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动资产合计:百家讲坛_钱文忠解读《三字经》_第四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3:51:25

http://www.tudou.com/v/xIJzcd56mHg/v.swf

第29节:第四讲 香九龄,能温席(1)

  第四讲 香九龄,能温席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香:黄香,东汉时人。

  龄:岁。

  温:温暖

  席:床席。

  亲:父母亲。

  当:应当。

  执:做到。

  融:孔融,东汉时人。

  弟:同"悌",敬爱兄长。

  首:首要。次:其次。

  见闻:见到和听到的事。知某数:认识数目。

  识某文:理解文理。

  为什么在《三字经》这样的启蒙教材中,首先要教给孩子们孝悌?这些传统教育方式,在今天的社会还能否适用?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更应该侧重哪方面能力的培养呢?

  接下来,《三字经》就开始讲述教育的内容和次第。也就是说,应该按照什么样的轻、重、缓、急的顺序,来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方面,我们必须非常细心地去体会。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传统中国教育思想的精义,如果我们泛泛而过,那就没有办法体会得到。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香九龄"的"香"就是指黄香,是一个人名。黄香,字文,东汉江夏安陆人。此地大致相当于今天湖北云梦。前四史之一的《后汉书》,有黄香的传记。所以,黄香是一个确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而且能够进入正史并且有传,说明他还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皇帝曾经委任他担任过魏郡太守,所以黄香还是个不小的官。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曾赞叹:"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但是,传统中国之所以牢牢记住了黄香,并不是因为他的官职,也不是因为他被皇帝召见过,更不是因为他被皇帝夸过,而是因为"香九龄,能温席"。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早故,黄香跟他的父亲相依为命。家里很穷,根本用不起铺褥。黄香对父亲非常的孝顺。怎么孝顺呢?炎炎夏日,他怕父亲睡不着,那时候又没空调,所以,他就用扇子把父亲睡的席子和枕头给扇凉快了,伺候父亲安寝。在寒冬腊月,天寒地冻,黄香就自己先睡下,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席子,温暖枕头,让父亲能够安寝。所以,这个故事又叫"黄香扇枕",也就是黄香这个孩子把枕头给扇凉快了。另外也叫"黄香温席",黄香把席子给弄暖和了。这个故事被《二十四孝》所记载的,黄香被称为天下至孝之人。所以传统中国老百姓之所以知道黄香,乃是因为他是个大孝子。

第30节:第四讲 香九龄,能温席(2)

  《三字经》讲,"孝于亲,所当执。"意思是对长辈、对长辈的亲人,应该孝敬。"所当执",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你就应该这么去做。举的例子就是这个黄香。由此可见,《三字经》告诉我们,传统中国的启蒙教育第一位是"孝"。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最重要的美德,但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如此强调孝道?为什么在《三字经》这样的启蒙教材中,首先要教给孩子们一个"孝"字呢?

  把"孝"作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步,这里面自有它的道理。这个道理很深奥吗?很深奥。很明白吗?也很明白。为什么呢?我给大家拆两个字试试。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有拆字法,当然,我拆这个字不是乱拆的,是有依据的。首先,咱们一起动动手指头写那个"孝"字看,上"老",下"子",谓之"孝",也就是强调血缘关系的延续性。每个人只不过是人类生命长河中的一个环节,你今天是小辈,明天就是长辈,你今天不孝敬你的长辈,那培养一个孩子你怎么能指望当你变老的时候,你的小辈来孝敬你呢?如对血缘的尊重,培养一个孩子对长辈果没有这种孝敬之心,人类的血缘之环,又怎么能够一环一的尊重,同时也就环地传接下去呢?培养了一个孩子对传统的尊重。

  第二个字,教育的"教"字。左"孝",右"文"。教者孝之文也。教育就是要从孝开始。培养一个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培养一个孩子对长辈的尊重,同时也就培养了一个孩子对传统的尊重。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人,都在"孝"、"悌"上身体力行。有一个故事,是黄庭坚刷便桶的故事。黄庭坚,宋朝的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在那时候已经是朝廷大员,已经是很大的官了,而且文名很盛。他不仅是个大官,还是个大文人,地位很高,声誉卓著,家里当然是奴仆成群了,有的是佣人。可是,黄庭坚为什么还要刷便桶呢?原来,黄庭坚的妈妈那个时候还在,但是年事已高。所以,为了方便,老夫人就在卧室里安放了一个便盆。而黄庭坚不管公务有多忙,第31节:第四讲 香九龄,能温席(3)

