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燕青:全球化语境下的审美转型与文化自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0:50:25
社会转型的实质是社会结构的全面转换与过渡,而民族文化心理乃是社会结构更深的层面,它必然促使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思维方式都发生变化。 ●中国文化的战略焦点乃是传统文化与科技文明的结合。 ●尊重文化的多元性与理解文艺的多重角色,既要宽容,更要选择;既要理解,更要在理解前提下的艺术批评。 ●审美文化的重要职责不在满足人们宣泄感官的消遣娱乐,而在引导人们超越感性,理性地净化灵魂,纯洁素质,升华人生境界……
全球化语境下的审美转型与文化自觉
□言恭达
明·徐渭
三江夜归七言诗轴

唐·颜真卿
祭侄文稿(局部)

宋·米芾 德忱帖(局部)

晋·王羲之 二谢帖

当代·林散之
清平乐·会昌 1974年
一、审美定位中的科学理性和现代人文精神的重建
我们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二十一世纪初科技发展的态势表现在一是信息技术处于新的起跑线上;二是生物学世纪正处在一个创新浪潮中;三是新材料(纳米技术)正孕育着为下一场微观世界跃进的伟大革命做好准备。据介绍1950年时人类知识总量翻一番用50年,到2020年时人类知识总量翻一番只要73天。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转折的全新时期。
1988年元旦后,全世界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士曾云集在巴黎发表了一篇宣言——“人类如果要在廿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归到两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据报道联合国去年已设“孔子奖”。“孔子的智慧”是中华文化的象征,而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对中华文化的向往、呼吁与追求,正是反映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走向。
作为传统的中国书画艺术,站在新世纪的时代高度,面对全国实现小康、实现基本现代化的中国社会大变革,它的基本现状是什么?它的现代价值与审美转型在何处?我们必须进行社会大文化的深层思考。
全面认识现代化的文化内涵,认识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和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现代价值取向,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我们正经历着由传统农业宗法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由传统人文精神向现代人文精神转型的这样三重转型所构成的巨大社会变迁中。社会转型的实质是社会结构的全面转换与过渡,而民族文化心理乃是社会结构更深的层面,它必然促使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思维方式都发生变化。传统文化,尤其是“敬业”“创生”“变通”“诚信”“中庸”“和谐”等原则对现代化社会仍将起着十分积极的倡导意义。
近现代历史证明,中国经历着三个层面的大文化改革。即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和观念文化层面的改革。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关键要进行体制改革与观念形态的改革(即人的观念现代化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中国的发展将引导社会确立一种主导价值,即高扬科学理性和现代艺术精神,把人的现代化推进作为压倒一切的首选价值。中国文化的战略焦点乃是传统文化与科技文明的结合。而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合一。
当代社会各种纷然杂陈的文化艺术思潮显示了不同的价值指向。一是以儒、道、释为主流的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仍拥有根深蒂固的影响;二是自西方涌进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所谓崇高非理性,解构真理和理想,追求游戏状态已有它的一定市场;三是以现代化的追求为旨归的艺术思潮,即尊重理性、个性及人格,崇尚平等、民主,倡导科学精神这一现代化的价值导向。
