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贤脖子粗:《止经》(译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56:13

《止经》 
隋 文中子     一部湮没久远的关于胜败荣辱的绝学。当你捧读本书时,你已经站在人生的高点上。原著王通号文中子,隋朝大儒,史书中关于他的文字不多,但他门下的弟子则大名鼎鼎:魏征、李靖、房玄龄……凡是按《止学》要旨去做的人,均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
    《止学》系古籍专家马先生有关传统谋略学中最有价值的整理,它不仅是传统文化关于“止”之思想集大成者,而且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凡按本书要旨去做的人,均取得了令人侧目的成就。最著名的例子当属为政的曾国藩和为商的李嘉诚。    千万不要小瞧一个“止”字,它关乎每一个人的胜败荣辱:对于大人物来说,一个“止”决定了其平凡与伟大;对于一个平凡人来说,它决定了他的成与败;对于赌徒来说,它决定了输与赢……“止”之奥妙,存乎一心。 智卷一  智极则愚也。圣人不患智寡,患德之有失焉。   【译文】    过于聪明就是愚蠢了。圣人不担心自己的智谋少,而担心自己的品德有缺失。  纔高非智,智者弗显也。位尊实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尽哉。 
  【译文】    纔能出众不是智慧,有智慧的人并不显露自己。地位尊崇其实充满危险,有智慧的人不恋权位。大智慧的人知道适可而止,小聪明的人只是不停地谋划,智计有穷尽的时候而天道却没有尽头。  谋人者成于智,亦丧于智也。谋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也。智有所缺,深存其敌,慎之少祸焉。   【译文】    谋划别人的人成功在其智计上,也会失败在其智计上。谋划保全自身的人依靠其智计,也要舍其智计。智计有它缺欠的地方,谋略存有他的敌手,谨慎使用纔能减少祸患。  智不及而谋大者毁,智无歇而谋远者逆。智者言智,愚者言愚,以愚饰智,以智止智,智也。   【译文】    智慧不够却谋划大事的人只能失败,智计不知停止却谋求长远的人很难如愿。对有智慧的人说智慧,对愚蠢的人说愚蠢,用愚蠢来掩饰智慧,用智慧来停止智计,这是真正的智慧。 

用势卷二

势无常也,仁者勿恃。势伏凶也,智者不矜。
   【译文】    势力没有永恒的,仁德的人一会依靠它。势力埋伏着凶险,有智慧的人不会夸耀它。  势莫及君子,德休与小人。君子势不于力也,力尽而势亡焉。小人势不惠人也,趋之必祸焉。   【译文】    势力不要施加给君子,仁德不能给予小人。君子的势力不表现在权势上,以权势为势力的人一旦权势丧失势力也就消亡了。小人的势力不会给人带来好处,趋附它一定会招致祸害啊。  众成其势,一人堪毁。强者凌弱,人怨乃弃。势极无让者疑,位尊弗恭者忌。   【译文】    众多的人纔能成就势力,一个人却可以毁掉它。有势力的人欺凌弱小的人,人们怨恨他就会离弃他。势力达到顶点而不知退让的人让人猜疑,地位尊贵而不谦恭的人使人嫉恨。 势或失之,名或谤之,少怨者再得也。势固灭之,人固死之,无骄者惠嗣焉。   【译文】    势力有时会失去,名声有时会遭诽谤,少发怨言的人能失而复得。势力一定会消失的,人终会死亡的,不骄纵的人纔能惠及子孙。 

利卷三 

惑人者无逾利也。利无求弗获,德无施不积。   【译文】    迷惑人的东西没有超过利益的了。利益不追求它就不能获得,仁德不施舍就不能积累。  众逐利而富寡,贤让功而名高。利大伤身,利小惠人,择之宜慎也。天贵于明,动之有戒也。   【译文】    追逐利益的人众多但富贵的人却很少,贤明的人出让功劳但他的名望却有增高。利益大的容易伤害自身,利益小的能给自己带来实惠,选择它们应该慎重。天道贵在有其规律,人贵在明智有节,行动要遵守戒规。  众见其利者,非利也。众见其害者,或利也。君子重义轻利,小人嗜利远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   【译文】    许多人都能看见的利益,就不是利益了。许多人都视为有害的东西,有的却是有利益的。君子重视道义而轻视利益,小人贪恋利益而远离信用,利益可以驱使小人而不能驱使君子。  利无尽处,命有尽时,不怠可焉。利无独据,远有兴衰,存畏警焉。   【译文】    利益没有穷尽的地方,生命却有终了的时候,不懈怠就可以了。利益不能独自占据,运气有好有坏,心存畏惧就能警醒了。 

