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休闲裤男:林彪干将叶群浮沉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51:19
林彪干将叶群浮沉录
2011-3-01 10:49  来源:《党史博采》  评论 0 条 查看评论 【字体:大 中 小】

  叶群是林彪的夫人,她在和林彪结婚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并不太出名。林彪在东北率兵打仗,声望非常高时,也很少有人知道叶群这个人。只是在“文革”开始后,叶群才真的出了名。可是,检点历史,叶群的出名是与她的干坏事联系在一起的,最终,她成为了人民的罪人。

  1920年12月1日,叶群(其父为她取名为叶宜静)出生于北京。叶群从小很聪明,在读书方面很有天分,学习一直较好。叶群的性格和生活环境决定了她不是一个与政治隔绝、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

  1935年,北京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由于叶群在这次学生运动中表现积极,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吸收了她。次年,叶群考入天津师范学院继续高中学业,党组织对叶群进行了认真考察后,于当年批准她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年,叶群刚满16岁。

  1938年,叶群只带了简单的行李和几本书,从天津出发,奔赴延安。由于叶群是从大城市来的姑娘,长得眉清目秀,又受过高中教育,在延安,算是一个大知识分子。因此,她刚到延安,就受到了党组织的热情接待。正是在此时,叶群放弃了自己原来的名字——叶宜静,改名为叶群。她改称这个名字,有决心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思。

  党组织根据叶群的情况,安排她到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工作。当时,王明担任这所学校的校长,他看了叶群的材料后,很是高兴,决定安排她到组教科去,做教学的组织安排工作。叶群在工作上很努力,加上她聪明干练,很快就摸清了工作规律,把教学计划安排得井井有条。鉴于叶群各方面的表现,她很快就被提拔为组教科的科长。

  上世纪40年代初,延安开始整风。期间,在康生的主持下,搞了一个“抢救失足者运动”。由于叶群到延安前,经过了南京、武汉等国民党统治的城市,在那里参加了由国民党出面搞的抗日宣传活动,自然被列入了审查名单。运动开始不久,叶群就被指控为参加了国民党的活动,有“特嫌”。

  好在毛泽东及时发现了“抢救失足者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纠正,提出了审查干部的9条方针和“一个不杀,大部不抓”的原则。此外,毛泽东还主动承担了责任,向被冤枉者道歉。不久,对叶群的审查也就结束了。

  叶群长得很漂亮,在延安,算“八大美女”之一,当年追求她的人很多。1942年,在苏联治病的林彪取道新疆,经西安来到延安。当时,林彪已与前妻张梅(刘新民)分手;回延安不久,他的堂兄张浩(林育英)也病逝了。心情苦闷的林彪,常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看书,看累了,就出去散步。

  一天,林彪散步来到中国女子大学,见叶群一个人在那里看书,两人便闲聊了起来。当叶群得知眼前这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林彪时,心中不免为之一震,当即向林彪表达了敬佩之意。而林彪对这位延安“八大美女”之一的叶群也是早有耳闻。自从这次见面后,两人便互相有了好感。不久,他们就结了婚。1944年,林彪和叶群的女儿出生,林彪为之取名“豆豆”(林立衡)。

  日本投降后,国共两党开始争夺东北。在此关键时刻,中央决定把林彪派往东北。不久,叶群带着“豆豆”也来到了东北,并于1945年生下了儿子“老虎”(林立果)。

  到东北后,叶群的主要工作是帮助林彪整理和保管一些重要文件。但是军机大事,林彪从来不让叶群插手,可由于叶群身份特殊,时间一长,也给她安排了个职务——参谋。叶群担任的这个参谋比较特殊,实际上就是在司令部里管管杂事,既不“参”,也不“谋”。在那段时间里,叶群在林彪身边工作还是很勤恳的,她为人谦和,生活也俭朴,自觉躲在林彪的身后,从不张扬。以至于那时林彪虽然在东北赫赫有名,却很少有人知道林彪的夫人叶群。

 

  1959年,根据毛泽东的提名,中央决定让林彪主持中央军委的工作,出任国防部长。紧接着,林彪亲自提名,让叶群担任林彪办公室的主任。

  叶群这个“林办主任”,分量很重,权力很大:林彪的任何指令都通过她发出;军队任何干部要见林彪,也必须经过她同意;林彪看材料、看书,也由她参与选择;林彪办公文件的选送、批转,都要经过她;林彪身边工作人员的选用,也要经她同意才行;连林彪日常生活起居,也都由她掌握。实际上,她成了林彪的左右手,是林彪离不开的人。