  母亲的这个便桶一定是他亲自去刷。这样坚持了很长时间,一直到老夫人去世。好多人当时觉得有点看不过去,黄先生已经是国家栋梁、国家重臣,名望那么高,这些事情完全可以叫奴仆去干嘛。可黄庭坚的回答是:"孝顺父母是人的本份,就像忠于君长是臣子的本份一样,这和我的别的东西有什么关系呢?孝顺我的母亲,和我的官位,和我的名份没有什么关系。孝敬父母是因为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情的感恩,这上面难道还有什么高贵贫贱之分吗?"

  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古往今来,孝敬父母,是每个做儿女应尽的本份。当我们面对长辈时要尽孝道,那么,对于自己的同辈,又应该怎么做呢?

  接下来《三字经》又讲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没有谁不知道的。"弟于长"这个"弟",在《三字经》里面写成"弟弟"的"弟",但念应该念成悌(tì)。"弟于长",对兄长要尊敬友爱。"宜先知",应该早早就知道。当一个孩子去接受教育的最开端的时候,首先"孝于亲,所当执",他应该孝敬,应该牢牢记住这一点。接下来讲"悌","弟于长",实际上就是弟弟尊敬兄长。

  四岁就知道让梨的孔融,从小就卓尔不凡,显露出出众的才华,很小就显露出对各种应接交往之道的熟练把握。十三岁的时候,孔融的父亲担任泰山都尉,孔融跟了父亲到京城去,那时候的京城在洛阳。到了京城以后,当时的河南尹,类似于今天首都的首席长官,叫李膺,名声很大,地位很高,架子很大,脾气也很大。大到什么地步?轻易不见人的。就算你是个人物,他也不见,他只见天下有鼎鼎大名的人。

第32节:第四讲 香九龄,能温席(4)

  孔融的父亲虽然说是孔子的第十九代孙,虽说也是泰山都尉这么个官,可是都不在李膺的眼里。李膺连孔融的父亲都不打算见,怎么会打算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孔融呢?但是,孔融很绝,就是要见李膺,就是要去看看这个架子很大的李膺,到底是个什么人物。他是怎么见到李膺的呢?孔融通晓当时的礼仪,他跑到门口,说:"我要见李大人。"门卫一看来者是十二三岁的小孩,说:"李大人怎么会见你呢?"孔融答:"且慢,你去通报李大人,我是他的世交之子。"这就是礼仪范畴的问题了。古人讲的世交就得三代有交情了,就是你爷爷跟我爷爷是朋友,我父亲跟您父亲是朋友,我和您是朋友,这才能称世交。这看门的一看,这么小的一个小孩,居然是我们李大人的世交之子,那他肯定有三代的交情,我别惹他,我去通报。一通报呢,这李膺也吃不准,因为那个时候谁敢说是我的世交之子,他肯定不敢假冒,就说:"让他进来,我看看。"孔融就拜见李膺,按照礼仪,规规矩矩地行礼。李膺一看,咦,那么小一孩子,我不认识啊。就问:"小先生,你祖父跟我是朋友吗?"因为一看年龄相差太大了,都不能问你爸是不是我朋友,我还得问问你爷爷是不是我朋友,那当然不是嘛!孔融怎么回答才能既不撒谎又符合礼仪呢?孔融才十二三岁就很厉害,他说:"李大人,我的先祖孔子和你的先祖老子互为师友,难道我们还不是世交吗?"李膺一想是啊,三代世交,这都二十代了,怎么都是世交啊。李膺一看,这个孩子厉害啊!旁边的宾客一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他也见到李膺了,而且李膺也拿他没有办法。旁边的宾客都在赞叹孔融,不可貌相。这时,来了一个杀风景的人,也是一个大夫,叫陈韪。这个人能够进到这个圈子里,肯定也是当时的名人。他看着孔融生气,小孩子,编这么一个故事,还不能说编的,因为他是孔子的后代。李膺又不能说自己不是老子的后代,谁能说老子跟我没关系,当时汉朝老子的地位还是很高的。陈韪就拿一句话去冷嘲热讽孔融,结果留下一句成语:"少时了了,大未必佳。""了了",大家都读"了了",但这两个字应该读"伶俐",即聪明伶俐的"伶俐"。陈韪看不过,意思是这小孩子,看你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以后未必怎么样。大家知道孔融怎么回答的吗?孔融不能跟人对骂,人家也是个长辈,又是李大人的座上客,你怎么能跟他吵呢?回答还得守礼,怎么回答?"哎,是是是,这位陈大人,看来您小时候一定是很伶俐啊。"就把陈大人给挤兑了,那意思说你小时候肯定很伶俐,你现在不怎么样。孔融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第33节:第四讲 香九龄,能温席(5)