辩卷四 

物朴乃存,器工招损。言拙意隐,辞尽锋出。   【译文】    事物朴实无华纔能得以保存,器具精巧华美纔招致损伤。拙于言辞纔能隐藏真意,话语说尽锋芒就显露了。  识不逾人者,莫言断也。势不及人者。休言讳也。力不胜人者,勿言强也。   【译文】    见识不能超过别人的人,不要说判断的话。势力弱于别人的人,不要说忌讳的话。力量不如别人的人,不要说勉强的话。  王者不辨,辨则少威焉。智者讷言,讷则惑敌焉。勇者无语,语则怯行焉。    【译文】    称王的人不和人争辩,争辩会减少他的威严。有智慧的人话语迟钝,话语迟钝可以迷惑敌人。勇敢的人并不多言,多言会使行动犹豫。  忠臣不表其功,窃功者必奸也。君子堪隐人恶,谤贤者固小人矣。   【译文】    忠臣不会表白他的功劳,偷取他人功劳的人一定是奸臣。君子可以替人隐瞒缺点,诽谤贤德之士的人一定是小人。 

誉卷五  

好誉者多辱也。誉满主惊,名高众之所忌焉。   【译文】    喜好名誉的人多数会遭受侮辱。赞誉太多君主就会惊恐,名声太高就会招来众人嫉恨。  誉存其伪,谄者以誉欺人。名不由己,明者言不自赞。贪巧之功,天不佑也。   【译文】    名誉有虚假的,谄媚的人用它来欺骗他人。名望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明智的人不会自我赞扬。贪婪和巧取所得的功名,上天不会保佑他。  赏誉勿轻,轻者誉贱,贱则无功也。受誉知辞,辞则德显,显则释疑也。上下无争,誉之不废焉。   【译文】    赏给他人名誉不要随便,太随便了名誉就不贵重了,不贵重就失去了它的功效。接受荣誉要懂得辞让,辞让就能显现美德,显现美德就可以解除猜疑了。上司和下属没有争斗,他们的名誉就不会被废弃了。  人无誉堪存,誉非正当灭。求誉不得,或为福也。   【译文】    人没有名誉可以存活,不是正道得来的名誉却能让人毁灭。求取名誉而得不到,这也许就是福气了。 

情卷六 

情滥无行,欲多失矩。其色如一,神鬼莫测。   【译文】    情感过度就没有品行,欲望太多就会失去法则。神色保持不变,就无人能猜测出他的心思。  上无度失威,下无忍莫立。上下知离,其位自安。君臣殊密,其臣反殃。小人之荣,情不可攀也。   【译文】    上司没有度量容人就会失去威信,下属不能忍受屈辱就不会成就事业。上司和下属都懂得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的地位自然会保全。君主和臣子过于亲密,做臣子的反而会招来祸殃。小人的荣达,不可以和他们攀附交情。  情存疏也,近不过己,智者无痴焉。情难追也,逝者不返,明者无悔焉。   【译文】    情感有疏远的时候,最亲近的人不会超过自己,有智慧的人不会对他人痴迷。情感难以追寻,过去的一去不回,明智的人不会懊悔不已。  多情者多艰,寡情者少难。情之不敛,运无幸耳。   【译文】    注重情感的人艰辛多,缺乏情义的人磨难少。情感不加收敛,命运就不会有好结果了。 

蹇卷七 

人困乃正,命顺乃奇。以正化奇,止为枢也。   【译文】    人处困厄是正常的,命运顺利是出人意料的。把逆境转化为顺境,有所不为是关键。  事变非智勿晓,事本非止勿存。天灾示警,逆之必亡;人祸告诫,省之固益。躁生百端,困出妄念,非止莫阻害之蔓焉。   【译文】    事情的变化不是有智慧的人就不能掌握,事情的根本不知停止就无法保存。天降灾难表示警告,违逆它一定会灭亡;人生祸乱让人警戒,反省它必有益处。躁进产生无穷祸患,困境容易生出邪恶的念头,不停止就不能阻止此中害处的蔓延了。  视己勿重者重,视人为轻者轻。患以心生,以蹇为乐,蹇不为蹇矣。   【译文】    看视自己并不重要的人为人所重视,看视别人十分轻视的人被人轻贱。祸患从思想引发,如果把困境视为乐事,那么困境就不是困境了。  穷不言富,贱不趋贵。忍辱为大,不怒为尊。蹇非敌也,敌乃乱焉。   【译文】    穷困不可以说富贵的事,贫贱不要去攀附富贵的人。忍受屈辱是最重要的,不发怨怒是最宝贵的。困境不是敌人,真正的敌人是放纵胡为。 

