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争霸3剑心中文:读鲁迅的书,走胡适的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8:50:51
                            读鲁迅的书,走胡适的路

 

 

                               许锡良

 

 

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先生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到过,他曾经说过,作为中国人要“读鲁迅的书,走胡适的路”。这句话说得很深刻,很有哲理,但是陈平原先生并没有将之展开论述。

作为中国人,为什么要读鲁迅的书?因为鲁迅的书是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一面镜子,鲁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认真而系统反思自己传统文化的思想家。自中国诞生了鲁迅,中国人才真正学会了反思,并且学会了以人的生命的标准来反思一切文化传统。在谈到文化的价值时,他说:“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鲁迅全集·华盖集·忽然想到(六)》,最初发表于1925年4月28日《京报副刊》),第一次将中国人从沉重的历史文化负累中还原出来。“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归”。人的生命是第一要务,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维护人的生命健康与幸福的。说到底,文化只是为人的幸福服务的。如果一种文化走向了人的幸福的反面,无论有多么大的头衔与光环,都必须反抗。是鲁迅给了中国人变革自新的勇气与胆略。之前,中国人在孔儒礼教与孝道文化的沉重压迫之下,变成了这样的:“屏息低头,毫不敢轻举妄动。两眼下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满脸装出死相,说笑就是放肆。”(同上文)中国人无论从肉体到灵魂,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因此,这种深刻而直白的反省是非常必要的。正因为这种反思,使得中国的儒家学者们对鲁迅总是极力排斥,甚至恨之入骨。因为鲁迅的著作是横亘在“儒术独尊”与“作帝王师”、“内圣外王”道路上的最大障碍,点到了儒家文化的死穴,说中了他们的要害。

 

但是,鲁迅先生的反省也确实只是让人看到自己的阴暗与缺陷,却不知道中国应该怎样做,才能够改变中国这种黑暗的酱缸文化,中国的历史惯性之巨大是比较特殊的,历史悠久的同时,也意味着历史的沉重,旧文化的巨大传承性,使得这种黑暗总是代代相传,不知道怎样做才能跳出来。这正如他在《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中说到的:“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我想这鞭子总要来,好坏是别一问题,然而总要打到的。但是从那里来,怎么地来,我也是不能确切地知道。”(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讲。)

但是,胡适先生恰恰在这个方面弥补了鲁迅先生的不足。他们生前没有能够联手合作,是一种很大的遗憾。很显然,胡适先生对中国的认识远不如鲁迅先生来得深刻,胡适生前始终没有认识到中国变革会有如此艰巨。即使到了台湾,也仍然幻想国民党、蒋介石能够放弃读经,放弃一党专制,还政于民,实现真正的民主宪政,主动回归到世界主旋律的怀抱里来。他参与创办了《自由中国》杂志,大量引进西方文化来滋养国人。但是,《自由中国》却被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取缔了,最主要的创办人雷震含冤入狱,被判十年有期徒刑,而杂志的主要专栏作者、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殷海光先生却迫于蒋氏父子的压力,被取消了台湾大学的教授职务,离开了自己心爱的讲台。今天台湾的民主法治,人们应该记住这些烈士先驱们,而不要只是将功劳记在晚年病危时开放党禁报禁的蒋经国头上。台湾如果没有胡适、雷震、殷海光、柏杨这些自由民主先驱的启蒙、奋斗与牺牲打下的基础,台湾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民主法治的。反之,台湾在整个民主法治过程中,儒家学者扮演的角色完全是御用文人的帮凶角色,当胡适被迫流放美国,雷震、柏杨被迫入狱,殷海光被台湾大学开除的时候,台湾的新儒家们却在享受蒋介石的恩典,他们在台湾开设动辄上千人听众的讲座,成为国策顾问,享受国师的待遇。当年台湾的情形与今日中国大陆所遇简直如出一辙。历史的变革总是在重复旧路。

胡适先生早年提出的“让中国充分世界化”,在今日中国变得意义非凡。当今中国面临的问题是:是否敢于主动放弃“中国特色”,而接受普适价值,用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官为本,来构建人性化的和谐社会。政治上民主法治,经济上市场经济。用人性的标准重新评估一切传统文化的价值。胡适还提出“多谈一些问题,少谈一些主义”,以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态度。这些无疑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读鲁迅的书,才能够真正认识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才能够获得一种自我发反省的能力,才有变革的动力。走胡适的路,才能够将中国引向光明,引向人性,同时引领中国人要靠民主宪政制度,而不是靠圣人的教导达到人性化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