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加油站立柱灯箱:第八章?个体与势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16:06

第八章 个体与势态

(2010-05-25 12:02:01)转载 分类: 《逻辑起源》完整网络版

 

第八章 个体与势态

 

8.1 初始个体与初始势态

8.1.1 初始个体

世界开端的本底状态被设想为一个体系由于无法继续承受自己内部不断趋向于均匀而残留着的最后差别而发生了爆炸性的分裂。爆炸之前的世界仅仅剩下的是两个还有意义的差别者。其实,这时候已经分辨不出两者谁是差别者,谁是差别,也没有了分辨的可能和必要,从总体上讲,是差别和差别者的直接统一。

当大爆炸发生之后,抽象的差别和差别者都突然间成为具体的差别和差别者,无数元子成为具体的差别者,元子之间的区别成为具体的差别,上一状态中的“最后差别”在这里演变成所有元子整体分布的集体形式,成为元子分布不均匀的“原始差别”。

由于极限状态的最小尺度是元子尺度,原始差别也应当是元子尺度的。可以把原始差别等效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元子”,一个具有与众不同自身形式的特殊元子。

这样,这时的个体有两种:

1、无数的元子,作为差别与差别者直接统一体的元子个体;

2、至少一个以上的与众不同的特殊“元子”,是仅仅作为差别的“伪元子”。

8.1.2 初始势态

初始个体之间的初始关系即初始的势态有这样两个特点:

1、所有元子都应处在绝对的、普遍的相关之中,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元子的行为都应直接引起每一个其他元子的反应。元子之间处于无限维的联系之中。正因为如此,元子处在被无限规定、绝对制约之中。

2、在上述普遍均匀的元子分布中,至少有一个特殊的“元子”不遵守绝对均匀关系。也就是说,无限维的普遍关系出现了破缺。

以此条件为前提

假设:

破缺中的元子仅仅是单一维度的。

因此:

在这个展开的维度上,元子都只能直线排列,每一个元子仅仅和“前”、“后”各一个元子相邻。如果有一个元子发生异动,由此产生的影响在一瞬间只能对其毗邻的两个元子发生作用,之后这个影响才能通过已经受影响的元子再次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向两个方向传播。

这就意味着,尽管任何一个元子的行为都将引起每一个其他元子的反应,但是,在单一维度里,这种联系是相对联系,因此,在单一维度上,这种作用传播的速度是有限的,传播途径和顺序是被规定的。

由此可以推论,速度的有限性和维度的有限性相关。只有在无限维度里元子才是绝对联系的,只当所有作用者直接相邻时,作用速度才可能是无限的。

也正是因为速度的有限性,因为作用传播的次序性,此能使作用者之间的区别成为可能,才出现了相对独立的存在者。

相对独立的存在者可以称为“个体”。

个体之间的关系及关系形式可以称为“势态”。

 

8.2 势态与个体的发展

8.2.1 乒乓球堆模型

比如:

一堆大小一致的乒乓球。

静态时,这是一个三维的模型,动态中,这又是一个包括时间维在内的四维时空。

堆中任何一个球单独朝向某一个方向的移动,都会推动周围相毗邻的其他球的移动,但是在不同方向上的毗邻者受到的作用分量不同。主动球的推动方向被众多毗邻者所改变、所均摊,如果球的直径足够小,这个方向最终可能被均摊成为均匀的球状方向,那么,整个球堆中任意一个球得到的作用程度就和与主动球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如果没有被均摊成标准的球状,任意一个球受到的作用力就和主动球距离以及作用方向的角度相关。

但是,这种“均摊”要通过一个个球的相互传递才能完成,因此,均摊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当一个差别迫使一个球离开了原址,通过毗邻关系,不同程度的作用力就会出现在主动球前进的方向上,造成前方的被动球之间的关系更紧密,甚至将其推离原先的位置。主动球身后,毗邻的被动球之间关系相对松弛,甚至出现了空隙,主动球向前形成的压力还没有完全传递回来,还没有达到足以平衡主动球身后的稀疏和空隙的程度。

在新的个体出现之前,势态的均衡背景已经被破坏,不均衡的势态已经出现。这种势态是原始差别与原始势态相互作用形成的共同结果。主动球对毗邻球们的作用程度等同于这些球维持自己原有状态的努力,是这两种力量比较和平衡的过程。

