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世界攻略大全:高校学报出路何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2:13:03
《光明日报》系列报道:高校学报出路何在?

       《光明日报》编者按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转变,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目前,新闻出版总署正按“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深入推进报刊体制改革。在中国大陆9000多种期刊中,社科学术期刊约占四分之一强,达到了2800余种。其中,高校社科学报又占据了一半。我国高校社科学报已有百年历史,曾经取得过优良的业绩,有些学报如《文史哲》在学界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但世纪之交以来,高校学报的发展陷入困境,整体声誉不升反降。那么,学报的现状到底如何?要不要改革?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如何改革?这些问题不仅学报的办报人关心,而且也引起了学报作者、读者们的关注。日前我们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信中对学报数量庞大但质量堪忧且同质化严重的现状表达了困惑和忧虑。为此,本报派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从今天起将对此问题进行系列跟踪报道。

之一:高校社科学报向何处去?

光明日报编辑部:

  我是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在研究自己专业的同时,也非常关注中国的高校学报。中国高校拥有雄厚的学术研究力量,理应拥有一流的学术期刊。因为这既关系到学术成果的刊发和交流,也必然与学术评价问题紧密相连,因而对整个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以前我对学报相当敬畏,印象中只有学校的大牌教授才能在上面发表文章(尤其是名牌大学学报)。可现在我发现,学报的情况越来越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在内容上,高校学报多走“综合”路线,文史哲政经法,学科门类齐全。乍看起来,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科间的交流,但实际上由于版面有限,撒胡椒面的做法难以避免。而且,一个学校各专业的发展水平往往并不平衡,于是,既有学科优势有时不仅不能得到彰显,甚至反而会被冲淡。曾有文章总结说,高校学报总体数量多、平平淡淡的文章多、经营亏损的多、闭门办刊的多;质量高名气大的少、特色鲜明的少、有分量的文章少、开门办刊的少。我觉得是非常切中时弊的。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国际化”背景下,学术评价中过于看重SCI或SSCI(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陆续创办的《科学引文索引》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编者注),认为中文期刊不如“国际”(英文)期刊重要等思维的迫促,使得多数高校学报不受学界重视,发了文章也引不起应有的关注。事实上,由于视域和研究旨趣的差别(且不说价值观方面的差异),许多对中国问题的深度分析与讨论未必会被纳入“国际”期刊的“法眼”。当然,这个问题并非高校学报所独有,而是所有中文学术期刊都必须共同面对的。

  从学术研究的实际出发,高校需要一大批高水平的期刊。高校学报向何处去已然成为当下学界需要正视的一个话题。很难想象,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会没有以中文编辑的一流高校期刊作为学术支撑。因此,实事求是地依循学术自身规律,对传统的高校学报的布局、结构以及编辑方式加以改革,从而服务于中国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和中文学术整体水平的提升,乃是当务之急。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姜朋

 

文章网址:  http://theory.gmw.cn/2011-03/23/content_1746693.htm

 

 

之二:告别“全、散、小、弱” (《光明日报》记者 薄洁萍

     本报3月21日头版,刊登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姜朋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一封信《高校社科学报向何处去?》,尖锐严肃,振聋发聩。

  欲知“去脉”,先说“来龙”。1906年,我国第一个大学学报《东吴月报》创刊,这是高校社科学报百年历史的开端。民国时期相继创刊的《清华大学学报》、《北京大学月报》、《燕京大学学报》等汇聚学界名流,引领了学术“经世救国”的潮流。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和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初,高校学报都适应了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发挥着学术之公共平台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高校学报数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其整体发展却开始与学术水平的进步脱节。尤其是在世纪之交以来,更是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

  千家学报,几家被识?

  我国有1300多家社科学报,每年刊载论文不少于18万篇,但除少数名校学报外,所刊载论文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屈指可数。有相当数量的学报发表的文章几乎不被引用和转载,因而没有什么学术影响,以至于有“学报生产垃圾”之诟病。

  从《东吴月报》的创刊词“表学堂之内容,与当代学界交换知识”,到《北京大学月报》的使命“以刊载本校教师和科研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学术论文为主”,综合性、内向性的办刊理念成为高校社科学报的定位特点。在中国现代学术处于移植和发端期、学术研究机构有限、学术研究大多呈宏观和综合性特征的时代,少量的综合性学报无疑能够满足学术发展的需要。时代发展到今天,我国的学术研究已全面融入国际学术潮流,日益向专业化、纵深化发展,高校数量也由解放前的66所发展到2000多所,但高校学报却仍因循着泛综合化、自留地式的办刊模式,与“学术期刊应是有明确专业分工的公共平台”这一国际通行的定位渐行渐远,弊端日益显露。“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复”成为学报难以治愈的顽疾。

  早在2002年召开的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就已明确指出高校学报中普遍存在的“全、散、小、弱”现象。“全”是指每家学报选题内容几乎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因而形成综合性、趋同化的办刊模式。“散”是指学报内容的布局是一种粗放式的学科拼盘,貌似综合,实则堆砌;同时各个学报各自经营,互无联系,虽有数量之名却无规模效应之实。“小”是指发行量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小,因而学术影响力小。“弱”是指质量弱、实力弱,因而在学术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弱,难以与中国社科院所办的综合性杂志相比,更别说与各专业杂志抗衡。