  "孔融让梨"的故事许多人都听说过,但很多人对孔融其人却不甚了解。为什么流传最广的是"孔融让梨"的故事,而不是那些更能显示孔融智慧的故事?那么孔融还有什么传奇的故事呢?

  孔融不仅聪明伶俐,而且非常从容。孔融留下来的故事都是他小时候的故事。他家里有七兄弟,孔融是老六。他哥哥的一个朋友,遭到宦官的追捕。大家知道,宦官在汉朝气焰熏天,凶残无比。他哥哥的这个朋友实在没办法,就逃到孔融家里,要躲一躲。那一天,孔融的哥哥不在,正好外出了,这个朋友就把这个情况跟孔融讲。孔融是个小孩子,照道理来讲,吓都吓个半死。这个朋友被宦官追杀、通缉,而且又是到孔融家里来找他哥哥的,他哥哥又不在,那么,孔融不就可以说:"请您别处想办法,我哥哥不在。"但孔融不是,孔融说:"不要紧,我哥哥不在,我是他弟弟,我可以当半个家,请住下。"他就把这个被宦官通缉的要犯,掩护在家里。东窗事发以后,当地的官府当然要找孔融算账,孔融是窝主嘛,那时候孔氏一门争相坐牢,争相救死,都说是自己收留的,就孔融的母亲也说是她收留的,孔融也说是自己收留的,孔融的其他几个哥哥都说自己收留的,无一退缩,在当地传为美谈。

  但是,我们记住孔融的也不是这件事情,我刚才在前面讲的两个故事恐怕听说过的人不太多,我们记住他的还是孔融让梨。孔融让梨的故事见于《孔融家传》,也叫《孔融别传》。孔融有七兄弟,他是老六,每次吃梨的时候,孔融都挑一个小的吃,这个跟我们今天的观念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天家里孩子越小,吃的东西越大。孩子牙还没有呢,苹果要吃个大的,爷爷奶奶吃个小的,爸爸妈妈吃中等的,倒过来了。孔融没有,老挑小的吃,人家都觉得很奇怪。孔融的回答是,我是小弟弟,我当然应该吃小的了。这就是一种谦让和友爱之情。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由于长久以来都被作为"悌"的代表,传诵千百年。而在近现代,孔融让梨的故事经常被收到小学课本里。所以大家记住的,好像孔融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让了个梨,别的事情没做,其实不是,孔融做了好多事,但是孔融让梨就作为中国传统美德,作为"悌"的代表而流传下来。

第34节:第四讲 香九龄,能温席(6)

  "孔融让梨"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它之所以能够传诵千百年,就是因为它所提倡的"悌道"。而"悌道"之所以成为美德,关键就在于"谦让"二字,那么这种传统的"悌道"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我国非常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梁实秋先生,曾经专门写过一段文字来讲孔融让梨,我觉得他讲得非常好。梁先生讲,"有人猜想,孔融那几天也许肚皮不好,怕吃生冷,乐得谦让一番。我不敢这样妄加揣测。不过我们要承认,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谦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孔融让梨的故事,发扬光大起来,确有教育价值。"

  梁实秋先生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所展现出来的谦让品德,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我想,这也就是《三字经》把他放在教育次第第二位的原因。这也正是这个故事得以流传千年而不绝的原因。

  悌道和孝道一样,是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这也是古人评价一个人德行的重要标准。但是在常常发生兄弟反目相残的帝王之家,悌道还会起作用吗?