如果主动球高速运行,主动球身后的空档会跟随主动球一起向前运动,在另一个时间尺度的观察者看来,这个空挡就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凝聚态”,是一个新的实体。

比如,可以把快速移动的主动球比作一艘在水面上飞驰的快艇,不断劈开新的水域,过后留下一段掀起波涛的航迹。尽管波涛终究会归于平复,但是,平复需要时间。在波涛形成到波涛平复的这段时间之内,波涛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相对凝结的。远远望去,对只有1/24秒响应速度的人类视觉来说,给我们的感觉是,快艇的端部和航迹的尾部构成了一个整体,相对海面移动着的是这个长条状的漂亮个体。假如这时天降寒流,突然冻结了大海,或者用照相机拍摄,我们就可以实际地获得这段实体或者这段个体的元间。事实上,我们面临的一切个体都属于这种相对凝结了的势态,只不过时间尺度相差极大而已。

尝试将这个模型推广到元子世界。

8.2.2 差别性与差别者性的相对凝结

元子之间不再是绝对区别和绝对联系的绝对关系,由于差别的发展和推动,这种关系出现了相对联系和相对分离的分化。

由于元子具有差别与差别者双重的性质,是这两者的直接统一体,元子世界被原始差别扰动产生的不均衡势态就不会像“乒乓球堆”模型那样简单,会表现出差别性与差别者性这样双重的性质,会出现一些时、空位置中元子的差别性相对集中,另一些时、空位置上元子的差别者性质相对集中的势态,全体元子、全体个体之间的绝对联系演变成了相对联系。总势态变得不再那么均匀。

首先,元子世界趋向于整体平均的总势态并不总是可以直接或立即平息、消化,重新进入平衡状态。已经出现的两种相对集中的现象所形成的局部势态,或者说,总势态变化的速度与局部势态变化速度之间出现了空间差与时间差。

其次,这两种相对集中的局部势态可能在保持自己形式不发生本质变化的前提下相对于总势态变换自己的时空位置,这使得局部的这种不均匀分布的势态可能相对超前或滞后于总体的势态进程,在一个有限的时空区间里相对独立于总的势态。差别者性相对集中和差别性相对集中这两种局部的势态都可能暂时脱离造成自己的环境或背景。而且,这种脱离在一定时间空间的范围内并不引起自身状态的立即改变,这种状态在脱离了其赖以生成的环境势态之后,仍然可以维持一段时间既有的形式,处于相对凝结之中。

差别性的相对集中与差别者性的相对集中造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分化,元子在不同场合更多地表现出自己两种性质之其中一种,两种性质由自身统一发展到了相对分离,独自发展成了两种相对独立的实体。

这些相对区别于总势态进程的局部以自身不均匀形式及势态发生了相对的凝结,凝结成了新的实体。这样,除了元子这种差别与差别者直接统一的实体之外,我们又得到两种新的实体:差别者性质的凝结体——物质实体;差别性的凝结体——元间实体。

8.2.3 个体与势态的相对性

相对凝结着的势态成为了个体。

在没有从总势态之中分离出来之前,个体只是总势态中的一部分,是总势态的差别者,是处于大势态之中的一个个局部的、不均匀的小的势态。

当小势态从大的势态背景下脱离出来时,生成和维持这个势态的环境和条件就都已经被改变,这个势态失去了继续存在的条件。但是,由于作用传播速度的有限性,任何变化都是过程,大势态的变化与小势态的变化之间的时间差是小势态可以相对“脱离”大势态背景的重要条件,也是实体可能相对独立于势态的主要原因。比如,“半衰期”是粒子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粒子脱离了产生这个粒子的势态后作为实体在另一种势态之下所能维持自己是其所是的、相对独立存在的时间,是自己抵抗新势态所坚持的一般过程。

由此可以推论,任何物质实体都刚刚从前一势态脱离出来,刚刚进入了新势态之中,还保持着从前一势态记忆、继承来的元间,还没有来得及适应新的势态,还残留着生成该实体的原有势态的痕迹。可以说,个体变化的速度慢于势态变化的速度,两者之间出现了时间差。