释怨卷八 

世之不公,人怨难止。穷富为仇,弥祸不消。   【译文】    世道不公平,人们的怨恨就难以停止。穷人与富人互相仇视,遍布的祸患就无法消除。  君子不念旧恶,旧恶害德也。小人存隙必报,必报自毁也。和而弗争,谋之首也。   【译文】    君子不计较以往的恩怨,计较以往的恩怨会损害君子的品行。小人心有隙怨一定要报复,这样只能让我毁灭。讲和而不争斗,这是谋略首先要考虑的。  名不正而谤兴,正名者必自屈焉。惑不解而恨重,释惑者固自罪焉。私念不生,仇怨无结焉。   【译文】    没有适当的名义就会惹来非议,让名义归正就一定要委屈自己了。疑惑不能解除仇恨就会加重,想消融疑惑的人一定要自我谴责了。自私的念头不产生,仇怨就不会结下了。  宽不足以悦人,严堪补也。敬无助于劝善,诤堪教矣。   【译文】    宽厚并不能讨好所有的人,严厉可以作为它的补充。恭敬对劝人改过没有帮助,诤谏就可以教导他了。 

心卷九 

欲无止也,其心堪制。惑无尽也,其行乃解。   【译文】    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思想可以制伏他。疑惑是没有尽头的,践行就能解除它。  不求于人,其尊弗伤。无嗜之病,其身靡失。自弃者人莫救也。   【译文】    不向他人求助,尊严就不能受到伤害。没有特殊爱好的毛病,自身就不会迷失。自我放弃的人人们无法拯救他。  苦乐无形,成于心焉。荣辱存异,贤者同焉。事之未济,志之非达,心无怨而懮患弗加矣。   【译文】    苦与乐没有一定的形态,它的形成取决于人们的思想。荣与辱存有差异,贤明的人却同等对待它们。事情没有成功,志向不能达到,思想上没有抱怨就不会增加人的懮虑和祸患了。  仁者好礼,不欺其心也。智者示愚,不显其心哉。   【译文】    仁德的人喜好礼仪,是不愿欺骗他的思想。有智慧的人显现愚钝,是不想暴露他的思想。 

修身十 

服人者德也。德之不修,其纔必曲,其人非善矣。   【译文】    让人信服的是一个人的品行。不培养品行,人的纔能就会用于偏邪,他的下场便不是善终了。  纳言无失,不辍亡废。小处容庇,大节堪毁。敬人敬,德之厚也。   【译文】    采纳他人的建议就没有缺失,不中途停止就不会前功尽弃。小的地方存有缺点,大的节操就可以被葬送掉。尊敬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思想,这是提高品德的关键处。  诚非虚致,君子不行诡道。祸由己生,小人难于胜己。谤言无惧,强者不纵,堪险其德焉。   【译文】    真诚不能靠虚假得来,所以君子不使用诡诈之术。祸患由于自身而产生,小人很难战胜自己。对诽谤的话不惧怕,对势大的人不放纵,以此可以验证一个人的品德了。  不察其德,非识人也。识而勿用,非大德也。   【译文】    看不出人的品行,就算不上会识别人。能识人却不能任用他,就不能说是德高者了。 
小悟《止学》
  
  (前言)
  《止学》,是何书也?时人鲜闻,但如果搜一搜古代权谋之书,赫然在列,它与古时候的著名权谋大作《罗织经》《荣枯鉴》《韬晦术》《度心术》等等齐名,向来被人归入权谋厚黑学之列,然而细细读来,《止学》之道,远胜他书,深合古之大道,且该书的作者,论才学名望,也远胜其余,不禁为之深感不平,因不惭学浅,试解读一二,特将心得罗列于此,有请方家指正交流……
  