  "悌道",兄弟友爱,从曹操的几个儿子身上可以看出来。曹丕和曹植之间发生过一件很有名的故事,就是七步诗。曹丕的心眼极小,他就看不得自己的弟弟曹植才华横溢,名满天下。曹丕看不得,觉得生气,就老想找个机会去折腾一下弟弟,想趁机把他给杀了。所以就找到一次机会来整治他的弟弟。曹丕说:"不是说你很聪明吗?有急智吗?这样,你走七步路,作首诗,作得出来我饶你,作不出来我杀你。"曹植就作了非常有名的一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以后若有所悟,就把曹植给放了,没有加害于曹植。在这当中什么起了作用?是曹植的才华吗?难道是曹丕突然发现,弟弟那么有才华,赶快放了他?不是。因为曹丕原来嫉妒的就是曹植的才华,他之所以要杀曹植就是因为弟弟才华超过了他。我想,在那一刻,打动曹丕的还是一种"悌道"。就是曹丕在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种"悌"的感觉,觉得自己与弟弟同根生,的确不应该相逼太急了。曹丕和曹植的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悌"。《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首先,最重要的是"孝弟"。其次要有见闻,那么要见闻一些什么东西呢?"知某数,识某文。"就是你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东西。

第35节:第四讲 香九龄,能温席(7)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博古通今,见多识广,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保证。那么,这种认为"首孝弟,次见闻"的传统教育方式,在今天的社会还能否适用?作为父母,我们又该侧重培养子女哪方面的能力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按照《三字经》的讲法,一个孝顺的人,对长辈孝敬的人,一个对兄弟友爱的人,不大可能是个坏人,这是《三字经》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如果你真正的孝顺,真正的友爱,接下来,我可以放心地教你知识。如果你是坏人,教你知识,这不是为虎作伥吗?所以中国传统教育首先强调人的品德、道德要过关。在这个基础上,人的知识越多越好,人的本事越大越好,因为你会去做好事。

  在这里,我还想再次强调"首孝弟"的这个问题,《三字经》既然给它那么高地位的强调,我个人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地领会它更深一步的精义。我前面跟大家讲,"教者,孝之文也",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当中,"孝"的这个概念,在教育当中,既是一个始发点和出发点,又是一个永恒的基础。传统中国教育认为,知识的传授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时代是进步的,时代是会变迁的,而知识总归是有过时的一天。就好比我们小时候根本没有电脑可以学,我们小时候读书没电脑,那时还学珠算呢,到了初中、高中有计算器了,我们见到电脑是很晚的事情,但是现在的孩子,上来就学电脑,小学就开始学电脑了。这就说明,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具体的知识内容,但是传统中国更重视的是永恒的内容。哪些是永恒的?"孝"和"弟"就是永恒的,"孝"和"弟"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迁的,孝和悌是永恒是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迁的,它应该是作为人都的,不会随着时代应该掌握和理解的东西。的变迁而变迁,它应该是人人都具备康熙年间,有一个学者李毓秀,写了一部书,叫《弟子的东西。规》,很多人都知道,也是三字一句的。里面就有"有余力,则学文"。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教育是首先要"孝",要"悌"。

第36节:第四讲 香九龄,能温席(8)

  你应该首先把精力、心思都放在"孝道"和"悌道"上,如果有余力再去学文。你如果前面两个都没做到,都没做好,后面学了也没啥好处。这是《三字经》所告诉我们的真意。

  接下来的"知某数,识某文"是什么意思呢?这都是一些非常具体的安排了,也就是后面知识传授的主要步骤和内容。古人是非常重视广闻博知的。古代中国的男子在年轻时代,必定有一次壮游,一辈子至少一次,要壮游天下。司马迁壮游了天下。李时珍也壮游了天下,而且不止一次。他们在出游的过程当中,访师求友,熟悉社会,了解民生,或者为自己积累资料。

  我在上面讲了那么多的故事,做了那么多介绍,无非是为了说明,从《三字经》里可以看出,古人对于教育和学习的基本原则、先后次序、态度、意志都是有充分考量的。那么,做好这些最基本的考量和准备以后,按照《三字经》的说法,传统中国的读书儿郎又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呢?请听下一讲。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TEwNzEyNjA=/v.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