理化。近年出现的心理分析,目的也是从本能冲动与社会制约下解放意识。佛洛伊德曾指出,“本我”与“超我”是争夺心灵控制权的两大暴君,前者是基因的奴隶,后者则与社会沆瀣一气,而两者都算是“外界”。与它们相对的是“自我”,代表一个人在现实环境中真正的需要。东方的智能

  东方有很多控制意识的技巧,能达到高层次的满足感。印度瑜珈、中国道教及佛教禅宗,虽然不尽相同,但都以从生物或社会的命定论下解脱意识为宗旨。例如瑜珈徒训练心灵,对一般人感觉到的痛苦浑然不觉,同样的,他也可以忽视饥饿或别人无法抗拒的性诱惑。不同的方式却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瑜珈徒的严格心理自律或禅宗信徒培养源源不断的自发性,目的都在于从混沌的威胁和生理冲动的严格制约下,释放内在生命,不再受制于以两者为工具的社会。

  如果人类真的几千年来,一直知道得到自由、控制自己生活的方法,为什幺又会在这方面毫无进展?为什幺我们面临危害幸福的混沌时,比老祖宗更无助?至少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这方面的挫败。首先,解放意识的知识或智能不能累积,不能浓缩成一个秘诀,也不能背诵下来重复使用。就像成熟的政治判断力或高度的审美观,它属于一种复杂的专业形式,必须每个人自行从不断的尝试与错误中学习。它跟知识一样,必须投入感情与意志才能得到。光是知道该怎幺做还不够,还得实际去做才行,就像运动员或音乐家,必须再三练习已知的理论,才能精益求精。人类把物理学或基因学的知识应用于物质世界,进步相当神速;但是当知识是应用于修正我们的习惯与欲望时,可就慢如牛步,令人痛苦不堪了。

  其次,控制意识的知识在文化背景改变时,就必须相应调整。神秘主义、苏非教派(Sufi)、瑜珈行者或禅宗大师的智能,在他们自己的时代或许是高妙绝伦,但是若将那些体系移植到现代,可就丧失了大部分原有的力量。各家哲学有专属于所创生环境的成分,这些额外的成分若不能从基本要素中剔除,通往自由的路上就不免要长出许多莠草。形式一旦逾越本质,追寻者只得重回起点。培养独立意识

  对意识的控制不能予以制度化,一旦成为社会规则与标准的一部分,它就失去原有的作用。不幸的是,例行公式化的过程进行得非常快。佛洛伊德还在世时,他解放自我的努力,已质变为毫无生气的意识形态和一门管制严格的行业;马克思的运气更差:他企图从经济剥削的暴政之下解放意识,却催生了一套最令他厌恶的迫害体制。正如杜思妥也夫斯基等人指出:如果基督在中世纪重回人间,宣扬他那套自由的论调,他一定会被那班打着它的旗号,始得在俗世掌权的教会领袖,再度送上十字架。

  每个新纪元--或者每一世代,在世代更迭频繁时,甚至每隔几年,培养独立意识所需的条件都会改变,必须重新加以考虑与组合。早期的基督教解除了僵化的专制政权,以及财势至上的意识形态;宗教改革对抗的是罗马天主教会在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剥削;法国大革命哲学家与美国宪法起草人反对的则是君王、教皇与贵族的统治。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工厂的非人待遇是劳工阶级掌握个人经验最大的障碍,因此马克思主义生逢其时,正好符合时代的需要。维也纳中产阶级面临较微妙、但同样亟须解决的社会困境时,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指向一条宣泄的出路。福音书、马丁·路德、美国开国先驱、马克思及佛洛伊德,只代表西方在追求幸福、扩充自由方面所作努力的冰山一角,他们的高瞻远瞩尽管在付诸实践时,偶尔会有所偏差,但其价值并不因此动摇。不过,话说回来,他们的贡献还是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是惟一的解决之道。

  既然掌握人生是永远存在的中心议题,现代知识对此有什幺看法呢?一个人应该如何消除焦虑与恐惧,摆脱对社会奖赏患得患失之心呢?正如前面所提过的,控制意识才能控制经验的品质,任何在这方面最起码的进步都足以丰富生活的品质,使生活更快乐、更有意义。在设法改善经验品质之前,有必要对意识的运作方式以及经验的真正意义作个回头。驱、马克思及佛洛伊德,只代表西方在追求幸福、扩充自由方面所作努力的冰山一角,他们的高瞻远瞩尽管在付诸实践时,偶尔会有所偏差,但其价值并不因此动摇。不过,话说回来,他们的贡献还是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是惟一的解决之道。

  既然掌握人生是永远存在的中心议题,现代知识对此有什幺看法呢?一个人应该如何消除焦虑与恐惧,摆脱对社会奖赏患得患失之心呢?正如前面所提过的,控制意识才能控制经验的品质,任何在这方面最起码的进步都足以丰富生活的品质,使生活更快乐、更有意义。在设法改善经验品质之前,有必要对意识的运作方式以及经验的真正意义作个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