  《止学》作者王通,号文中子,隋时人,然而翻遍隋唐史,此人又名不见经传,也算怪事。据传,王通乃河东龙门人(今山西省河津市)。隋文帝仁寿三年,王通西游长安,献《太平十二策》,隋文帝杨坚虽然表示赞赏,但最终也不能采纳。王通于是回到故乡,隐居于白牛溪,专心做著述和讲学。隋政府后来又几次征召他入朝作官,但王通都没有出山。他门下弟子倒是很多,其中有几位还是隋唐之际的著名人物,比如魏征,李靖,房玄龄等等,光是听听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已经足以震撼人心,要说王通是隋唐之际的名师“鬼谷子”,只怕也不为过。可惜的是,王通30多岁就身染重病英年早逝,门下弟子私谥老师为“文中子”,这便是文中子的来历。以前曾有学者怀疑过王通其人的真实性。但是又有许多学者经过考证,说王通确有其人,不可能没有。因为他弟弟王绩是著名的隐士和诗人,儿子王福畤在历史上也有所表现,孙子王勃更是个文学天才,这几个人都留下了王通的记载,所以不可能没有王通这个人。
  至于王通的学术思想,后人把《中说》去伪存真,发现那些比较真实的记载确实具有比较高的思想价值。如果作伪者有这么高的水平,那自己也就成大名了,何必冒充顶替一个“假人”? 他有许多著作,但留传不久就散佚了,现在能看到的,大概只有一本《中说》,至于《止学》,或有争议,但是从《止学》的理论高度与深度来看,我们应当认定确系王通之书。
  姑且搁置争议,这里先读读这位隋唐“鬼谷”的大作吧。     《止学》一共分为十篇,实际上全文字数不过一千二百多字,堪称精辟,然则细细读来,别有其味,窃以为堪比《大学》,大学固然高屋建瓴,但是精深难懂,能行之者又有几人?《大学》有三纲,八目之说,而开篇既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样的句子,而《止学》之“止”,或与此处相干也未可知?大学还有七证之说,既:知、止、定、静、安、虑、得
  此为修身法门,而《止学》开篇讲的是“智”,末尾为“修身”,应该可以看到,文中子的思路应该是由术入道,归于修身,这和儒家内求于己,外用于世的“内圣外王”思路有什么差别呢?
  权谋之术,固有非议,但是儒家思想与佛道之学的显著区别,乃是在于儒家最讲“经世致用”,谋求现实与现时的成功与圆满,既非来世,也非净土,因此论及可行性,止学之说,正合乎儒家经世致用之理,也不失其修身,中庸之道……

智卷一
  智极则愚也。圣人不患智寡,患德有失焉。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位尊实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尽哉。谋人者成于智,亦丧于智。谋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也。智有所缺,深存其敌,慎之少祸焉。智不及而谋大者毁,智无竭而谋远者逆。智者言智,愚者言愚,以愚饰智,以智止智,智也。
  
  “智极则愚也。圣人不患智寡,患德之有失焉”
  ——过分的聪明就是愚蠢。圣人不担心自己的智谋太少,而担心自己的品德有缺失。
  
  开篇论德,怎么能说《止学》是权谋术呢?谈止学之前,我曾经读过几篇传记,也就是这位文中子老师的几位高徒,如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王珪、杜淹、溫彥博、溫大雅等人,都是王通的及门弟子。这些人用王通的思想,与李世民一起缔造了”贞观之治“,制定了大唐三百年的制度和法律。所以,把王通称为开启盛唐的思想先驱,应该是适宜的。
  都说师徒有传承关系,诚如是言,以前看张仪苏秦,抑或孙膑庞涓,总想其中窥见鬼谷子老师的谋略与教学理念,不离纵横捭阖之术。再读《荀子》,参看其高徒李斯韩非的传记与文章,大抵都是不离老师的性恶论的。至于王通老师的弟子,是否有止学的功夫呢?试着例举一二。
  
