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包中无微信红包功能:“富豪集体自悼”是反思人生还是批判社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4:13:44
“富豪集体自悼”是反思人生还是批判社会?

2011-07-12 08:01:20

归档在 神州论衡 | 浏览 11390 次 | 评论 20 条

7月8日的《长江日报》首家报道,刘永好、马云、史玉柱等七富豪欲开“集体追悼会”,引发媒体关注。何时开,究竟开成什么样子我们不得而知。在开之前我们有理由展开广泛的想象,发出各种质疑,并给予充分的建议。

七富豪欲开“集体追悼会”是反省人生还是批判社会?是幽默死亡还是优化精神?这恐怕是言必称“理性”的当下人们当然的追问。

富豪们已经活得很精彩了,如何“死”得不凡是题中应有之义。只是他们的创意仍然是为了余生。不论是他们的心境还是他们的人生状态,或是新闻事件的本质,他们并不是如有些民族那样对死进行预演,与《非诚勿扰2》中的人生告别会似乎不一样。

追悼会,一个离我们远去的名词或者形式。在共产党还没有取得执政地位时,毛泽东曾把它馈赠给普通的战士、党员和百姓,如烧炭牺牲的张思德。在共产党执政后一段时间,我们把它当作特权一样从众多形式中取消。一定级别的党员领导干部去世都不开追悼会,只是举行一个告别仪式。

富豪们算什么?如果论社会等级,他们自然属于高端群体。在人生最后一个重要仪式上就低还是应该就高,是开追悼会还是举行告别仪式?不妨更残忍些,敢不敢举行一个葬礼?

希望用追悼的形式作别过去,开始未来,看来不宜作那么完美的想象。哪个追悼会上的悼词不是歌功颂德?“最好的人在悼词里”,庙堂是这样,江湖也是这样。不同的是,七富豪商议是“每人自己作悼词”,预期是一种自我批评吧。

七富豪提议自己作悼词,这也许是一个创意,也许是一个败笔。古今中外,有哪一个人的悼词是由自己作的。功过是非,后人评说,离当事人越远越好。倒是有些人的墓志铭是有当事人生前对后人授意的。

七富豪之一的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对死亡的看法:“死亡是人生的朋友,也是人生的导师,站在终点回望通向终点的道路,会有很多感悟,如果能将死亡视为我们人生旅途的同伴或导师,它为提醒我们,不要把现在该做的事情拖延到明天,帮助我们每天做得更好,而且充实。”这恐怕是社会和媒体对七富豪“集体追悼会”的一种善良的期待。

马云对死亡的看法:“既然敢来到这世界,我就没有打算活着离开!但我不希望最后是被空气、水和食物给‘三聚寝安’了。”这是对生命的勇气和对死亡的豁达。

“灵魂深处的自我救赎”,这是社会的呼唤还是富豪们的自省?如果说追悼自己就是反省,那我们就是经常在追悼自己的,整风啊,总结啦,民主生活会啊。

有人说这是富豪们的私事,不涉及到他们所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但其中折射的价值和情感却可能左右公司的走向,影响一个行业和一个社会的精神面貌。

昨天,有机会碰到“七富豪”之一的中国地产500强,武汉百步亭地产董事局主席茅永红的同事韩先生,也是我的一位长者朋友,询问茅永红他们提出为自己开“追悼会”和致悼词是什么意图,韩先生告诉我,这些富豪们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在讨论中国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目前的发展碰到很多瓶井,感觉政策和环境不宽松,在他们的心头不乏愁云。我当即意会到,原来他们是想批判一个客观环境,与社会猜测大相径庭。

难怪《长江日报》评论员萧擎说:集体焦虑,美丽与哀愁,借此反思民营企业发展和民营企业家成长等问题,或许有……结束什么过去,开始什么未来,只是表露心声,聊寄心事,还是会有企业动作、产品和生产上的变化,会不会关联到其它的方面?

补充一问:能否会从追悼会之日起,每天挣到的钱捐赠出来一部分?

追悼什么?是民营经济的业绩还是困局?是人生的辉煌还是苍桑?是财富的荣耀还是原罪?

一篇悼词不足以作别过去,开辟未来。因为中国的悼词多是溢美之词。除非富豪们悼词的作者自己比别人超凡脱俗。

社会记忆里,史玉柱本身就是一个死里逃生的商业奇人。

“每活一天净赚24小时”,为自己还是为社会,为精神还是为金钱?

《非诚勿扰2》中李香山的人生告别会引发现实版的活人追悼会,说明好的文艺作品会自然触动人们某根神经,作出相应的反应。这不算是抄袭创意。

如果说富豪集体征婚是生命的享受,富豪们集体自我追悼无疑是生命的升华。

比富豪们花巨资提前为自己购建豪华墓宅,正当年轻和正在壮年的富豪们集体追悼人生,还是更有意义的。

真正的反思是不需要仪式的,真正的不朽是不需要歌颂的。

有人开过追悼会,却被人民唾弃了;有人没机会开追悼会,人民心目中却永远有他。有人在追悼会上被肯定了,后来却被历史否定了;有人生前被社会否定了,后来却被历史肯定了。

死后的追悼会都没有人说实话,还能指望活着时能听到实话?

反传统文化,反良序民俗的富豪集体追悼会,不是黑色幽默,就是一曲苦肉计。如果是戏,他们自然期待着观众的围观。

到底是富豪们在作秀,还是粉丝们在炒作?

    时代的巨变与财富的非正常增长使富豪们的迷惘和焦虑普遍增长,集体追悼就是集体焦虑。

   急于作别过去,让精神归零,摆脱商海中的财富与名利的纠缠。追悼已有的人生是在追问人生的终极问题。但愿他们的自悼能给自己多输入道德的血液。

   追悼会后,富豪们是否是一个全新的自我,既不能苛求,也不至于无望,毕竟是一个活人追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