中国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现代化的价值导向是建立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美德大厦上的。对国家发展要承担历史的责任,这是人类的普遍精神——有为进取、尚德崇义、整体至上、敬业乐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作为文学艺术主旋律的弘扬民族精神,其根本要义是唤醒人的主体意识,以人的尊严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层面去把握现代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
不能否认,这些年来中国文化生态危机与人文精神的失落造成了一个感性欲望泛滥,非常世俗化的社会现象。时尚的鼓噪,精神的平庸已是一个很普遍的现实。具体反映在信仰生活的失落,情感生活的缩减(畸型的都市化堵塞了人与自然的交感);文化生活的粗鄙(诉诸官能的大众消费文化泛滥,诉诸心灵的严肃文化渐入困境)强烈的社会变革,相应出现了人们的精神需求的重新组合。价值观念趋于多元,物质上的追求财富的社会心理,必然导致需要消闲娱乐的消费文化的寻求。面对一个浮躁的、不安的时代,尤其需要思想的滋润,美的纯化。时代需要文化人,需要艺术家。——他们是不急功近利,耐得寂寞地思考着社会文化与审美的深层课题,思考现代艺术的基本精神的智者。他们需要智商、更需要情商。记得九十年代初冯骥才先生曾说过:“近几年中国知识界最重要的进步之一是开始从文化检阅一切,关注一切。”人类历史分为自发的文化、自觉的文化和文化的自觉三个阶段。高度文明国家的重要标志是文化的自觉。我们正是缺少文化的反省,缺少自我的文化保护、把握与升华。“文化是一种深刻的生活,也是一种深刻的社会责任。”
历史的积淀形成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作为中国书法,正如杨振宁博士说的是中国文化精髓的核心。因为中国书法包蕴的人格理想是人类的最高理想。艺术创作的心理体验是书法家心灵与人类原始精神的交融,是对宇宙生命和自我生命的双重感悟。中国古代对书法的理解是以人文理念为根本支点,从书法的内在精神到技法体系,都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其思想源是老庄的“天人合一”,其审美情趣是“虚静”。因此,当代书法的历史使命是用中国人文艺术的“元语言”融合时代精神去构建当代书法艺术语言与视觉图式。
中国书法文化语境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呢?就是以上一开始所说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将引导社会确立一种主导价值,即高扬科学理性和现代艺术精神。必须十分清晰地看到当代书法艺术的审美转型,对传统技法与经典的深化理解,对艺术形式构成的新的拓展,这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其要义是艺术审美定位与导向中的科学理性。历史传承的经典是不朽的,人们知道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与米芾,人们知道周金秦篆汉碑魏书……但人们似乎很少真诚地正视和思考发生在我们周边的正在形成的新的文化格局与文化情境。高速公路与快餐文化已成为全球化的重要景观,大众传媒时代的新生代,他们的艺术语言和商业元素相融通的市民文化的休闲与调侃色彩所形成的基本模式已悄然建立……艺术最基本的意义在于非功利的超越性的价值追求,这是经典的真正含义所在。追求“不朽”而不妥协于市场的消费文化,不屈服于由金钱来显身的不平等的价值体系。今天,除了一声叹息外,我们思考的是什么呢?要拒绝诱惑,坚守经典艺术的科学理性与审美方向,紧守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的两大主脉,除“仁、义”外,经典“才、情”的审美正是中西文化精神差异的一种显相。
中华民族精神、审美意识和艺术观念皆根源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西方源自“天人相胜”哲学观。“天时”、“地利”、“人和”就构成了我们民族最初的思想意识,萌生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哲学观。“天人合一”发生于氏族社会,成熟于先秦奴隶社会。孔子、孟子、老子和庄子都强调人必须与天认同一致和谐而协调。因而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敬天爱人”。教育人们要具有“悲悯之怀”。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作为人的主体,投入自然的客体,自然的客体融入人的主体,达到物与我两忘境界。“天人合一”观发展到汉代,有了新的内涵,为了建立人的外在行动自由宇宙模式,认为“天”即气,是自然,是身体,是生命。发展到宋代,为了建立内在伦理自由的人性思想,认为“天”是“理”是“道德”是“心性”。