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消防设备:科学发展观赋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网【中国社科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30:10
科学发展观赋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吸取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它在发展观和社会建设这样两个方面赋予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就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现在,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还要这样继续坚持下去。但在另一方面,又必须看到,原来那种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和低产出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能源、资源、环境等等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如不尽快转变,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将难以如期实现。正是在中国的改革发展面临具有巨大潜力和动力的难得机遇、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严峻挑战的关键时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强调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同时,又强调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些,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发展观的问题上赋予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的时代内涵。
     应当指出,科学发展观赋予的这个新的时代内涵,不仅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而且也是和世界范围内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进步潮流相吻合的,它反映并丰富了人类文明成果。
     从世界范围来说,自从1955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刘易斯提出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GDP增长的发展观以来,半个世纪内的人类发展观大致朝着三个方向发展着:一个方向朝横向扩展发展观念,如法国社会学家佩鲁在1983年提出的“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发展观;一个方向是朝纵向扩展发展观念,如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和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个方向是从内涵上扩展发展观念,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开发署以及斯蒂格利茨、阿玛蒂亚·森等人提出的人类自身的发展观、实现社会转型的发展观、以及作为自由、人权的发展的发展观等等。
     科学发展观既借鉴和吸取了发展观在这三个方向上发展中所包含的人类文明成果,又丰富和发展了这个成果。例如,在朝横向扩展发展观方面,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布局,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成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朝纵向扩展发展观方面,我们党提出了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等等;在从内涵上扩展发展观念方面,我们党阐明了发展要以人为本,就是说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在国际上则提出和平、开放、合作的发展,建设一个民主、和谐、公正、包容的和谐世界。
     科学发展观赋予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的时代内涵的第二个方面,是社会建设的问题。
     在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事业的发展却未完全同步,医疗卫生、教育、科技事业滞后,城乡、地区、贫富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拉大。正是针对着过去发展中所带有的这种重经济、轻社会的片面性,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提出科学发展观时,突出地强调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并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上,提出要“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建立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提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时,确定了在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强调要“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会、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这就是说,要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提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时,又具体展开说“要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救助活动”。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的论述,以及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以上论述,清楚地勾画出了我们党正在探索和推进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建设道路,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问题上赋予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的时代内涵。
     应当指出,这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建设道路,不仅符合中国国情,而且也是和世界范围内的时代发展趋势、进步潮流相吻合的。这里,仅就社会建设中的社会资源和财富分配问题作些说明。
     通常认为在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里,社会财富分配的层次是:第一次分配讲效率,它是通过市场,按照竞争的原则进行的,结果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却又出现了贫富的差距,甚至使这种差距不断拉大;于是,就得进行讲公平的第二次分配,它通过政府,按照强制性原则,以税收和社会政策进行调节,缩小贫富差距。但在事实上,为了使社会资源的分配趋于公平,保持社会稳定,仅有这第二次分配还是不够的,还得进行第三次分配:这就是通过社会,按照志愿性原则进行公益捐赠,实行“富帮穷”。实际上,除此之外,还有“第四次分配”,这就是有些个人和集团,窃据了部分权力的就通过贪污腐败,没有权力的就通过偷盗和抢掠,用非法手段谋取不义之财。一个健全社会良好的分配机制应该激励第一次分配,协调第二次分配,推动第三次分配,遏制第四次分配。经验证明,越是搞好第三次分配,就越有利于调节贫富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就越有利于遏制第四次分配。
     美国是一个贫富差距十分悬殊的社会,为什么它能够在国内维持相对的社会稳定?应该说这和它重视现代公益建设、大力推进第三次分配有相当大的关系。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在1950年时还只有5万个,但在1975年~1995年间,却以312%的资产增长率和380%的收入增长率迅猛发展着,远远高于同期74%的GDP增长率。结果,在1995年,它拥有非营利组织120万个,总资产高达1.9万亿美元;最近10年来它还以同样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在21世纪头几年里,美国人向非营利组织的捐款每年多达2400亿美元左右。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近年来已经给慈善组织捐款235亿美元,在其50岁生日时,又宣布他还将捐出其个人财产数百亿美元给社会,而不把它们作为遗产留给子孙。已故的美国工业巨头安德魯·卡内基则认为“拥有巨富而死者以耻辱终”,只有将自己拥有的剩余财富用于造福社会公众事业,才是最为明智的安排。正是在这种氛围中,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把非营利组织说成是"一种将要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式"。
     我国的情况是:据民政部估计,每年有6000万以上的灾民需要救济,2200万城市低收入者享受低保,7500万农村贫困和低收入户需要救助,6000万残疾人和1.4亿68岁以上的老人需要帮助。可是,据2002年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人均捐款只有0.92元,总共10多亿元,约占我国GDP的万分之一;中国1000万家注册的公司中只有1%即10万家有过捐献记录;而2003年美国人均捐款达828.7美元,捐款总数占其GDP的2.19%,中美人均捐款数额相差7200多倍。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我国的社会建设、特别是我国的现代公益建设的滞后,急需按照我们党规划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建设道路迅速发展起来。2005年11月,民政部和中华慈善总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召开的全国慈善大会已经就此发出了呼吁。显然,这体现了在社会建设问题上,科学发展观赋予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的时代内涵。
科学发展观赋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网【中国社科院】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点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网【中国社科院】 我们都是河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网【中国社科院】 网络社会对日常社会管理提出新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网【中国社科院】 河蟹时代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理论--人民网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绿葱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 让科学发展观主导发展的思维 让科学发展观主导发展的思维 科学发展观开创了中国特色发展观的新境界 2011苏州孔子文化节开幕 赋以新内涵 把握经济责任审计新内涵 树立科学发展的审计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部直属机关党建工作 为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张子林书法 收藏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始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俞正声: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用人-俞正声;科学发展观-江苏网新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的新内涵 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让科学发展观主导发展的思维——人民日报 让科学发展观主导发展的思维(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让科学发展观主导发展的思维 科学发展观对民主党派发展的几点启示 1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