  魏征,很可能是最著名的谏臣了,或者说此人不知进退,一意直谏,甚至还惹得太宗皇帝动过杀心,象这样一个直人,是否真的不知“止”呢?
  其实不然,贞观朝名臣众多,显著如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其余的文臣武将也不可胜数,而作为原本是太子幕僚的魏征,深知自己并没有立过多大功劳,只是以辩说和进谏而身居高位,他也知道自己得罪了不少人,太宗虽然在理智上接受他,但感情上并不喜欢他,而且,贞观后期,唐太宗享国日久,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积极纳谏了,对臣下的进谏已经越来越没有耐心。《贞观政要》记载了这样一番对话:“贞观十二年,太宗谓魏徵曰:“比来所行得失政化,何如往前?”对曰:“若恩威所加,远夷朝贡,比於贞观之始,不可等级而言。若德义潜通,民心悦服,比於贞观之初,相去又甚远。”太宗曰:“远夷来服,应由德义所加。往前功业,何因益大?”徵曰:“昔者四方未定,常以德义为心,旋以海内无虞,渐加骄奢自溢。所以功业虽盛,终不如往初。”太宗又曰:“所行比往前何为异?”徵曰:“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三年已后,见人谏,悦而从之。一二年来,不悦人谏,虽勉强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此时还只是贞观12年,太宗就已经有了骄傲的情绪,魏征在这种情况下,知道再象以前那样下去会比较危险了,所以就以有眼病为由,上表请求辞归。唐太宗没有批准,魏征就继续做他的宰相。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些事,让他坚定了辞职的信念。
  贞观十年的二月,房玄龄被免职撵回家去了。至于原因,史书上只说“以谴归第”,却没有写具体是犯了什么错误,不过我们可以想像,很可能和他的政敌,另一个宰相萧瑀的攻讦有关。萧瑀原来是隋朝旧臣,以耿直闻名,但是私德上有些狭隘,多疑而好猜忌,但是和李世民的关系较好,武德初年,萧瑀还长期跟随李世民征战,玄武门之变后拥护李世民,所以封为左仆射,但是萧瑀一直和房玄龄不睦,主要是政见不合,因此对房玄龄的失误从来不予放过;而房玄龄为相多年,也不可能没有失误,所以房玄龄的这次“微谴”很可能是被萧瑀抓住的把柄。这次,魏征却没有谏阻太宗,至少是没有象以前那样坚决地谏阻了,因为各种史料典籍上也找不到一丝这次关于魏徵谏阻的痕迹。
  
  估计这时候,魏征的心里是更没底了:连房玄龄这样忠心耿耿、谦恭谨慎、兢兢业业、德高望重的大臣都能遭到冷遇,何况他魏徵呢?于是屡次上奏坚持离职。这年的六月,唐太宗终于批准魏征辞去宰相之职,改任特进,待遇从优。辞职后的魏征虽然还时有进谏,不过在激烈程度上就差多了。
  魏征真是一个见好就收的主儿,从他的“退居”二线就可以看出唐太宗已经长期在权力的潜移默化中自我膨胀,纳谏的谦虚态度明显是不如以前了。知“止”而后有“定”,诚如斯言!
  
  讲讲另一个武将,李靖,李靖在王通那受过业?此事本人也说不大准,但是想想孔夫子,鬼谷子这些名师都是能教文授武的,培养个把武将也不算希罕吧。李靖虽在战场上勇猛善战,叱咤风云,但却性情沉厚,深知进度。贞观四年,御史大夫萧瑀(又是此人)劾奏李靖治军无方,在袭破突厥颉利可汗牙帐时,一些珍宝文物,都被兵士抢掠一空,请求司法部门予以审查。太宗虽一时不明缘由,特赦不得审查。在李靖入见时,唐太宗仍严加责备,李靖却不加辩白,只是顿首谢罪。太宗以其功劳大,加授左光禄大夫,赐绢一千匹,加实封户,通前为五百户。后来,唐太宗知道李靖受了诬告,又赐绢二千匹,并由兵部尚书晋升为右仆射,成为宰辅。在宰相议政时,又“恂恂似不能言”。
  
  李靖在青少年时曾锐意进取,然而一旦富贵在身,又深惧盈满,能知足而退。到了贞观八年,担任宰相职务刚满四年的李靖即以足疾辞任,且言辞恳切。唐太宗明白他的心意,并十分欣赏他的这一举动,派遣中书侍郎岑文本转告他说:“朕观自古已来,身居富贵,能知止足者甚少。不问贤智,莫相自知,才虽不堪,强欲居职,纵有疾病,犹自勉强。公能识达大体,深足可嘉,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为一代楷模。”李靖辞官后,一直低调在家,直至终老,乃成一世英名,不可谓不完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