所以这种哲学观造就了我们民族精神的特征就是崇尚“和谐”与“中庸”之道。东西方两种哲学思辩差异,产生了两种对宇宙宏观思维模式的差异性,两种大文化背景思维不同,必然会形成两种审美体系的原则差异。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历来将人格意识作为审美原则。古人对艺的审视,一直从“道”来评判艺术水平的高低。“以道事艺”“技进乎道”。因此,文人书画的形成则要求实践者对宇宙大道的感悟,对生活阅历的提纯,对艺术规律的理解,对书画格调的把握;所谓“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提倡高尚的人品、高深的学养、高迈的才情、与高度的技巧合一,才能做到心手双畅,出神入化。
“气”与“韵”始终是中国书画的哲学思辨,是中国书画本体的主旋律。先秦诸子“气是万物之本源”而发现了书法的“气势美”,而魏晋时期民族文化的深层体验转向“尚韵”的内美与古雅。书法境界从沉雄博大转入清逸潇丽,这种历史的发展趋势,所呈现的王羲之时代文人书法的标志性成果,显示了民族审美心理的必然反映和人性觉醒折射自然的微妙情韵。
二、文艺发展的历史挑战与生存状态
当下文艺发展所处的时代,从总体来看,和平与发展合作是时代的主要特征。中国正处在一个构建和谐社会,繁荣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文艺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当今时代特征所决定的。
一是消费时代。物质发展到特定的历史阶段,进入了消费时代。文学艺术也成了一种消费的符号供人取乐开怀。“歌星现象”、“选美现象”、“王朔现象”、“废都现象”……从电视小品调侃搞笑,到历史小说帝王戏说;从“超级女声”到“梦想中国”,流行歌曲、网络手机写手文学、肥皂剧等一道道娱乐快餐消闲着人们快乐的时光。大众传媒以其职业特点奋力构造着一种人兴物丰的宏大景观世界。消费主义催生了娱乐快餐文化的泛滥,使当前的文艺界只重价值判断,不重认知判断,致使人们的精神生活越过了最起码的底线……时下,除了传统观念中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外,以满足“符号象征意义”为依归的消费观念与行为,也正日益成为中国消费潮中的显著特色。在一些时人的眼中看来,文艺的功能似乎剥离得只剩下“娱乐”二字。有人说“当今是一个没有权威的时代,我们只能跟着感觉走,跟着时尚走”,这就是消费时代突显了文艺作品的商品属性。文艺创作出现了低俗化倾向,造成了主流文化的曲高和寡与大众消费文化受众的急剧膨胀。从经典著作读者的流失到“超女”粉丝的巨大阵营,文艺更加通俗化、滑稽化、浅薄化与漫画化。
二是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来临,使整个社会经济与生活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变。随着信息资源的全球同步化,“网络文化”诞生了。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网络文化都迥异于以往所有文化,并对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这是人类文明史以来对人类生活产生最大影响的一次技术革命与观念革命。它改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与通讯方式,缩小了人类生存的时空,因此,网络文化同样改变了文艺的创作、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与广度,也改变了人们对文艺的接受与阅读方式。网络时代,世界一流的文艺大餐都呈现在我们眼前,大大提升了人们的审美眼界,缩小了文艺受众与创作者之间的信息差与时间差,网络使受众对文艺的口味越来越丰富,也对文艺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
三是图视时代。视觉文化及其审美现象,在我们这个时代是无所不在的。影视、图片、听觉艺术蓬勃发展,各种动态的、非动态的图象包围着我们,构成了今天的视觉化生存。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艺术日常化,以文学阅读为审美的主要方式已退居其后,传统的图书都出现了图文并茂化的倾向,文艺尤其部分非图视化表现的文艺门类的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人们对文艺的表现形式有了新的要求。
我们常说,文学与艺术将给人们的思想以启迪,知识的积累、人格的升华,但同时文艺又是消费性的,尤其当今的时代,社会关注的重点已转移,社会精神空间的扩大,市场经济启动了消费性的通俗文化高潮的兴趣,全球化运作中社会文艺生活多元文化现象的并存……由此可见,清醒地认识当今社会精神生活的变化,尊重文化的多元性与理解文艺的多重角色,我们只能用选择来适应今天的变化与转型,既要宽容,更要选择;既要理解,更要在理解前提下的艺术批评!