  叶群的权力大了,也就变了。为了维护林彪的权势,她不惜陷害别人,罗瑞卿就是受害者之一。

  1959年,林彪主持军委工作后,由罗瑞卿担任军委秘书长等职务。可是,林彪在罗瑞卿任职后不久,就开始对罗瑞卿不满意了:一是罗瑞卿有许多事情,常越过他而直接向毛泽东汇报;二是罗瑞卿与贺龙的关系较好,而林彪则对贺龙很反感;三是罗瑞卿对林彪搞的政治第一、个人崇拜,比较反感。于是,林彪、叶群决定搞掉罗瑞卿。

  1965年11月,林彪给在杭州的毛泽东写了一封信,然后派叶群持该信去见毛泽东。到杭州后,叶群向毛泽东汇报了有关罗瑞卿的“问题”,说:罗瑞卿掌握了军队大权,又掌握了公安大权,一旦出事,损失太大;罗瑞卿曾逼林彪退位,一次,林彪约见罗瑞卿,罗一来到家里,就大声说:“病号,不能干扰。让贤!让贤!”出门后,又声色俱厉地大喊:“不要挡路!”……毛泽东听了叶群的汇报,又看了林彪的信后,半信半疑,但还是同意解除罗瑞卿的职务。

  在“文革”中,形成了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这两个集团间也会相互“挖墙脚”,争夺自己的权力和自己的人。此时,叶群把目光投向了与江青集团渐行渐远的陈伯达。

  当时,陈伯达和他老婆闹矛盾,叶群听说后,便主动关心陈伯达,派人帮陈伯达解围,并劝说其老婆离开北京,由军队把她送到山东养起来。

  陈伯达对叶群的“关心”,是很感恩的,并与叶群建立了“热线联系”。叶群也向陈伯达转达了林彪对他的敬意,说林彪同志十分尊敬你,认为你是我党不可多得的人才。陈伯达写得一手好字,从不给别人写,可他却会主动给林彪和叶群题字。据林彪的秘书回忆,陈伯达曾给叶群题了一幅字——“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差一点使叶群自我飘浮起来。

  1970年,中央在庐山召开九届二中全会,林彪和陈伯达在会上相互配合,鼓吹“天才论”,主张设国家主席。叶群在中南组小组会上发言时,还声泪俱下地说:“林彪同志在很多会议上都讲了毛主席是最伟大的天才,说毛主席比马克思、列宁知道得多,懂得多,难道这些都要收回吗?坚决不收回,刀搁在脖子上也不收回!”毛泽东及时发现了林彪、陈伯达的阴谋,并在《我的一点意见》中揭露、批判了陈伯达的“天才论”。

  庐山会议后,叶群回到北京后不久,就给毛泽东送来了检讨书。叶群在检讨中称:自己是上了陈伯达的当……自己的动机是出于对主席和主席思想的热爱,但效果是很不好的。毛泽东看穿了叶群的检讨言不由衷,在检讨书上批道:“爱吹不爱批,爱听小道消息,经不起风浪。”“不提九大,不提党章,也不听我的话。陈伯达一吹,就上劲了。”

  叶群自知毛泽东发现了自己的检讨是假的,不得不于1971年4月又写了一份自我批评材料。在材料中,叶群仍推卸责任,轻描淡写。此外,她还和黄永胜一起在军委办事组搞掩盖,几个月不批陈,也不传达庐山会议情况,而林彪本人则连一句检讨的话也不说,也不参加批陈整风汇报会。

  1971年7月1日,由毛泽东亲自审阅批准发表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上的纪念党的生日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告诫的话:“要警惕现在正睡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那时,刘少奇早已被打倒,陈伯达也倒了,这里所说的,显然是指林彪。7月底,毛泽东向中央政治局推荐了一本晚清小说《何典》,他还特别指出了书中的4句话,要政治局成员去体会。这4句话是:“说嘴郎中无好药,死病无药医,药医不死病,一双空手见阎王。”毛泽东透露出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说林彪是“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已经不肯改悔了。

  1971年8月15日,毛泽东乘专列先后到武汉、长沙、南昌等地视察,一路上会见各地党政军负责人,公开点名批评林彪,并且做分化林彪集团的工作。

  此时,林彪集团孤注一掷,决心将毛泽东杀害于巡视途中。政治经验丰富的毛泽东预感到了林彪集团将会有反常举动。9月11日中午,毛泽东打破了预先行动计划,突然命令专列离沪北上,谁也不通知,一路不停留。

  林彪和叶群在得知计划完全落空后,感到已经大祸临头了。9月13日,叶群等人乘飞机仓惶叛逃,途中,摔死在温都尔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