物质实体或物质个体以自己内部的物质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程度和确定性的程度作为维持自己对于前一势态元间的继承和记忆的基础,以这些元间作为与新势态相抗衡的条件,这些条件决定了个体在新势态中改变的速度和程度。这样,任何实体都不能做到永远维持和记忆原有的元间,最终都将被新势态所改变。所以,任何实体,任何物质实体都只能是一个过程。

势态与个体之间的时间、空间差是产生势态与个体相对性的基本原因。

 

8.3个体的生成与积累

8.3.1 个体与势态的互补

当某个体与较大的势态发生作用时,由于地位的悬殊和不对称,尽管个体不可能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势态,但是,个体和自己直接所处的局部的势态环境构成了相互作用的对象关系,双方都在努力维持自己的同时塑造着对方,力图用自己的势态和元间改变对方。一方力量成功发挥的方向就是对方根据与这个力量的比较所不得不做出退让的方向。如果这个方向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程度的模式,那么对方退让的也会是一个相应的、具有同样结构和程度的模式。简言之,一方凸出的部分正好就会是对方凹陷的部分,凸出的模样也就正好是对方凹陷的模样。双方的作用和作用形式最终将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双方结构的较量使得双方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对方的影响,都做出了相应的改变,最终达成了双方形式“互补”的平衡局面。

“互补”也是新元间产生的一种形式。

8.3.2 个体对于势态的记忆

由于某种原因,物质实体或元间实体作为个体脱离了当前势态,脱离了这个平衡状态,转而进入另一个势态后,或者说,实体周围势态发生变化之后,可能会出现两种极端或典型的情形:

1、个体立即适应新的势态,忘却了原来势态曾经对于自己的作用和影响。比如,一个失去压力的弹簧,短时间里会恢复到自己弹性变形之前的状态。

2、保持和记忆着原先势态的作用结果。比如从注塑模具中取出的产品,会在相当长时间里继续保持着在模具里面时的形状。

但是,弹簧不可能在压力撤销后的一瞬间就立即恢复原状,从注塑模具中取出的产品也不可能永远保持着在被成型过程中的尺寸和形状。

个体保持原来势态作用的能力是从“0”到“1”的一个区间,有两个不可逾越的边界,也就是说,个体不可能不经过时间过程就在一瞬间全部彻底地忘却原有势态的元间,也不可能永远全部彻底地牢记原有势态的元间,在这两个极限的边界之内,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取不同的值。

正是由于个体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仍然“记忆”着势态的元间,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忘却”了势态的元间,使得个体既相似于势态、互补于势态,又区别于势态、独立于势态,与生成自己的势态保持时间、空间、元间上的同一与差异。也因此才能处于与势态相对的地位,才是随时间变化着的过程。

8.3.3 存在的限度

物质实体或元间实体作为个体以其在前一势态中形成的是其所是处于新势态的在其所在中,由于个体的变化滞后于新势态的变化,暂时记忆了前一势态所赋予的元间形式,暂时保持着它的是其所是,直到新的势态不可避免地改变这个新来的实体原有的元间。在发生显著变化之前的这段时空区间里,个体依然某种程度地记忆和保持着原有的本底元间,依然作为原来意义上的实体存在。这段时空间隔就是个体记忆自己元间、维持自己存在的限度。

决定这段间隔尺度的首要因素是前、后两个势态之间差别的性质。只有新势态适合于个体存在,个体才可能长久地存在。新势态同化个体所需的过程越长,个体可能存在的“寿命”才会越长久。

一个个体能够作为存在者的时间长短还取决于这个个体本身能够抗拒势态同化并保持自己相对区别于势态的能力。这样,决定个体存在时间的另一个因素就是个体自己记忆自己的能力。

8.3.4 记忆的积累

物质实体或元间实体脱离了生成自己的势态之后依然在某种程度上记忆着在原先势态中生成的元间。这种记忆就是实体的是其所是,是这实体作为存在者的资格,个体以这种身份和资格又再次投入到新的势态中,又参加到与新势态的相互作用中。又一轮回的改造和变化再次发生。当个体再次从当前势态脱离后,自身就带有了两次势态作用的元间痕迹。一些个体在不断变换着的势态中一次次地被新势态所塑造,不同程度地积累了每次塑造所残留下来的痕迹,形成了元间的积累,形成了关于“历史”的记忆。