三、书法艺术的时代审美转型
时代在变迁,审美在转型,这是客观事实。在八届国展的工作会议上,中国书法家协会提出了国展评审标准,即书法篆刻作品的创作必须遵循书法艺术规律。一是艺术的历史传承性是艺术发展的规律。二是表达性情是艺术创作的基本特征。三是艺术风格的多样性、统一性是艺术繁荣的标志。四是唤起美感是艺术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从北宋提出“文道两本”以来,“文以载道”是历代文人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而“技进乎道”是历代文人从事艺术的本体认识,即经技进入艺,从艺升为道的层面,从而完成从自觉文化到文化的自觉的历史进程。中国书法“艺术自觉”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一是传承性:文化精神、审美风格、技法程式;二是中和性:敦厚、含蓄、和谐、古雅;三是深约性:精微之处见精神,内质变化显个性。与绘画一样,当代书法创作的形式,技巧的递变,都处在东西方文化、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这种“时空差”和它的受众空间,提示我们在当代“散乱”“多元”的各种流派的形式语言与技巧的异化中需要按经典规律不断醇化与锤炼。我们看全人类的文明是一体化的。全人类的利益也是一致的。文化不是谁战胜谁,而是互相补充共进的。现在的世界是互补的世界,像东西方文明互相补充一样,东西方文化艺术将互相渗透、交融。但我们切不能忘记自己是东方的!未来文明的建构应该是人文与科学的结合,是传统与现代的契合。东方文化的价值不仅仅是取决于它的过去,而是未来。取决于它在未来文明建构中的活力。
世纪初的艺术观念丰富又复杂。东西方文化两大体系的冲突,对书法艺术的母体的挑战使书坛出现了:传统古典型、现代审美型和前卫探索型多种现象。陈丹青说过:“二十世纪中国油画是伟而不大,悲而不壮”。我想中国当代书法也值得深层反思。我们不能不进行以下三项理性思考:(1)当代书法创作审美定位的历史背景、社会心理与思维模式;(2)当代书法创作审美的参照体系,它的前瞻性与边缘性;(3)当代书法核心价值的现代文化特性;(4)当代书法创作审美的评判机制。
审美文化的重要职责不在满足人们宣泄感官的消遣娱乐作用上,而在引导人们超越自身的感性存在上,上升到自由的人生境界,净化人的灵魂,培养良好的素质。传统审美向现代形态的转变,首先,它的创作与接受对象都发生了变化,由文人艺术向大众艺术转化。为此,它的内在机制也必须相应转换。就书法而言,改变群众运动状态,强化学科建设,提升艺术作品的学术含量。其次,审美转型带来传播方式的变化。理性与感性的分裂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主要特征。程式化、平面化的大众娱乐艺术占据了人们的审美心灵,它与在竞争加强社会中的广大市民心态正相契合。因而,书法创作心态的浮躁、浮动、浮面,产生了“文化快餐”效应。再次,社会生活节奏变化不仅是文化现象,也是审美演进的重要特征。盛唐文化豪放激越,当时都市生活节奏轻急热烈,车马火热,故出现了书法之“狂草”,舞蹈之“胡旋”,乐曲之“急竹繁丝”。
书法艺术的追求是“意”的追求,不应该停留在形的摹写或重复。我们看古代经典书作,不难看出创作者的独特个性与激越情绪在作品中显露的意境、神韵和气势。王羲之写《兰亭序》“志气和平,不激不厉”的飘逸脱俗的神韵是东晋士大夫顺随自然的道家思想的表现,颜真卿追祭从侄季明匆匆草就了“天下第二行书”《祭侄稿》,他有感于巢倾卵覆的巨大悲愤,览于文,显于书,进入感性的忘我境界。苏东坡《寒食帖》中将颠沛流放的苦愤倾注于艰涩豪迈的笔触中;杨凝式《神仙起居法》道出作者佯狂避世的深切悲哀……
意随字出,书随意深。大凡高明的书家都是从写形寓意,挖掘深层内涵,到达写神赏心之境地,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状物抒怀!
现代中国的书法艺术经历着历史上最大的动荡。纵向历史的封闭单一与横向时代的交叉多元形成冲突。不同的文化参照塑造出不同档次的艺术家。古代大师的书法作品是与古人的文化心理相默契,是由历史的情境造成的。审美价值的标准是有时间性的。当代书法家就应在这一点上观照当代文化,建立新的价值标尺。新世纪的社会心态是向往新奇,追求个性。传统古典主义的“不激不厉”的冲和之气将会适应演变。“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的审美将强化,发展到“唯观神彩,不见字形”的现代浪漫色彩。所以当今是个“写意”的时代,“造虚”的时代。书家追求将是更多的开拓、强烈、抒情。如古人所说:“格调情怀为第一性,技法乃第二性”。故当今书法创作将在格调、内涵、情趣上做文章。注重精神性。反对创作的平庸化,媚俗化,以豪阔自如的心态抒写自己的灵性,提升写意层面。一般地说,它会表现出四个特点:(1)挖掘中华民族深层的本能气质,追求更多的意趣韵味。更多的写心、写意、写个性、写我神。(2)求动思流。在书法体类上将寻求个性能高度发挥,自由奔放,表现内在自我的草书为主。篆、隶也“行草化”。以侧险浓淡求飞动,求节奏。功夫字已不复多见。(3)宣泄更强的阳刚之气。必然碑帖结合,风格多异。书风注重宽博雄强,飞动朴茂。(4)两极推进的思维定势。由于人们的视觉心理(从承前到追奇)与社会心态(从趋横到反)构成的影响,决定了书法艺术创作的两极推进,传统的更传统、现代的更现代。多元的生活决定了多元的书法形态,节奏加快,周期性短。当前各类书艺(包括硬笔书法、刻字艺术)形式风格大胆探索,百花竞放,是书法艺术进入电脑时代后与实用功能距离加剧拉大的时代。中国书法将以新的东方艺术风姿进入世界文化圈。
