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互联网的一些事 2011-7-2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3:16:20
互联网的一些事

易购网(北京)招聘产品经理网页制作阅读原文

易购网(http://www.egou.com)是中国领先的最为专业、最具规模和品质的互联网效果整合营销服务提供商亿玛在线旗下网站,前身是中国最早的、规模最大的网上购物垂直社区(BuyRen.net)... 全文↓来自:易购网  1天前

  易购网(http://www.egou.com)是中国领先的最为专业、最具规模和品质的互联网效果整合营销服务提供商亿玛在线旗下网站,前身是中国最早的、规模最大的网上购物垂直社区(BuyRen.net)。为网民提供比较购物、网上购物返点、导购资讯、网购社区等服务,汇集了众多成熟、活跃、忠诚、有影响力的网购用户.截止2009年8月,易购网拥有注册会员75 万人,超过100家中国领先的电子商务网站均为易购网合作伙伴,每月为合作伙伴贡献超过3000万销售业绩。

  自2004年以来,易购网基于庞大的精准用户群,为数百家电子商务网站、快消品等客户提供了全方位深度营销服务,并通过易购网络平台传播至更广泛的目标用户中,为合作伙伴培养了大量忠诚用户,贡献了巨大业绩。

  ---------------------产品经理------------------------

  职位:产品经理

  工作地点:北京

  职位描述:

  1、熟悉社区产品,并对电子商务有浓厚兴趣;

  2、能够独立的开拓新的产品,负责产品的开发以及产品改进,以满足现有或预期的市场需求;

  3、善于倾听用户声音,对数据敏感,善于数据统计分析、逻辑清晰;

  4、根据产品战略和工作计划、市场研究和现有产品的情况,创造性、阶段性地为产品设计新方案;

  5、负责相关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与市场、运营、法务、客服等人员紧密合作,实现产品目标。

  任职资格:

  1、3年以上相关网站产品工作经验,具备电子商务网站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2、熟练使用Axure、MindManager、Word、Excel、PPT等办公软件;

  3、熟悉电子商务,并对电子商务的产品设计及用户行为有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4、社区用户行为分析,懂得查看PV、活跃用户数等网站用户数据,引用数据定期分析;

  5、有很强的市场洞察力,富于创新精神,对新产品有敏锐的嗅觉,有很强的产品设计能力

  6、逻辑思考能力,能够准确把握产品项目的核心,能承受一定强度的工作压力

  7、有产品规划、产品设计、开发等丰富的实践经验;

  8、有良好的团队管理能力,善于推动团队执行;

  9、优秀的沟通协作、执行及项目管理能力,并拥有强烈的责任心,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协调各项资源,顺利完成目标。

  加分因素:

  1、狂热的网络购物爱好者,但,非淘宝重度用户;

  2、活跃的社区用户,在多个社区有自己的帐户并经常去泡;

  3、对比较购物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

  4、有个人Blog或者各个社区的资深帐户(请在邮件中注明)

  联系方式:zhanrong@emar.com.cn 请在邮件标题中注明应聘职位

  -----------------------网页制作-------------------------

  职位:网页制作

  工作地点:北京

  【岗位职责】

  1、与网页设计工程师、软件工程师配合完成web前端的开发工作;

  2、负责把效果设计工程师设计的效果图转化为.html格式的页面;

  3、负责网站web前端效果的技术实现。

  4、负责公司网站及应用内容的制作、维护

  5、参与制定网站的结构、内容,设计并负责其实施和后期维护

  6、熟悉公司相关产品,并完整全面地在网站上发布和满足相应的应用需求

  7、与市场、技术、产品等部门配合,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类网上活动的实施工作

  【岗位要求】

  1、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有大型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制作经验者优先

  2、了解网站制作的执行流程及规范,熟悉或了解WEB2.0,有在web2.0项目工作经验者优先;

  3、有良好的设计能力并具备熟练网页制作技巧,熟悉HTML/css/javascript 等并能熟练手工编辑修改HTML源代码,能熟练美化ASP/PHP/JSP等程序动态页面;

  4、精通W3C标准,熟练应用HTML/XML/CSS,用DIV+CSS制作符合 w3c 规范的页面;并能解决各浏览器兼容问题;

  5、熟练使用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Firworks等软件,将设计师设计的效果图用最少的html语言将其完美的实现;

  6、较强的领悟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好的沟通能力、高度的责任感。

  7、应聘者请提供作品

  请将简历发送至:zhanrong@emar.com.cn(请在邮件中注明应聘职位)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16个精美的 HTML5 单页网站作品欣赏阅读原文

HTML5是现在Web开发领域的热点,更多的开发人员开始使用HTML5来开发交互性强、效果出众的Web应用和游戏。今天,本文收集了16个精美的HTML5单页网站作品,让大家感受一下HTML5的魅力,一... 全文↓来自:梦想天空  1天前

  HTML5 是现在Web开发领域的热点,更多的开发人员开始使用HTML5来开发交互性强、效果出众的Web应用和游戏。今天,本文收集了16个精美的 HTML5 单页网站作品,让大家感受一下 HTML5 的魅力,一起欣赏。

