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包银歌曲视频:新课程改革与教学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57:56

新课程改革与教学反思(一)

几年来,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呈现出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的知识面更宽广了,学得更灵活了,学习兴趣更浓了,课堂更加开放了,教师与学生的亲和力更强了。我们在看到这些变化的同时,应该要冷静下来对目前实施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出现一些困惑和问题进行反思。“摸着石子过河”究竟摸到哪些石子?摸得怎样?有哪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下面我想对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习方法的多样化与优化问题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其内涵是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个别差异。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个体差异,不搞填平补齐的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

“算法多样化”是针对过去计算教学中只设计一种算法的弊端提出来的。例如某一种题目只要求笔算,而另一种题目只要求口算,即使口算也往往只有一种思路(当然,学生如有其他思路也不限制),这样很容易忽略了个别差异的教学,遏止了学生的创造性,何况有不少题目本来就可以有多种算法的。可以说,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在计算教学中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应该明确“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是有区别的。“一题多解”是面向个体,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遇到同一道题可有多种思路多种解法,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而“多样化”是面向群体的,每个学生都可以用自己最喜欢或最拿手的一种算法,同时在群体多样化时,通过交流、评价可以吸取或改变自己原有的算法。因此,在教学中不应该也不能要求学生对同一题说出几种算法,否则只是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低年级的计算课,课上老师组织学生讨论一道计算题,出现了多种的算法,教师还一个劲儿地给予鼓励,临下课时,只简单地说了一句:“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其结果是班上思维迟缓的一些学困生确是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产生了干扰,这种情况是不是我们鼓励的个性化呢?我认为不然。数学是讲“优化”的,算法“优化”的含义是要求寻找最简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诚然,在多种算法中,有的并不见得有优劣之分,如20以内退位减法,无论是用“"破十”、“连减”或“用加算减”的方法,都很难说孰优孰劣,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选择;又如:长方形周长的求法,有的学生愿意用 (长十宽)×2的方法,有的学生则用长×2+宽×2的方法。在这里,我们应该让学生喜欢用哪个就用哪个方法解答。

一般情况下,对一道习题的解答总有个最基本、最一般或最佳的解法。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比较、去评价,并使大家掌握那些公认的更好、更一般的算法,以便举一反三、闻一知百,否则就失去了教育应有的功能。下面是一位教师教“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新课实录。由实例引出 24 X 12 = ?

第一步,先由学生各自探索算法,分组交流(有10种左右),经过归纳有以下三类:

连加(24+24+…+24),连乘(24 X 3 X 4 ,24 X 2 X 6,…),乘法分配律的应用(24 X 10 + 24 X 2,…¨)。

第二步,由学生评价.学生一致认为三类算法都合理,但第一类太麻烦,其他两类各有优势.

第三步,教师将题目改为24 X 13,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结果郡选择为24 X 10 + 24 X 3,此乃笔算乘法的算理。此时,教师便因势利导引入了乘法竖式,并便学生体会到它的优越性能将乘法算理以固定而简明的程式显示,操作性强,简捷而不易出错,并具有一般性。我认为这种教学是正确的,又促进了儿童的发展,才是真正凸现了"算法多样化"的实质。算法多样化绝非是越"多"越好,切忌一些无价值的重复。总之,选择哪一种方法算一切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二、教学的生活化与数学化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反过来又应用于生活。新课程改革重视数学教学的生活化,重视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孩子们感到学习数学有趣有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之一。

数学对小学生来说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要把数学教学跟他们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教学中,有的通过调查商品标价引人小数乘法,调查父母月工资的收入计算多位数加减,测量足球场的面积并以其为参照物,体验1公顷的实际大小;有的结合新课内容介绍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有的复习课也已不只停留在“查缺补漏,知识系统化”上,开始着力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记得我曾见到的一节六年级“代数初步知识”复习课,教师把自身公开课讲课事例作为背景,边说边画:向学生设问:

①你们能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写出名师厦门一行的全部开支吗?

②想一想,式子中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可变的?

