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原彰弘 张炳煌:中医文献董建华教授治疗泻痢诸法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56:59
董建华教授治疗泻痢诸法探讨
作者:田海河
关键词:泻痢 中医药治法 老中医经验
前贤治疗泻痢方法很多,董建华教授在充分汲取前人所长的基础上,又结合自己几十年的丰富临床经验,多有发挥,形成了自己完整独特的泻痢治疗体系,而泻痢诸法的运用,是其体系的核心内容。其主要治法如下:
清热化湿法
本法常用于泻痢初期,湿热滞肠之证。因湿热内蕴或下注者,便色黄褐而臭,伴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等证,应用清热化湿之法,常选用葛根、黄芩、黄连、块滑石、茯苓、通草、藿香、佩兰等药。而湿热滞肠之痢疾证,痢下赤白脓血、腹痛、里急后重,亦有上述兼夹症,因其已伤及肠中血络,可在上药基础上增减,加入调气活血之品,如木香、槟榔理气导滞,当归、赤白芍行血和营,并加重清热化湿之力,白头翁、桔梗解毒排脓。对于热盛者,常选用清热之山栀、黄芩、连翘、马齿苋、蒲公英等;湿盛者,选加化湿之苍术、厚朴、薏苡仁、蔻仁等;兼食积者,常配以消导之神曲、山楂、谷麦芽、鸡内金、莱菔子等。
总之,本法多用于泻痢初期之实证,或复发期邪实而正未虚者。对于虽邪实,但正已虚者,则当慎用。另外,本法除应掌握适应证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法度,因其毕竟为攻邪之品,湿热清化后,即应转手,不可一清到底,以免徒伤正气。
益气健脾法
痢多由泻来,而泄泻之由无不本于脾胃。故而从脾论治,益气健脾乃必用之法。药常选用:党参、太子参、黄芪、山药、扁豆、茯苓、土炒白术等药,冀脾气健运,水湿得化,泻痢亦止。在临床上脾虚常与标实并见,宜根据标本先后,或先祛邪后健脾或先健脾后祛邪,或健脾与祛邪并举。最常见的莫过于湿与脾的关系,或湿邪困脾,或脾虚生湿,应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然具体应用时,还须注意,健脾尤当防滋腻太甚,以免助湿生邪,故常于上药中配伍木香、砂仁等药疏通气机,使益气不壅滞,补脾不助湿。若见中气下陷脱肛者,又宜配伍举陷升阳之品,如升麻、荷叶等。
活血化瘀法
痢下赤白,白者属气,赤者属血,“调血则便脓自愈”。或久泻久痢损及肠间血络,出现大便色暗而黑,腹部刺痛,固定不移,舌紫暗,有瘀斑者理应施以活血化瘀之法。常选用赤芍、川芎、红花、炒五灵脂、蒲黄、丹参、制乳香、没药,甚或三棱、莪术等药。此类药物应注意严格掌握适应证,确有瘀象才可使用,以防冒然克伐,正气徒伤。选用药物之时,应避免使用一些活血滑肠之品,如当归、桃仁,但并非绝对,必要时亦可使用,只是应注意方中配伍。血瘀之证常与气关系密切,“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互根,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滞血瘀证,可佐以行气之香附、枳壳、陈皮之类。而气虚无力推动,气虚血瘀证,则当佐以益气之品,如参芪辈。
温阳散寒法
大部分泻痢病证,尤其是久泻久痢者多有腹部发凉,畏寒喜温,饮冷或遇寒则腹泻,腹痛发作或加剧,遇温则舒缓,甚可出现四末不温,腰膝酸软之象。然寒又分虚实,实者或为风寒、或为寒湿,虚者或为脾阳虚或为肾阳虚。对寒实者,依其兼夹之邪不同分而驱之;虚寒者,依其在脾、在肾之别分而温之。气聚者得温则散,血瘀者遇温而行,温阳散寒之法亦有助于气血的运行,对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脓血都有辅助治疗意义。对风寒者,常用荆芥、防风、桂枝、细辛之类,寒湿者,常用苍术、厚朴、草果、藿香、佩兰等药。对于脾阳虚者,常用干姜、良姜、小茴香等药;肾阳不足者常用附片、肉桂、补骨脂、杜仲等。本法应用时,对久泻久痢阳伤之证,尤须注意配伍养阴生津之品,如芦根、石斛、沙参、麦冬等,以防温燥之品,使阴津更伤。
消食导滞法
董老认为泻痢相关,同出一辙,依感邪之轻重与素体禀赋之盛衰,或成泻,或成痢,或先泻后痢,或先痢后泻。对伤食之证,常选用:鸡内金、焦三仙(山楂、神曲、谷麦芽)、莱菔子、木香、砂仁等消食导滞。此种类型的泻痢应主以消食导滞,但仍需伍用它法,如因脾失健运而致食滞内停者,常配伍党参、黄芪、茯苓、白术等药益气健脾以助消食;感寒饮冷而食滞者,常配伍良姜、香附、毕澄茄、甘松等温胃散寒辅以导滞;胃气壅滞,食入难化者,则又常选用枳壳、大腹皮、香橼皮、佛手理气通脾,消食导滞。