文章网址:http://theory.gmw.cn/2011-03/23/content_1746663.htm

 

之三:迈向“专、特、大、强”  (《光明日报》记者 薄洁萍

2010年第5期《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刊发了一篇长文,引起诸多学人的关注。这篇由《南京大学学报》执行主编朱剑撰写的文章,深入剖析了高校学报长期以来积累起来的各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专业化转型的可行性方案。这实际上反映了高校学报办刊人在对学报整体发展前途有清醒认识的基础上,思考如何主动改变现状、寻找学报新出路。而2011年1月,近20家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的学报主编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共同探讨专业化转型的具体举措,则似乎预示着学报探索改革之门已经悄然开启。

机遇稍纵即逝

针对高校学报普遍存在的“全、散、小、弱”状况,名刊工程提出了“专、特、大、强”的发展目标。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时也指出了学报改革的上中下三种可行策略,上策即是办高校社科学报各专业专刊。这无疑为高校学报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

随着报刊体制改革的推进,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也明确提出了高校期刊改革的路径,鼓励高校期刊向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这使得高校期刊专业化转型的希望和机会大增。

而学报的一些有识之士也一直在探索专业化之路。“我们曾论证过将目前的学报直接转为专业期刊,但事实证明行不通。其一,大学都是综合性的,办哪种专业刊,不办哪种专业刊,无法取舍,利益无法平衡;其二,门户之见无法消除,学报都是各自为战,如果北大办一份经济学期刊,清华、复旦是不是也要办一份,大家都办,那么专业刊又泛滥成灾了,水平同样难以提高。也就是说,各大学之间因为门户之见,由某一所大学来办专业刊是很难行得通的。于是我们逐渐将思路转到能否利用现有学报这个平台,大家合作改变目前的现状。”《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仲伟民告诉记者。

名刊学报的主编们也普遍认为,在进行了七年的建设后,各刊的学术质量显著提高,已有能力在专业化发展方面作一些有益的尝试。“时不我待,创建高校专业期刊当然有多种方案可以选择,但对于综合性学报来说,却只有眼下这个稍纵即逝的机遇,一旦错过,专业化转型的窗口也许再难打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主编高瑞泉坦承。

重组承载希望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10年年初,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入选名刊工程的学报提出了“名刊工程”专业化发展方案,即联合创办数字化专业期刊的设想。2011年1月,近20家名刊学报的主编就专业化发展方案进行了具体论证并形成了一致意见。具体要点是:成立联合编辑部,对纸本综合性学报拟发表的文章进行同步数字化、专业化重组,在主要一级学科联合打造“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通过中国知网进行传播。系列专业期刊所有文章均来自各名刊综合性学报,两者相依共存,各展其长:在论文组合上,分别以综合性和专业性见长;在出版载体上,分别以纸本和数字版为主;在出版时间上,两者则力求完全同步。首批推出的系列专业期刊定名为《马克思主义学报》《文学学报》《哲学学报》《历史学报》《政治学报》《经济学报》《法学学报》《社会学报》《教育学报》《传播学报》,统一封面和版式设计。系列专业期刊前期编辑工作由联合编辑部完成,后期制作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社长王明亮表示,光盘版杂志社坚决支持这个方案,并在技术环节全面配合,重点向读者推介。比如在知网首页设立专门入口,可进行仿纸本的全本阅读和进行各种检索;建立系列专业期刊专门网页,开辟网上工作交流及编读往来平台等。

据悉,在中国知网的鼎力合作下,数字化的十大专业期刊创刊号将于近日制作完成并上网传播(网址:www.sju.cnki.net)。

坚冰能否破启

应该说,这样的一个专业化、集约化、数字化方案试图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学报问题的解决,如果能够成行,无疑将为中国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对名刊学报来说,也许不失为一条通向“专、特、大、强”目标的近路。

考虑到学报转型的诸多难点,参与方案论证的主编们表示,合作完全建立在自愿参加的基础上,风险与荣誉共担;在创建系列专业期刊方面,先整合多数共有的强势学科,待第一批期刊稳定运行并得到读者的肯定后,再考虑迈出扩大阵营的第二步。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浙江大学学报》执行主编徐枫说:“我们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在一个早上就将高校学报长期累积起来的问题全部化解。”破冰之旅必显几难,首先是开创之难,无先例可循,得摸着石头过河;其次是协调之难,各刊情况各异、诉求不同,需求同存异;再次是坚持之难,方案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最后是,名刊学报的专业化转型对绝大多数非名刊学报来说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但究竟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后者,还需进一步探索和论证。

因此,有着开拓意义的破冰之旅能否顺利到达目的地,人们热切期待。   文章网址:http://theory.gmw.cn/2011-03/23/content_1745193.htm

