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内详细地图全图:读“诗词”谈“随想”|榕树下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0:18:23
读“诗词”谈“随想” 文 / 山涧吹来的清风 .entryBody .body p {overflow:visible;}

我喜爱朗读,默背中国古代的诗和词,这已是我多年来的爱好之一,每当在我触景,触情,遇事而伤感,悲痛,忧烦或者喜悦,激动,兴奋的时候,朗朗上口一段,以此抒发,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思想,或是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背罢,闭目韵味,情随诗走,思与词游,小吟片刻,就会顿感轻松或者舒适一些。当然选读的诗、词要贴切、准确,针对性强,不可滥用。好在古人留下的诗、词很多,表达的感情非常丰富,我只是读多了,读熟了,因而便可信手拈来。

少年的我并不爱读古诗词,全是因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下,开始强迫背诵古诗的。说来话长,1969年的文革武斗期间,天下大乱,每日襄樊的上空,枪声炮声不断,经常不时的有流弹划过屋顶,撞在墙上,落在院中。那时,父亲被列为走资派,经常被斗,朝夕不保,除他自己天天提心吊胆外,更担心年少的我出去惹是生非,便把我关在家中,不准外出。还丢给我一本毛泽东选集和毛主席诗词让我学习,规定每日必须背诵一篇毛主席的诗词或是一短篇文章,并每日检查,如背不出来,说明那天贪玩,轻则责骂,重则必打。因诗词较短,容易背诵,故而我只背诗词,有时也读一下诗词后的注解和毛主席引用他人的词句。那时正青春年少,记忆力特好,每日一篇根本不是难事,两个月不到便把毛主席诗词背的烂熟,父亲看我对诗词感兴趣,就又从家中翻出一本唐诗宋词让我背诵,虽检查已不象先前那样严厉,但仍然要求严格。我为此而不满,曾作出不少反抗,但在父亲强权的压力下,都以失败而告终,无奈之下的我,那时便被迫熟读了不少的古诗和词。

少年时虽读了不少诗和词,但大都不得领悟其含意和精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时背诵诗词,一是为了应付父亲的任务,二是哗众取宠。真正读懂并欣赏古诗,词还是在成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增加,感悟了诗人饱经风霜的人生,悲欢离合的经历,和喜怒哀乐的情感,并与作者在思想上产生有了共鸣后,这时读的诗词,才真正进入了诗人的精神世界。此时读诗,除了学习,欣赏诗词中简练,优美的文字艺术外,理解,品味诗词中的所表达的情感,使得读诗词才有了真正的内涵。真可谓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青年时,我爱读宋人秦观的“鹊桥仙”,词日: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好一个纤云弄巧,好一个柔情似水。此词,词句优美,情景交融,以景抒情,情在景中,文字虽用不多,但已充分反映出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复杂心情和他们之间深沉真挚的爱情信念,特别是后两句,把怨恨转化为爱情的誓言,情深意长,成为千古转诵的佳句。

陆游的“钗头风”也是我常读的词之一,词日;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分宫墙柳。东风恶,欢情簿,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绵书难托。莫,莫,莫!这首催人泪下,百读不厌的宋词,是诗人在绍兴沈园以满含深沉浓烈,悲愤欲绝的情感,用凄艳哀婉的语言,书写在墙壁上的一首名词,它含蓄朦胧的表达了诗人无可奈何的相思之情,懊悔之苦。最耐人寻味的是每段后面的三个重叠字,错,错,错。莫,莫,莫。它巧妙的把男女双方的哀、怨、苦、愁融为一体,其词语之精练,品味之无穷,乃属空前绝后。千百年来“钗头凤”以它特有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代读者,每当我读罢此词,我便在心中默念到,此人乃真是有情有意的男子汉也。

我们襄樊也是人杰地灵之地,千百年来,也出有许多知名的诗人在中国诗坛的星空中闪烁,在这些襄樊籍的诗人中,我最爱读的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每次读这首诗,便都会增添我对襄樊更加的

热爱和自豪,其诗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述,旅途愁思的抒发,展现出一幅意景悠远的画面,令人回味无穷.

1985年我出差上海,专程前往苏州寒山寺,想亲自了解,体验一下诗人所描绘的寒山寺、它那迷人的风光山色和醉人的渔火钟声。我想象的景象应该是;在那流淌着清清运河水的江岸边,一座千年古寺在茂盛的密林中隐约可见,山林里偶而传来鸟儿的鸣叫声,周围一片沉寂、安宁和肃穆。但看到的结果却使我大失所望,只见寺院周围到处都是喧嚣的人群、拥挤的街道、和一条臭气捂鼻的大水沟,全然没有一点诗中的景色。真是胜名之下,其实难副,深感遗憾。当然,这也许是年代过于久远所致。不过、总算是看了有清末名人康有为所书写的隶书“枫桥夜泊”真迹的石碑,其字苍劲有力、雄健厚朴,令人赏心悦目,这也算是种补偿吧。

我爱读岳飞的“满江红”。这首响彻华夏神州的正气歌,充满了气吞山河的战斗激情和疼恨仇敌,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词中的那“踏破贺兰山缺,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收拾旧山河”的豪言壮语,八百多年来,不知激发了多少代仁人志士满腔的爱国热情,就是现在的和平时期读了这首词,也让人心朝起伏,热血沸腾。宋代最杰出的诗人苏轼写的诗词也是我最喜爱读的诗,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忙忙]等等。此公的诗词宏肆雄放,清新豪键,加之诗人有着博大精深的的才华和奔放大气的手笔,使得我每当读他的诗和词时,就会感受到诗中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潇洒浪漫主义的情怀,它让人遐想,让人痴迷,让人沉醉,让人爱不释手了。

在中国古代诗词艺术的长廊中,闪耀着无数的明珠。这是古人留给我们后人丰厚的文化遗产,它数也数不清,学也学不完,读也读不尽。但近年来,我经常掩卷长思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人在那个时侯便能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文学艺术,却在近代三百年里、在科技上、反而远远地落在了西方列强的后面,使一个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沦落为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受尽了列强们的欺压和**。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是一个太大的题目,近百年来,无数专家学者都对此发表过高论,都在从我国的文化,思想、政治、体制、经济、教育、地理等方面找原因,这些我都赞同。但我以为;除上述原因外,中国封建落后的科举制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文化的人要想出人头地,唯一的渠道便是读书做官,在赶考时,做出一篇好的文章来,便可金榜提名,富贵终身。因为中国封建的科举制度营造了文学发展的竞争环境和创作氛围,在这种单一科目考试的诱惑下,使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把他们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文学的学习和创作中,并把中华文学推向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这种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符合于统治阶级的需要,有利于加强皇权的统治和巩固封建专制的基石,虽然它在历史上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在这种制度下长期生存的中国文人们,便会由此而忽视对科技的研究与发现。实际上近千年来,这种人才选拔的科举制度,不但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反而成为阻挡中国科技发展的绊脚石。纵观西欧列国,在苏轼吟诗于长江赤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设立大学,其中意大利大学、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都是那时先后建立起来的,虽然其间由于受宗教的影响、在科目的设立上有过一些曲折和波动,但毫无疑问的是,它们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或发现,为四百年后西欧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后来的工业革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知识储备。我想,我国古代的那些天才的诗人们,如果把他们当初用在文字上的那些精力也用在于科技的发明或发现上,并得到皇室、官府的支助和扶持,象科举一样,也有着竞争的制度和环境,重视科学知识,重用科技人才。那将会是什么样呢?也许、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世界的历史和现状将会因此而重新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