Diablomedia

Digitalhands

Hellocarbon

Morehazards

Bokicabo

Mindepic

Tejpotter

Unfold

Shweplantis

Vertaaverkkoja

Sitesprouter

Youzee

Floridaafterseven

Electricpulp

Qlpros

Lerecorddumonde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知己知彼――清楚自己的产品 去做竞品分析阅读原文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产品也是如此。知己,意味着知道自己产品的定位是什么,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产品定义是什么等等。知彼,简单的说就是清楚竞争对手的情况。知彼是建立在... 全文↓来自:legene  1天前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产品也是如此。

  知己,意味着知道自己产品的定位是什么,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产品定义是什么等等。

  知彼,简单的说就是清楚竞争对手的情况。知彼是建立在知己的前提下:清楚自己的产品,才会知道对应的竞品有哪些。但是并不是说知己,就一定会知彼。这就免不了要深入的做竞品分析,才能更懂对方。

  不客气的说,现在很多产品经理,包括交互设计师,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很多人还停留在先盲目照抄竞品,再增加其他功能的思维框框里。

  交互设计师也是如此,立场不坚定就很容易被PM牵着走。最近我做了一个内容型页面,接到需求文档后(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一个文摘集锦),然后就开始排版了。但是越做越觉得不靠谱,在一些关键点上和PM有分歧,但又总讨论不出来结果。最后我恍然大悟:是因为前期漏掉了很多必要的工作。

  首先,应该明确这个页面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页面可以为用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第二,我们如何为用户创造价值?是通过我们的臆想去教育用户?还是向用户展示他可能关心的内容?如果选择后者的话如何确定哪些内容是他关心的?第三,根据用户可能关心的内容,我们应该提供哪些内容模块?第四,这些模块的优先级是什么?这些都确定好了,才开始做排版布局的工作。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这个内容丰富的页面,PM只给了半天的时间,在这种环境压力下,交互设计师很容易迷失自己,把专业的流程统统抛到脑后,而只想着如何按时完成任务。

  由这个页面,我的思维延伸到了整个产品上:我们做这个产品的时候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吗?知道如何甩开竞争对手吗?我们了解会有哪些人使用我们的产品且这些人的期望是怎样的?他们会如何使用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产品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吗?对于这样一个业务复杂的专业产品,我们认真的研究过竞品吗?我们真正了解这个行业的特性以及用户的需求吗?

  一切都是否定的。只是简单看看几个竞品,就凭借经验和感觉去勾画一个产品是远远不够的。越到后期,就越觉得心里没底。在设计的过程中,总是会不经意的发现新的设计质量不错的竞品,让我备感压力。也许靠着公司的牌子和广告资源,做的再烂也有人埋单。但这毕竟是短期的,不仅这个产品救不活,就连公司的品牌形象都会逐渐被透支。

  产品设计已逐渐接近尾声,而我作为一个交互设计师,却说不出几个竞品的名称,也不了解竞品的情况,真是非常惭愧。我回想这一个多月,到底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要对时间妥协?为什么不能以专业的素养来向产品方建议正确的流程呢?大家其实都非常想把事情做好,但是往往被眼前的限制冲昏了头脑。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明天,开始和PM商谈竞品分析事宜!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浅谈苹果产品设计中的黄金分割阅读原文

你研究或者不研究,美就在那里,不偏不移;你发现或者不发现,黄金分割就在那里,不多不少。了解他,发现美,也给自己增加精彩,好作品不会没有依据。掀开面纱 0.618或者1.618,这个数字是否觉得似曾相... 全文↓来自:百度MUX  1天前

   你研究或者不研究,美就在那里,不偏不移;你发现或者不发现,黄金分割就在那里,不多不少。了解他,发现美,也给自己增加精彩,好作品不会没有依据。

  掀开面纱

  0.618或者1.618,这个数字是否觉得似曾相识。这其实是一个数学比例关系(说到数学,不要先着急晕哦,知道咱们做设计得对计算都不敏感,呵呵),即把一条线段分为两部分,此时短段与长段之比恰恰等于长段与整条线之比,其数值比为1:1.618或0.618:1。

  这就是黄金分割律,由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发现,后来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将此称为黄金分割。黄金分割在未发现之前,在客观世界中就存在的,只是当人们揭示了这一奥秘之后,才对它有了明确的认识。当人们根据这个法则再来观察自然界时,就惊奇的发现原来在自然界的许多优美的事物中的能看到它,如植物的叶片、花朵,雪花,五角星……许多动物、昆虫的身体结构中,特别是人体中更是有着丰富的黄金比关系。

  植物叶子中黄金分割

  鹦鹉螺曲线的每个半径和后一个的比都是黄金比例,是自然界最美的鬼斧神工。

  动植物的这些数学奇迹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在亿万年的长期进化过程中选择的适应自身生长的最佳方案。

  走的更近

  黄金分割律作为一种重要形式美法则,成为世代相传的审美经典规律,至今不衰!这里我要再向你推荐一个美学利器——黄金矩形(Golden Rectangle)。它的的长宽之比为黄金分割率0.618,并且可以不断以这种比例分割下去。

  黄金矩形:

  黄金分割率和黄金矩形能够给画面带来美感,令人愉悦。在很多艺术品以及建筑中都能找到它。埃及的金字塔,希腊雅典的巴特农神庙,印度的泰姬陵,这些伟大杰作都有黄金分割的影子。

