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群侠传ol 武功:读胡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59:00
读胡适 (2011-07-08 08:52:03)转载 标签:

胡适

蒋介石

吴晗

周扬

胡适杜

郭沫若

矛盾

分类: 历史随笔

    1962年2月24日,胡适的突然逝世,在台湾成了一个倾泻感情的时刻,蒋介石写的挽联成了一个经典:“新文化中旧道德之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之师表”。不久,蒋又颁布褒扬令,高度评价了胡适的一生,赞誉他“忠于谋国,孝以事亲,恕以待人,严以律己,诚以治学,恺悌劳谦,贞坚不拔”。相反,在海峡此岸,胡适的逝世并没有引起哀悼,对他的很多留在大陆的亲朋好友来说,胡适这个旧交几乎是不可承受之重,如今他驾鹤西去,或许可以让亲朋好友们获得某种解脱——然而,事实证明,即便是这样的想法也过于奢侈。适之先生逝世4年之后,他的小兄弟吴晗又一次为他背负莫须有的罪恶。1966年6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吴晗投靠胡适的铁证》,摘录了一些他们数十年前往来的信件内容作为“铁证”,而实际上,这些信件往来只不过是讨论一些明史的学术问题罢了。

   
    中国历史上恐怕找不到第二对如此良性互动的“君臣关系”(君子之交或更贴切)。


 

    胡适受到的这种遭遇并不难理解。早在1949年建政之前,胡适已被缺席宣判为“欺骗中国人民”的“腐败与绝望之反革命阶级”。建政之后不久,对胡适的公开批判随即而来。最早敏锐地意识到批判胡适价值的,当属于他的小儿子胡思杜。他在一篇思想汇报中,将父亲写成“一个破落官僚家庭”的子孙,作为“帝国主义驯服的工具”,胡适在“人民就要取得胜利的时候”,选择了“流亡”,“从阶级分析上,我明确了他是反动阶级的忠臣,人民的敌人。在政治上他是没有什么进步性的”,胡思杜最后说:“今天,我决心背叛自己的阶级,我感到与我父亲划清界限很重要,我必须与工农阶级建立紧密的关系”。

 

    显然,新政权需要胡思杜这样的“枪手”,能明确站出来与自己的父亲划清界限,这种说服力百倍于非血缘关系的人的站出来。有趣的是,正是这个胡思杜,两年前不愿跟随父母离开北京。1948年12月,在北京被解放军包围的时候,国民党用飞机空运出陷在北京的专家学者,胡思杜不愿跟随父母南行,他说:“我又没有做什么有害共产党的事,他们不会把我怎么样。”胡适对他说了后来很有名的一段话:“美国人来了,有面包也有自由;苏联人来了,有面包没有自由;他们来了,没有面包也没有自由。”胡思杜固执己见,胡适夫妇没法,留下一箱细软,乘飞机离开。

 

    在1951到1952的批判胡适的运动中,他的往日的许多朋友纷纷站出来。沈尹默,五四时代与胡适共同编辑《新青年》的大学者此时如此回顾他的这位老友:“爱出风头,趋炎附势,善于自吹自擂”;顾颉刚,胡适的得意门生,此时则谴责老师是“修正主义者”,窒息了他的“革命觉悟”。在不久后的第二轮批判中,新政权的一流学者几乎倾巢出动,郑振铎、周扬、老舍、郭沫若、矛盾、艾思奇一个个摩拳擦掌,冲锋陷阵,中国科学院和中国作家协会还专门成立“胡适思想调查批判委员会”,下设一个个具体的委员会……总之,为了把胡适批倒批臭,新政权不惜一切代价。这场声势浩大的批判活动涉及胡适生活的每一方面,所谓批判,实际上与学术并不沾边,成为一种赤裸裸的人身攻击和谩骂。郭沫若就说胡适和蒋介石“一文一武,难兄难弟”。在这场谩骂当中,就连胡适先生潜心学术研究也成了“只是为了提高北大的威望,迎合反动统治阶级的装门面的需要,扩大他自己作为一个教育工头的影响”……所有的这些批判,于1955年汇集出版,《胡适思想批判》,洋洋八大卷。胡适的晚年,温和又淡定地面度这些诽谤性的文献,还调侃说自己“从未得到过如此的殊荣”。他学说中,一切令人信服的证据全部汇集于此。

 

    历史有时候很会开玩笑,那些急于批判胡适的打手,在随后的短时间内,被一个个“引蛇出洞,聚而歼之”,即便躲过了反右,也没躲过文革。胡适的儿子胡适杜,在胡适被套上“文化汉奸”“无耻的卖国贼”的帽子之后,他也便成了“汉奸”“走狗”“卖国贼”的儿子,在1957年被打成“右派”,终于承受不了打击,在1957年9月21日上吊自杀了,死的时候身边没一个亲朋好友,印证了父亲之于他那“没有面包也没有自由”的忠告,这对父子九泉之下相遇不知会说些什么?郑振铎、周扬、老舍、郭沫若、矛盾、艾思奇,也无人幸免。

分享

2

阅读(12) 评论 (0) 收藏(0) 转载(0)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