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天界秘使坐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36:39

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经济学,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政治教育的主修课,也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建设的理论依据之一,可以说,马氏理论对中国的社会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遗憾的是,马氏理论是荒谬的。之下是我对其荒谬性的证明。

马氏理论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是都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之上。辩证唯物主义这个哲学,也是一个庞大的哲学,是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有两个理论支点:1,物质决定精神。简单的说就是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2,对立统一规律,简单的说,就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在证明这两个支点的荒谬之前,我先叙述一个反思学的观点:看似正确的道理,产生的破坏性比明显荒谬的道理要大的多,因为看似正确的荒谬才有人相信,而且相信的人即使在实践中出了错,也很难发现自己错在哪,很难反思,很难改进,这是我当年用一对一的方式,教了上百个学生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验证过的反思学观点。

物质决定精神看似正确,你拿到任何一个时间,地点,对任何一个人来验证,都可以发现,没有物质就没有精神。但是如果你把整个人类的历史拿出来看,把所有的存在过的,包括已经过世的,和还活着的人都归纳进来,就会发现物质不断的生生灭灭,但是精神却得以继承和发展。这是怎么回事?

我的结论是,物质只能决定精神的存在,但是不能决定精神的形态。这就好像父母可以决定孩子是不是存在,但是却不能决定孩子存在后会思考什么一样。我这么说当然不是凭感觉,我也有两个理论支持,其一是脑科学,其二是混沌理论,我可以用这两方面的知识来严格证明,物质只能决定精神的存在,但是不能决定精神的形态。这是一篇博文,证明我就先省略了。

再说对立统一,按照反思学,物质世界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的矛盾,物质世界是由事实组成的,而所有的事实都是完美兼容的,矛盾这个概念的产生,源于精神在理解物质的时候出现了误差,所以反思学有一个基本定律:在一个知识层面上矛盾的对立,在更高的知识层面是统一的。这也不是我随便就得出的结论,这是几千年人类科学发展积累的经验,科学是人们对事实的理解,可是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矛盾之处,这不是事实的问题,是科学水平不够的问题,随着科学水平的提升,很多曾经的矛盾就消失了。

我的结论是,事物内部没有矛盾性,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于内部的规律性,事物被规律支配而发展。如果事物是被矛盾支配发展的,那我们干嘛不干脆教学校的小孩学错误的知识,让他们矛盾,促他们发展?因为小孩学习的规律就是,要学习正确的知识,一定要先学习正确的知识基础,发展是建立在正确知识的积累之上,而不是矛盾的积累之上,矛盾只是在获得正确的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的精神现象。

如果一个理论体系的支点都荒谬的。那这个理论体系产生的结论能荒谬成什么样子呢?我们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答案,可以这么说,在世界上所有被马氏理论影响并建立政权的地方,都发生了可怕的社会灾难,而这些灾难同时又是那么可笑。比如斯大林就是一个马氏理论的信奉者,他在前苏联搞了大规模的肃反来清除反对意见,当他处死那些人的时候,原话是:要把他们从物质到精神上都消灭掉。结果呢,那些人的物质是被消灭了,可是他们精神呢?看看苏联的变化就知道了。再说中国,我在大学里的时候,同宿舍就有高干子弟,他在理解社会矛盾时,就搬出了马氏的那一套,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力量,我当时的反思学功力很浅,也听不出问题,但是我一直记得当时的样子,记得他讲这话时自信的表情。这样的例子很多,就先不举了,我就说一下为什么马氏理论的误差会导致社会实践中出现灾难,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很多的理论和学说,可以说所有的社会学理论,在没有被数学方法严格证明前,都存在误差,为什么偏偏马克思主义的破坏力就这么大?

按照反思学,人类在认知自己的时候,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自我肯定的认知模式,一种是自我否定的认知模式。

和所有曾经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破坏理论一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点,是建立在自我否定的认知模式框架内。

“物质决定精神”这个支点中存在的误差,忽略了人类精神的独立价值,正因为如此,马氏理论的大量结论,被学习和继承者们发展成了拜物教,建立了拜物教国家,拜物教国家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分配财富,看的比创造财富更加重要,于是他们纷纷进入了计划经济的陷阱,延续了控制主导型社会,错过了一波又一波的民主浪潮,中国就曾经走过这条路。改革开放了之后,情况有了改善,但是中国历史上就是个拜物教国家,又被马氏理论再次强化了拜物意识,于是拜物意识一直延续到现在,一方面,奢侈品市场在全球拔得头筹,另一方面是大量的落后地区的儿童,得不到现代科学意识的教育,很多被拜物意识洗过脑的富人,宁愿花钱去买价值不值十一的所谓名牌,听商家的几句好话,朋友的几句吹捧,也不愿意要被他赞助过的孩子发自内心的感激。这也没办法,因为拜物意识不相信人有良知,按照拜物意识的理解,人是没有良知,都是些见利忘义的货,包括自己在内,这其实就是自我否定。如果人是没有良知的,人类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我在研究科学发展史的时候,就发现用经济学原理无法解释那种对科学的执着,对真相的渴望。最后的结论是,人既是见利忘义的,同时又是有良知,是见义忘利的,这两者也并不矛盾,因为人其实是健忘的,见到什么就容易记住什么,忘记见不到的。忽视了人性中任何的一面,都是自我否定。

道德忽视利益,拜物忽视良知,这都是基于自我否定的认知模式,而自我否定的认知模式导致的结果,就是维护了控制主导型的社会。因为自我肯定的意识是不接受控制机制的,他们只接受同意机制,并通过自律来维护同意机制。有趣的是,越是控制主导程度深的国家和社会,越是同时强调道德和拜物,道德是表,拜物是里,这样的国家是国格分裂的,这样的社会是两级分化的。

“对立统一”这个支点太荒谬了,根本不是误差的问题,这为阶级斗争提供了理论依据,什么事情不能商量着来,不能表决同意,非要斗个你死我活呢?但是在对立统一的支持下,阶级斗争横行一时,斗来都去,地还是要有人种,饭还是有要有人做,国家还是要有行政职能,离开哪个阶级了社会都要出现功能障碍。

在斗来斗去的过程中,社会的积累就被消耗掉了,于是人们越来越贫穷。当然我讲这个不是说斗争就有错,但是阶级斗争被历史证明了荒谬的,不过是一批人通过斗争把自己变到被斗争的阶级里去而已。真正有价值的斗争,不应该是针对人,或者由人组成的阶级的,人斗人是建立在自我否定的意识之上,带来的必然是灾难。有价值的斗争,是针对社会制度的,而正确的斗争,是旨在建立可以让人们自我肯定的制度,在这样的制度里,人们不必再折磨自己,也没必要折磨别人,只要不断的努力,创造并积累财富,人们就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按照反思学,这样的制度就是同意主导型社会的制度,具体形态不是确定的,但是一定维护人的同意权,一定绕不过民主(民主是同意权的最高体现形式)。因为自我肯定的意识,最终是通过同意来体现的,没有同意就没有自我肯定。

关于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问题,我在这篇博文里只是提一下,我是在研究了反思学八年(一直在从事教育)后,才把认知模式划分成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两个模式来理解的,那是我研究反思学的重大突破。详细的见解,我会放在《反思学》里来陈述,从文化以及人的精神的角度来看,中国历史上的不幸都是被自我否定意识决定了的,因为人一旦进入自我否定的认知模式,就很难再发挥潜力了,一个发挥不了潜力的民族,必然是多灾多难的。

反思学认为,所有基于自我否定意识的社会理论,都是荒谬的。