个体的是其所是就是关于自己历史的记忆。

8.3.5 势态与个体的新层次

个体总是处于与势态的不平衡的相互作用之中,如果这种改变总是解散已经形成了的结构,个体每更换一次势态就被解散一次,每更换一次环境就彻底忘却了前一势态的元间,个体的元间就只能仅仅与当前势态相互补,那么,不能记忆过去势态影响的个体就不能成为更长久的存在者,只是势态中可以区别的一个部分而已。

个体只有与生成自己的旧势态分离才能表现出自己是一个新的实体,只有保持和记忆着自己,才能相对于势态而独立存在。

个体一旦产生出来,就立刻成为一个新的相互作用者,就与环境构成了新的势态,新个体与旧势态也构成了新的作用形式,这样的势态才是实质意义上的新势态,是新层次的势态。

个体同时处于生成自己的势态以及自己生成的势态这样双重的势态之中,个体除了在生成自己的势态中作为相互作用者、作为势态者,还与这种势态发生相对分离,与这种势态之间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时间和空间的差别,这使得个体有机会与其他和自己相同或相似的、不同的个体在另一个时空层次中结成了新层次的相互关系,构成了新层次的势态。

新层次的势态建立在个体对于生成自己的那个层次势态记忆的基础上,否则就不会有新层次的势态产生了。

新层次势态中产生的新的不平衡以及个体间的契合使得个体们相互之间产生了聚合的可能,又一层次的新个体由此出现。这可能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多层次物质实体产生和积累的机理与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个体的产生将生成新层次的势态,而新层次的势态又是产生新层次个体的原因。新层次个体和新层次势态相互生成了对方,形成了势态和势态层次积累的机制。

8.3.6 个体的过去与未来

个体存在的原因在于,能够在新的势态中某种程度地记忆过去势态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可以不立即被新势态彻底改变。这样,一方面,在新势态的压力下,个体的元间正在改变,正在生成与新势态相互补的新的元间形式,最终会被新势态彻底同化;另一方面,由于个体对于旧势态的记忆,个体努力维持着那些与旧势态相互补的旧的元间形式。新、旧两种元间形式构成了这个个体当前的元间形式。总体上看,个体的元间处于从旧的形式向新的元间形式过渡和发展的过程之中,个体当前的元间由与旧势态相互补的那部分元间以及与新势态元间相互补的那部分元间这样两部分元间共同组成。两者各自占有的比重与新势态与个体相互作用的形势和进程相关。

这样,个体既不能永远维持与旧势态相互补的元间,也不能立刻实现对于新势态的互补,而是处于从旧形式向新形式过渡的过程中,在此期间,任何个体所拥有的元间都是过去和未来这两种元间的对立统一体。

 

8.4 元间实体与势态的互补

8.4.1 两种记忆方式

物质实体记忆、保持自己的基本途径是自己物质要素之间的确定性,也就是自身元间关系的“强度”和稳定性。物质实体直接以自身的结构与势态实体发生作用,抵抗势态对于自己元间的解构和改变,只有当自己的强度低于势态的强度时,实体才会被破坏,从而失去原有的是其所是。仅靠确定性较高的、强度较高的机制直接记忆自己的物质实体所形成的都是强度较高的物质,低强度的物质由于经常“遗忘”自己,也就极少能成为长期的存在者,不能更长久地维持稳定的存在。

另一种有效的记忆方式是间接记忆方式,是元间转移的记忆方式。

比如,在生命物质中,物质实体与元间实体发生了分离,在一个物质载体耗尽了自己对于自己原始势态的记忆,将要被改变之前,元间实体已经从这个载体中分离了出去,又寻找、生成了更多的同样物质实体作为自己的载体。不断变换物质载体、尽可能多地复制自己,使得元间实体超越了物质载体个体的确定性和稳定持久程度,这样的元间实体比依附于唯一物质载体的元间实体更能长久地记忆自己,更能长久地存在下来。