  泰姬陵的多出布局都能看出黄金分割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中蒙娜丽莎的脸也符合黄金矩形(介个网上很多图此处不多说了,呵呵),《最后的晚餐》同样也应用了该比例布局。

  《最后的晚餐》中后墙和窗户,还有前景的桌子和弟子的脚都存在着微妙的关系

  为什么人们对这样的比例,会本能地感到美的存在?其实这与人类的演化和人体正常发育密切相关。据研究,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骨骼方面以头骨和腿骨变化最大,躯体外形由于近似黄金而矩形变化最小,人体结构中有许多比例关系接近0.618,从而使人体美在几十万年的历史积淀中固定下来。人类最熟悉自己,势必将人体美作为最高的审美标准,由物及人,由人及物,推而广之,凡是与人体相似的物体就喜欢它,就觉得美。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有句名言“凡是美的东西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这就是部分与部分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一致。”

  我们结婚吧,从此苹果和黄金分割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Apple logo

  Apple logo苹果中小叶子的高度和缺口的高度之比是0.6,而缺口的位置也和黄金分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许这里面还有更多黄金分割的密码,这里就要同学们自己去发现咯~

  界面中的黄金分割

  以iphone4为例,主界面的图标大小是114PX*114PX,它与图标和行距的总和(176PX)之比大约为0.6,而屏幕分辨率的长宽比640/960也很接近黄金分割数0.618.

  短信页面,信息块宽度所占整个屏幕的比例也是和黄金比例很接近的。再看拨号盘,就是一个个小黄金矩形的集合。是不是当我们不知道如何分配页面中各个元素比例的时候,这是一个很可以考虑的因素呢。

  再看下面几个例子:

  Safari中地址栏和搜索栏的比例也是应用了黄金分割,合理的分配了空间,既能充分显示当前地址也方便用户选择“搜索”。

  26键键盘,这是在手机中使用率最高的键盘,按键高度和按键占整个行高的比值很接近黄金分割,同时每个按键也是小黄金矩形。这里的比值都是和黄金率近似但并不完全相同的,这点也很重要,因为设计并不只是美学,还要考虑到用户触键的准确率,信息的承载量等诸多因素。

  色彩对比上也可以应用黄金比例,如明度的对比,键盘里同一高度上深色按键和浅色按键的明度之比在接近黄金风格的时候是很容易辨识和区分按键功能,同时还不会觉得过于抢眼。

  网页中的应用

  这是apple官网首页的截屏,他不像很多网站使用黄金分割处理左右分栏,而是充分的使用了黄金矩形,合理的排布了版面,又彰显了大气的风格。

  Id设计中的黄金分割

  如今宽屏显示已经是主流趋势,16:9,16:10这种比例都是比较接近黄金分割的,他们被充分应用的产品的设计上。经典的Apple Mac book pro也是使用了16:10这种及其接近黄金比的屏幕设计。

  他们很幸福,我们怎么办?

  讲了这么多,大家会不会有点晕啊。哈哈,知道你不是学数学的,不擅长算数子。我就替你总结吧。

  Apple的设计中到处都有黄金分割的影子(估计还有好多被办公室的明亮灯光照的不太容易发现,你来发现吧),是不是由此可以得出在不用考虑其他一些必要因素的时候,可以用黄金分割比来排布那些你不知该如何排布的页面的元素。比如表格的设计,网页的分栏,需要有侧重点的界面内的两部分。

  使用了黄金分割布局的banner,文字和图片的比例关系合理,在最大程度的凸显文字的基础上配图也不会失去光彩。

  额,没有好好应用黄金比例,杯具了~~~~

  同时,这里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上面的说的其他因素,这就要巧妙的应用,全局思考,才能做出真正的“黄金”作品出来,而不能仅仅是一个应用了黄金比率却不满意的失败作品。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切忌一味的照搬,如果使用了黄金分割比,整体效果反而不好,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做到应用自如,应尽量的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创作,不应该让这些本来对我们创作有益的规律成了拘束创作的阻碍。

  转载请注明出自”百度MUX”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软件安装过程的交互设计阅读原文

混乱的安装界面和不畅的安装流程把前来拜访的用户拒之门外,也使软件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定制和发挥。由于对互联网产品的爱好,我经常安装软件,在这之中发现许多不好的地方,在这将共通的内容提出来分析一下。现有... 全文↓来自:乌拉特  1天前

   混乱的安装界面和不畅的安装流程把前来拜访的用户拒之门外,也使软件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定制和发挥。由于对互联网产品的爱好,我经常安装软件,在这之中发现许多不好的地方,在这将共通的内容提出来分析一下。

  现有软件安装一般页面流程:

  what's new页>>许可条款页>>选择组件>>软件大小信息,选择安装路径和快捷方式显示位置>>安装进度页>>附带推广软件页,和立即运行、开机启动、设为首页、显示新特性等>>完成

  然而,用户心理过程却是这样的:

  安装之前:这是什么?(新用户) / what's new,值得更新吗?(老用户) 如何安装?

  准备安装:有多大? 装在哪? 会显示在哪? 安全与否? 有插件吗?

  安装过程中:需要多少时间? 进行到哪了?

  安装结束时:结束了吗? 会对软件进行设置吗,如开机启动?