之四:勇于尝试 止于至善——学界热议高校社科学报改革问题

承续传统,与时俱进

  一些期刊界人士认为,目前高校学报的过多重复和缺漏并存,对其进行改革已是学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共识。启动在即的报刊体制改革,对于整个高校学报固然是严峻的挑战,但也不失为一次达到理想目标的难得机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前总编辑秦毅就此指出:“我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特别是大学学报所存在的问题在学界和业界早有共识,但是如此现状的形成又有着难以摆脱的渊源和软的、硬的约束,要作出改变,可能遇到的困难难以想象。‘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启动毕竟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其探索性、示范性值得肯定和支持。”

  同时,高校学报在百年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承续传统,走向世界,也是高校学报肩负的使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主编秦英君认为,我国人文社科优质学术资源的绝大部分在高校,但长期以来未能得到有效整合。创办系列“专刊”,是对高校学报传统的继承和革新,从而给高校优质学术资源的集中展示提供了平台。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主编陈颖表示,名刊专业化转型对名刊有可行性,对于全国大部分非名刊学报也具借鉴意义,但后者缺少名刊学报的优势资源,且质量差异太大,因此应该遵循“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普通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可以尝试走整合校内学术期刊创建专业版学报、区域内高校联合出版专业化学报和在现有综合版学报基础上谋内涵发展等多元路径。陈颖认为,随着高校办学目的日益多元,办学层次日益丰富,与此相适应,大学学报也应形成使命多元、形式多样、层次丰富、定位准确、各具特色的高校学术期刊群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毋庸讳言,打破高校学报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式、内向性和综合性办刊格局,需要一个相对长时期的艰苦努力。“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要创办起来,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从小处做起。秦毅从细节入手指出:“实践中要周密计划,充分考虑包括民间合作、校际以及刊际协调中的各种体制和利益关系等等问题,先期作出预案。而如何保持专业期刊与学术研究团队的相互依存则依然有待破题。”

  名刊学报之一、山东大学《文史哲》主编王学典也表示,“‘专刊’最后能否站住脚,能否把好事办好,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决于它的质量,取决于主持人所秉持的学术尺度和学术理念。而从目前‘专刊’的编排和运作方式看,还有待改进之处。主要是专刊文章的选取和布局如何能够体现出对学术发展方向的判断,从而引领学术潮流。”

  《历史研究》前主编徐思彦则从学术发展规律的角度对专业性期刊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她指出,“中国近代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学科的专门化,由‘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不是简单的数字变化,而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现代学者治学多以学科为本位。这使得专业期刊获取了更充分、更坚实的生存发展空间。而专业化所指并非仅仅是一级学科,同时也应该包括二、三级学科;就学术发展的大势而言,一些更专深的领域和具有问题导向意义的各种‘主题’专类,都应是专业化的重要构成。科学地认识专业化,专业化转型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多方联动,未来可期

  一直致力于学术评价、规范和学术期刊研究的南京大学叶继元教授曾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进行过认真调查,发现学术期刊的结构失调主要表现为:学科结构、地区结构、刊期结构、质量结构等不合理。从学科与期刊品种上看,综合性期刊太多,专科专题类的期刊相对不够,跨学科、较专领域的期刊没有或太少。在刊期结构、语种结构等方面,各种出版周期的期刊比例不大合理,如几乎没有专门快速报道研究进展、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的学术周刊;英文版等外文期刊所占比例太少。检索期刊品种不全,且交叉重复较多,评论期刊太少,专版网络期刊太少或几乎没有。总体上看,学术期刊没有形成各有特点、相互配合、层次分明的体系。他因此指出,“作为人文社科学术期刊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学报,亟需优化布局,提高学术质量。但这显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期刊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要出版管理部门、学术共同体、期刊评价机构和期刊编辑部各尽其责,共同努力”。这从一个角度说明,名刊学报如果“孤军奋战”,则难有大的作为。

  令人欣喜的是,高校学报探索改革、勇于尝试的做法得到了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赞赏与鼓励。许多学者也对这样一种开拓性尝试予以肯定,指出还需要结合国外经验和国内实情,对涉及学术期刊的一些根本问题进行精心求证和深入研究,以保证学报的转型之路顺畅。

  名刊学报的主编们则对此次专业化转型的尝试充满信心,表示藉由专业期刊的创办,各高校学报也将在选题策划、审稿制度、编辑程序以及相互合作上进一步改进,编辑质量和学术质量必将进一步提高。而各刊贡献出经过严格筛选、精心编辑的稿件,从而保证了专业期刊在创办之初就有一个高起点。

  可以相信,在相关部门的必要介入与支持下,名刊学报不仅能努力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期刊,更重要的是能带动更多的学报、期刊结合各自的定位进行重组或转型,最终形成符合我国学术发展规律的各学科类、主题类、综合类比例适当、特色鲜明、层次结构合理的期刊布局体系,使我国成为真正的期刊大国和学术强国。

文章网址:http://theory.gmw.cn/2011-03/24/content_1750473.htm

文章来源:光明网.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