我们呼唤时代经典,呼唤审美的崇高,也呼唤艺术包容。以对当今主流文化的命运思考,来关注自己的生存空间。中国书法近30多年来的发展其核心是重建书法现代人文精神,这是当代书法艺术家必须具备的一种品格、一种情怀。我以为,艺术的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是一种时代精神,是对客体的升华与超越。当今书坛呼唤现代人文关怀!看重文化品格的铸造!在中国佛家、禅家的境界中,圆融的境界是一种圆满的圣境,是最后的正果,上上的境界。这种圆融的境界是书法艺术的“华严境界”,它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光明妙境,是一种“道”的显现。圆融应该是道法自然式的终极境界。所以说书法的终极境界是一种自然圆满,得大自在之所在。达到心手双畅,翰逸神飞的境界。
四、创新是文化自觉的必然选择
费孝通先生在他晚年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走完人生历程,要给后人交接力棒时,写什么字,最终概括我的一生感悟,是文化自觉四个字。”这是老一辈文化人最宝贵的生命体验。要实现从自觉文化向文化自觉的过渡,费先生总结了十六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一位社会学家高屋建瓴的人生智慧。
一个时代理应引领一个时代的文化形态与艺术形式,建立它特有的时代人文精神。文化自觉对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未来,对社会的和谐至关重要!文化自觉是在文化反省、文化创造和文化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与心态。
从生活审美体验上升到生命体验的审美理想的终极实现——文化自觉就是善于认知、理解和诠释自己的民族文化史,联系实际,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与他种文化共同建构新的文化环境,以呈现历史使命的文化担当与传承精神。
历史和传统是我们文化延续的根和种子。“和能生物,同则不继”,多元一体。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全球化的现实需要有共同遵守的行为秩序和文化准则,我们应该精通并掌握之,并在此环境下反观自己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只有具备这样的文化自觉,才有可能建设多元共处共生的全球社会。费孝通先生给文化自觉提出一个坐标系——纵轴是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结合过去同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点,这是一个时间轴;横轴是在当前的全球化语境下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定位,确定共存在的意义和对世界可能作出的贡献,这是一个空间轴。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审美自觉也同样在这坐标系上找到自己的定位。
文化自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文化审美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我们赞成这样的文化自觉——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它绝不因循守旧,抱残守缺,而是与时俱进,主动搏击,选优汰劣,倡导全世界一切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着共生的平等机遇。
当下和谐社会的发展,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文艺作为民族精神的旗帜,对于社会有着重要的引领和凝聚作用。当前,一是要维护全社会文化利益的公平,体现现代人文关怀;二是要坚持全球化视野与本土化实践,维护民族文化、面对当代消费文化的挑战,我们要努力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促使社会审美向高雅型转化。这就是我们要有意识地引领一种审美价值评判尺度,召唤文艺责任的回归,引领国民精神的提升,以实现文化的审美本质与审美理想。而要完成这样的提升与责任,作为每个文化人首先具备的条件是对时代、对生活心存感恩。感悟是形式,感恩是内核,以期回归人本,提升自我。
我想到著名油画家苏天赐临终前写的一句诗——“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只要火苗还在,自有春晖满怀!”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文化人要有淡定之心、悲悯之怀、忧患之思。在感动南京慈善十年颁奖会上,我说了这样一句话: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追求最重要的是人文品格与人文关怀,他应该而且必须做到——阳光下感恩时代,文化中敬畏传统,民生里关爱大众。
注:此文为中国书协研究部和《中国书法》杂志举办的“当代书法30年”征文稿。原载于2008年《中国书法》第7期。作者为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