8.4.2 元间实体的发育与实现

元间实体最初产生于元子差别性的积累,产生于元子差别性分布的不均匀,“不均匀”本身就是差别。“不均匀”现象的出现本身已经标志了差别的差别,标志了元间的产生,标志了势态这种最初的元间的产生。元子差别性聚集的现象可以相对分析为两种元间,一种是聚集者,一种是造成聚集的背景环境。最初时,这两者重叠在一起,当聚集者与聚集的环境势态发生相对分离时就形成了两个不同层次的元间实体 —— 这些元子聚集者构成的实体和全体元子势态构成的背景实体。

元间实体与势态分离的同时也伴随着物质实体的生成和分离。因为,元间实体和物质实体都属于元子本身的性质,都是元子一部分性质的表现,所以,元间实体和物质实体的产生与分离是对称的。物质粒子和元间粒子是对称的,同时从势态背景中分离出来,产生出来。从总体上看,两种粒子都是势态不均匀的现象,但是就粒子本身看,是相对独立的实体。

元间粒子本身具有实体性,元间作为粒子实体和作为势态实体的积累可以以场的形式具体表现为能量和力。

作为元子集群差别性抽象的元间粒子与作为同一元子集群差别者性抽象的物质粒子,两者都是这个元子集群的极端形式。这个元子集群在不同的势态作用下会在这两个极端形式之间变换,两者之间变换过程的时间差可能使得这两种性质形成两个相互关联和镜像的独立粒子。在两个极端中所取位置、程度的差异造成了粒子形式的差异。

两种相对独立的粒子各自的积累将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粒子族群。

猜想,由于元子相互之间的绝对区别性,元子差别者性积累起来的粒子是相互不相容的“费米子”,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即两个相同类型的费米子不可能在同一时空内占据相同的量子态;由于元子形式之间的绝对同一性,元子差别性积累起来的粒子是相互之间形式无差别的“玻色子”,不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尽管是粒子的,看起来更像是“关系”。费米子的积累形成了通常意义上的物质实体,形成了大到星系、星体,小到分子、亚原子、原子的整个凝聚态的物质世界。同时,费米子之间的时空关系也构成了更新意义上的元间实体,物质与元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从此确立。

当物质层次有了相当程度的积累之后,出现了物质与元间实体发生相互分离的条件。原来元间实体对于物质实体绝对依存、须臾不可分离的界限被突破,元间实体不再必定依存于特定的物质实体,可以在不同的物质实体之间实现转移,从一种物质实体转移到另外的物质实体上,元间实体超越了物质实体唯一性的限制,超越了具体物质实体本身的时间和空间环境的限制,尽管不能最终脱离物质实体的依托,但是,物质实体已经退居到载体的地位,元间本身又重新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实体。

生命物质是物质与元间实现更理想分离的契机。

8.4.3 势态的抽象互补形式

当个体与生成自己的势态脱离之后,个体依然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和势态相互作用当时的状态,这个状态是以对称和“相契”的方式对于势态的元间在某种程度上的转移和复制。

首先,这个元间的内容和势态本身的性质相适应,什么样的势态造就什么样的个体。

其次,这个元间的内容和势态的范围相关,但是,当势态的范围大于个体的范围时,个体只能得到所有势态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只能得到个体与势态相处的那一部分元间,不可能得到此外的其他时空区间的元间内容。

这两个局限性使得具体的物质实体仅仅具有自己生成时和生成之处的势态的元间,仅仅具有自己所经历的这个时空局部的元间;而且,由于具体物质实体经常忘却自己的元间,难以联结成更大的实体,不能记忆更大规模势态的元间。具体物质实体只能记忆具体的、个别的势态,只能保持自己所直接遭受的为数不多的一些改变,并将忘却大部分的历史记忆。因此,元间只能以具体的物质碎片的形式存在,难以形成更大规模的抽象的元间实体,难以以元间整体的形式存在,更不可能天然地存在一部与整个物质世界相对称、相互补的元间复本。

寄存在核糖核酸之类特殊物质中的元间可以算作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大规模的天然元间实体了。尽管也只能记忆自己经历过的势态,但是每一次变化都被保存了下来,所有的记忆累积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长长的记忆链条。这个链条不仅仅是对于某一次作用的记忆,而且是对于自己参加过的每一次重大相互作用的记忆,是对于每一次重要改变的记忆,每一次改变都是对于当时势态的契合,都是当时势态强制的结果,那么,这个链条就以契合的方式得到了每一次改变的元间,就是关于所经历的整个势态发展历史的记忆,是对自己所处的势态全过程的抽象。换言之,DNA之类的遗传物质可以被看作是这个物质生成过程的一种互补形式,DNA以互补的形式记忆了形成它自己的势态的发育演变过程,是这个势态的一种互补抽象形式。

