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成神笔趣阁: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科学路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00:57

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科学路径

房广顺 刘朝锋 《 人民论坛 》(2011年第14期)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意蕴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属性所规定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实价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实际需要。因此,要努力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科学路径。

    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时代化是其体现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并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一以贯之的常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性成果。在当今世界深刻变化、当代中国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成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须切实回答的现实课题。

    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属性的客观规定

    回首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光辉历程,其以鲜明的实践品格和时代化的形式不断地回应着时代的挑战,指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时代化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价值取向决定的。这就要从实践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实践本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分析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在联系。首先,实践具有客观具体性及其社会历史性。实践的这种客观具体性体现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作为实践对象的客观世界,作为实践手段的各种工具,乃至作为实践的各种结果,都是客观具体的。而这种客观具体性又内在地包含着社会历史性。因而,实践的客观具体性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客观具体,脱离历史的实践将不再成其为实践,更谈不上客观具体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性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置于历史和时代的双重背景之下。一方面,没有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另一方面,没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没有马克思主义鲜活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历史推动力。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①这就给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根据。其次,实践的不断发展需要科学的理论做向导。在指导无产阶级运动与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一个历史性阶段迈向一个新的历史性阶段,无产阶级运动实践也从一个历史性胜利走向另一个历史性胜利。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其对现实实践的指导作用,也必须建立在时代化的基础之上,惟其如此,才能避免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恩格斯在晚年曾指出:“如果不把唯物主义的方法作为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是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由它来裁剪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成自己的对立物。”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客观实践辩证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实践的不断检验中,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也在不断丰富、完善与成熟。

    时代化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再到深化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打上了时代化的深刻烙印。首先,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是时代化的产物。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在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第一次发现了唯物史观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巨大飞跃。19世纪50~6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经过艰辛的努力写出了《资本论》,发现并深刻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的特殊规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和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其次,马克思主义的深化与创新,同样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要求。19世纪60年代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结合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状况,在对当时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发现批判吸收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策略理论等方面开拓了新视域,马克思主义在时代化的社会历史发展大潮中不断走向丰富与完善。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创立了列宁主义,在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实质性飞跃,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阶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新创造。

    时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然结果和最新表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与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取得的辉煌成就,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完善与发展,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展现出强大的活力。

    时代化蕴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产物,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在客观地反映时代变化与要求基础上,不断地回答着时代提出的历史任务。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具有鲜明的时代化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③基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角度,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方位。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所存在的逻辑的、历史的统一关系中,也体现着时代化风采。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问题,成功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既继承了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又结合时代变化与实践要求,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时代化的基础上,构成一种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互动关系。

    时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勃勃生机。然而站在今天这样一个崭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首先,站在中国的角度看世界,科技革命一日千里,新的生产、交通、通信、交流工具层出不穷,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散。这既给发展中国家借鉴、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成果带来有利条件,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也给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与挑战。其次,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一些国际和地区性事务的解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也应清楚地看到,当代中国的国情与主要矛盾仍然没有发生变化,西方发达国家曾经存在的数百年的社会矛盾在我国当前集中涌现,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加快发展的难度不断加大。所有这些问题与挑战都要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创新予以解答和引领。

    时代化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人们的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日益走向多元化与多样化,给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带来冲击与挑战,需要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予以回应。

    时代化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前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时刻都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此不能有丝毫的放松与动摇。首先,马克思主义是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最为根本的思想保障。只有通过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所形成的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富有活力,永葆青春。其次,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与实践主体,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将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所形成的新智慧、新经验、新方法、新手段不断地以时代化的形式进行理论升华,才能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完善,才能使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真正深入人心,成为人民群众思想意识的自觉组成部分。

    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应对多元文化挑战的根本保障。文化多样性是当今世界的一种客观存在。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融与激荡,既给我国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给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首先,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织与交融、碰撞与摩擦构成了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现象。在这种状况中,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交往中处于强势地位,给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与传统造成巨大冲击,甚至引发了一些国家的社会动荡。与此同时,西方敌对势力一刻都没有放松利用意识形态对我国的颠覆战略,他们试图通过各种途径与形式,对我国进行文化输出与思想渗透,争夺思想舆论的主导权,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其次,从国内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利益格局出现了较大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经历着巨大的变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居于指导地位,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及其影响也越来越不容忽视。面对国内外多元思想文化的冲击与挑战,马克思主义只有站在世界发展的大潮之上,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气魄,通过不断的理论创新,在统领国内多元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引领整个世界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彰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生命力。

    时代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路径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路径选择,应该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着眼于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历史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应包括三个基本路径,即理论路径、实践路径、主体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他路径。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路径。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须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眼光。站在当今时代与世情国情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具有很多有利条件。首先,当今世界是一个日益走向开放的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日益频繁,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在这种相互交流与借鉴中推动着自身思想文化的进步。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须加快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也必须以一种世界的、历史的眼光,批判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也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奠定了重要基础与前提。再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须立足中国,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反映中国的国情和中国人民的要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路径。实践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最根本、最重要的路径。通过实践路径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首先,从认识论的角度讲,理论来自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实践作为一种动态的、永续发展的过程,为认识的发展和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驱动力。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根本的立足点在于实践。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求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的历史经验,使其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其次,理论作为实践的向导,一方面不断地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另一方面又对实践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④只有用时代化的、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引导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路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也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最重要的创造者和推动力量。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主体,在他们当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源泉。因此,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强大推动力量。⑤其次,作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理论成果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人民群众的认同、信仰与支持是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正确引导,使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指导人民群众伟大创造的精神力量。再次,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的推动者和代表者,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领导力量。只有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使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永葆先进性,才能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供根本保证。(作者分别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导;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沈阳化工大学讲师;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2010年度课题《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成长规律与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0JD710063)

    注释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8、688页。

    ③④《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9页。

    ⑤胡潇,张其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