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停车收费法规:今日早报“错不在《弟子规》错在这个社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8:46:52

童蒙养正导致孩子容易吃亏?

“错不在《弟子规》错在这个社会”

钱文忠:经典诵读可以从3岁开始

  童蒙养正导致孩子容易吃亏?

  “错不在《弟子规》

  错在这个社会”

  钱文忠:经典诵读可以从3岁开始

  □本报记者 方力 薛莹

  

  国学没有用,孩子太谦卑,都抢不到玩具。

  国学不实在,看不出成效,考试都不能加分。

  国学已过时,孩子们学了,不能和社会接轨。

  ……

  诸如此类,都是在记者的调查中,听闻最多的话语。和奥数、美术,甚至骑术等兴趣班相比,国学班只能算是星星火。对于这老祖宗传下来的千年智慧结晶,家长们总是略有腹诽。

  国学究竟是什么?国学班教的东西有用吗?日益蓬勃的背后又有谁来监管?记者带着家长的困惑,请教了专家。

  国学不仅仅是唐诗宋词

  孩子吃亏,错不在《弟子规》

  在童学班的课程介绍上,除了德行、诗文和国艺外,记者发现,数理、记忆和武术,也位列其中。在大多数人印象里,这些可算不得是国学。

  “这应该是机构提出的‘新六艺’,对应的,是古代儒家提倡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育人。”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张辛说,很多人都对国学的认识有偏差,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除了唐诗、宋词、《论语》、《三字经》等经典国学外,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都属于国学范畴。

  在他看来,3岁的孩子,是学习国学经典的最佳时期。“这些富有内涵的部分,需要孩子们进行早期背诵。这些经典国学好比是牧草,对其消化吸收犹如一个反刍的过程。”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有不少家长提出质疑——把孩子按照《弟子规》《三字经》那样培养成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孩子,到社会上混混看,马上被人摆平。

  事实上,在去年底,孔孟故乡山东省教育厅发出禁令,禁止全文推荐读《三字经》等,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错的不是《三字经》、《弟子规》,而是在当下的社会当中,按照《三字经》、《弟子规》教育出来的孩子吃亏,我们要做的,是改变我们的社会。”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说。

  在他看来,如今社会的复杂程度,早已不是《弟子规》时代所能想象,“一味鼓励,一味让步,一味追求快乐,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走上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我们应该告诉孩子,长大成人是需要抗击打力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

  钱文忠举了一个自己在教育下一代的过程中,曾遇到的问题。“我儿子学孔融让梨,给爷爷吃,爷爷说‘孙子真乖,爷爷牙疼,你吃吧!’给外公吃,外公说,‘宝宝真懂事,再奖励你两个!’我们的下一代就是这样被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6个大人宠着,他想孔融让梨,让给谁呢?”

  钱文忠认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是让孩子拥有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能力,这需要爱,而爱在很大程度上是责任,不是一味揣摩孩子、满足孩子、纵容孩子。“以前的私塾门口都会挂一块牌子,上面写四个字:‘溺爱免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杨振宁从小熟读经典

  3岁到13岁,学国学最佳年龄

  “没有知识不可怕,重要的是没有文化。”钱文忠认为,从孩子抓起,重拾经典是最有效的手段。

  国学教育推行者郑千一也有相同的观点:“开展经典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基础教育,中国现在一定要加强。诵读经典是一种富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因为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打好语文底子非常重要。孩子在3岁到13岁这一年龄段记忆力非常好,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过了这个村就没这店了,应该让他多诵读经典,开发右脑。即使是像杨振宁、李政道那样的大科学家,他们都是从小读经典长大的!”

  钱文忠说,如今的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社会和家长对这方面也很重视。然而,很多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应有的规矩,孩子了解规矩的渠道也不多,社会和家长也不太在意。而知识和规矩的失衡,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大问题,事关孩子的前途和命运。

  “《弟子规》这1080个字其实很浅显,当年是给孩子启蒙用的,结果当年是童蒙读物,现在是成年人也不知道。我说过,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戒律,或者说是基本的底线。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我本人反对说大话,很多榜样树立得太模范了,普通人做不到。那么反过来我就讲最低的道德标准,就是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的东西。”

  钱文忠说,作为童蒙养正读本,《弟子规》中不仅仅告诉孩子们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应当遵守怎样的规矩。更是提出了“余力学文”,将道德培养放在比学业知识更重要的地位。

  而这恰恰是现代教育体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关心孩子身体健康和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品德;而对于众多家长而言,《弟子规》的再阅读,也是一次返璞归真之旅,一次再思考的过程。短短1080字,360句,113件事,看似不起眼的一本书,实际却蕴含了做人做事的大智慧。

  儿童国学班办得如何?

  日益热闹但缺乏规范管理

  国学在杭州的孩子中间有多火?有多少家长给孩子报了这样那样的国学培训班?因为没有专门的监管部门,我们无法取得一个详细的数据,但西湖国学馆学务部负责人屠松华用其他数字说明了一些问题,在今年“杭州市中小学生国学知识网络大赛”中,有17万青少年参与。而以国学为关键字的活动,也很受热捧。

  “像‘杭州市优秀学生国学夏令营’、‘快乐国学苑’、‘国学启蒙进校园’等活动举办时,咨询电话都响个不停。”屠松华说。

  而现在一些社会力量也非常热衷举办多种学习中华优秀文化的活动。屠松华表示,已经有多个国学经典诵读班成立,有的家长还办起了“家塾”。孩子们利用空闲时间,约上小伙伴,一起诵读国学经典。

  那如果办一个对外收费的儿童国学培训班,需要具备哪些资质?杭州市教育局成教处吴作为处长告诉记者,国学班属于推广文化教育范畴,主办方要到县级以上相关部门,申请办学许可证,成立学校之后才能开班,“除非本来就是学校开班,或企业内部培训,那是不要申请办学许可证的。”

  而记者在近两周的调查中发现,一些并不具备培训资质,甚至连软硬件设施都不达标的民办国学班打出国学招牌揽钱,原本只要1万元的培训费,前面加上国学,就可以收到两万元。这也让人不免担心,在没有规范的情况下,这样的“童蒙养正”会不会变成误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