同理,作为对世界具有认知能力的一种生物物种 —— 人,也是宇宙全部发展史的一种具体的互补形式。

 

8.5 互补与存在

8.5.1 互补关系的建立

模型:一粒子弹射向一块钢板。

在弹头和钢板表面发生接触之前,双方都保持着自己的本底元间。

在弹头和钢板表面发生接触之后,双方的结构逐渐进入更为深刻的比较,弹头侵入钢板的程度与双方力量以及结构性能的对比相关。假如,这粒子弹没能击穿钢板,仅在钢板表面留下一个凹坑,弹头也被钢板撞击变形。当弹头和钢板都发生变形但是还没有分离时,弹头和钢板表面接触的位置的形状是一致的,是同一种形状,钢板凹陷的形式正好就是弹头变形了的凸起形式。当弹头坠落分离后,双方可能各自部分地保持了撞击当时的形状。不难看出,变形了的弹头和钢板上的弹痕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补的,但并没有实现完全的互补。

撷取:

个体与势态的作用也是实体之间的具体作用。也是双方本底元间的比较,比较的结果是双方都不同程度地发生改变。

但是,改变是双方的改变,双方共同作用的效应同时作用在这两个作用者之上,每一个作用者都抵抗着这种改变,保持自己本底元间的效果取决于本底元间和这个合力的对比程度。

两者各自发生的改变组成了同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持续时间里,两者接触的局部范围内,双方拥有的元间是同一个元间,是同一种改变形式。

如果双方因相互作用而融为一体,这种同一的元间就是新的合成物的新元间。

但是,当两者发生分离时,同一个元间被分离成不同的两个侧面,被转移到了两种不同的物质载体上。被转移了的元间仅仅是各自物质载体中所有元间的一部分,这个元间和载体的其他元间一同构成了新物质的元间,这一小部分元间在新物质中得到了记忆和分离。

当把分离后的两个实体再次放在一起比较时,可以发现,两个实体都拥有可以互补的对方的元间和结构,两者之间具有“互补”的关系,拥有局部互补的元间。

所以,互补关系是由同一关系中分离出来并被物质载体的其他元间所影响和调制了的同一关系,是用对象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同一关系,是间接的同一关系。

8.5.2 势态与存在

我们把“以特定的差别形式处于相互作用之中”的实体定义为存在者。仅仅从文字表达的顺序来理解,似乎是先有一个实体,然后才是这个实体所处的环境。也就是说,存在者的“是其所是”在先,它的“在其所在”在后。这似乎也更符合传统的世界观。

不过很明显,从动态角度看,这个定义中还包含着这样的意义:

1、实体的“是其所是”是由它的“在其所在”决定的,是这个实体和势态相互作用终于达成的相对平衡状态;

2、这个实体在相对脱离形成自己“特定的元间形式”的势态之后,在进入新的势态之后依然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记忆着、暂时保持着这种“特定的元间形式”,相对于新环境,这个是其所是才是事先已经形成了的;

3、这个实体不可能永远与新势态冲突,终究要与新的势态逐渐达到新的平衡,终究要变成另外一种是其所是。

存在定义中的“在其所在”之于“是其所是”是相互作用着的势态与个体,相互成为对方是其所是和在其所在的条件。

8.5.3 “存在”的展开

众所周知,“存在”概念对应“being(英)”、“sein(德)”,在汉语里还找不出一个合适的字眼来完整表达其中“有”、“是”、“在”这三重含义,用“存在”这个词,或者用“有”、“是”、“在”这三个字中的任意一个都不准确、不全面。许多学者都认为这是中国文字的贫乏,或者是思维习惯的特点,甚至是智力水平的欠缺。其实,也无须自惭形秽,这也反映了西方文字的贫乏,明明是三层意义却不找出三个词来分别表达。擅长分析的西方哲学恰恰没有实现对存在概念的分析,没有能把它分析为三个概念;同样,擅长从相互关联上把握对象的中国哲学反而缺少了对这三个概念相互联系的综合,也没有形成对这三个概念实现统一的概念。相比之下,更有效,更容易成功的方法当然是分析方法,只有找出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别,甚至找出它们差别形式的来源和演变过程,才可能真正理解和定义这些对象。

