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自助餐台:企业所得税涉税处理案例解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35:08
 对于永久性差异,不进行所得税的账务处理,而是在企业汇算清缴时进行纳税调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调表不调账”的原则。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原理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通过比较资产、负债等项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将该差异的所得税影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所得税费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思路是:

  第一步:计算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永久性差异±暂时性差异)×税率

  第二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适用所得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的暂时性差异×适用所得税率

  第三步:倒挤出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税率变化时债务法的核算

  资产负债表下递延所得税的处理,关键是暂时性差异的计算和税率的确定,债务法的难点就是税率变动年份的所得税会计处理。2008年起新企业所得税率都变为25%,税率变动时如何进行所得税的债务法核算是许多人困惑的问题。在税率发生变动的年份,递延所得税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变动当期产生或转回的暂时性差异按当期税率计算的递延所得税;二是截至税率变动之前累计暂时性差异按现行税率计算调整的影响额。

  债务法在税率发生变动当期,对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按照现行税率进行调整,使之能代表真正的未来预付或应付税款的金额。在实务操作计算时,债务法只需注意在税率发生变化的年份按现行税率对递延税款做出调整,其他年份均直接以暂时性差异产生数或转回数与当期适用税率之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案例2】

  假设某公司由于折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如下:2006年、2007年所得税率为33%,2008年变为25%。

  2006年会计折旧7225元,税法折旧19267元,产生应纳税的暂时性差异12042元,税率33%

  2007年会计折旧7225元,税法折旧15413元,产生应纳税的暂时性差异8188元,税率33%

  2008年会计折旧7225元,税法折旧11560元,产生应纳税的暂时性差异4335元,税率25%

  2009年会计折旧7225元,税法折旧7707元,产生应纳税的暂时性差异482元,税率25%

  2010年会计折旧7225元,税法折旧3853元,转回应纳税的暂时性差异3372元,税率25%

  2006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12042×33%=3973.8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