理气通降法
临床上泻痢诸疾常兼见气机阻滞,升降失和的病证。寒凝、热壅、食积、痰湿、瘀血等病邪均可阻滞胃肠间气机,使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水谷杂下,而成泄泻;病邪阻滞胸间气机,与气血相搏结,大肠传导功能失司,通降不利,气血凝,其肠腑脂膜和血络受损,而见痢下赤白脓血,气机阻滞不通,而有腹痛和里急后重等症。“调气则后重自除”。用理气通降法,药常选用:木香、槟榔、乌药、小茴香、香附、青皮、陈皮等。同时亦应依其兼夹寒凝、热壅、食积、痰湿、瘀血等不同的病邪,分别配合散寒、清热、消食、化痰、除湿、逐瘀诸法,以使气机复其通畅,脾胃升降调和,大肠司其传导之功,泻痢遂止。
疏肝扶脾法
本法适用于肝郁乘脾证。其特点是:情志波动时泻痢发作或加重,腹痛即泻,泻后痛不减轻。采用抑肝之胜,扶脾之弱的方法,常选用柴胡、白芍、香附、白术、青陈皮、防风、茯苓、八月札、绿萼梅等。对气滞明显者,常加用川楝子、枳壳、郁金、元胡、大腹皮、黄芩等;气郁化火者,常佐以龙胆草、苦丁茶、黄芩等药。本症矛盾的两个主要方面是肝郁及脾虚,两者可互为因果,即木贼土虚,或土壅木郁,抑肝柔肝以制亢盛,健脾助运以扶其弱,肝平脾健泻痢自止。
淡渗分利法
主要用于泄泻。《景岳全书·泄泻》“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水谷分,则泻自止,故曰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此即所谓利小便,实大便。董老常用茯苓、通草、车前子(草)、木通、块滑石、薏苡仁等药。对于慢性久泻不可分利太过,以恐损正伤阴,若要分利,一定要掌握好剂量,并注意配伍得当,使利水而不伤阴或少伤阴。而痢疾中,分利小便被列为四大禁忌症之一,因痢以脂血伤败,病在下焦,肝肾大肠也,分利已无所及,故宜调理真阴,并助小肠之主,以益气化之源。本治法常与芳香化湿之藿香、佩兰,苦寒燥湿之黄芩、黄连、黄柏,苦温燥湿之苍术、厚朴等配合使用,使药力协同,共逐湿于外。
培元补肾法
本法适用于肾泄,即五更泄。多因肾阳不足,常见五更即泄,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腰膝酸软,腹冷痛肠鸣,四末不温,舌淡,脉沉细而弱。久痢不愈,脾肾俱伤,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无以充养先天,使肾虚更甚,关门不固,甚或滑脱。董老常用桑寄生、川断、杜仲、牛膝、肉桂、附片、补骨脂、肉豆蔻、益智仁、炮姜等。注意本法常与健脾之药同用,即脾肾双补,以后天养先天,补脾气可佐用太子参、茯苓、白术等药;补脾阳可用高良姜、干姜等药;肾虚泻痢易致滑脱不禁,必要时又当佐以涩肠固脱之品,如诃子肉、罂粟壳等。
升清举陷法
素体虚弱,或久泻久痢伤正,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而有泻痢频作,肛门坠胀,或脱肛,还可伴有内脏其他部位的下垂、肾下垂及子宫脱垂等症,是为清气在下乃生飨泄。相对应之浊气不降,壅滞于中,变生他邪。出现本类证候,董老临证时常加用干荷叶、升麻、柴胡或黄芪等药,冀清气升浊气降,泻痢可止。应注意本法不能单独使用,往往与其他药相配,如脾气虚弱,常加用健脾益气之太子参、茯苓、白术等,降浊药常加陈皮、清半夏等。
涩肠固脱法
久泻久痢,疾病后期,邪少虚多或纯虚无邪,幽门滑利,关闭不利,虽投温补,未能奏效,水谷精微趋下而脱失,致虚者更虚,滑脱不禁,精神倦怠,四肢不温,临床上董老常选用诃子肉、石榴皮、芡实、罂粟壳、煨肉豆蔻等药。注意本法只用于体弱或久泻久痢后期之纯虚无邪者,涩肠以固脱。然在初起时断不可用,而且虚中夹实,积滞未完全消除者,不宜过早使用涩剂,避免关门留寇,变生他患。涩法只是临时治疗措施,不可久用,必配以治本之剂,如常与炮姜、肉桂等同用,暖脾温肾,少火生气。另外,涩法又须与通法结合,以防只涩不通,气滞不行,腹胀难消,其病更加复杂。应注意的是本法选用的药物部分具有成瘾性,故连续服药时间不宜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