  安装结束后:运行时需要注意什么? 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打开看看 / 以后再说

  将两者比较,发现现有页面流程不能完全覆盖用户需求,包括以下内容:

  “这是什么?”

  第一次使用软件的人只能看见更新的内容,却不知道整体功能,犹如盲人摸象。解决办法:在第一个界面展示软件最精髓的简介,这也是广告宣传。

  “what's new,值得更新吗?”

  有what's new,没有是否值得更新的相关信息。解决办法:设定官方的更新等级划分,例如:重要 正常 轻微。用户在知情的情况下自主选择更新。

  “安全与否?”&“有插件吗?”

  宣传软件的品质会增加用户的信任度。

  “需要多少时间?”&“进行到哪了?”

  这都是用户对时间的控制,避免浪费等待的时间。现最常见的是显示正在写入的具体文件和整体的进度条(如图1)。当具体写入的文件名上下翻飞,如白驹过隙。这一信息就失去了传递的内容。

  图 1

  偶尔也有显示阶段进度的(如图2)。这下能知道还剩几个阶段,但不能揣测剩余多少时间。

  图 2

  比较容易得到一致的结论:图2的优于图1。但仍不够,我最欣赏的是win7的安装进度(图3)。数据信息和图形结合紧密。能了解到有哪些阶段,又能大致揣测剩余多少时间。

  图 3

  也有很少的程序安装时显示了剩余时间的具体数字。我认为,在不保证这个数字一定准确的情况下,让用户看几个小时到几分钟的瞬变,还不如显示一个整体进程百分比。(无意中扼杀了一类时间机器)

  另外,好有几个提高安装体验的设计细节:

  1. 全局导航:全局放置一个进度导航(如图4),也可采用图3的win7的进度条。

 

  图 4

 

  2. 选择组件时,可设定推荐、简洁等配置方案,降低用户选择难度

  3. 选择安装路径,提供路径输入框和打开文件夹按钮两种修改方式。对已存在的软件版本检测路径位置,避免老用户寻找困难或者重复安装。

  4. 附带的推广软件和显示新特性默认不选中,立即运行、开机启动、设为首页等视情况选中

  5. 安装成功页面,将“完成”按钮以及“立即运行”和其复选框去掉,改为“立即运行”和“以后再说”两个按钮,“立即运行”按钮在“以后再说”按钮左侧(优先看到和使用)。这样修改的原因是,在页面上有安装完成的提示的情况下,关系到用户下一步操作的信息就是关键信息,应该置于按钮层面上,和其他信息区分开来。既减少用户移动鼠标的操作成本,也可减少误打开软件的概率。

  最后,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对安装迅速的小软件来说,流程就可以更加简化。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苹果各个时期发布的产品―1976 至 2011 苹果产品回顾阅读原文

1、创业之初在正式创建苹果之前,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刚刚21岁。当时乔布斯经常同他的两位好友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Wozniak)、罗纳德&mid... 全文↓来自:Mashable  1天前

  1、创业之初

  在正式创建苹果之前,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刚刚21岁。当时乔布斯经常同他的两位好友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罗纳德·韦恩(Ronald Wayne)一起玩耍。或许这三人本来可组建一家摇滚乐队,只是这三位好友另有想法。

  当时乔布斯和韦恩同在一名为Atari的公司工作,而沃兹尼亚克在惠普工作。1976年4月 1,这三位好友创建了苹果电脑公司。虽然苹果的最初创始人为三位,但仅仅三个月之后,韦恩就以800美元的低廉价格将自己所持苹果股份出售。由此一来,人 们谈起苹果创始人时,多数情况下只提及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两人。

  2、苹果I现身

  如今回头一看,苹果生产的第一款电脑Apple I看上去就是老古董。Apple I由沃兹尼亚克亲自手工打造,并于1976年在加州一次展会上展出。Apple I硬件放在木盒子里边,外观上看上去是一台打字机。该产品并没有配备显示器,需外接电视机来作为显示设备。其售价为666.66美元(据说是沃兹尼亚克喜 欢重复输入某个数字)。

  Apple I共生产了200台,消费者需自己购买相应键盘、显示器等配套设备。目前Apple I价格已涨至数万美元,并成为古董收藏家最为青睐的对象之一。

  3、1984年:Mac机的黎明

  Mac机是“Macintosh”品牌的简称。1984年1月24日,乔布斯首先在苹果股东 年度大会上展示这款机型。首款Mac机售价为2495美元。它是首款公众有能力购买、并采用了图形用户界面的个人电脑。为打开Macintosh机销路, 苹果还聘请了著名导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为著名科幻恐怖片《异形》导演)专门制作了广告。

  4、PowerPC处理器

  1981年,美国科技巨头IBM正式进入个人电脑市场。随后数年中,苹果同IBM之间展开了 激烈市场竞争。6年之后,苹果同IBM(还有摩托罗拉参与)共同开发了PowerPC处理器。当时苹果同IBM结盟,主要是为了对付微软-英特尔联盟。在 2006年之前,所有苹果电脑都采用PowerPC处理器。2006年之后,苹果也投向英特尔阵营

