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灵召唤突袭怎么开:朦胧的本然|榕树下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08:51
朦胧的本然 文 / 东方佚名

在希腊神话中,人原是一个半男半女的圆球状怪物。四手四脚,一颗脑袋上长着两副脸孔。人的狂妄本性,令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感到不安。于是万物之神宙斯便用一根头发将“人”从中间剖开,被剖开的两半痛苦极了,都急切的扑向另一半,纠缠拥抱,想重新融为一体。此种对自身另一半的眷恋之情,便被称**情。

神话虽无可稽考,但古往今来,芸芸世间的男女,都在苦苦寻觅自己的另一半儿,渴望结合一体,却是显见的事实。难怪一位西方的哲学家曾说,人的生命只有三步:第一步,生命诞生;第二步,追求和享受爱情;第三步,生命死亡。总之人为爱而生,为爱而死,最重要的就是爱情,其它都围绕此一核心而展开。

然而“问世间情为何物?”也即言,爱的本质若何?在我们这些灵肉兼具的有情众生,无疑是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虽然佛者早给了我们现成的答案,爱由无明而来,是众生烦恼或苦的根源。除非化无明爱种,为菩提自性,方可解脱。不过在我们这些世俗凡夫,却大多不愿承认,或虽“勘得破,却“做不过”也,仍要执著的“把酒问青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育焉。元氏此一问,也数百年无人能答,至今未有一个圆满的解说。我们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爱情”释义是:“男女相爱的感情”。太过朦胧含蓄,基本上等于没说。

在弗洛伊德的“泛性论”看来,所谓诗情画意的爱情,不过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其核心是**,为的是性的结合与满足。犹若饮食一般,“食欲付之实践,叫吃饭;**付之实践,叫爱情。”日本辞典中的“恋爱”就干脆定义为:“男女之间基于性冲动的感情”。把人的爱情与**等同齐观,仿佛爱即行动,就未免失之粗鄙,而且有点浅薄,应是动物或禽兽的爱情观了。

语云“神仙眷侣”,当然非在我们人间。佛典《阿含经》载:天界男女,大都随缘自然。一个微笑,或一次凝眸,彼此莫逆会心,一切便都成就。不似我们尘间的情缘,眉目传情之不足,非宽衣解带不可。也故希腊的新柏拉图主义者,视性为洪水猛兽,驱逐肉体的因素,唯求男女双方精神上的融合。如“高贵品质”、“优美心灵”及“牺牲精神”云等。自是难能可贵,其纯粹透明,无疑是理想之完美。能增上缘,令生命升华。可惜此种“柏拉图式的爱情”,只应天上有,不近人间烟火,难以落到现实大地。一沾染世俗红尘,便消融无踪,不复有存在的根基。

“半个球是无法滚动的”。如时装店塑胶Model,姿态曼妙可人,但你决不会发生爱感。即便洒上一吨香水,也难抵一活生生的血肉女郎。何以故,缺失内在之精神活力故。西方大哲苏格拉底有言,人类的爱情具两重性:崇高的精神与卑俗的肉体。也即“灵”与“肉”的结合,融生理、精神及现实诸因素为一体,是一种化合或混合的产物。有诸多的搀杂,并非清澈见底。至于各占几成,彼此百分比多少,就委实难以说清——也常是变化不定。高尚抑或低俗,亦全看双方各自的纯粹程度而定。若论其本然,则一片朦胧,非清非浊,不黑不白,故曰:朦胧的本然。

在我们东方国度,生存第一,其它神马都是浮云。而欧美福利社会,恰正相反,所谓爱情,应该要纯粹得多。

所谓爱情,有如是等诸观。众生依品类及缘法心性之不同,而各得其解。在我们世俗凡人,如何的观想取舍,这大主见由自己定——或有时不得不那样选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