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观改装:笔墨的文化 审美与诠释 A3叠0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5:16:04

笔墨的文化 审美与诠释

——读孙信一的绘画

2011年6月2日   A3叠05:A3叠05-娱乐·画刊   稿件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江宏

仿石涛东坡诗意图


巴比松——艺术家之村


九曲奇峰碧水湾


孟浩然诗意图


晨雾


今宵酒醒何处


寒林木屋


深山古堡


  □江宏

【艺术家简介】

    孙信一  1947年生于上海,1960年起先后从师中国画名家乔木习花鸟,应野平习山水。 1970年起从原同济大学教授蒋玄怡研习以石涛为主的传统山水画技法与理论。 1980年成为陆俨少先生入室弟子。自1978年入选香港集古斋成立20周年纪念展之后,成为以国画为主的职业画家。 1987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凭,同年夏东渡日本,多摩美术大学研究生毕业。1990年春赴法国巴黎。现为法亚阳光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陆俨少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居于上海。

    作品1994年荣获法国沙龙铜奖;2004年荣获法国达芬奇金奖。出版有:《中国传统山水画基础》(2004年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传统山水画基础(日文版)》(2008年日本阿部出版社);易学论著多次在东京出版。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时,孙信一便已经是上海一位成就卓然的山水画家,画的是中国的山水;在21世纪初的今天,他依然是一位活跃在中法之间的山水画家,画中国的山水以外还画法国的“山水”的画家。读孙信一的山水画,不免想到一个老生常谈的词:笔墨。笔墨和中国的一切紧密地连结在一起,不仅是一个绘画的概念,也是一个文化的概念。这大抵也就是孙信一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从应野平、陆俨少、申石伽等前辈那里学习、接受和承传而来的。

    笔墨,既是形式,又是内容,是中国绘画最独特的、也是最微妙的非凡之处。对此,从孙信一那些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山水作品中可以得知:他是有所体认;从他那些写于80年代的理论文章中还可以得知:他更是深有感悟的。正是这种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兼擅并作,使得孙信一对中国绘画的认识不会停留、也不会局限在晚明以来的有限时空中。对于笔墨的认识与体验,对孙信一而言,是程序的,更是历史的。而这种历史性的认识和体验,用张璪的话来概括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中国绘画的圭臬演化为创作的时代生机,是孙信一别开生面的不二法门,也是孙信一由中国山水到法国“山水”的渡海之苇。

    在他的笔下,无论是阿尔卑斯山的景色,还是塞纳-马恩省河畔的乡村,甚至勃朗尼的森林,都是他画面上直呈的形象。这些形象对于中国人来说或许是新鲜的、陌生的,但是,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法国人说却是非常眼熟的亲切的。孙信一强调画面形象上的“形似”,实在是因为法国山水的美丽景致诱引了他,觉得应该并且有必要去表现它。从中国山水中陶冶出来的孙信一认为:中国画的一个特点就是画家在掌握了笔墨技法以后,可以自由地去构画营造画面形象;那么,眼前的异域景致便成为他构画别有意趣的画面的直接启示了。既有“师造化”的理论支持,又有“得心源”的技法支撑,孙信一相信:中国画的丰富的传统技巧完全可以表现阿尔卑斯山和法国农村风光的自然美丽。因为,鬼斧神工的造化是奇妙的,在艺术家的眼中,神奇的造化不仅是诉诸于视觉的,更是连通着心源的。所以,孙信一更愿意把眼前的异域景致看成是一种别样的“构图”。

    孙信一的异域山水创作的实践与由此而获取的成就,给人们带来了这样的启示:首先是拓展了山水的题材。他的画面上的形象的地域特性或者说自然特性所决定的形象,是传统中国山水所没有的。因而,从历史的角度看,孙信一的艺术实践不仅为山水提供了新的形态或样式;而且,也提出了一个只有在当今交通与交流变得便捷的今天,如何面对造化的问题。因为,“造化”不仅仅只是指称中国的,也可以并且应当是指称世界的。我们从孙信一的作品不仅看到了他对艺术的理解,看到了他的艺术的视野,更可以看到他的艺术的胸襟。其次,倘若说孙信一的艺术实践为山水在当今时代中的“开放”,作出了饶有意味的尝试,那么,这一“开放”的基础是他厚实的文化素养与扎实的笔墨功底。再次,笔墨作为技法,自然有着适应不同造化的可能。当然,这里所说的“适应”,是以厚实的传统功力为基础的,更是以对自然造化的敏锐感悟为前提的。

    孙信一的艺术创作实践,不仅再次印证了“中得心源”作为艺术创作原则的恒久的生命力,而且,赋予了更为广袤的时空意义。这大抵也就是孙信一的作品能够在西方赢得赞誉,在东方能够给人以启示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