哲学一方面声称自己的任务就是研究“存在”,一方面又受制于“存在是不可定义的”这个成见。之所以形成这样两难的局面,首先基于“存在”是最普遍概念的假定,用普遍性程度更低的概念或者用最普遍概念本身来定义最普遍概念当然是不可能的;其次,哲学是使用抽象方法获得“存在”概念的,然而,直到“进化论”、“大爆炸宇宙学”出现之前,西方主流社会意识中,特别是在宗教意识的禁锢下,都默认世界从来就是这样的,不可追问起源。因此,一切从来就“有”;始终“是”那样;永远“在”那里;存在是绝对的。在最抽象意义上,这四个概念重叠在一起,失去了分别的可能和必要。

尽管我们可以从两千多年前的《楞严经》中读到关于宇宙起源的系统推理与猜想,尽管现代科学打开了探讨宇宙进化的大门,但是,要将“存在”与时间联系在一起,要改变已经形成的主流语言体系、文化体系和概念体系还极其困难。好在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没有了宗教裁判所和火刑的恐惧,顶多可能招来几顶“狂妄无知”的帽子或者一事无成的失落,更多的科学知识成果使我们有条件沿着先哲们在沼泽中留下的路标继续探索。

基本方法是:把进化论贯彻到底,探求所有对象的发生和起源。这样,“存在”、“有”、“是”、“在”…… 就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在发生史上展开来的有时间意义的范畴序列。

如果世界真是有起源的,那么,起源之处就是最普遍之处,就是当时世界的全部;而且起源之处、之时的状态就是将来最普遍的规则和范畴,也就是存在本身,就是所谓“全集”。前面我们曾经追朔到的“纯粹差别、纯粹差别者、纯粹存在”的重叠状态,也就是这样一个全集。这样的全集是一个没有内部构造和外部环境的寂灭世界,也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所能理解的是脱离这个极限的具有具体内容的世界,具体世界。所以,我们向起点追溯的工作不可能达到极限,只能在接近极限的某个具体位置上停下来,因此我们得到的“存在”概念都不是纯粹的存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不可定义的、全集意义上的“存在本身”,而是一个具体存在者的存在。这个具体存在的概念相对之后的进化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相对理想中的、极限状态的存在本身具有特殊性、个别性,因此可把这个具体存在看作是“纯粹存在”的进化、展开形式。具体存在只是作为全集的纯粹存在的一个微小的局部,这样,纯粹存在和具体存在就成了相对者,就可以成为相互定义的立足点,“存在”就不再是不可定义的了。

将纯粹存在作为与“无”没区别的“有”,与这个纯粹的、抽象的“有”相对立的是与无区别着的有、具体的有,这就出现了差别与差别者的差别。

尽管此刻的差别还是抽象差别,还没有明确的、更进一步的差别形式,但是普遍联系中已经出现了不均匀,这个最初的不均匀标志了存在从抽象中发生,成为了有,成为了有意义的范畴;

具体差别的具体性内容其最小增量就是这个世界最初的差别形式本身,由此开始,差别形式逐渐积累起来,积累的过程无论是暴涨式的,还是平稳连续的,但终究是发展变化的;

特定的差别形式就是特定的是其所是,而特定的是其所是必然处在普遍相互作用环境的某个具体位置,处于具体的在其所在中。可以把是其所是简写成“是”,把在其所在简写成“在”,那么“是”和“在”两者并没有实质的差别,只不过是同一对象的两个不同的表述角度;

只有当是其所是与生成自己的在其所在发生分离,差别形式本身再次作为差别者之后,只种分离的次序更突出地表现为时间性,是新的差别形式,这种分离的间隔形式也更突出地表现为空间性,也是一种新的差别形式。此时此处与彼时彼处成为了差别者。差别者的是其所是和它的在其所在各自开始成为相对独立的范畴,分别具有了各自不同的意义。

至此,“存在本身”、“有”、“是”、“在”被展开成为一个时间序列,成为不同意义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