③算一算,老师这次厦门行至少要带多少钱较为合适?(小组合作讨论)整个教学培养了学生利用已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大家体尝到数学应用的价值。

但是,在课改实践中,我也听到不少教师有这样的疑惑:“数学问题是不是都必须从儿童的生活实际提出?”教三角形内角和怎样从生活实际引入?“循环小数又怎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正由于此,有的课已上了15分钟,还停留在大量的情境喧染之申,丝毫没有涉及到数学本身的内容,犹如皮厚的“沙田柚”剥不开也吃不着,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我们应该看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来自两个方面,有来自数学外部的(即现实的生活实际),也有来自数学内部的。无论来自外部或内部,只要能造成学生的认知矛盾,都能引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就会出现发展,都是有价值的,前面提到的“三角形内角和”,如果采用由旧引新的方法(设问:正方形有几个内角?四个内角和是多少度?长方形呢7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大小是不固定的,有没有规律呢?)三言两语,就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因此,看问题必须全面,不能绝对化。教学是科学,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当前,数学教学注重应用,既讲来源,又谈用处,大大地克服了过去“掐头去尾烧中段”脱离实际的倾向,成效是明显的。但必须认清,我们反对的是只“烧中段”,而不是不要“烧中段”,我们反对的是过度的形式化,而不足不要形式化。数学的形式化是数学固有的特点,我们既要注重应用、反璞归真的一面,又要注重抽象概括、形式推理的一面,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问题,提炼出数学模型,利用其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所以,重要数学概念、规律应加以概括,常见的数量关系(如速度、时间、路程等)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仍要揭示,在重视直觉思维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形象思维和初步的逻辑思维,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课堂内的数学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什么是数学活动呢?我认为,具有数学意义的活动才能称得上数学活动。目前,有的数学活动,有情境没有活动,有活动没有数学味,有活动缺乏体验。下面介绍一位教师在教学“11~20以内数的认识”时组织的颇有意义的数学活动。当学生已学会数数(顺着数、倒着数、2个2个地数……)后,组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游戏。教师拿出一个黑白相间的足球,“数一数,有几块是白的?有几块是黑的?看谁数得又对又快!”话音刚落,不少同学争先恐后地要求上来。前来的多个同学,每人数的结果都不一样,不是重就是漏,怎么办?正当全班困惑之际,一位小同学自告奋勇地上来,拿起红粉笔在白的上面逐一点数,又拿出白粉笔在黑的上面依次点数,不重也不漏,数得完全正确。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

三、教学过程的探索与发现问题

学习方式一般说来可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两种。

发现学习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己独立探索和发现其结论。这种学习方式(亦称发现法)是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J·S布鲁纳提倡的,并流传欧美,这种方式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名称,如问题研究法、探索法等,实质均基本相同。此前在首页部分显示#布鲁纳认为,在人类全部生活中,人的最大特点是会发现问题。他把学生视为“发现者”,甚至像科学家那样去发现,教师不给任何启发和帮助。创导者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探索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传人中国时,我国教育家将“发现法”引伸为“引导发现法”,主张在必要时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一点“引导”,与布鲁纳的“纯发现法”有些区别。教学实践折射出这样一个道理,外国的先进经验或理论的引入,必须本土化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我国目前强调的"自主探索"与"发现学习"亦基本相同。

美国另一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D·P奥苏伯尔针对20世纪60年代许多人以为讲授必然会导致机械学习,而发现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的片面看法,他在创造性地吸取了J·P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认知观点后,首先对学习进行了两个维度的不同分类。根据学习的深度分为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根据学习的方式分为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两种分类相互独立,成为正交。

他不像布鲁纳那样只强调发现学习,认为学习可以分为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而后者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奥苏伯尔的见解对我们研究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有启发的。小学生学习数学,首先要掌握前人积累的数学基础知识(往往以符号形式表示),学生必须积极思考;理解每个符号、式子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才能真正内化成自己的认识。如果学习中仅仅记住这些符号2/3的代表组合,例如,只知道2/3读作“三分之二”,却不明其意,这就是机械学习。一般的数学学习都是有意义的学习,当然不排斥个别的机械学习,如背乘法口诀,这种熟记只有助于记忆,并不表明推导其结果的过程,而且机械学习也只是辅助性的学习。

数学学习中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指内容已以定论形式展示出来,不需要学生去独立发现。只要学生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检索巧新知识具有实质性联系的固定点,使之相互作用,实行新知识意义上的同化,从而扩大或改组认知结构。例如,“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本身就是一种规定,学生在原有已掌握的加、减;乘、除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先乘除后加减”直接计算,便可接受这一知识。

目前我国提倡的探索学习则不同。这种学习方式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探索发现某些数量关系和图形特征。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求法时,学生用各种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纸片,通过剪拼、割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分析割补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从而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底×高”。就以上两种学习方式的功能比较而言:探索学习比较开放,它更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强调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直觉思维和创新潜能的培养和发挥,但是费时较多,何况数学学习,不必要也不能由学生处处去亲自发现和独立探索。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便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但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学习课题对原认知结构具有潜在的意义(即有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二是学生具有积极学习的心向。如果两个条件俱全,同样可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也是有效的;如果缺少其中一个条件,就容易造成死记硬背。