  5、乔布斯归来

  1985年,乔布斯被苹果董事会“扫地出门”,他随后创办一家名为NeXT的软件开发公司。 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不断蚕食苹果市场份额,1997年8月,苹果宣布收购NeXT。乔布斯由此而回到了苹果,并重新执掌该 公司。自那时以来,乔布斯已成了苹果的代名词。乔布斯今年1月14日宣布,自己将病休5个月。此消息一出,立即导致苹果股价当天下跌4%。

  6、iMac发布

  1998年,苹果推出了首款iMac个人电脑,外观颜色为蓝色。后来该公司陆续推出了多种颜 色的iMac。这种颜色鲜艳的外观设计深受消费者欢迎。在iMac上市第一年期间,就成为美国市场销量最高的个人电脑。此外,iMac还开启了苹果在产品 名称前面中增加英文小写字母“i”的历史。

  7、iPod风潮

  2001年10月,苹果推出了其iPod音乐播放器。自那时以来,该公司已推出了10

  款不同 型号的iPod,其中一些支持视频播放,另一些则体积更小,如iPod Nano就是如此。截止去年4月底,全球iPod总销量已突破1亿部。在2007年美国所有出售的汽车中,70%配备了iPod连接功能。

  8、Mac OS X操作系统

  乔布斯创建NeXT后,曾积累了一些操作系统开发的经验。乔布斯重回苹果怀抱后,就在 NeXT技术基础上开发了Mac OS X(注:X是罗马字母“10”之意,而非英文字母X)操作系统。该产品于2001年3月发布。OS X的系统稳定性、高处理速度及华丽界面都因素,都成为苹果进行市场宣传的重点所在。

  9、iTunes音乐商店

  在苹果于2001年推出其iPod音乐播放器的同时,还开通了与之相配套的网络音乐服务iTunes网上商店。到2003年时,iTunes音乐商店可供下载的歌曲数量已达500万首,电视剧和电影数量分别为350部和400部。目前iTunes已成为全球最为热门的网络音乐商店之一。

  10、iPhone智能手机

  2007年夏季,美国乃至全球最关注的并不是好莱坞大片,而是苹果推出的iPhone智能手 机。该产品提供音乐播放、电子邮件收发、互联网接入等功能。去年7月,苹果又推出了3G版iPhone。在2G版和3G版iPhone首发期间,全球各国 都出现了消费者提前数天排队购买现象。

 

   来自 Mashable 的这幅信息图形象地反应了苹果公司各个时期发布的产品。

  1976 年:Apple I 由创始人Steve Jobs,Steve Wozniak 和 Ronald Wayne 制造,从此拉开苹果公司的序幕

  1977 年:Apple II 这款经过改良的产品被称为:缔造家庭型电脑市场的产品。

  1983 年:Apple Lisa 问世。很难揣测当时乔布斯的心情,但不管如何这台电脑和他的女儿同名。

  1984 年:Apple Macintosh 随着超级碗上的广告问世,这款带有 GUI 的产品震惊了世界。

  1987年:ImageWriter LQ 上市,这台专为 Macintosh 打造的打印机的速度为 3分钟/页。

  1989 年:Macintosh Portable 作为苹果公司在移动电脑上的首次尝试充满了痛苦。

  1990 年:Personal LaserWriter SC 推出,精度达到 300DPI,打印速度提高到 3页/分钟

  1991 年:在吸取了 Macintosh Portable 的教训之后,PowerBook 的推出奠定了现代移动电脑的雏形

  Macintosh Quadra 家族上市,这是苹果公司第一次推出塔式电脑。

  1993 年:Newton PDA 在这年上市。同年发布的还有 MacTV 和 Portable StyleWriter 打印机。

  1995 年:Newton PDA 继续进化为 MessagePad 120。

  1996 年:Newton PDA 进化为 MessagePad 130 加入背光。

  1997 年:Apple eMate 300 是 Newton 系列中唯一自带键盘的型号。

  作为第一台搭载 PowerPC 750 处理器的 Mac 电脑,Minitower 比前任快上 10% 。

  Twentieth Anniversary Macintosh 上市,标志着苹果公司走过20年。

  1998 年:iMac 的诞生是苹果作为千禧年的献礼产品,是面向低端市场的大众型产品。

  全新设计的 PowerBook G3 上市。

  1999 年:第一款 AirPort Base Station 上市,为配合 iBooks 系列提供达到 11Mbps 的连接速率。

  拥有透明外壳易于开启的 Power Macintosh G3 是第一款搭载 FireWire 技术的电脑。

  同年发布的两款 PowerMac G4 分别拥有 PCI 和 AGP 接口的显卡。

  2000 年:惊艳的 Power Mac G4 Cube 上市,颠覆性的外形设计使得它没有 PCI 插槽也不支持标准尺寸的 AGP 显卡。

  2001 年:带有操控轮盘的 iPod 上市,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一开始只属于 Mac 用户的 mp3 会有怎样的成就。

