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港区搬迁规划图:中国缓慢开放对冲基金市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8:17:02
2011年04月19日 06:11 AM

中国缓慢开放对冲基金市场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 詹姆斯·威廉姆斯 字号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英文 对照 评论[5条] 打印 电邮 收藏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考虑到中国股市仅有20年的历史,资产管理行业仅有区区10年的历史,讨论其另类投资市场的现状也许显得为时过早。但总部位于上海的咨奔商务咨询有限公司(Z-Ben Advisors)的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基金管理业增长了近40%,管理资产规模达到3920亿美元;今年以来已推出了38只共同基金。

然而,至少就合法的情况而言,对冲基金目前在中国内地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几乎于零。中国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市场。一方面是采用中国证监会(CSRC)批准的国内对冲基金策略的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它们拥有向内地富裕个人募集资金的合法权利。

另一方面是不受监管、暗中经营的私募基金公司。中国有100家左右通过信托公司(它们本身是受到监管的)设立的“阳光私募基金”;但还有数目不详的基金经理经营着典型的“推荐型”业务,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士。

监管机构正在研究相关措施,解决“阳光”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的问题。咨奔商务咨询负责人彼得•亚历山大(Peter Alexander)表示,人们“预期”,经过修订的基金管理法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出台,将私募基金纳入证监会的监管范畴内。“目前,这些人的目标只是富裕个人和机构客户;将它们纳入监管范围,它们可能就可以发行零售基金了,”亚历山大表示。

被过滤广告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E Fund Management)是中国第二大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为290亿美元。去年9月在岸对冲基金策略的启动,使该公司成为首批利用分开管理的账户向国内富人募集资产的公司之一。该公司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刘震很看好对冲基金的前景:“如果两三年后出现规模数十亿美元的对冲基金,我不会感到吃惊。”

情况也许会是这样,但证监会对对冲基金仍持谨慎态度,不确定它们会造成多大的风险。仅有拥有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配额的机构,才能为客户进行海外投资。香港高伟绅律师事务所(Clifford Chance)合伙人麦天岳(Matt Feldmann)表示:“国内投资者可以委托这些机构投资离岸股票与共同基金,但对于对冲基金而言,这还是一个禁区。(对冲基金)一直在中国监管机构的观察名单上,因此他们也不急着打开市场。”

对于中国潜在的对冲基金管理公司来说,一个主要的问题是缺乏工具。新年之交,中国政府批准了利用股指期货与保证金交易进行卖空操作。但很难借入散户的股票进行卖空。

目前,沪深300指数(CSI 300 index)中政府允许进行卖空操作的股票仅有大约50只,且成本高昂,一年的成本大约为10.1%。

易方达的刘震表示:“券商只能用自己的钱买入股票、然后借给你——他不能用客户的股票。这就是该市场局限性如此严重、成本如此高昂的原因所在。”

他还指出:“去年之前,尽管大家都把自己叫做对冲基金,但事实上他们并不是。”

另外一个基本的对冲基金工具——杠杆同样缺乏。对冲基金经理无法通过借贷进行投资。然而刘震表示,希望追加投资的投资者通常会向家人或朋友借钱,同意支付利息,例如每年6%。“然后在年底的时候,投资者会根据之前的安排,与朋友分割投资收益。”他表示,在中国,这是制造杠杆的唯一合法方式,而且颇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