由此可见,两种主要学习方式都很重要,各有利弊,名司其职,不可偏废。而且有时在同一节课内,两种方式兼而有之、相互补充、相互配合。例如,笔者曾在北师大实验小学随堂看到“倒数”一节数学课:课一开始,教师利用汉字结构上下颠倒位置可以组成另一个汉字的譬喻(杏-呆,吴-吞......),使学生联想到数也可以颠倒(3/5-5/3、1/7-7/1),于是引入“倒数”并板书课题。此时,学生接二连三地提出各种困惑:究竟什么叫倒数 ? 学倒数有什么用?找倒数有没有窍门 (足以说明学生己具有学习新课题的迫切心向),教师立即让学生自学课本,研究结语“乘积为l的两个数就是互为倒数”,全班学生都表示懂了 (因为结论中有关概念是学生所熟知的),这种学习方式便是典型的有意义接受学习。学生是否真懂了,教师要求学生自举例子加以说明,大家十分踊跃,有的说出真分数、假分数的,还有举出小数、整数,在到最后讨论了1和0有没有倒数,所举例子涉及到各种典型情况,有交流、有争辩,并探索了求倒数的方法,这又是一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两种学习方式相互补充,交叉进行,朴实无华,有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像这样的教例在日常教学中也不少见。

笔者认为,新一轮课改中反复强调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改变学习方式”等,主要是针对过去过分沉缅于接受学习而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情况而提出的,绝不意味着反对接受学习。教学中,教师应全面而综合地从教学内容、要求、对象等各因素进行考虑,引导学生来用恰当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确保学习的有效性。那种提倡一种又去否定另一种学习方式"非此即彼"的绝对化做法和说法,不仅不符合教学实践,而且对课改的深人发展是有害无益的。

自主探索是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探索,耍处理好自主和引导、放和收、过程和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面对挑战性的问题,估计学生通过努力能够探索求得的,就应大胆放开,放要放得真心、实在,收要收得及时、自然。应该看到,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收效极微,失去了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剩下的主体性往往也是苍白无力的。

四、教学的成功与挫折问题

成功是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它是促使人们永远乐观向上的动力。事实上,人人都渴望着成功,争取着成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带给儿童,在儿童心里激起自豪和自尊,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可以这样说,获得成功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是每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

新一轮课改中,广大教师都很注重创设各类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成功的契机,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现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认为在提倡获得成功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经受一些挫折与失败。成功与挫折都有两面性,学习是艰苦的劳动,探索、实验、尝试的道路不是笔直的,必然会经受挫折或失败。成功只有在失败的折射下才显得更加耀眼,在挫折的磨练下才更有价值。

课改中,教师都很重视对学生的尊重、信任、赏识和肯定,这很有必要;但也的确看到这方面存在误区。有的不管学生表现为何一律给予夸奖,即使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回答都表场为“真了不起!真聪明……",在一节课中还出现了多次以学生命名的"XX法",这种廉价的表扬决不能起到真正激励的作用讨目反会助长学生浮燥的学风。有的还误认为当前不能批评学生,批评就是否定,就会刺激学生,影响其上进性,对课上的一些不良行为视而不见,名曰"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会给学生的全面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应该指出,表扬与批评都是对儿童行为的一种强化手段,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的强化,并得到学生群体(包括学生本人)的认同,对于学生行为的规范、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好的教师,从不吝啬表扬,且表扬有度,夸奖有理,从不随意批评,且批评有方,疏而不堵。这一切都出自于对学生真挚的爱。曾经有一位教师在教学20以内加法时,出示8+4=?一位学生答“13",引起全班哄堂大笑,此时教师用严肃的目光看了一下大家,又用和气的口吻对这位学生说:"不错么,离正确答案只差一点点"!并安慰他坐下来再想一想。这位学生虽然失败,但没有因失败而感到沮丧,又抬起头来认真听讲,继续发言。教师以无声的语言目光暗示有效地遏止了班上"讥笑"的不良行为,又用心灵的关怀让学困生体面地坐下来,激励他的学习自信心,这正是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正确行为。

以上所谈的若干问题是笔者在课改过程中所见所闻的一些现象,提出来供同行们共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