  同年发布的 iBook 将 PowerBook G4 的优秀设计带到普通消费市场。

  同年 PowerBook G4 带着低耗能版本的 G4 芯片和钛合金材质以 1英寸的身段问世。

  2002 年:专供教育市场的 eMac 也配备上了 G4 芯片,显示器达到了 17寸。

  同年搭载15寸液晶显示器的 iMac 以一盏台灯的形象问世,乔布斯在发布会上说: CRT已亡。

  2003 年:使用 Dock 连接的 iPod 问世,从此 PC 用户不必为了拥有一台 iPod 而购买一台 Mac 电脑了。

  同年 PowerMac G5 的问世标志着 PowerPC 系列进化到第五代。G5 的塔式机箱设计坚固、美观、实用。

  2004 年:AirPort Express 难分充电插座和无线路由的设计让人印象深刻。

  iPod Mini 上市,提供了银、金、蓝、粉、绿,五种颜色。

  iMac G5 一体式的设计丢到了连接线,丢掉了赘肉,引领了此后的一体机设计风尚。

  iPod Photo 上市,iPod 系列从此不在黑白。

  2005 年:iPod 5 上市,320*240 的分辨率,具备 MPEG-4 、H.264 的视频播放能力。

  同年 iPod nano 问世,以闪存介质代替小容量的硬盘播放器 iPod Mini。

  同年 iPod Shuffle 上市,没有显示屏,闪存介质,苹果也有了低端 mp3 播放器。

  Mac Mini 问世,苹果公司将其新的低端电脑做到和高校饭盒一样的体积引起了一整骚动。

  接下来苹果开始全面发力了。

  2006 年:iPod nano 2nd 上市,回归之前 iPod Mini 的五色系。

  iPod Shuffle 减肥,变成一个小夹子。

  iMac 成为一个独立的产品线,全线升级到双核处理器,显示器达到24寸。

  Mac Pro 问世,以 Intel 处理器全面代替使用 PowerPC 处理器的前任 PowerMac G5。

  MacBook 上市,全线使用 Intel 处理器,提供黑白两种颜色,塑料材质制成。

  MacBook Pro 15寸显示器起跳,金属材质。

  2007 年:iMac 换了金属质感的新设计,全线升级配置。

  AirPort Extreme 问世,提供 802.11n 的无限接入,保持了苹果产品的特色:发热,但很稳定。

  Apple TV 上市,它是苹果公司对于机顶盒产品的第一次尝试,铩羽而归。

  iPod Classic 上市,更轻,容量更大,使用时间突破40小时。

  iPhone 问世,苹果公司进入陌生的手机领域,祝你好运!

  iPod Touch 上市,是去掉电话功能的 iPhone ,是苹果公司布局在移动市场的重要棋子。

  iPod nano 3rd 问世,新的设计让它看起来象一个可爱的胖子。

  2008年:Time Capsule 问世,Mac 用户从此有了后悔药,或者说:时间机器。

  iPod nano 4th 问世回归窄瘦型的设计。

  MacBook 13 寸型号引入了高端 Macbook Pro 的金属材质。

  MacBook Air 上市,被苹果成为下一代电脑的它,够轻,够薄。

  2009 年:MacBook Pro 产品线延伸到 13 英寸。

  iMac 产品线继续升级配置,并在细节部分调整外形设计,变得更为硬朗。

  iPod nano 5th 问世,搭载摄像头,具备重力感应功能。

  iPod Shuffle 继续瘦身,采用窄瘦设计,并使用金属材质。当然,它依然是一个夹子。

  iPhone 3GS 上市,在速度上明显超越前面两款产品,当之无愧的 Speed 型号。

  Mac Mini Server 上市,内置 2 块 500GB 硬盘。

  2010年:Apple TV2 问世,巴掌大小,A4 处理器,凭借 iTunes 的影音资源,苹果再次尝试机顶盒。

  iPad 上市,打了鸡血的 iPod Touch 最终创出了一片天:个人平板电脑时代到来。

  iPhone 4 视网膜屏,A4 处理器,新的玻璃材质外壳。在智能手机领域,苹果俨然成为风向标。

  iPod Touch 4 紧随 iPhone 4 的步伐,第一次全线搭载前后摄像头。

  iPod Shuffle 继续瘦身,微缩为一枚正方形,带有按钮的夹子。

  iPod nano 形状体积与 Shuffle 雷同,提供显示器,并具备多点触摸功能。

  Mac Mini 升级,采用 Unibody 设计,开始走金属质感道路。

  MacBook Air 采用 Unibody 设计,全线使用固态硬盘代替机械硬盘,更轻,更薄,更快。

  2011年:iPad 2 发布,A5 双核处理器,配备摄像头,将个人平板电脑带入新高度。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Twitter该向Facebook学些什么?阅读原文

有时候跟着潮流走,也会走错路。那些玩了一段时间Google+的用户说,现在觉得Twitter挺无聊了,在他们眼中,Twitter已经过时了。他们赠予Twitter的建议,就是希望它能添加一系列Goo... 全文↓来自:雷锋网  1天前

   有时候跟着潮流走,也会走错路。

  那些玩了一段时间Google+的用户说,现在觉得Twitter挺无聊了,在他们眼中,Twitter已经过时了。他们赠予Twitter的建议,就是希望它能添加一系列Google+的功能。

  虽然Twitter的CEO Dick Costolo一直强调Twitter会保持其简洁的风格,但观察到Twitter公司的创办人兼董事长JackDorsey最近辞退了Twitter四位主要的产品人员,我们猜测Twitter将会迎来某些改变。Jack到底在忙些什么?Twitter的未来将会怎样呢?

