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杨康:职业倦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50:15
新闻职业11 钟瑜2011-6-1

    一般来说,职业倦怠不会突然出现,也不需要受到特殊刺激事件的影响,它是在长期、持续、过重的压力影响下,逐渐积累,缓慢形成的。在个体职业生涯中可能会多次出现,或持续存在。但它在爆发前,会在生理、心理、行为上表现出一些蛛丝马迹。如果能早期识别这些信号,并在危害产生之前捕捉到,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有效干预,就可能重新找到工作激情,将职业倦怠消灭在萌芽状态。

  身体不适感增强
    职业倦怠最初在记者身上表现为生理机能的变化,体力减弱,难以满足新闻工作的职业要求。没做什么事情也容易感觉到累,浑身提不起劲(这种累,不只是身累,更体现为心累);腰酸背痛,经常感觉身体不适;免疫力低下,感冒等小毛病不断;或是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长期性头痛、胃肠不适、食欲不振、内分泌紊乱、失眠等心身症状;还有人表现为滥用药物、酒精或其他刺激性食物来麻痹自己。这些生理症状一般不会直接危及生命安全,但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就可能导致生命的早衰,影响记者神经活动的协调性,使之反应迟钝,创造性思维减弱。

  情绪衰竭,热情消退
    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伴随着身体不适感增强,记者情绪上发生显著变化。无论是曾经写过好稿、工作能力得到大家认可、取得了较高荣誉的,还是曾经努力过、但结果难尽人如意的,处在职业倦怠中的记者表现为工作“不在状
态”、提不起兴趣、不愿主动思考工作上的事情,情绪情感极度疲劳。对工作中的新异事物敏感性降低,丧失了应有的热情、活力和积极性;对个人发展前途感到悲观无望,烦躁易怒,容忍度低;想逃避现实,不愿上班,经常找借口不去上班或迟到早退,等等。对自己的这些表现他们充满内疚与困惑,又不善于宣泄出来,备受煎熬,而这又会反过来加剧倦怠感。

  工作得过且过,职业成就感低
对不断有人提供的新闻线索不感兴趣爱理不理,听说下达了采访任务心里特烦,天天窝在办公室不愿深入基层、深入现场进行采访,即便要采访也要看对方的条件,把记者职业仅仅当成一份工作体面、薪水不错的谋生手段,记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减弱,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较为严重。为了完成任务,或是通过电话对相关人员进行采访,或是仅对通讯员提供的一些素材进行加工处理,或是在互联网上搜集一些资料进行编辑。工作能力下降,个人发展停滞。工作满意度低,体验不到荣誉感、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
    较低的成就感可能是记者自身能力低下,难以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影响工作业绩;也可能是记者对新闻工作有着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对自己要求较高,有着强烈的自尊、自信、成就动机和控制信念。一旦工作成绩未达到预期效果、希望落空,他们的成就感就可能降低。研究表明,随着倦怠程度的加重,个体会出现“习惯性无助”,即不断贬低自己,缺乏基本的自信,个体的离职意向明显。有的想调到新的岗位,有的想跳槽辞职,有的甚至想早点退休。由于种种原因实现不了的,转而对其他业余爱好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

  挫折感加强,自我评价过低
    伴随着低职业成就感,记者挫折感加强、自我评价过低。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给记者头上戴上了太多的光环、给予太高的期望、赋予太多的使命和责任感。但职业的权力、个人的力量非常有限。当他们不能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有效的帮助,不能对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给予有力的揭露,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不能成为名记者时,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痛恨自己的无能,甚至对记者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产生怀疑,感到前途暗淡、毫无希望。同时,高标准的职业要求使记者在工作中更容易感受到以惩罚为主的评价方式,如,发表的文章是否有错别字、是否存在不实报道、是否存在对重大新闻的漏报等,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感进一步加剧了挫折感、消极的自我评价。有人挣扎过、努力过,但未取得所希望的效果,于是开始沉沦、麻木,得过且过,既不想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也不想更新思想观念与知识结构,对生活和工作感到无助和悲观,从而理想丧失,动机消退。

  人际关系淡漠
    有着职业倦怠感的记者较为敏感多疑且脾气暴躁,在人际交往中缺少自信,较为任性。表现为担心领导压制自己、同辈排挤自己、后辈超越自己;容易对他人的言语、行为做出负面解释;容易从平凡的事件中看到对自己的伤害;即便是善意的玩笑,他们也能从中感受到浓浓的火药味;丧失了往日的爱心和耐心,对人缺乏同情心,容易迁怒他人,把他人当作宣泄的对象;工作场所常有坐立不安的感觉。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面子及地位,他们会表现出较多的攻击性行为,常常讽刺、挖苦、指责别人,以消极、麻木、否定的态度对待领导、同事、采访对象,导致与领导关系紧张、与同事关系疏远、对采访对象冷淡等。这种不良状态也容易带到家庭中,指责妻子(丈夫)不体贴自己、不关心自己、不理解自己,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好好学习,家庭关系紧张。为了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他们又会刻意与周围人保持距离,回避各种社交活动,孤立自己,极端的还可能出现自伤、伤人等行为。
    职业倦怠不可怕,只要早期识别上述这些“信号”,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就能轻舟再过万重山。
  (作者:江西日报社宜春分社社长、高级记者)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兴盛,《基层领导干部职业倦怠及缓解策略》,《理论学习》,2010(1):P60-62。
  [2]白霞,《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