  适当地冒下风险

  在这方面,Facebook的确是可借鉴的先行者。Facebook的创办人扎克伯格和他的团队做得非常好的一点就是,他们知道什么是该从对手那里吸收过来的,什么是应该舍弃的。他们不会盲目地跟随每一个潮流来添加或修改Facebook的功能,而是有选择性地吸取对手最有创意的部分,然后将其与Facebook融合为一体,从而推动Facebook的发展。

  当Facebook在美国高校拥有1.2千万独立用户时,MySpace拥有8千万独立用户,为了增强竞争性,Facebook吸收了MySpace的开放性,它迈出了极为大胆的一步,将网站向象牙塔外的世界开放。我们现在看来这一步并无风险,但在当时,这一步很有可能会毁掉Facebook的整体风格。所以他们这一步走得极为小心翼翼,先逐渐添加一些公司、高中生,最后才完全公开。整个开放过程并没有破坏扎克伯格为高校学生所营造的不公开的、私人的又极为精彩的氛围,这不单是上天的眷顾,更是团队的努力和用心所得。

  当Twitter开始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时,Facebook曾试图收购这家新兴的公司。后来交易没有谈成,Facebook改变战略,将Twitter的状态更新元素融合进Facebook的消息栏中,这使得消息栏版块变得前所未有地有趣。这又是成功的一步,将Facebook改进成为一个完善的分享平台。

  同样值得借鉴的还有一些Facebook故意没有做的事情。

  很多人觉得如果Facebook想与MySpace竞争,它应该提供一些用户自定义功能,还需要添加音乐功能。但Facebook只是做了简单的改进,让用户可以在个人主页添加应用程序,同时让iLike(一款可以自创播放列表的音乐软件)成为首选。

  有传闻说当时Facebook其实已经建立了一个全面自定义的个人主页平台,但最终没有发布。本月Facebook决定可让用户在评论中添加图片和视频,这些改进如果放在当时进行,可能会使Facebook变得太过于MySpace,看来Facebook知道如何在适当的时机添加适当的功能,才能保持自己的风格而不会被对手同化。至于音乐功能,可能还需等待另一个适当的时机。

  这对Twitter意味着什么?

  我们可以从Facebook的这些做法学到什么?我们很难将这些案例浓缩为一堂课或一套规则,很难说清楚要如何改进服务功能,也很难直接指明Twitter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得到这些答案,要需开发者静下心来了解自己的产品究竟想为用户做些什么,而不是在没有弄清自己的使命情况下,就盲目地追随着日新月异的潮流走向。

  Twitter需要改进些什么呢?

  作为用户,我们可以向Twitter说出我们的需求,比如让Twitter考虑下,140字的字数限制究竟是一个有利于管理的规则,还是一个由手机发短信所遗留下来的规则呢?但也许这也只是我们个人的偏好,Twitter可以通过分析用户数据来了解用户的行为,从而做出更为全面更为合理的改进。

  同时他们还可以参考下对手所公布的一些数据,思考下谁在这个领域更加受欢迎?哪里受欢迎?如何受欢迎?

  也许你会说,我们都不了解JackDorsey 将如何改变Twitter,只有Jack自己了解。他会从他所学到的经验中来决定什么要改变,什么要保留,在这个过程中,也许需要测试、重复、分析和修正。目前能确定的是,JackDorsey在产品方面将会招纳新的帮手,这意味着Twitter即将迎来一些改变。

  虽然这里没能给出答案,但满心希望以上所提出的是一些值得考虑的问题。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Web开发者欣喜若狂的40个UI设计工具和资源阅读原文

用户界面设计在持续的基础上不断成长和演变。要跟上时代,你需要关注趋势、新资源和正被实施和谈论的新技术。同时,你也要亲身尝试,并提出原创的见解和应用。下面列举的这些工具能帮你做到这些。尽情分享下面这些我... 全文↓来自:责任编辑2  1天前

用户界面设计在持续的基础上不断成长和演变。要跟上时代,你需要关注趋势、新资源和正被实施和谈论的新技术。同时,你也要亲身尝试,并提出原创的见解和应用。下面列举的这些工具能帮你做到这些。尽情分享下面这些我找到的注释出的资源中你认为有用的部分。

看看这些其他人已经想出的对一般用户界面挑战的解决方案,它不仅能帮助你找到正确的现有解决方案,还能作为你提出新的和原创的东西的基础。

一个在线文字和图形目录是常见解决的UI设计问题的方案。使用非常宽松的分类,同时也让你用标签或颜色分类:

Pattern Tap

一个能找到平常被使用的设计模板精神的好资源。Pattern Tap将UI元素分类集合,同时也将个别项目以标签形式在新窗口打开:

Patternry

Patternry 将重点放在寻找常见UI问题的解决上,而不只是提出简单的建议:

Mephobox

是另一个能找到的提出常见设计模板启示的好资源。你能够以用户身份游览网站,或者查证基于个人设计元素的集合:

原型开发、模型构建和设计反馈工具

Lumzy

你在创建新的UI技术任何时候,在创建网站之前,你会需要创造出一个作为概念根据的原型或模型。当然,你也要测试这些新构想。

Lumzy是一个方便的UI界面模型构建和原型开发的小型在线工具。它能让你创建具有工作功能的原型,而不只是线框:

Mockingbird

另一个界面模型构建和原型开发工具,同时拥有在线团体合作开发工具:

UI Design Framework for Illustrator

一个为AI服务的用户界面元素和风格设置网站:

Android Asset Studio

一个为开发Android应用提供UI元素的网站:

Unique Mobile UI Design Elements

自由设置UI设计元素:

Android UI Elements Set

自由设置Android OS的UI元素:

OSX Leopard GUI Set

OSX Leopard的GUI元素:

ALL In One Web Elements Kit

提供你的网站的所需的一切PSD分层文件:

iPad GUI Set

提供你所需的任何iPad应用程序的主题的分层矢量PSD文件:

The Pencil Project

火狐的GUI原型构建插件:

Concept Feedback

发布你的设计和概念,并免费反馈的设计社区:

Landing Page Optimization

获得他人关于你目标页面5秒钟的真实印象反馈的网站:

框架

框架已经成为了几乎所有复杂的UI的主干了。这里的是极少数的框架,不像Moo tools和jquery那些你可能熟悉的工具。

DHTMLX

一个提供了大量的UI部javascript UI资料库和 jquery的替代品:

Dojo

另一个拥有强大API设置以及丰富UI控件的javascript工具包。

Echo 3

是一个不仅能让开发者创造组建驱动和事件驱动API和javascript客户端应用程序的UI工具包:

Midori

一个超轻量级Javascript框架,它集合了很多常用的UI技术。而且即使包括缩进语言,Midori也只有51K:

Scripty 2

另一个支持最新版Webkit游览器的css过渡和转换的框架。

ZK

ZK包括超过200个Ajax组件,一切准备就绪:

jQTouch

一个用于手机iPone应用开发的jQuery插件:

代码片段和脚本

为什么我们要白费力气呢?如何这里有一个存在的片段,而它正是你所需要的,你就可能在下面的这些网站中找到。

jQuery Labs

一个为你网站预制jQuery组件的庞大的资料库:

Snippet Library

一个由用户提交审查的各种程序语言的片段和代码教程的资料库:

The Javascript Source

一个常用javascript和Ajax片段的便捷的向导:

roScripts (beta)

可以被用户投票的脚本、片段和资源:

Snipplr

一个有许多先进脚本和jQuery技术的好资源:

Code Sucks

有关于Javascript片段如何工作的极其详细的评论的网站:

HTML Goodies

另一个有优秀的步骤记录文件的jQuery资源:

WebResources Depot

包括在它们的设计资源的大型目录中的是大量非常有用的脚本和片段:

Ajax Rain

出色的以分类和标签的形式表现的片段资源库,它能使你很容易找到你这在寻找的东西:

Open Source Scripts

提供截止于2004年的Javascript片段和代码:

Mini Ajax

非常优美程序片段的集合:

Webappers

大量的包括非常好的图片编辑片段集合的jQuery组件:

Javascript Kit

原创在线javascript片段资源库之一:

Webcodr.com

一些对你网站非常有用的程序片段:

HTML Assets

基础javascript片段的小集合:

其他杂项资源

这里有方便的并不适合下面任一类别的UI资源,但是我们仍旧感到是值得提及的:

Slidenote

一个简单的能使你创建滑动通知(sliding notification)的jQuery插件:

Editable Grid

只要几行简单代码,就能将html表格转换为可以用高级选项操作的组件:

Placehold.it

为你排版简易创建占位符的服务器:

Fillerati

一个独特的Lorem Ipsum的替代品。为你网站模型创建真实文字块,帮你从所能接收到的各种公共域文字中做出选择。

qTip2

一个qTip的提示窗口插件的jQuery升级。使得为你网站制作风格化提示窗口变得容易: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25个简洁的网站登录界面表单模版设计阅读原文

在我们设计一个登录框或登录页面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疑惑,比如,它应该写成“login”?“login”?还是“signin”?忘记... 全文↓来自:UCD博客  1天前

   在我们设计一个登录框或登录页面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疑惑,比如,它应该写成“login”?“log in”?还是“sign in”?忘记密码应该怎么写?应该保持登录或者在本机上记住我?布局应该是水平的还是垂直的?下面我们来看看25个简洁的登录界面设计。

   1. Nikerunning

  Nikerunning

  2. RIPT apparel

  RIPT apparel

  3. Appboy

  Appboy

  4. Twitr designs

  Twitr designs

  5. Voxtopia

  Voxtopia

  6. Carbonmade

  Carbonmade

  7. Tasty planner

  Tasty planner

  8. Mojo themes

  Mojo themes

  9. Mindmeister

  Mindmeister

  10. Tutsplus

  Tutsplus

  11. Purevolume

  Purevolume

  12. Free Agent

  Free Agent

  13. Scrap blog

  Scrap blog

  14. Behance

  Behance

  15. Swizzle cms

  Swizzle cms

  16. Wufoo

  Wufoo

  17. Grooveshark

  Grooveshark

  18. SHS

  SHS

  19. AdFlavor

  AdFlavor

  20. Voodoo controllers

  Voodoo controllers

  21. BlueSky

  BlueSky

  22. The mattinator

  The mattinator

  23. Myows

  Myows

  24. Just a love

  Just a love

  25. OOiZiT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